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秋特稿:红军妈妈的两次长征

2021-01-03 08:45:01
相关推荐

中秋特稿:红军妈妈的两次长征

■傅晓方

我的妈妈。(1965年摄于武汉)

我的养母岳琴是从四川大山里走出来的女红军,她的经历和人品都受到大家的敬重。人们除了称呼她的职务之外,还常常亲切地叫她“岳老太太”,每当这个时候,她总是慈祥地微笑点点头。温柔恬静的眼神和洁白整齐的牙齿还能让人依稀看到这个“川妹子”当年的美丽容颜。

1、妈妈就这样当上了“红小鬼”

我永远忘不了妈妈参加红军的故事。1934年春天,红四方面军路过妈妈的家乡四川省通江县,动员年青力壮的小伙子参军。那时当地群众并不知道什么是红军、红军是干什么的,只知道跟着红军有饭吃有衣服穿。在扩红时,19岁的舅舅报了名。而恰好红军出发时,舅舅去赶集卖柴没回来,乡里的干部就让妈妈“顶替一下”。妈妈说,那时她14岁,个子不到1.5米,体重才70多斤,穿着一身破破烂烂的衣服就跟着队伍走了,没想到这一走就走出了100多里地。开始的时候妈妈边走边回头,老是盼着舅舅能赶上队伍换她回去,但是舅舅最终没能赶上队伍。妈妈就这样当上了“红小鬼”,开始了人生最艰难的岁月。

妈妈与长征战友。(上世纪40年代摄于延安)

和所有经历长征并幸存下来的革命前辈一样,妈妈说能活着翻过雪山走过草地就是奇迹。妈妈回忆过雪山的经历,觉得很痛苦,因为有不少战友牺牲在那里。在海拔几千公尺的山上,常年积雪不化,寸草不生。寒冷地叫人感到浑身骨头都被冻酥了,好像随时会碎掉;严重的缺氧头要炸开一般的巨痛,气也喘不上来。妈妈说,战友们相互依偎、搀扶,一些大姐把她搂在怀里,帮她挡寒。因为坡陡路滑,有的战友滚下深渊,有的掉进雪坑被活埋,眼睁睁地看着战友倒下,只有流泪和心碎。说到过草地,最危险是烂泥潭,远看象一堆草,走过去一不小心掉进去越陷越深,救都救不出来。看着战友陷到泥潭里,转眼就没有了。妈妈总是忘不了她的同乡吴朝祥,“如果不是你吴妈妈背我,我早就没得啰!”

我后来看了许多关于长征的文学、影视作品,我相信妈妈说的这一切。我从内心感慨:包括我妈妈在内的所有女红军,她们是多么了不起的英雄啊!作为女人,她们的坚强超越了常人的想象,她们所经受的磨难和摧残超越了生命的极限。

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让妈妈经历了一次次生死考验,也锻造了她不畏牺牲,不惧艰险,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

2、妈妈上医大就像是“第二次长征”

上世纪40年代开始,妈妈开始在部队医疗单位工作。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组织为了培养她,多次送她上学深造。1954年,妈妈进入重庆第七军医大学学习。由于妈妈从小家境贫苦,从未读过书,目不识丁。后来还是在延安参加文化补习班学习,才摘掉了文盲的帽子。50年代初,虽然妈妈也参加过医校培训,但底子仍然很薄。妈妈形容这次学习是自己的“第二次长征”。她说,刚开始就像读天书,很多东西听不懂也记不住。例如,解剖学里错综复杂的血管、神经、肌肉、骨骼,成百上千个名称需要记忆;还有药剂学中复杂的化学公式和一堆曲里拐弯的拉丁文……妈妈说,课堂上记不下来的,课后就向同学借笔记补抄。好在那时有几个学生兵的同学,文化程度高也很乐意帮助她。妈妈知道除了同学的帮助,更重要的是靠自己“强攻”,就是用死记硬背的笨办法。妈妈回忆,那时的重庆夏天又闷又热,蚊虫也多。晚上熄灯号响过之后,她就悄悄拿上小板凳,到校园里的一个宣传橱窗前背书。因为这里的灯是长明的。有时到了下半夜实在困了,她就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干辣椒,咬一口嚼一嚼,辣得嘴巴和舌头火烧般的痛,眼泪鼻涕一起流。妈妈原来能吃辣椒,但这以后也变得怕辣了。

我的妈妈。(上世纪50年代初摄于南昌)

妈妈为了记住人体解剖的部位名称,独自一人一次次去尸体标本室,一边看书、一边摸着标本上的肌肉和血管进行强化记忆。时间长了,手指头被福尔马林药水染得僵硬和麻木。后来,我在部队医院护士训练队学习,也有人体解剖学课。记得第一次走进尸体标本室,尸体标本给人视觉和心理带来的恐惧、福尔马林药水刺鼻的气味,让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女兵吓得眼睛都不敢睁,有的甚至吓得跑了出去,更别说用手去摸那些肌肉、骨骼了。对比妈妈的勇敢执着,真让我由衷的敬佩。妈妈就是靠着这种精神跟上了“大部队”。在毕业考试中,有多门功课取得了5分的好成绩(当年是5分制)。妈妈的“第二次长征”以胜利告终,她又一次展示了红军女战士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意志力!

妈妈的长征精神成为我宝贵的精神财富。1988年,凭着和妈妈一样的精神,初中毕业的我考上了武汉大学研究生并获得硕士学位。

3、那位战士在妈妈面前泣不成声,喊了声“岳妈妈”

从小到大我的印象中,妈妈很受大家尊重,威信很高,人们赞扬她用的最多的词是“好人”“好领导”。尽管岁月过去了几十年,妈妈的部下回忆起和她一起工作的往事,记忆依然那么清晰,说起来依然那么动情。

我的妈妈。(1954年摄于重庆)

1963年春天,解放军某部一名战士站岗时被蛇咬伤。送到急诊科时,他已经面如茶色且处于昏迷状态。当时医院没有抢救用的抗毒血清,求援的电话打遍了武汉当地各大医院,结果都一无所获。在这个万分紧急的关头,妈妈火速向上级领导汇报并提出建议:立即向广州军区部队医院求援!她的意见得到了支持,武汉——广州两地部队一场生命救援大接力开始了!妈妈的办公室成了指挥部,她通过广州的战友紧急寻找救治蛇伤的专家和抗毒血清。那日,她和同志们守候在电话机旁焦急地等候消息,顾不上吃饭和休息。终于,广州传来了好消息:蛇王专家请到了,抗毒血清也有了!卫生部联系空军,迅速派专机护送专家和药品直飞武汉。

武汉王家墩军用机场,妈妈和两名医护人员早已在这里等候。专家走下飞机,妈妈激动地握着他的手说,我们的战士有救了!他们从机场火速赶往医院,下了车几乎是一路狂奔冲进抢救室。

专家立即指挥用上抗毒血清。救命的药液一点一点输进战士的体内。1个小时过去了,战士的脸上慢慢泛起红晕。战士终于苏醒了,医护人员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1周后,战士康复出院,部队为医院和门诊部送来感谢信和锦旗。那位战士在妈妈面前泣不成声,喊了声“岳妈妈”,然后站得笔直笔直地敬了一个郑重的军礼。

妈妈与战友。(上世纪60年代摄于北京)

4、武汉九峰山,茁壮的松柏护卫着妈妈的英灵

多年来,妈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从不铺张浪费,平时穿着也很简朴。如果不了解的人恐怕还以为她“小气”呢!但我知道,妈妈自己很节俭但对人很大方,特别是对有困难的人特别愿意倾囊相助。

我上初中的那年夏天,在家曾目睹这样一个场景。一个伯伯在我们家哭得很伤心,妈妈一边安慰他,一边拿出钱塞给他。推让了半天,这位伯伯才收下钱。后来我听说这位伯伯是妈妈单位的职工,本来老家就很穷,不幸又遇上发洪水,房子、财物、庄稼被冲得一无所有。妈妈拿出了300元钱帮助他。那时人们的工资收入不高,这笔钱是不小的数字,是妈妈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啊!

1991年3月21日,武汉的早春非常寒冷,妈妈在这一天走完了她的人生。那时还有4个月就是我研究生毕业的日子,妈妈没有等到这一天。妈妈最后的时光非常痛苦,肺心病引起呼吸困难让她无法平卧,只能终日半坐着。在妈妈弥留之际,从她上气不接下气的喘息中,我听到了她留给我的最后嘱咐: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我伤心极了,把满是泪水的脸紧紧贴在妈妈脸上,在她耳边说:妈妈,我记住了!

武汉九峰山,我们把妈妈的骨灰安放在这里,立了个似纪念碑的墓碑。上面刻着两行大字:巴山蜀水养育巾帼英雄女,五十余载献共产主义英烈魂。

全家福。(摄于武汉)

2017年清明前夕,我再次来到九峰山给母亲扫墓。摆上水果,献上鲜花,点上几柱香,深深地鞠躬。我心里默默地说:妈妈,女儿又来看您了!抬起头,看看墓碑周围的松柏早已经长得高大茁壮。20多年了,它们替我们陪伴妈妈,也护卫这里的英灵永远安息!

(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傅晓方

责任编辑:孙智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爸爸500字作文 关于心愿的作文 团结的力量作文 三年级作文下册300字 同步作文三年级上册 感恩主题作文 关于独立的作文 最美的姿态作文 饺子作文500字 五年级想象作文 关于坚守的作文 初中语文作文题目 关于自强的作文 寒假的作文400字 努力作文800字 作文翻过那座山 冬日的温暖作文 初二满分作文 乡下人家的作文 爱的味道作文 三年级下册300字作文 打屁股作文女 工作文件夹 钓鱼作文300字 龟兔赛跑的作文 我喜欢冬天作文 作文800字初中优秀作文 作文放风筝300字 描写仓鼠的作文 陪伴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