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我见过医护抱着必死的决心 连遗书都准备好”

2021-01-02 21:05:01
相关推荐

文 | 心之助 卢悦

庚子年正月十四,这一天,李文亮医生去世。

我独自在网络上徘徊,这个时候,有朋友前来问我:先生可曾为李君写了一点儿什么?

我说:“没有。”

她很郑重的说,“先生还是写一点吧,大家现在情难自已。”

……

下面我就不模仿鲁迅那篇文章了。

因为越是看那篇《纪念刘和珍君》我就越是发现:其实中国,依然还是那个中国;但是人心,依然还是那个人心。

(强烈建议大家再看一次鲁迅那篇文章《纪念刘和珍君》)

我只想说一点儿东西。

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想死

这场肆虐了中国将近一个月的病毒,其实已经把中国人逼到了死角。

这个死角叫做“生死”。

很多人都在文章中提到这句话:“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

这不过是一场大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我们从未如此“万众一心”地“同呼吸”,共命运。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所有人一生中终于要面对的东西,那就是“生死”。

我从小就是怕死的。

在我记忆里,第一次知道死亡,是5岁的时候,和母亲在街头围观要被枪毙的死囚犯的游街示众。

我记得母亲跟我说了一句话,造成我一生的阴影:“你如果不学好,就会变成他们那样。”

我问:“他们怎么了?”

母亲:“他们马上就死了。”

我说:“什么是死了?”

母亲说:“死了,就是你变成石头,变成灰尘,感觉不到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毫无关系了。”

我大惊。

那时候落下病根,一直到十岁,我还经常从梦中醒来,梦见自己将死未死,苦苦挣扎。

至今我还有一种对于睡眠的厌恶感。

因为对我来说,睡眠就是“小死”。

我无法接受的是,有一天,我会失去一切,成为无意识的物质。

我永远无法知道这个世界的所有美好事物,比如太空旅行,比如宇宙的尽头是什么?

也许我死后一年,人类就可以永生,那我是不是太亏了?

直到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告诉我,她其实觉得活着很累。

她想长大了以后,赚了足够多的钱,周游世界,千金散尽之后,自我了断。

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有“求死者”。

我问她为什么活着这么累,她说,幼儿园的时候,被人强奸过,父母深以为耻,从此她就了无生意。

我听了觉得匪夷所思,但恍惚间明白,她何以如此想要死,因为痛苦太多。

不知道今天,我的那个同学是否还有这样的念头。

希望她的想法随着长大,会有所不同。

在20岁那年,我已经“死”了

后来我也真真正正在生活中“死去”过。

高考失利以后,我到了人民大学入读档案系。

那时候,我就是一个“行尸走肉”,看上去一切正常,我也是努力学习,正常恋爱。

但其实我知道,我的内心已经荒芜。

到了30岁的时候,我时常感觉到一种恐慌。

我的一生就这么过去了30年,而我却一直没有真正的体验过“活着”的感觉。

当时我到了全国妇联的《婚姻与家庭》杂志社工作,在那个事业单位,我可以混吃等死一辈子,可那对我来说,却是最可怕的一种刑罚。

我体会到实实在在的死亡感。

那时候,我才明白,人生有两种死亡。

一种死亡,是肉体的死亡。

一种死亡,是精神上的死亡。

而这让我想起那首著名的诗:有些人活着,但其实已经死去;有些人死了,却永远活着。

就是在这种对于这种死亡感的恐惧,激发了我的斗志。

我去换工作,换职业,直到我发现了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

到了40岁那年,我终于“活”了

我对于死亡的恐惧,直到中年,才开始缓解。

中年的时候,我遇到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找到了一生可以为之奋斗的事业。

第二件事,找到了一生可以永远牵手的恋人。

弗洛伊德说:人生两件事,工作与爱。

我都体会到了那种“咔哒”一声,你的人生就此“就位”的感觉。

那时候,我内心忽然萌生一句话:我就算是现在死了,也觉得值了。

我忽然之间不那么怕死了。

这个时候,我才明白,原来关于死亡。

我们是有三种态度的。

当我们痛苦太多,我们想用死亡来终结。

当我们内心太空,我们是舍不得走向死亡。

当我们内心盛满了价值感和爱的时候,生死不再是“大事”。

这个时候,我才明白一个词:“死得其所”。

人生两件事:活成人,死得值

在李医生这件事上,我觉得可以以此形容。

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最苦的工作的排行榜中,医生一定是排行在最前面。

医生、警察和心理咨询师都是一样的工作,那就是面对人生的阴暗面。

每年都发生各种袭医事件,去年更是有变态的病患,几乎割掉了一个医生的头。

很多人都会说,这么下去还有多少人会想去从医?

我想说,这么说的人,往往还没有走到那种“活得很值”的境界,所以他们才会如此“怕死”。

他们不知道,人之活,有两种,一种是生理层面的活,一种是精神层面的活。

第一种叫做生存。

第二种叫做“生存感”。

什么叫做“生存感”?

一个农民看到春天的播种,在秋天丰收一个花匠看到辛苦栽培,终于花朵绽放一个母亲看到9月怀胎,终于一朝分娩一个医生看到垂死病人,能够死而复生一个老师看到顽劣孩子,开始一心向学一个咨询师看到绝望来访者,找到人生的方向……

凡此种种,都叫做“生存感”。

有人说,所谓活着,其实不是索取,而是用我的生命力,唤醒了你的生命力,从此我们生生不息。

这就是活着,这就是存在。

这就是马丁布伯说的,我与你的相遇。

当我们曾经“活着”,而且一直“活着”,我们就不再恐惧死亡。

所以当那8名医生,不顾一切地发布言论企图拉响警钟的时候,我认为,他们找到了“存在感”。

而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友好,总有一种力量是试图“物化”我们。

比如我们的父母,很多时候,他们忽略我们的痛苦,无视我们的感受,贬低我们的尊严,打击我们的信心,掠夺我们的情绪价值……

比如在学校,在社会上遇到的霸凌,在亲密关系中遇到的情感操控,还有一些我不能言的力量在支配我们……

我们必须牺牲感受,我们必须放弃做人,我们必须“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必须放弃尊严,放弃作为一个人的一切权力。

这就叫做“物化”,就像是我母亲当初对于死亡的定义:变成石头,变成尘埃,没有自我的意识,只成为玩具。

此时,我们就要做一个选择:

是选择生存,还是选择“生存感”?是选择生理上的生死,还是选择精神上的生死?是选择被物化,还是选择像一个人一样活着?

在咨询室里,我见过太多的“僵尸”。

她们活在流水线一样制作的僵化的认知里;

她们活在从小就被社会,被父母灌输的恐惧里;

她们愿意付那么多费用来做咨询,只是因为她们的人生太少有这样的体验:

被理解,被倾听,被关心,被在乎,被认同……

心理咨询室,成为一个“人性的孵化器”。

一个个像化石一样无人看见的灵魂在这里复活,然后她们才会有李医生那样的“逆行”的勇气。

去发出声音,去挺身而出,去捍卫底线,去活得像一个人,成为一个人。

我不同意很多人把李医生看成是烈士。

他不应该被看成为一个被同情的,被损害的,被伤害的弱者,他是一个真正活过的人的人间证明。

我对他充满羡慕,我对这样的人生充满的期待。

他成为点燃夜空的一盏灯,

他成为燃烧整个平原的一点火星,

他成为落在我们肩头的第八瓣雪。

我认为他虽然死了,但是他死得其所,他找到了作为一个人的感觉。

他活过。

活得何等绚丽,何等荡气回肠。

他终于,活成了一个人。

而我们绝大多数人,

还在“成为人”的路上跋涉,

幸好在无边的黑夜里,有了第一根火炬。

谢谢你

李文亮。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心有助,不孤独——

同胞们,让我们一起共渡难关!

心之助作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平台,我们对情绪创伤有丰富的应对经验,可以提供专业的帮助。

心理干货可以有效调节不良情绪,缓解压力。

在此特殊时期,我们希望尽绵薄之力,为保护人民生命的医护人员、不幸染病的同胞和亲人给予免费心理疏导,私信我,即可享受倾听服务。

我们在这里,24小时陪伴守候着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西游记观后感800字作文 亲切的怀念作文600字 我想唱首歌作文600字 我的拿手菜作文600字 我爱我家作文800初中 有什么真好作文600字 我喜欢的小动物作文400字 关于寒假的作文300字 以青春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我得到了表扬作文400字 成长的代价作文600字 爱就在身边作文300字 我懂得了珍惜作文600字 成长中的烦恼作文400字 打屁股作文5000字 非凡的美丽作文600字 新年愿望作文450字 何以解忧唯有什么作文 新学期的我作文600字 一件伤心的事作文400字 我的假期生活作文500字 我与什么有个约定作文 一件快乐的事作文300字 一道风景线作文600字 快开学了作文400字 青春的味道作文600字 遇见你真好作文500字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 主动为话题的作文 大年初一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