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社会认同的魅力恰是它的诟病之处 研究社会认同能让我们保持清醒

2021-01-03 11:05:01
相关推荐

也许是这两年的各种脱口秀、相声、综艺节目提高了人们的笑点,越来越多的综艺需要依靠“罐头笑声”来烘托表演氛围,以避免表演者无人问津的尴尬。也正是节目看多了,我才发现“罐头笑声”的重要性:它除了能提示观看者笑点所在,还能利用该笑声带领观看者跟着一起笑。

据说最早发明“罐头笑声”的是两位巴黎歌剧院的常客:索通和波奇尔。1820年,他们组织了一个关于演出成功的保险公司,为希望得到观众积极反应的表演者和剧院经理提供服务。一开始,他们通过预先安排“托”捧场以刺激真实观众反应。“捧场”的全盛时期,这一切都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各大机构白天收钱,晚上鼓掌而现在,“罐头笑声”由“托”到只要有电就能播放,演变过程惊人。

“罐头笑声”的传播,是“社会认同”的一次成功运用。

什么是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原理指出,“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这一原理尤其适用于我们对正确行为的判断,特定情形下在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正确时,我们的看法取决于别人是怎么做的。”

美国社会心理学研究学者罗伯特·B·西奥迪尼在他的《影响力》里这么写。

罗伯特·B·西奥迪尼指出,我们对社会认同的反应方式完全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的。对大多数人来说,经历每件事情都要往脑海里过一遍,仔细斟酌后再做出相关决定是不现实的。不说这样的行为浪费了时间,更重要的是过一遍的行为显然不符合人类行为习惯,毕竟我们本来就是趋利避害的生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在班级里,也有很多这样的情况。

刚接手班级的时候,上一届的班主任告诉我,这个班级相对比较活泼、好动,让我一定要先把规章制度弄好,否者全班会跟着乱。

根据老师给出的建议,我首先制定了班规,但很快我就发现,班规作用不大——孩子们看似遵守了规则,但很快又弃之脑后。我跟着大声喊了两天后,喉咙痛得不行。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孩子们快速遵守纪律呢?

根据“社会认同”原理,在某一次全班跟着起哄、到处都是尖叫声的时候,我大声点了某一个孩子的名字,要求他按照我说的去做。果然,孩子本人服从了我的指令,与此同时,这位同学的行为还影响了他身旁的其他朋辈群体:其余孩子们跟着有样学样,坐回自己的位置并安静了下来。

社会认同得以发挥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我们会根据他人的行为来判断自己怎么做才合适,尤其是在我们觉得这些人跟我们相似的时候。

于是,当班里几个爱打闹的同学制造了噪声之后,其他同学基于对他们的高度认同,也采取了同样的行为,这就导致整个班级看起来像菜市场一样热闹。基于社会原理的“参与人数越多,平摊到每个人身上的责任就越少”,于是班里同学都认为“法不责众”——哪怕被责罚,有全班人陪着,看起来也没什么所谓。可当我特意喊出某一个人的名字时,他就变得避无可避,只好接住我抛出去的“球”。

社会认同原理带来的这个现象,曾让美国记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冷漠”为标题形容美国人。

1964年3月,纽约皇后区发生了一起恶性伤人事件。被害者凯瑟琳·基诺维斯在35分钟的时间里,连续大声喊救命,但仍然被攻击了3次。附近的38位邻居就在事发地两边的公寓里,他们眼睁睁地看着一条生命流逝,谁都不愿意动动手指头报警。

事后,有两位心理学家对事件作出了解释:正是因为目击证人多达38人,才导致没有人采取行动。当周围有其他旁观者时,目击者本人必须承担的责任就减少了。另外,有些紧急情况乍看之下很紧急,但说不定只是个人纠纷。人们是怎么做出这样的判断呢?基于社会认同原理,根据周围人是否采取行动,来加以判断自己是否需要行动。

能被我们加以利用的社会认同原理,恰恰成了它最让人诟病的地方。而要打破社会认同原理的“控制”,事实上只要保持多一点警惕就可以了。例如,在事件发生后,多留意一下是否存在前后矛盾、难以自圆其说的现象,或者在以群体行为为参考意见的时候,多看看其他群体的处理方式。简单的动作,就能避免社会认同带来的损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运动会作文500字 描写水果的作文 我爱我家的作文 感谢父母的作文 节约用水的作文 亲情的作文600字 描写事的作文 责任作文600字 关于桥的作文 我的收藏作文 传统美德作文 小学同步作文 最美逆行者作文 初二作文大全 知己作文 打羽毛球作文 500字作文大全 中考作文题 机遇作文 秋的作文 昆虫作文 作文我的理想 亲人作文 高中作文范文 中考语文作文 学生作文 我家的春节作文500字 新学期新计划作文 成长类作文800字 赏花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