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因为拖欠薪水 中秋节过不了 总统被逼下台

2021-01-03 00:55:01
相关推荐

与中秋有关:被欠薪逼下台的民国总统

中秋节到了,许多单位都会给职工发放节日福利,有福利的各种圈晒各种“宝”,没有福利的则催生各式各样的吐槽……这也堪称现今过节的一大特色。

然而在民国时期,一位总统因为节日不但没有给下属发节日福利,甚至连下属们赖以养家糊口的薪水也欠着不发。后果当然很严重,这名总统因此而被下属们逼得下了台。

杜锡珪,字慎臣或慎丞,号石钟,生于1874年,卒于1933年,是福建省闽县人。北洋政府的那段日子,杜锡珪曾经担任过国务总理和两任海军总长。他一生仕途最辉煌的记录,就是曾经代摄总统职位。

根据《民国掌故》记载,杜锡珪在代摄总统职权的时候,恰逢当年的中秋节即将来临,于是他于1926年9月18日在国务院召集会议,与军政大员们商讨中秋节费用分配计划。这也是民国的惯例,但凡利益分配方面的事情,狼多肉少,大家都生怕亏了自己,所以锱铢必较、毫厘不让,“探讨”了多半天也难以“一锤定音”。

正当会场上如火如荼、唾沫乱飞的时候,忽然间一伙荷枪实弹、气势汹汹的军人冲进了会场,为数至少三四百人,很快就“刀出鞘、箭上弦”地包围了会场,并且迅速控制了会场所有官员。

喽啰们完成了“包抄”任务之后,带头的将领才如同京剧里的大人物出场一般,扎着架势、摆着谱走了进来。众人心魂不定地放眼一看,“带头大哥”原来是京畿宪兵司令王琦。如果真的是在唱京剧,那王琦的脸谱保证是个五花脸、火红髯,背插五虎旗、手执开山斧,威风凛凛。

王琦开门见山,立马就说出了“包抄”会场的来意:“中秋节马上到了,保卫京师的将士们必须发放拖欠的饷银80万元。”主将话音刚落,手下那三四百名壮士也跟着齐声喊话,会场里刹那间喊声如雷、声势震天,大有当年马嵬坡众将哗变,逼迫唐玄宗赐死杨贵妃的模样。

随后,王琦一行要求当时担任财政总长的顾维钧出来搭话。顾维钧感觉自己势单力孤,面对这帮武装到牙齿且情绪极度激动的壮士有点胆怯,于是喊上交通总长张志谭和内务总长张国淦同时出来,一方面给自己壮壮胆,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忙圆圆场。

但凡面对讨债的,哭穷一般是首先要进行的程序,顾维钧自然也免不了秀一下演技。顾维钧一再对那帮红了眼的好汉们诉苦:现今财政状况已经是借债度日,告贷还毫无门路,掘地三尺好不容易才凑了一百多万元钱,伸手要钱的、等米下锅的,比自个的头发还多。

讨还欠薪的壮士们哪管这些,只是一味叫嚷着要发放自己和家人的救命钱。无奈之下,顾维钧只好表示,给京畿将士发放三四成的现款,其余的用国库券代替。壮士们哪肯答应,又是齐声大喊“要现金,要现象……”

张志谭和张国淦两人忙里忙外,求爷爷告奶奶,在壮士和顾维钧等之间多方斡旋,但讨债的壮士们毫不让步,会场依旧被围得水泄不通,眼看已经到了半夜三更,参加会议的一众官员们个个心惊胆战,但害怕又没有掩盖饥肠辘辘,年迈点的官员还多了点性命担忧。无奈之下,顾维钧只好勉强答应壮士们的要求,至于钱从哪里来,他心里丝毫也没有底。

为了防止顾维钧耍手腕,施缓兵之计“忽悠”,一群如同饿虎饥狼般的壮士们,又武装“保护”顾维钧回家。之后又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地把守大门,单等顾维钧签发支票。

顾维钧知道仓里几粒米,本来已经捉襟见肘、窘迫万分,那经得住壮士们如此这般地逼迫。无奈之下,他只能求助于代摄总统的国务总理杜锡珪。俗话说“不看佛面看僧面”,祈求能否借总统的“金面”,让壮士们给自己一个喘气的机会。

岂料在这帮等救命钱的饿虎饥狼眼里,总统算什么,银元才是硬道理,根本不买杜锡珪的账。好不容易挨到了第二天凌晨,杜锡珪只好请中国银行副总裁张嘉、交通银行总理卢学溥出来救场。

眼看着财政确实没钱,连银行都请出来救急了,总统一方与壮士们不得不均作出了让步。最后协商确定并当场签发支票75万元,由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开库兑现现金,其余再加25万元国库券作为补偿。虽然其中有25万元国库券但壮士们看到能比期望值多出20万元,也就见好就收,不再得理不饶人了。钱一到手,顿时作鸟兽散。

这次因为中秋节“福利”发放引发的士兵哗变,让代摄总统杜锡珪懊悔、羞愧、恐惧、担忧等诸般滋味一下子全都涌上了心头。在自己的敦促下,财政部好不容易才筹措了一百来万元现金,被京畿防卫的人一口“吞”去了绝大多数。张作霖、张宗昌、吴佩孚等一帮子“大老虎”们数百万元协饷毫无着落,内阁成员、各级官吏的办公费、生活费更是缥缈无际,接下来的日子,只能是比“中秋哗变”更加艰难、窘迫和恐惧。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纵使杜锡珪有三头六臂的能耐、点石成金的神通,面对如此庞大、深邃的“窟窿”,也只能在遍翻“兵法”、穷尽心力之后,悲壮地选择“跑路”。

杜锡珪辞去了代摄总统、国务总理之后,伴之而来的则是杜锡珪内阁的土崩瓦解。而此时,距离他代摄总统并组阁仅仅过去了三个月时光。

北洋政府,包括临时执政的段祺瑞、张作霖,以及如同杜锡珪这般以国务总理代摄总统的,前前后后冠过“总统”名号的总共有17任,鲁迅曾经在《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里写道:“城头变幻大王旗”,基本就是对这段尴尬时光的写照。

因为拖欠薪水、军饷而被逼下台,也并非是杜锡珪无能颟顸,而是当时时局混乱、军阀割据,政坛几乎是由一帮“五大三粗”的武夫任意揉捏、随性操控,朝令夕改百姓们已经习以为常,政令不出京畿也是司空见惯。杜锡珪那个勉力维系了三个月的内阁,期间的四面楚歌、举步维艰也是可以想见的。

(观点与视角原创作品,欢迎关注本自媒体号并参与互动;文中配图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全神贯注的作文 陕西高考作文题目 小学生作文范例 十一见闻作文 2021高考作文题目 父母的爱作文600字 王俊凯写的作文 泰山游记作文 雨中的故事作文 成功是成功之母作文 包饺子作文600字 缅怀革命先烈作文 母爱话题作文 关于写雨的作文 改变自己英语作文 秋天的快乐作文 写童年趣事的作文 安全伴我行作文 回忆往事的作文 中国梦英语作文 高考满分作文大全 有关雨的作文 五一见闻作文 2022高考英语作文 感恩祖国的作文 作文素材高考版 初中作文网 六级作文模板万能 关于六一的作文 社会公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