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为什么现在国产剧拍不出成长的烦恼了?

2021-01-03 00:20:01
相关推荐

前几天,小十君扬言要送两部国产剧一人一个巴掌。

它们一个是前两天已经完结的《少年派》,一个是没两天即将完结的《带着爸爸去留学》。

《少年派》从开播到结束,一路领跑同档电视剧,成功斩获“2019上半年省级卫视平均收视第一剧集”的宝座。

在各方官媒的转评赞钩织下,一面“2019年度最具现实教育意义的惊喜佳作”的锦旗已经制作完成。

另一边,相较《少年派》迟了4天播出的《带着爸爸去留学》,也在孙红雷的盛世美颜感召下,时有赶超,最终稳居全网收视率第二。

坦白说,它们越火,小十君越火大。

原因?两个巴掌打出去,你就知道了。

今天,夏 BB 作为天选(小十君指定)之人,来兑现这个承诺。

先从《少年派》的结局说起。

剧里钱三一和林妙妙的“一秒”CP,到最后一集片尾曲前的最后一秒,都没有牵手成功,看的人意难平。

“再见,少年派。你好,青年派。”

部分想看“一秒”谈恋爱的吃瓜群众,连下部剧的宣传语都想好了。

▲最后的糖,拿走不谢。

然而编剧六六说,她写的是现实题材剧,不是青春偶像剧。

所以很遗憾,并不会有青年派。

既然编剧都强调自己不青春偶像,那我们今天就不走感情线,唠唠家庭嗑。

作为一部描述高考家庭的教育题材剧,《少年派》迎着高考结束当天首播,从时间到角色设定,再到话题度,几个点都踩的刚刚好。

剧中典型的“虎妈猫爸”二人组,也应和了大多数的中国式家庭。

妈妈王胜男(闫妮饰),家里说一不二的实权派,负责武力输出,为了女儿高考操碎了心;

而爸爸林大为(张嘉译饰),家庭佛系调解员,负责解决老婆和女儿的一切矛盾,没事端茶送水,整天乐呵呵。

为了能让女儿林妙妙(赵今麦饰)在学霸云集、良师授业的氛围中熏足3年,日后成功站在一本线,迈进211,王胜男托关系把她送进了当地最好的菁英中学实验班。

哪怕一个寄宿生光学费就要25000元,刷卡的时候也眼睛不眨,一本满足。

然而送进好学校只是三年长征的第一步。

王胜男并没有因为女儿在校寄宿,就产生一丝一毫的懈怠。

从作息到一日三餐,时刻远程盯梢加遥控。

快到周末放假,妙妙拿起电话给妈妈报菜名,“红烧肉,清蒸鱼,白灼虾,还要喝鸡汤。”

电话那头王胜男听着是又心疼又开心。

可真等到女儿周末回家,母女俩腻歪还没几分钟,立马切换模式紧盯学习。

作为家庭一份子的爸爸林大为,对王胜男这套流程早已熟悉于心,并进行了高度总结:回家喜相逢,渐渐两生厌,回校惜别离。

果然同一个世界,同一个亲妈!

林妙妙质问妈妈为什么不去培养一点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何不能有一点自己的生活?

王胜男回答说:因为妈的爱好就是你,你就是妈的全部生活。

简单的一句话,既展现了王胜男对女儿控制欲式的关心,也让我们看到了面对高考,藏在众多家长背后的焦虑。

作为一部家庭教育剧,《少年派》踩到了现实,让观众在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中或多或少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这本是戳中观众心窝的优点。

然而后续情节的发展和处理上,编剧又犯了“不跑偏就难受”的毛病。

王胜男与林大为吵吵闹闹十几年,各种三观不合计划离婚,却意外喜提二胎“林够够”。

不仅如此,王胜男还有“江州首富”前男友欧阳多年不离不弃的关爱。

再夸张点的是大学霸男主钱三一的妈妈。

前脚刚摆脱十几年的失败婚姻,后脚更年期的她就迎来了年下钻石王老五的热烈追求。

而据王老五供述,自己10岁时就爱上了20岁且已婚的钱三一妈妈。

掺和了这么些桥段,青春少年派秒变中年玛丽苏,越看越奇怪。

同样的问题,在目前热播的另一部剧《带着爸爸去留学》中更加明显。

剧中孙红雷饰演的爸爸黄成栋,头顶爱子心切的中国式家长光环,陪伴(这里更应该说是尾随)儿子黄小栋(曾舜晞饰)出国留学。

一开始他还在老老实实的照顾儿子生活起居,督促儿子学习,顺便助攻儿子谈个恋爱。

但随着剧情的深入,黄成栋赤手空拳KO校园袭击男枪手,成为校园英雄、热搜名人。

黄成栋一口Chinglish嘴炮,收服傲娇校理事长,化身疯癫小园丁。

黄成栋异国他乡扮演和事佬,成功开导丈夫出轨被逼离婚女家长、父母离异精神失常女学生。

越看越不对味。

这哪是带着爸爸去留学,根本是中国超英爸爸跑美国拯救世界,顺便看眼儿子上学罢了。

一边是谈到高考就如临大敌、企图严肃正经谈教育的《少年派》;

另一边是聚焦出国留学,主张开放式“哥们儿”教育的《带着爸爸去留学》。

两部家庭剧都在试着去构建一个成功的教育案例。

然而《少年派》的评价两极化,《带着爸爸去留学》的口碑扑街,却让我们不可避免地看到了一幕幕反面教材。

想拍成长的烦恼,最后拍成了成长的吵闹,留给观众的只剩一地鸡毛。

01

别拿吵闹当烦恼

学习摆在第一位,成绩代表一切。

这条中国式教育踏过一代代年轻人,总结出来的定律,对绝大多数父母来说早已是再正常不过。

然而对孩子来说,这个世界只要不学习,什么都很有趣,一切都值得尝试,everything is possible。

当父母与孩子的心意走向两个反方向,吵闹随之而生。

《少年派》中的林妙妙,高考当前,别人恨不得一天24小时拆成两半用,而她却放下书本跑去直播赚钱,还扬言要把直播当成自己的理想。

事情败露,气急败坏的王胜男和林妙妙大吵一架。

▲父母必备台词第一弹

《带着爸爸去留学》里,黄小栋也是时刻贯彻“家长的话从来不听”,和爸爸黄成栋没少吵架。

▲父母必备台词第二弹

电视剧秉承“越吵越火”的核心思想,想用一场接一场的激烈争执唤醒观众内心的共鸣。

然而一次是真实,两次是巧合,反复轮着来就是狗血了。

编剧只顾停留在表面,为了剧情跌宕起伏设置一连串家庭问题,却始终没有给出解决方案,每每都是草率收场。

简单粗暴地就想把成长中的吵闹与成长的烦恼之间画上等号,却忽略了成长背后激荡着的青涩情绪。

韩剧《请回答1988》中,主人公德善的姐姐是优秀且刁蛮的学霸,弟弟不够聪明但也备受宠爱,家里排行老二的她就常常处于一种爹不疼娘不爱的尴尬状态,这也成了一直伴随她成长的烦恼。

日积月累的委屈,终于在再次和姐姐同过一天生日时爆发。

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情绪失控,你会采取冷处理还是好言相劝?

被女儿的反应吓一大跳而深感愧疚的爸爸,晚上下班买了蛋糕等在巷子口,对德善说了这样的话:

“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所以,我女儿稍微体谅一下。”

这段家庭争执的细腻处理,不再是单纯的为满足戏剧效果设置的冲突,而是为了增进父女之间理解与感情的一场剖白,击中了屏幕前无数德善的内心。

剧中德善与爸爸手牵手回家的画面,也让我们看到了她作为孩子的成长。

成长的烦恼既可以是孩子的,也可以是父母的。

但只要双方放下不必要的矜持与倔强,即便没有火热的争吵,烦恼也可以被温柔化解。

02

你跟我说这叫成长的烦恼?

在《少年派》里,父母和孩子总是在为这为那地争吵,但我们却没有看到一个名副其实的,成长的烦恼。

主人公林妙妙,从第一集高一入学到剧终高考结束,该吵的没少吵,该闹的也没少闹。

得知妈妈王胜男怀了二胎,她的反应仅仅是出离的愤怒。

为了直播平台上1万粉丝,撒谎翘课逃学,甚至想要放弃高考,丝毫不管父母恼怒之下的慌乱与受伤。

林妙妙始终觉得自己是家里当之无愧的NO.1,享受着父母理应给予的关心照料,没事整点事,遇事就躺倒,活脱脱“巨婴”人设。

不顺心意就大吵大闹,闹完了事,这就是成长的烦恼吗?

同样的巨婴男孩黄小栋,出国去学校面试,前一天缠着爸爸带他去赌场,第二天爸爸手机没电,闹钟没响耽误了正事。

事后他责怪爸爸,却从没想过为什么不自己在手机上设个闹钟。

和小女友谈恋爱,学习成绩F+起步,和小女友吵架分手,旷课、想休学,好像人生已经剧终。

这一串少年不识愁滋味,就是成长的烦恼吗?

轻而易举就想放弃学业,这是在林妙妙和黄小栋身上都发生过的事情。

学习到底是为了谁?

如此简单的一个问题,显然剧中的巨婴们没有想要找到答案。

成长的烦恼应该是什么样?

《一一》里的小朋友洋洋,喜欢用爸爸给的照相机拍大人的后脑勺。家人不能理解,学校主任也嘲笑他。

当小舅舅问他为什么要拍这些照片,洋洋回答说:你自己看不到,我给你看啊!

是啊,大人总是盲目自信地认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全部,却忘了他们看不到的那面。

自己长大也要变成这样吗?迷茫的洋洋第一次体会到成长的烦恼。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社会小青年马小军整天溜号撬锁、不良斗殴。

但当他不经意间撞见米兰的照片,炎热的夏天、少年的迷惘、懵懂的欲望,让他一时分不清真实与虚幻。

对于马小军来说,照片中浅笑的少女是一场梦,是青春必备的荷尔蒙。

往后的日子要如何与这种抓不住的悸动共处,是他从青涩走向成熟需要烦恼的问题。

《阳光姐妹淘》里,冰山美人秀智讨厌娜美,原因是娜美和后妈是老乡。

两个人擦上口红穿上大人的衣服,喝烧酒谈判,所有人都以为她们会大吵一架。然而娜美却说,“虽然你讨厌我,可是我还是很喜欢你。”

秀智问她为什么。

“因为你漂亮啊,我以前是最漂亮的,可是现在你是最漂亮的。”

两个人不着边际地大哭着和解,从此视对方为好友。青春期女孩之间的微妙情谊,总是会在这些蠢事中逐渐滋长发酵。

可是后来,秀智还是离开了娜美的生活。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逐渐变陌生的呢?这个问题娜美苦恼了很久。

成长的路上总会有烦恼,这烦恼可以是具体的事,也可以是种单纯的感觉。

但只要在这条路上慢慢走,你总会明白什么是你最想得到,亦或最不想失去的,这就是成长的意义。

优秀的作品会用最细腻的墨彩勾勒成长的意义,而在本该描绘少年美好时光的电视剧里,这点却被大笔一挥带过了。

当不懂事的孩子被脸谱化,巨婴成了新生代的代名词,好像面对成长的烦恼他们就该缴械投降,躺倒任碾压。

躺倒就躺倒吧,还可以靠父母引导他们勇敢的面对。

但遗憾的是,不论电视剧还是现实中,大多数父母任劳任怨的代劳了孩子除了学习外的一切。

学习第一,其他不重要,这无疑只是让他们躺得更舒服些罢了。

03

朋友们,要和平不要冲突

家庭教育剧里,少年成长的烦恼是一味幼稚地和父母、和朋友、和老师对着干,上天窜地宣泄自己无处安放的精力。

当观众一次次对屏幕中聒噪的孩子打出黑人问号脸,当爸妈成为控制欲的代名词,电视剧成功矮化了两代人的形象,挑拨了两代人之间的关系。

和《带着爸爸去留学》一样讲述出国求学的家庭剧《小别离》,在播出时获得了口碑与收视双丰收。

《带着爸爸去留学》中,十八岁的黄小栋出国要爸爸送,上学要爸爸陪,面试没赶上也要爸爸和中介联系解决。

也亏了黄成栋第一集还骄傲地说儿子翅膀硬了,可以一个人飞了。

后续的一连串事件证明,靠爸爸才是黄小栋的实际人设。

而这边《小别离》关注的是初中孩子出国留学前与家长的别离,所以一切都是以孩子出国独自闯荡为前提。

没决定出国前,对于主人公方朵朵来说,沉重的课业压力是她的烦恼。

“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干的比牛还多”,是初高中学生的真实写照。

后来朵朵决定出国,世界那么大,她想去看看。

但分隔两地,生理、心理上的别离以及爸妈强烈的不舍,也是她的烦恼。

而对于黄磊、海清饰演的父母来说,起先孩子无法提升的成绩是他们的烦恼。

慢慢的伴随着成长,女儿内心鼓噪不安的反叛成了他们最大的烦恼。

矛盾双方难免争吵,朵朵第一次大声的抗议,大声的摔门,让父母第一次感受到青春期叛逆的杀伤力。

《小别离》的成功在于对成长烦恼的处理,它没有一味用矛盾、争吵、抑制去判别孰是孰非。

而是始终站在善意的角度、用理解的态度,真诚地沟通着父母和孩子的关系。

所以在这部剧里,没有不懂事的孩子,也没有不讲理的爸妈。

我们看到的,是父母愿意放下身段,换位思考,为孩子接受观念和态度的蜕变。

也看到孩子克服成长中的困惑和焦虑,在父母不经意间规划着对未来的期许和向往。

现如今,当家庭教育这个话题依旧炙手可热,观众对家庭教育剧的期待也就更显深邃。

脸谱化的人物设定,烦不胜烦的矛盾升级,以往的“套路”难免捉襟见肘,此时转型总是迫在眉睫。

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成长的吵闹不再是人们渴求的焦点。

毕竟家庭生活该是怎样,谁心里没点儿数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保护动物的英语作文 他什么了作文 父母之爱作文 教资作文素材 三年级童话作文 古诗作文 高考作文满分 小学生英语作文 我的理想 作文 作文点评 礼物的作文 满分中考作文 老师的作文 变形记作文400字 过年放烟花作文 我读书我快乐作文 一件开心的事作文 小学生搞笑作文 好人好事作文 什么让生活更美好六年级作文 十年后的我作文600字 人物传记作文600字 端午节作文600字 描写猫的作文 踢足球作文 习惯作文 帮助作文 老鹰捉小鸡作文400字 过年作文600字初中 我的烦恼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