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央视网」弘扬“莫高精神” 守护文化宝藏

2021-01-03 09:45:01
相关推荐

弘扬“莫高精神” 守护文化宝藏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在甘肃河西走廊大漠深处,坐落着一个世界文化瑰宝——敦煌莫高窟,它记录着古丝绸之路上的灿烂文明。历经千年,莫高窟曾数经磨难,但几代“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扎根大漠、守护宝藏,让莫高窟依然在戈壁中焕发光彩、熠熠生辉。

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的壁画、2000多身彩塑,今天,当人们走进莫高窟,不仅可以一边感受这座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文化遗址的魅力,还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沉浸其中。然而,在上个世纪40年代,由于气候和人为破坏原因,莫高窟已濒于毁灭。

1944年,留法艺术家常书鸿带领第一代莫高窟人成立了敦煌艺术研究所,随后一批有志青年追随而来,开始了几代人赓续接力对莫高窟的保护和修复。李云?1956年来到敦煌,当年被常书鸿院长称为“小李”的他,如今已经87岁,依然坚守在常院长64年前交付给他的任务——文物修复工作一线。这些敦煌守护者们化冰饮水,徒手清除了莫高窟的百年积沙,为莫高窟的保护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世纪60年代,25岁的樊锦诗从北大考古系毕业后进入敦煌研究院,1998年,年近60岁的樊锦诗成为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由于风化加速,加上旅游人数激增,莫高窟保护再次陷入危机。

面对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樊锦诗多方奔走呼吁,同时带领团队用数字化方式进行数据采集、信息投影、沉浸体验,用12年时间,在戈壁上建起了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让游客通过数字展示中心能更深入认识和了解莫高窟,同时缩短游客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

如今已经82岁高龄的樊锦诗,工作生活依然在洞窟和书桌两点一线间。2018年和2019年,樊锦诗分别获得“改革先锋”称号和“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正是在常书鸿、李云鹤、樊锦诗这样一代代敦煌人感召下,7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从四面八方来到敦煌,留在大漠,如今敦煌研究院已经从建院之初的18人发展到1463人。在他们的守护下莫高窟这座凝结着人类千年智慧的文化瑰宝延长了生命,他们在用行动践行“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记一次活动400字作文 六一儿童节作文350 亲情类作文400字 写读后感的作文400字 家务劳动作文300字 满分作文500字大全 新疆语文高考作文 快乐的51作文 中秋节英语作文80字 以小见大的作文600字 中国历史人物英语作文 描写冬天的优秀作文 一次什么的旅行作文 开学第一课作文400字 我喜欢小狗300字作文 心儿怦怦跳作文400字 我眼中的你作文600字 理想信念作文800字 八年级作文题目精选 新学期计划作文300 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素材 我家的故事作文600字 过端午作文500字 关于梦想的作文500字 美丽的冬天作文300字 奉献作文800字议论文 网购的好处 英语作文 帮家长做家务的作文 秋天的田野作文300字 关于劳动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