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22年冷年盘点:中国家用空调市场有这几个表现

2021-01-03 08:30:01
相关推荐

文章来源:产业在线(chinaiol619)

原标题:【冷年盘点】中国家用空调市场的五大特征

从未想过2020年会如此特殊,也从未想过2020年会如此短暂。不寻常的2020年已过大半,转眼就迈入第四季度。

对于中国空调整体产业链来说,一个月前已经进入新的冷年,每年这个时候,产业在线都将开启对上个冷年的系列盘点和新冷年的预测判断。只是今年各种事件纵横交错,要在各种迷局中抓住关涉行业发展本质,任务有些艰巨。总体而言,今年的市场呈现以下五大特征:

— 1 — 周期未变,规模深度调整持续承压

首先从2020年的产销规模说起,据产业在线数据显示,2020冷年中国家用空调行业继2019冷年下滑之后再度下滑,总生产量是1.42亿台,同比下降4.2%;总销量是1.38亿台,同比下降7.5%。其中内销总量回落至8009万台,同比下跌12.7%;出口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坏,总量超预期实现0.8%的小幅增长。

2018-2020冷年中国家用空调行业规模趋势(万台)

在疫情巨大的冲击下,可以说虽然规模持续有调整,但需求的基本盘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

从中国家用空调行业2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以每3-4年为一个发展周期,呈现出非常规律的周期性发展特点。之前产业在线曾判断2019冷年中国家用空调行业进入了新的调整周期,但是对比历史的调整幅度,2019冷年-3%的下降确实很小,而且2020冷年遭遇新冠疫情这么大的冲击,整体下降幅度也只在-7%,所以行业现在并没有充分调整到位,调整仍将持续。

1999-2020冷年中国家用空调行业销售规模趋势(%)

尤其国内市场,由于消费疲软,叠加疫情影响,出货一直不太顺畅,但是从2020年2季度开始,行业开始进入边际改善通道,下半年因为是市场淡季,短期内依然承压,所以国内市场现在处于一个L型的调整周期中。

虽然短期的波动无可避免,但是可以关注到疫情后地产成交表现较好,同时地产竣工面积持续增长,为后续需求的逐步释放提供了空间。

从行业层面来看,产业在线认为可以期待明年上半年的恢复性增长,而行业实质性的增长要看2021年中的旺季。

基于此,我们初步判断2021冷年中国家用空调行业会有小幅度的恢复性增长,其中内销和出口将分别有7%和3%的同比增长。

— 2 — 新能效升级达到国际领先,产品加速切换

2020冷年对于中国家用空调行业来说,新能效标准也是一件大事。虽然受到疫情的意外冲击,但标准还是按原计划准时推进并顺利实施。这次能效标准之后,我国家用空调的能效要求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产业在线通过大量调研,将新能效标准和世界上部分国家做了横向对比,确认我们的新一级产品能效水平已经和日本、澳大利亚相当,跻身世界一流水平。

同时我们也关注了整个新能效切换的过程,目前新一级和新三级是企业普遍主推的产品方向,其中新三级略多于新一级,新二级其次,新四级因为没有旧产品的对应,没有企业在推进,而新五级因为成本较高的原因数量大幅萎缩。

所以,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国内空调有望在未来两年内达到95%以上的变频率,全变频化指日可待。

中国家用空调新能效标准和全球主要国家能效标准对比

— 3 — 产品结构亟待调整,经营压力贯穿全线

2020年8月各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上市财报,可以说疫情冲击下几乎所有上市家电企业的收入都呈不同程度的下滑。如果我们看长周期的数据趋势可以发现,自2008下半年受地产后周期的影响,之后家电行业的增速就开始放缓,2019年二季度环比略有改善,但其小幅提升更多是结构性改善。三季度行业收入增速进一步放缓,到四季度同样保持在低位增速阶段。

2020年一季度后,除了小家电以外,大部分家电产品基于其自身属性以及消费者线下购买的习惯,疫情对整体销售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二季度企业的收入增长出现较为显著的差异,有些在持续恢复,有些已经开始增长。

不同企业之间表现各异,我们能看到产品多元化的企业收入增长趋势明显好于其他企业,他们在渠道、品类、海外市场、营销等多方面领先布局,且发挥了最大效用,筑起了相对更为稳固的护城河,发展更具韧性,也具备更高的抗风险能力。另一个趋势是整机企业控制成本的方法和体系在向上游企业转移,上游企业的经营压力比整机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

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来看,虽然部分家电企业在今年二季度的收入已经实现了增长,但是如果细分品类看的话,大部分企业空调产品的收入增长压力依然很大;虽然空调行业大规模的价格战已经基本结束,但是整个行业的盈利压力却并没有出现明显恢复。

最主要的原因一是需求不足,二是价格大幅度的下跌需要时间恢复。此外,因为长期促销,低价位的产品结构占比较大,且消费分级非常显著,企业控本压力越来越大。

2018-2020年分季度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营收增长趋势

关于成本层面,需要关注的有两点,一是新能效标准升级带来制造成本的增加,二是今年大宗材料比如铜、钢的价格稳中有升,对企业的制造成本方面形成压力。所以一方面空调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还需要咬紧牙关过苦日子,另一方面也压缩了下半年再度价格战的竞争空间。

— 4 — 竞争持续升级,品牌格局生变

2020冷年的中国空调市场是近年来少见的剧烈动荡的一年,多年不见的价格战突然再次横行,叠加意外暴发的新冠疫情,对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影响。龙头企业为了清场降维打压,主动掀起大幅度、大范围、长时间的价格战,让整个市场的竞争持续升级,同时空调新能效标准的实施也导致产品结构调整,客观上加剧了行业的价格战。

在这样持续升级的背景下,品牌之间的竞争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头部品牌的集中度继续走高,虽然大的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依然以稳为主,但行业中小品牌的处境艰难,尤其是很多小品牌资金压力巨大,不得不寻找更多出路或面临转型;其次头部品牌之间的竞争也愈发胶着和惨烈,除了龙头品牌拼尽全力,处于“山腰”的企业同样也在厮杀。

无论品牌格局的交替变化是暂时的,还是较长时间段的常态化,都会对下一步的市场竞争方式,对渠道的竞争和资源配置,对供应链的供给格局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 5 — 逆全球化加剧,难改中国制造枢纽优势

突然暴发的疫情除了引发资本市场波动,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人对于中国制造业未来将向海外大规模转移的担忧。实际上把供应商搬到海外去这种做法并不是在疫情的时候才出现,甚至也不是贸易战之后才出现的。

不过贸易战加速了进程。美国提出加征关税以来,中国空调产业链企业反应迅速,陆续开始采用向海外迁移工厂的办法来应对出口,美的印度工厂、奥克斯泰国工厂、TCL印尼工厂相继投产,瑞智转移了部分产能到台湾,美芝的印度工厂在加紧建设……

在面临25%的高关税税率的情况下,产能出现部分转移无可厚非。有意思的是,在全球疫情肆虐下,我们却发现了几个意外的客观现实。

首先,2020冷年中国空调的出口量没有下降,反而实现了小幅增长,大大超出之前的预期。在疫情冲击的2020上半年,中国空调出口虽然历经波折,但依然保持了增势,成为行业的稳定器。

其次,疫情期间海外很多制造工厂都遭遇了来自中国配套方面的供给困难。越南工业和贸易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汽车、电子产品和手机制造商在获取供应和材料方面都遇到了困难。在韩国疫情暴发后,三星曾将希望寄托于越南,转移了大量订单,但却发现大批的原材料堵塞在中国。

海外空调制造工厂也是如此,中国国内完善的配套供应链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全球空调制造业高效率运转。而我们国内疫情后快速的复工复产,订单回流保证了中国空调出口的稳步增长。

这样的局面让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中国制造业枢纽地位的强大,疫情之下进一步凸显了它的强韧性。据产业在线监测,2020冷年,中国空调产量占全球81%,而核心部件压缩机的产量接近全球九成份额。

中国供应链的特点,是千百个供应商环环相扣,像乐高积木一样搭成一张网,分工很细而且很有效率。同时拥有为供应链网络供给庞大人力资源,大约两亿有技术又吃苦上进的劳工。这么大的体量,和这样的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中国制造的无可取代。

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中国制造需要升级,在一些高精尖的产品上,尽管使用同样的设备,但我们在工艺上依然差一截。中国空调制造在国际上影响很大,但中国空调企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却无法与之匹配,如何能让两者协调起来,这是中国空调企业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总而言之,因为疫情,我们在2020冷年留有一些遗憾,但值得肯定的是我们依然保持了全球空调制造的优势地位难以被撼动,同时国内市场虽然深度下滑但也保住了8000万出货量的基本盘。虽然时光无法重启,但好在未来依然有光在照亮前方。面对依旧承压的下半年,愿空调业界同仁们做好产品、梳理渠道、保住利润,迎接下个周期的增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14年英语一作文 国庆公园作文 作文模式 冬天的树林作文 关于天空的作文 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作文 妈妈你辛苦了的作文 我不任性作文 成长的足迹作文600字 五一劳动节小作文 鸳鸯湖公园作文 心中的涟漪作文 作文我的新同学 二年级作文起步 六年级上册园地四作文 写信的英语作文 2017专八作文 学会感恩800字作文 不成曲调也是歌作文 英语六级万能作文模板 去北京的英语作文 三年级传统文化作文 家乡作文400字 难忘什么的作文 值得铭记的作文 哆啦a梦作文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我身上的闪光点作文 拜年作文200字 写人的作文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