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杨洋:十年搭建起四季生态果园

2021-01-03 01:05:01
相关推荐

开栏的话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振兴,人才先行。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加快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将有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今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新农人 新风采》,让我们走进田间地头,讲述新农人故事,展现新农人风采,感受新农人的力量。

■本报记者 何难

10月11日,位于孟津县的洛阳洋丰果业生态园内,杨洋摘了个脆柿子,用手随便一擦就咬了一口,他说在这个园子里种的十多种水果都不打农药,自己都是摘了就吃,根本不用洗。从杨洋2009年包了80亩地种植草莓开始,经过10年的发展,现在他创办的洛阳洋丰果业有限公司生态园占地850亩,四季有鲜果,月月可供采摘。生态园所有水果全部成功申报无公害产品,7个品种获得有机产品认证,两个获得地理农产品标志,一共14个“三品一标”产品。这10年的经历也让杨洋这个对农业什么都不懂的年轻人,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

杨洋在介绍大棚内的火龙果

创业,选了个这么操心的水果

杨洋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搞过农资,也干过当地磷肥厂的销售,要说开始搞农业种草莓,杨洋确实是个外行,当时只是觉得草莓这种东西当年就能见到效益,种起来看着也不难,他那时候还不知道种草莓的道道。

杨洋说:“现在回想起来,也不知道为啥就选了个这么操心的水果,那时候刚包了80亩地,种下了草莓苗棚膜还没挂上,一阵龙卷风都刮没了,我妈在地里哭的都拉不住,只能重新种上。”这一年草莓大丰收,销售又成了问题,杨洋开着辆面包车白天黑夜地往上海、杭州、西安等各大城市送货,草莓不耐运输,又不耐储存,最后还是一大半都烂在了地里。

第二年,想着种草莓没啥问题,销售又是自己的老本行,多辛苦多跑跑就能有个好效益,谁知道又遇到了重茬,种草莓有句俗话“一年好,二年平,到了三年就不行”,因重茬会导致各种土传病虫害,草莓会一年不如一年,到了第三年,杨洋没敢等到不行,赶紧到各地学习,向专家请教,解决了重茬的问题。

立体草莓种植大棚

无公害草莓就能一斤贵4块

今年34岁的杨洋两鬓都白了,据他说这就是创业初期开面包车送草莓给熬出来的。相对于种草莓,卖草莓这方面杨洋更在行,毕竟是做销售出身,从开始,他就在每个草莓箱子上贴上一个有联系方式的不干胶条。

有次杨洋去西安送草莓,他的收购价是14元一斤,旁边一位老哥的是18元一斤,杨洋看了看他的草莓,瞧不出有什么差别,就问收购商:“都一样的东西凭什么他比我贵4块?”

“人家是无公害的!”

无公害就能一斤贵4块,这件事儿让杨洋下定决心做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坚持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确保产出的水果安全、健康,同时积极申报农产品认证,只有这样才能卖出好价钱。

就在打算大干一场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来了,没钱了。当地政府雪中送炭,给了80万无息贷款,第四年算是稳住了,这一年是翻身的一年,头三年送货积累了不少客户,甚至有人通过不干胶条上的电话号码,打电话给他要货,路越走越宽。80万的贷款来年就还上了,又给贷了80万,最后一年给贷了120万,当地政府的这三年无息贷款让杨洋彻底缓过劲儿。

洋丰果业生态园

从只种草莓到四季果园

现在生态园四季有鲜果的格局并不是杨洋专门设计的,一开始他的想法很简单,只是看地荒着可惜,就种上点别的,随着规模越来越大,品种也随着增多。

孟津县毗邻洛阳,有着很好的区位优势,近几年大力发展旅游业,特别是特色农业旅游,这让洛阳洋丰果业有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也让杨阳更加注重品种多样性和成熟时间的差异,现在洛阳洋丰果业农业生态园种植草莓、袖珍西瓜、大樱桃等达16个品种,每年1至4月有草莓、5月有樱桃、6月有葡萄、7月有梨、8月有袖珍西瓜、9月有石榴、10月有柿子、11月有猕猴桃,12月果园还有“冰美人”葡萄可供采摘。2018年入园采摘达到了28万人次,生态园里的水果基本上只靠采摘就能全部消化掉。

采摘的水果质量要求高,那些过酸、过小达不到食用标准的水果扔掉又觉得可惜,杨洋又在生态园里养了兔子、山鸡、鸵鸟等动物,不但能消耗掉这些不达标的水果,还能作为观赏和食用。杨洋经常会说什么东西荒了、坏了、扔了老是可惜,也就凭着“可惜”这个朴素的理念,杨阳不断的补齐短板,让整个果园越来越生态。

为保证产品质量,种植园的质检室内,配有多种速检设备。

带动种植助力脱贫

在杨洋这样的新农人的带动下,当地草莓种植大面积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带动当地种草莓,杨洋和朋友成立了孟津硕丰专业合作社,孟津县宋庄镇村民牛建军就是合作社的一员,在杨洋的带动下种了8个大棚的草莓,每年能带来4.8万元的纯收入,他家的草莓大棚不临大路,不易发展采摘,杨洋的洋丰果业负责收购,同样不愁销路。

如今,在通往洋丰果业生态园那条路的两旁是草莓采摘园,特色农业旅游的发展让大家在家门口挣到了钱,一座草莓大棚靠采摘一年能挣两三万。为了让大家都能端好这个家门口的饭碗,2016年杨洋牵头成立了合作联社,大家达成一致:采摘园统一价格,不打价格战,离大路远的种植户把草莓送到生态园,由洋丰果业负责收购,农资统一购买,又能节约一笔钱。为了让贫困户也享受到特色种植带来的收益,洋丰果业和十里村、朱寨村等先后签订帮扶协议,与46户贫困户签订精准扶贫协议,负责助贫困户实现脱贫目标。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责任编辑:王馨

温馨提醒

凡“河南日报农村版”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微信(ID:hnrbncb),否则不但会举报你到哭,还会追究法律责任哦~

欢迎来稿

小编每天为你推送最深度的报道,解读重大政策,反映农民生活,为农业生产、农民丰收保驾护航。

欢迎各种形式、观点独特、文风质朴清新的文章踊跃来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突破 作文 人生感悟作文 做自己作文 变作文 好朋友作文 回家 作文 作文八百字 旅游的作文 高中800字作文 作文开头怎么写 父亲作文 写年的作文 作文五年级 人的作文 公园作文 作文英文 400作文 自动生成作文的软件 我们班的故事600字作文 我的梦想的作文怎么写 初三作文《因为有你》 多肉植物作文300字 几分甜蜜在心头作文600 雅思大作文要求多少字 五一假期作文350字 元宵节小作文 春节优秀作文 渴望 作文 小学生写景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