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自闭历程》:从自闭儿到动物学家 成就坦普的是希望 信念和爱

2021-01-03 02:20:01
相关推荐

每一扇门背后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坦普·葛兰汀

第一次知道坦普·葛兰汀的名字,是源于在看的2本有关自闭症儿童的书,《这世界唯一的你:自闭症人士独特行为背后的真相》和《重建依恋:自闭症的家庭治疗》的案例中都有提到过她。为了更深的了解坦普,了解她传奇的一生,我特意去看了她的演讲,并找到了这部以坦普为原型改编的电影《自闭历程》。

《自闭历程》又名《星星的孩子》。是一部自传电影,根据自幼患有自闭症的美国动物科学家、畜牧学博士——坦普·葛兰汀的个人自传改编的,讲述了坦普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

影片由导演米克·杰克逊执导,克莱儿·丹妮丝主演。于2010年2月6日上映,由于葛兰汀的故事和人生经历感动了无数观众,影片好评如潮,特别是那句“你只是与众不同,但不比别人差”感动和激励了无数人。

影片获得了第68届金球奖提名及第11届美国电影学会奖年度佳剧。女主演克莱尔因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获得金球奖及艾美奖。豆瓣评分至今保持8.9的高分,足以看出这部自传电影的魅力所在。

整部电影剧情很简单,没有较大的矛盾冲突和反转,但因为取材来自真实人物,所以更能触动人心。

坦普·葛兰汀可能是全世界最广为人知的自闭人士,她是动物学教授,关于自闭话题的演讲成就非凡。坦普四岁时被医生诊断为自闭症,母亲尝试多种方法让坦普开口讲话。为了让坦普拥有正常人的生活,妈妈忍痛送她去一家寄宿学校念书。在这里,坦普认识了开启她天赋大门的恩师卡罗尔博士。在恩师的帮助下,坦普顺利考入了大学。

上大学前的暑假,坦普来到姨妈家的农场度假。自此,坦普对畜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大学里坦普制作“挤压机器”来平复紧张情绪。毕业后,坦普继续从事畜牧业的研究学习,设计出大大提高屠宰率且更为人道的屠宰方式。坦普以她独有的方式去认知世界,“向畜生一样的思考”,在自闭症研讨会上坦普大声的讲出自己的亲身经历······

一部好电影之所以伟大,就是无论你是谁,你总能在其中找到打动你的那个点,它会让你控制不住自己的内心,想要与它产生交集、碰撞和共鸣。

所有的母亲,观看这部影片的角度和所受到的感动都是一样的。

养育一个孩子,作为一个母亲,深知其中的艰辛和不易,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更是需要父母付出毕生的精力。

每个幸福而有所成就的孩子,一路走来,除了需要信念的支撑,肯定还有爱的相伴。

坦普从小是一个自闭儿童,她能够一步一步的走过来,最终成为一个大学教授,一个动物科学家,这条路显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但因为在她的身边,有母亲极致的耐心与付出,有姨妈的尊重与理解,有老师的鼓励与指引,有盲人室友的善解人意和她自己不懈的坚持和努力,才共同促进了现在的坦普·葛兰汀和她传奇的一生。

影片《自闭历程》为什么会感动到那么多的人?坦普从自闭患儿到科学家,成就她的究竟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正视自闭症患者?我们是不是该有所反思?所以文中我会从4个角度来解读影片给我们带来的意义和一些人生反思。

一、伟大的爱。不幸的坦普却拥有最伟大的爱

1、坦普来自母亲的爱

坦普是个传奇,她有着看起来不同常人的特殊天赋,但她不是天才。她四岁时,被医生诊断为自闭症。这是一种高功能自闭症,医学上对这类病有个专属名词,叫做“阿斯伯格综合征”。她拒绝说话,拒绝与人接触,周边一切的事物对坦普而言都是抽象而又扭曲的,这让坦普的内心慌乱不安,她不会表达自己,只会尖叫。紧张的时候抖脚,激动的时候语速飞快,高兴的时候放声大笑,她似乎把自己封闭在了自己的一个世界里。

影片中,母亲教坦普认识字母的过程,是让人崩溃的,不管母亲多么用心,多么努力,一遍又一遍,坦普都毫无反应,且无动于衷,她的专注力永远是在其它地方。在学校,当坦普不被同学理解还遭同学嘲笑时,情绪失控的坦普只有选择用暴力来解决。因此,坦普遭到了学校的退学,这一切,对于一个母亲来说都是非常煎熬且痛苦的。

坦普的母亲,一个哈佛大学的高材生,深深爱着坦普,从来就未曾想过要放弃自己的女儿。

坦普到了上高中的年纪,母亲并没有听从医生的建议,把她送往“特殊学校”,而是让她选择了一所寄宿高中。

暑假期间,没有让坦普长期呆在“安全区”中,而是送去姨妈的农场,母亲明白,过度保护并不是真正的爱,她没有选择将坦普保护在自己身边,而是推着她去探索和认识外面的世界。

人们常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父母应鼓励孩子面对困难。不怕困难、克服困难,做生活的强者。有位教育家说过:如果孩子的生命是一把披荆斩棘的“刀”,那么挫折就是一块不可缺少的“砥石”,为了使孩子生命的‘’刀”更锋利些,应该坚决摆脱“过分保护”的教育方式。

正是因为妈妈的爱,对坦普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精神上的温暖和鼓励,才让坦普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才让我们见证了奇迹的诞生。

心理学家说,有爱就有奇迹。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塑造的,只要我们多点耐心,让爱成为孩子坚持下去的力量,即便是顽石也会被塑造出各种美幻的形象。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善于爱孩子,教育的真谛是爱,爱的真谛就是给孩子以精神上的温暖、关怀、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在这里,我也想起了另一位同样伟大的母亲,我国非常著名的主持人、演员倪萍老师,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主持人,事业是成功的,可作为一个母亲,她是不幸的,倪萍在40岁的高龄生下儿子虎子,可儿子被诊断患有先天性白内障,为了儿子,倪萍辞去了风光的主持人工作,带儿子去美国求医,更不幸的是,丈夫在儿子生病的第六年毅然和她离婚,而且没有留下一分赡养费。没有了经济来源的倪萍,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生活,为了给儿子治病,她不再是一个镜头下风光靓丽的名主持,只是一个为了儿子的普通妈妈。在她很无助,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她的姥姥给了她坚持下去的力量,姥姥说:“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你要是救不了孩子,那谁也救不了他了。”好在,历经艰难而漫长的12年,靠着爱和温暖,靠彼此给与的信心和力量,靠母爱的不离不弃,儿子康复了。

2、坦普来自姨妈的爱

现实中的坦普·葛兰汀经常这样来描述她的情绪生活:“我的主要情绪是,而且一直是恐惧。”一个长期生活在恐惧中的孩子,是多么的绝望。所以,能够在生活中为我们的情绪寻找到缓解的出口,那么,遇到再大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暑假,坦普被母亲送去姨妈的农场,正是姨妈的尊重和理解,姨妈对她的聆听、观察和留心,让她非常幸运的找到了缓解情绪的渠道。在姨妈的农场里,她整天接触牲畜和机械,她过得很开心。她还看到给牛羊解压用的挤压器,使用后发现对自己也有作用。坦普不知道情绪是怎么样的,姨妈就用相机把她的喜怒哀乐照下来,一张一张告诉她,让她知道情绪是怎么变化的。

除了母亲,姨妈也是最爱她的一个至亲,姨妈尊重和理解她,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姨妈对她的爱也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在这里,她获得更大的精神上的自由,她可以和牛像朋友一样的相处,她自由自在的生活,没有人会嘲笑她,她是快乐和幸福的。

3、坦普来自老师卡罗尔博士的爱

坦普在寄宿学校认识了影响她一生的老师卡罗尔博士,是卡罗尔发现坦普身上有过人的视觉思考的才能,还申请把这个别人都不愿意管的学生交给自己。

卡罗尔不仅挖掘出了坦普身上的才能,还教会了坦普很多事情。卡罗尔告诉她把死去的人和动物最美好的样子记住,这样他们就活在了心里。在卡罗尔生病去世后,坦普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悲伤,她想起了卡罗尔教会她如何看待死亡,她把自己身上最喜欢的牛的图案勋章放在卡罗尔身上,然后努力记住卡罗尔的样子。

卡罗尔还告诉她,面对未知,就把它想象成一道门,门后会看到崭新的世界,这些都影响了坦普的一生。坦普在日益进步,卡罗尔认为,坦普应该去大学获得更大的成就,只要她充分发挥天赋,就能轻而易举的进入大学。坦普也如老师所愿,进入了大学,后来坦普在大学顺利毕业,还攻读畜牧业专业的的硕士学位,再后来的坦普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研究畜牧和机械上,最终成为了一个动物科学家。

恩师卡罗尔博士对坦普的人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如一盏灯塔,指引着坦普向前。

小米酱老师在她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教育被形象地比喻为像“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看完《自闭历程》,卡罗尔博士对坦普的知遇之恩,对坦普的爱和付出让我们认识到了教育的力量。

这让我想起相同题材的经典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讲述的是一个有读写障碍的8岁男孩与美术老师的故事,伊夏和坦普一样,内心纯真充满梦想,他们是想法丰富多彩,对世界充满好奇,同样也遭受了外界对他们的不理解、否定、打击和嘲笑。他们是不幸的,但他们又是幸运的,遇到了自己的恩师。最终,伊夏因为尼克老师的帮助回归了正常生活,并爱上了绘画,坦普因为老师的帮助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上了大学,成了一名动物科学家。很多像伊夏和坦普一样的孩子都在渴望遇到那个可以挖掘天赋、启迪心灵的人。

4、坦普来自盲人室友的友情

暑假后,坦普来到大学,坦普在大学的新室友是位盲人,她温和、善解人意,挺喜欢坦普的的性格,她不介意坦普怪异的行为,也不反对她摆放挤压装置。她们一个用图像看世界,一个用声音听世界,反复命运安排的互补一样,或许是因为不同常人的缺失,使得从不让人主动接触自己的坦普对新室友放下戒备,同意她主动挽着自己的胳膊一起去看去听这个世界。

她们的共同经历,让她们彼此理解,惺惺相惜,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情,这让坦普坦普第一次有了可以谈心的朋友,有了自己的社交圈。

在坦普的人生旅途中,母亲、姨妈、老师、室友都是她生命中真正的财富,正因为有了她们帮助和关爱,才改变了坦普的一生,有了她们,坦普才从不幸变成了幸运。在坦普的生命中她们缺一不可。

二、所有的成就,来自坚强的信念

一切皆有可能,而信念是创造无限可能的源泉。坚定的信念是潜能的“引爆器”,人之所以能绝处逢生,就是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心理学家表明:人的行为受信念支配,你想要做出什么样的成绩,关键在于你的信念。

经典中告诉我们说:“一切东西,只要你带着坚定的信念请求,就一定会得到。”相信是一种追求幸福最简单的信仰。这种信仰是一种期待,只要有强烈的和坚定的信念,你就会拥有一切。

1、母亲的信念

任何时候,坦普的母亲都没有绝望,在任何困境下都没有放弃。母亲坚信:“你只是与众不同,而不是差于别人。”也是这股信念,陪伴着坦普勇敢前行。身为人母,她不希望女儿就这么度过一生,她坚信自己能挽救女儿,但这个过程既漫长又痛苦。她不能对完全不配合的女儿发脾气,还得让无法与人沟通的女儿与她互动。

2、老师的信念

卡罗尔老师会在她想退缩的时候告诉她前行的道理:“这是一扇门,你要做的就是下定决心穿过它,所有的门都通向新世界。”

这个“门”,影响了坦普的一生。

在电影中,这个门的镜头多次出现,面对困难和恐惧时的“门”,现实中,呈现在脑海中门头上悬着一把随时会落下斧头的自动门,都是她要通往新生活、新世界的必经之路。正如卡罗尔所愿,坦普从不抱怨,从不怀疑,努力、勇敢的一次又一次的推开了通往成功的一扇扇“门”。

3、自己坚定的信念

坚定的信念是潜能的“引爆器”。你相信什么,你的世界就是什么,你的内心期待什么就能成就什么。

母亲、老师,每一个爱她的人,所传递给她的信念,也让她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目标。

她坚信:“我也是宇宙的孩子,不比草木和星辰卑微。”

她坚信:“我与众不同,但我不比别人差。”

她坚信:“所有的门都通向新世界。”

她坚信:“自然是冷酷的,但我们不必如此。”

坦普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世人证明,一个被医生判了“死刑”的自闭儿童,一个遭人嘲笑的“傻瓜”,能逆袭成为一个动物学教授,并到全世界各地演讲,靠的不是所谓的天赋,也不是奇迹。

在TED的演讲台上侃侃而谈的坦普,实在让人无法相信,这是那个4岁都不会讲话的自闭儿童吗?

坦普在她的演讲中说道:“这个世界需要各种各样的思维模式和心智。假如环境有利的话,自闭症患者往往可以成为社会的积极贡献者,而假如我们周遭的人对他们缺乏理解的话,即使是爱因斯坦(假如他生活在今天,肯定会认为得了自闭症)也会被埋没。”

美国十大励志好书畅销榜第一名《信念:相信是万能的开始》就向我们讲述了信念所能带给我们的巨大能量:很多时候,奇迹不会在你身上发生,仅仅是因为你不相信它会到来。请保持相信15秒,信念便会和愿望产生共振;保持相信一分钟,信念会开启内心能量的大门,幸福和成功便款步而来。信念一旦确立以后,就会给主体的心理活动以深远的影响,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行动和原则性、坚韧性。因此,具有坚定信念的人,能够为捍卫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事业,不惜牺牲一切,并且能激发出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

《自闭历程》中,母亲、老师和坦普·葛兰汀他们都有着自己坚定的信念,这些信念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助力坦普,成就了坦普成为一个科学家的最终梦想,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三、我们要正视和关注自闭症

1、有自闭症的孩子,他们到底是傻瓜还是天才

人们会发现,拥有自闭问题的个人身上,似乎都存着着某些令人惊叹的“天赋”,表现在数字、记忆、画画等方面,但并不能就因此误会把自闭与所谓的天才划等号。虽然自闭症群体中偶有天才出现,存在合理性,但不是每一种牛奶都是特仑苏,也不是每一个自闭儿童都会成为神童。

如果没有父母不离不弃的爱,没有老师的教导和鼓励,没有世人的尊重理解和正确对待,天才也会变白痴,相反,有了这一切,就会有更多的坦普·葛兰汀博士出现在我们身边。

这世上,没有傻瓜也没有天才,所有的成功都来自努力和不放弃。

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2、重视和关注自闭症患者

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位“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

自闭症儿童患者,是一个数目不断增加,却不为社会所关广泛关注理解的群体,是一个缺乏社会普遍关爱的群体。

有相关报道:美国卫生官员表示,每156个美国儿童中,就会有一个患有自闭症。这样高的比例远远超出人们的估计。在中国,如果按儿童人口计算,自闭症儿童约占了儿童总数的0.6%,而且不能否认,还有许多自闭儿童没有被发现诊断,更说不上治疗。据估计,每一万人当中,便有六十至一百二十人患有自闭症。至2014年,全球自闭症患者已经达到6700万。

这些可怕的数字都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对自闭症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的孩子,随时会受到来于自闭症的伤害,做到早预防早治疗,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的成长。

3、换一种眼光看自闭症

在《这世界唯一的你:自闭症人士独特行为背后的真相》一书中,作者向我们传达了一个核心理念:自闭症人士的行为方式,不像一些专业人员几十年来宣称的那样,是毫无规则、偏执怪诞、错乱无序的。这些孩子不是从火星上来的异类。他们想要表达的事情,不像许多专业人员至今依然宣传的那样,是毫无意义的,或者“毫无功能的”。

自闭症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人类存在的独特方式。自闭症儿童不是病人,他们所经历的发展阶段,是我们人类都要经历的。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设法改变他们,或者把他们“修理”好。我们需要做的是:真切无误的理解他们,并改变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为他们更好的生活和发展,做合格的铺路人和同行者。

四、《自闭历程》能让人感动,不仅因为它题材真实、励志,和主演克拉尔·丹妮丝对坦普·葛兰汀的完美演绎是分不开的

这是一部让你最开始会觉得无聊,但越看越兴奋的电影。

该片中的女主演克莱尔将自闭症的特点表现的可谓淋漓尽致,她演绎的只是葛兰汀的日常生活,从眼神、神态、面部表情,细致到你看到她的表情,就能想到她内心的想法,让人感觉演员本身就是一个自闭患者。

有相关资料介绍:克莱尔为了演好这个角色,用大量时间研究了葛兰汀的纪录片和传记,观察了自闭症病人的生活和说话习惯,之后还获得了葛兰汀本人的认可。这个复杂而极具层次感的角色,充分释放了克莱尔的演技,她以此一举赢得了艾美奖、金球奖、卫星奖及美国演员工会奖的四个迷你剧集最佳女主角奖。

克莱尔的表演偏向于斯坦尼斯表演体系,无论出演什么角色,都力求演得像,演得逼真,在具体的情景中去想,去体会,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

克莱尔靠自己的努力和认真,成功塑造了葛兰汀,收获了这么多的荣誉,可谓实至名归。

五、结语

1、一点小反思

在奋斗着的“正常”的我们,有什么理由停下正在奋斗的脚步呢?再难,你有“坦普”们难吗?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难题,我们应该像坦普一样,收起抱怨,想尽一切办法,勇敢地推开一扇又一扇通往成功的门。

作为母亲的我们,坦普的母亲是我们为人母的终极榜样。我们应该反思,什么才是母亲对孩子真正的爱?是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还是过度的保护和纵容?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带有情绪的和孩子进行沟通,一小点过错就对孩子非打即骂。

对孩子的教育和学习根本就没有一点耐心,细细数来,要进行检讨和反思的地方太多了。天底下,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全世界的父母永远都不会放弃自己的孩子。只要你像坦普的母亲那样去爱孩子,你也一样能培养出像坦普那样的天才,不然,即便是很有天才的孩子,没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正确的爱,最后也会变得很平庸。

2、一点小感受

《自闭历程》归属于励志类题材,但它不仅仅如此,《自闭历程》的内容很丰富,它教会我们如何接受不一样。

我想:如果我们每个喜爱这部电影的人都能被坦普感动,并从中汲取到来自坦普的力量,那便是这部电影所要传达的主题意义,也是这部电影所带给我们的震撼和魅力。

虽然我们有可能穷极一生也做不到功成名就,实现自己的梦想,但这是每个人都要理解坚持的信念。

最后我想说:有自闭症的孩子,他们不是有病,他们并不特殊,他们不是傻瓜也并非天才,他们或许有着自己独特的天赋,他们也是宇宙的孩子,不比草木和星辰卑微。不要让他们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着。我们要做的仅仅是给他们多一点的耐心和更多的关爱、尊重、鼓励、理解,呵护他们的独特天赋,慢慢靠近他们,告诉他们:“有我们,你不孤单。”

(澜的书香眉的影,大家好,我是@眉澜书影,欢迎你来我的世界,品味不一样的人生,我在这里,等你来,等风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成长轨迹作文 捉龙虾的作文 阅读800字作文 小燕子的作文 菊花小学生作文 读红楼梦有感500字作文 回家作文600字抒情 朱家角游记作文 你温暖了我作文600字 春游二年级作文200字 100米作文 一次惨痛的教训作文 弘扬爱国精神的作文 善良的魅力作文800字 第一次的作文开头 写一篇有关植物的作文 爬山作文600字 三年下册第四单元作文 写感恩的作文 我的家乡宣化作文 平等作文600字 平行作文 三年级作文上学的路上 作文回忆往事600字 做书签的作文 总分总写景作文 描写竹林的作文 初中同学作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书 除草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