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佛魔一念自思量——人性善恶论

2021-01-02 20:35:01
相关推荐

接上篇所述——“即为人者,有贪嗔痴,有爱憎恶”。

“圣人”少有,而凡人常在。

你我普罗大众都是平凡的一员,有喜怒哀惧爱恶欲。

孟子言,人性本善。

荀子言,人性本恶。

告子言,人性无善恶。

到了董仲舒,又言人性善且恶。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性善恶自古辩论了几千年,至今没有什么结果。

甚至连西方也有类似的辩驳。当然受“伊甸园”的传说,信仰基督的西方人大多相信性本恶的言论,即人来此世便是为了赎罪。

世界不同文化群体有不同的文字,而不同文字之间所代表的内涵不会完全相同。“善恶之辨”有时被称为“道德”,有时又变成“法律”,当然更多的时候被所谓“天命”,“大义”所指代。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细想一下,从夏商的奴隶制度,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封建王朝,再到民国乃至现今,“善恶观”岂会一成不变?期间更有游牧民族入侵导致的文化大融合。

一般而言,顺理即为善,违理即为恶。而这一“理”字不仅不同历史时期会变,不同地域不同人也会变。(就如你去“兰州拉面”点碗咸菜肉丝面,被人打了也是活该╮(╯_╰)╭)

所以,若将不断变化的事理,概括为简单的善恶,并以此来分辨“人性本恶还是本善”是极其片面,极端的。

那么这一“道可道,非恒道”的“理”,这么变换多端的东西,又是从何而来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些年与朋友讨论过一个关于“道德与法律”的辩题,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一句非常经典的话,联系法律可以如下表述:

道德的存在即是为了更好地分配生产资料,而法律则是在道德约束不够时,暴力机器额外增加的手段。

试想一下,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原始时代,强壮者总会获得更多的物资,而弱势的一方,便会就此死去。若是没有额外的约束,那族群就极有可能因为个体的减少而走向衰亡。

因此出现了一种以族群共同利益为主的事物,名曰“道德”。如此,即使是孤苦的孤儿也会受到其他个体帮助,能有成长的可能。即使是老迈的老者,也可以残喘多年,可以将丰富的生活经验传给下一辈。而最基本的善恶观便由此产生。

我们不知道这一其妙的事物是如何产生的,只知道,没有这一事物的族群,都已消亡。

(注:佛家在简单善恶观外还定义了一种“无记”的概念,属于非善非恶的的一类,此处不加赘述)

图片来源于网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恐怖作文 我的玩具作文 我的幸福 作文 作文大纲 约定作文 作文我想对你说 我的幸福作文 勤劳的作文 三年级下册的作文 跑步的作文 作文批注 作文300字四年级 日常生活作文 乒乓球作文 逆境作文 英语作文七年级 后悔的作文 动物园的作文 青春600字作文 分手作文 励志作文素材 的自述作文 的那一刻作文 作文好题目 展望作文 母亲节 作文 作文好的开头 初一下册作文 沙滩作文 成长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