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春晚《海的誓言》:物化女性的背后是天价彩礼的真相

2021-01-03 02:50:01
相关推荐

作者/拿我故事换你酒

导 读:进入21世纪,放眼全国,在相当多的地方,一个客观事实就是,重男轻女、物化女性的群众基础依然非常深厚、广泛存在。

那些从生到死长年生活在守旧思想顽固的小地方的女人们,或许早就已经习惯了,甚至从本心理早就认同了这种被物化,更甚至麻木得沦为维护男权,物化女儿、媳妇的帮凶。

若是搁在常年,山东卫视的春节晚会,还真激不起什么浪花,怕是没有几个人认真看的。

可是18年的春晚,因为一个小品节目《海的誓言》,山东卫视春晚一下子抢过了热点,风头盖过了几乎所有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尽人皆知,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

汹涌如潮高涨不退的声讨攻击声,让山东卫视懵逼了,细思量了好久:难道我们真的错了?难道我们说谎了?难道小品理的人物不爱老婆了?

所以,即便错了就是错了,山东卫视被迫出来道歉,也只是轻描淡写的说:观众,特别是女性观众产生误解,是因为没有完整看完节目;你若完整看完节目,或许能把握剧本原意;既然被你们误会了,那我们就把这一段争议台词删除了吧。

总之,即便是节目物化女性是铁一般的事实存在,这个锅,照样要利利索索地甩出去,山东卫视不会背。

这些年来,中国女性在家庭中的整体地位也在不断提高,然而,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女性在相当数量的人心中,依然是被物化的,被明码标价的。

这从遍布全国各地、价码水涨船高的“天价彩礼”现象中便可一窥究竟。事实上,在许多地方,拿女儿换儿媳妇的事情依然屡见不鲜。前几年山西,就遇到这样一件事。

有一户人家,儿子患有先天性疾病,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存。到了适婚的年龄,家里人四处给他张罗婚事。最终,经人介绍认识了一户来自偏远山里的人家,这家人的女主人因病长年瘫痪在床,下有一儿一女,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然而,他们家是没有能力拿出彩礼给儿子娶媳妇的,于是提出要求,只要男方能出得起彩礼,那么即便是身体残疾患病,也可以把女儿嫁过去。于是,在男方答应给女方8万元彩礼以后,亲事就成了。

定亲喜宴上,一手交钱,一手交人,两家人欢欢喜喜。只是,这明眼人一看就不般配的婚姻,未能长久的维持。

如今,在山东和中国相当面积的国土上,娶一个媳妇究竟需要花多少钱,借多少外债,遭多少难,看过这篇文章的朋友若不能心知肚明,也请回乡打听打听。

如今相亲市场上流行一种说法,叫“一动一不动”、“万紫千红一片绿”。

一动一不动:就是一部十来万元的小汽车,在镇上或者县城买一套房产;

万紫千红一片绿:就是十万元以上的彩礼钱。彩礼、房子、车子、婚礼等等,杂七杂八算下来,没个八十万元人民币,你怕是都入不了相亲的资格线。

定亲的当天,男方家给女方送去16万元彩礼,然后据说等商量结婚的时候,还要再送上至少10万元。算起来,光是现金都至少30万元。那么,在山东,一个普通农户家庭,一年能攒下多少钱呢?

针对当前社会上这种高价彩礼现象,我将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来分析下“彩礼”的前生今世,我们该如何理性的看待高价彩礼这种现象。

一、彩礼的起源

彩礼,是基于旧时婚姻机制的产物,旧时婚姻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

1、旧时婚姻制度

男可和一个以上女子建立婚姻关系,反之则不可。以女方立场,结婚为“嫁”,以男方为“家”;

以男方立场,“娶妻"中的“娶”字,可解为 “取得”、“获取” ;"纳妾"之"纳"字,是纳入、购入的意思。

2、休妻制度

男可藉一纸休书将女抛弃,不需要额外第三方干涉,反之则不成立。

3、彩礼制度

订婚、结婚时,男方需给女方父母一定金额的财物,或称聘礼。这种制度存在了几千年,说明其中存在一种平衡,需要系统化地去理解。

从 1 和 2 ,可以感受旧时婚姻中到男女不平等和女性被物化的意味,女方像一个物件一样被男方购入,生娃为男方姓氏,还得相夫教子,操持家务,直至死亡或被中途丢弃;更有甚者,有些妾还会被转卖。

旧时生产力低下,对于普通家庭,几年辛苦养大一个女儿,一旦出嫁将失去该劳动力及劳动成果,单从经济角度,婚姻是一种纯投入无收益的行为,相信不会有太多家庭选择嫁女。

所以 3 的存在,是对 1 和 2 的平衡,从生产关系上讲,彩礼或聘礼是对女方家庭抚养女儿的一种补偿。这也就能理解为何“彩礼”按规矩一定要给到女方父母。

看问题看本质,无论我们情感上接受与否,无论做何种华丽的辞藻修饰,"彩礼" 在其产生机制中担当的角色是女方父母转让女方劳动力获得的报酬。实际上,很多穷苦的家庭,的确能通过女儿“出嫁“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

理解了以上机制,就不难理解当今很多关于结婚"彩礼"的纠纷,这类事件大多发生在平民家庭且农村居多,他们还是依循这套交易规则。

二、当代婚姻中的“彩礼”与旧时“彩礼”的区别

任何断章取义都是耍流氓,要说清当代”彩礼“和旧时”彩礼“的区别,还须从大机制的变迁谈起。现代婚姻制度,与旧时比较发生了显著变化。

1、婚姻自由

即完全由男女双方自主意志选择结合,任何人包括父母不得代理决策。

2、夫妻经济平等

婚后双方收入归共同所有,即使离婚,也要对等分配;在经济关系上,双方对等。

3、双方皆可发起结束婚姻

离婚男女双方均可发起,受法律保护。

综上所述,当代婚姻制度下,女性被 "物化" 的经济及社会环境已经消失,从这种社会生产关系下,用来补偿女方父母经济损失的的 "彩礼" 自然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三、当代“彩礼”,更多是礼俗上的一种沿革,在人民群众的改良上,演化为一种兼顾面子和里子的潜规则

1、男方家庭赠予女方父母X 金额的彩礼(实物或货币)。

2、女方父母将相当于 2X 金额的回礼(实物或货币)给到到女儿。

鉴于婚后双方财产为共同所有,新郎新娘拥有了双方父母共同注入的2X资产以贴补小日子(听起来怎么像投资),面子里子有,谓之礼成!好面子是等级文化中的必然“风俗”,表面是是面子,实际上是潜在的等级排序。

四、当下高额彩礼的背后,社会根源是什么?为什么女方出嫁会要高额彩礼呢?

1、重男轻女男女比例失衡——物以稀为贵——女性物化。

2、生育成本代偿——女性孕期生育期哺乳期劳动能力减弱同时担负着高昂的生育成本,彩礼一定程度上可视为生育保障和代偿。

3、男方能力越弱,教育程度相对低下的地区彩礼越贵说明什么?说明男性的经济能力持续走低,女方通过高额彩礼保障自身或者娘家生活,有没有这个原因?

4、拿姑娘的彩礼给儿子娶亲,是不是?实际上,很多穷苦的家庭,的确能通过女儿”出嫁“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

还有吗?攀比的因素有没有?有,我们身边就有。

五、天价彩礼存在合理吗?

1、彩礼合理,天价就不合理了(理性派)

2、不多拿点彩礼显得我们家小气没诚意(写实派)

3、不多要彩礼别人会说姑娘不值钱,男方家不重视,说出去不好听(舆论引导派)

4、多要点彩礼男方家结婚成本高,不敢轻易离婚(绝对现实主义)

5、把女孩都溺死了流产了,没得姑娘了,活该彩礼高(义愤填膺者)

6、老观念,姑娘不养老,儿子养老,拿出姑娘的彩礼给儿子娶亲保障自己养老。(这是我们养老观念和养老体系构建的问题,也有宗族因素的影响,儿子是本族本脉,女儿是别人家的人是吧?)然后说到宗族和乡村传统等问题。

六、如何应对高额 “彩礼”纠纷?

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既然理解了”彩礼“的前世今生、旧规则、新玩法,那么笔者的立场是,双方家庭都应遵守规则。

如双方家庭经济实力悬殊,就要求有一方高姿态地理解,或者以彩礼之外其它方面的软实力来平衡,不患寡而患不均,“均”指心里上的平衡。

如无法达成双方家庭的一致认知,那么笔者建议,这笔姻缘先不着急定论,大家都冷静下,再走走看,必竟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彩礼” 议题实际成了检验两个家庭“礼”、“利”、“理”三观一致性的试金石。

写在最后的思考

如果想要改善治理‘天价彩礼’,既需要政府引导,更需要社会合力。只要每个人都明白自己为此应该做什么,并一起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天价彩礼”的歪风就一定能消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端午节的作文300 写给自己的一封信作文 五年级写事的作文 关于奋斗的作文题目 我学会了洗碗作文 关于读书的作文题目 四年级下册优秀作文 美丽的雪作文 书面表达英语作文 有意义的一件事作文 游峨眉山作文 感恩类的作文 重逢作文600字 友情作文300字 饺子的作文300字 写大扫除的作文 600字优秀作文大全 高考作文题目山东 梦想作文开头和结尾 我的家乡作文450字 放鞭炮英语作文 感动的一瞬间作文 关于灯笼的作文 陪伴作文300字 关于消防员的作文 手机的利与弊作文 语文中考满分作文 游颐和园作文 过新年英语作文 myweekend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