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从历年美本申请数据看如何有效开展个性化课外活动

2021-01-03 16:05:01
相关推荐

赴美留学越来越“难”的当下,我们所要做的其实无外乎还是增强个人申请竞争力,其中软实力是重中之重。

第45届新东方国际教育展现场,上海前途志领学院导师刘肖祎老师带来了《大数据解析:从历年美本申请数据看如何有效开展课外活动》的讲座,我们为大家回顾讲座精华。

主讲人│刘肖祎老师

志领计划项目组长

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发展心理学硕士

曾于中科院心理所,参与应用心理学工具开发课题;本科及研究生期间,参与多个儿童&青少年心理相关研究与实践项目; 累积超过100个教育类项目研发经验,包括但不限于:竞赛培训项目、学术科研项目,短期课程活动等;擅长挖掘不同学生需求,有针对性的整合资源,搭建符合学生成长路径的解决方案;曾指导近百名学生制定专属背景提升方案、所指导部分学生曾获得国际竞赛奖项。

讲座概要:

大数据解读美本申请&录取趋势软实力提升对于美本申请的意义如何有效提升软实力&开展课外活动

一、大数据解读美本申请&录取趋势

先来看一下美本申请和录取情况,近几年在美国读本科、研究生的这波学生,国际学生是持续往上走的趋势,来自中国的国际学生一直是最多的那一波。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美国申请越来越难了。

假如再走近一点看一下这些数据,慢慢上涨的就读人数趋势里,美国本科生又比研究生增长的幅度更高一些,这是美本申请、录取和就读的前提条件。

大家关注并尽早为自己规划美本申请,一定想要冲刺常青藤或者其他名校,我这里摘取了大家最熟知的常春藤名校近四年的申请和录取率。

从2016年到2019年,这个申请量是慢慢往上增长的,录取率慢慢降低。这就是为什么美本申请是最难的,越来越难了,数据表明了一切。

假如各位同学和家长觉得藤校申请的竞争压力高很正常。我这里又截取了一些咱们中国学生的常规申请的美国本科院校,比如波士顿学院和波士顿大学,这两所靠东海岸地理位置好,学习氛围好,中国学生在美本申请时常会选择的学校,他们近三年来的录取率,也是慢慢在变低。包括东北大学、埃默里,同样反映了这个趋势。

这个竞争激烈的程度,势必会导致录取的学生标化成绩也好,隐形门槛被抬高了。也许大家会看到学校官网上晒出来的托福成绩或者SAT成绩要求,每年没有太大的变动。但是我整理了上海前途从2017年到2019年三年的录取前三十和前六十的学生标化成绩情况,大家可以看到标化成绩的门槛还是以一个缓慢的趋势在往上抬。

(数据来源:上海前途2017-2019录取数据)

假如你是初二、初三或者高一、高二,等到你再去美本申请的时候,想冲刺前三十的学校,你的托福成绩势必要奔着至少110分及以上,SAT也是1500分及以上。

(数据来源:上海前途2017-2019录取数据)

这是30-60这个档的美本申请院校上海前途录取数据。同样地,假如同学想在两三年或者一两年之后冲刺这一档的学校,托福成绩起码要达到一百零几分及以上,才是一个比较稳妥的成绩,SAT的成绩起码得1400及以上。

截取的数据是来自上海前途,全都是上海本地高中,没有美高的数据,比较贴近实际,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我们再把目光走近一下,放到真正被名校录取的这一波学生,他们的分数首先肯定远远超过平均分数线,除此之外他们都是怎样的一些人?我摘取了今年刚被哈佛大学录取的两位学生的录取和申请的详细信息。

我特意选了两位亚裔学生,但是不是国际学生。大家可以看到这两位学生的标化成绩非常出色,SAT 1500分和1600分。两位同学都选择了一些SAT2的考试项目,前一位同学申请偏人文社科的政府学,后面一位同学申请的是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

软实力即综合素质部分,第一位录取政府学的同学在高中阶段做过的活动经历,包括校报主编、文学杂志主编,以及各种各样的写作奖项,还有非营利组织的领导者,还有一些偏体育的特长,运动优势。他的活动经历很明显可以体现他的文字功底非常好,这想必也是政府学专业要求和看重学生的基本学术能力。

除此之外,他还通过前面几个活动或多或少体现出领导力和组织策划能力的优势标签,可能与这个专业或者哈佛这个学校看重的能力所匹配。

第二个同学申请的是计算机和语言学这个专业。但是他做的活动大部分的重头戏是英语演讲和辩论比赛。这个同学特别喜欢打英语演讲和辩论比赛,他在文书中和更详细的申请素材里面,展示了他连续三年获得了加州的州级辩论比赛的冠军,国家级也拿到了冠军。他还拿到了优秀学生奖学金,同时是科学联盟的主席。

从活动经历来看,这不像是一个申请计算机科学的学生做的活动,我们可以脑补申请计算机科学,高中想必要学很多编程,或者涉及一些APP小程序网站。但这个学生选择了课外活动背景中自己最热爱的一个领域,也是自己最有优势的方面,就是演讲辩论。

他的主文书基本上所有的篇幅都在写自己是一个演讲与辩论特别擅长的学生,但是他在做英语支教的时候,发现自己根本没办法当一个好老师,描述自己如何降低全国冠军的身份,从0到1开始学着教比他小年级的同学如何做公众演讲,做一个小老师的成长路径。值得注意的是哈佛大学的招生官在他这篇文书下面的批注是:我们非常看重你的这一条成长路径。

所以不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在申请或者文书素材中晒出自己哪里得了奖,而是晒出自己最个性化的一面和独立成长路径,是美国大学所要看重的,也就是我们反复在说的软实力背景提升以及活动规划的个性化。

二、软实力提升对于美本申请的意义

我们反复强调软实力以及个性化活动对于申请的意义,无论从刚才分享的两个哈佛大学录取案例,还是我们内部老师指导学生做活动规划的经验上来讲,进入到名校的同学从他的申请素材上来看,基本上都可以总结成这一道公式:

好成绩+课外活动+独特经历=名校

首先要有好成绩,还要有参加过课外活动的经历,这个课外活动还要体现出你的独特和个性化,才能帮助你增加进入名校的竞争力。

Standardized Testing(标准化考试):SAT1&2, ACT, TOEFL/IELTS。Academics(学术):GPA, Ranking, Course RigorousApplication Essay(申请文书): 个人陈述,Application EssayActivities and Honors (课外活动和奖项)Recommendation Letter(推荐信)Interview(面试)

加粗部分是软实力,学生个性化、特点、优势可以体现在这些素材里,这些素材都是申请美国大学必须提交的。美本申请学生常用的一个系统叫Common Application,它有十栏的活动列表和五栏的奖项列表,要求同学把详细的九年级到十二年级参加过什么样的活动,以什么样的角色,最后取得了怎么样的成果,填到这个列表上。

其实有点像我们在就业求职时给到HR的那封简历,比较不同的是我们在美本申请的时候,建议学生最理想化往这个列表上填的活动,要能给招生官体现一种三维立体的申请形象。

这是什么意思?招生官看了你的标化分数,知道这个学生的学业非常优秀,但是只有通过看他的活动、奖项、文书包括小文书,才能知道这个学生日常的关注点在哪,他的热情投在哪个领域,他能为他喜欢的领域做哪些贡献和努力?这是美国大学更关注的,还是围绕着三个字——个性化。

为什么美国大学看重个性化的录取标准?我分享个人经历,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之前在宾大读书的时候修的是心理学,有一节儿童教育课上面,老师讲语言发展对于小朋友的重要性。两个小时的课,他就讲半个小时,剩下一个半小时都是十几个同学根据老师上课讲的内容,结合自己国家的经历或者个人经历,尝试解释周围的孩子和你个人学习语言发展的一些心得体会。

这个时候我就陷入了一种中国学生熟悉的尴尬,我觉得我学习语言的特征没有什么特别的,大家都是这么学的,我也觉得老师讲的语言发展的理论没什么我好继续加的东西了,因为老师已经分析过了,我只能非常尴尬地讲了我妈妈是怎么通过英文单词和中文的谐音教我背单词的。

我尴尬的故事讲完,没想到班级里面的同学非常愿意听我的分享,他们觉得用谐音记单词,图形与声音与语义匹配的方式是非常新奇的,他们愿意听到不同的语言发展学习的思路。

同时来自我班级的另外一个同学,年纪比较大,是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妈妈,40几岁,她分享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解读,关于她的自闭症儿子是如何发展语言的。大家知道自闭症孩子是非常难以集中注意力的。

一堂课下来,我其实只听到教授讲课本知识不超过半个小时,但是在剩余的一个半小时里面,我听到来自不同背景、不同特点的人,关于同样的知识多维度的解读。这就是美国大学想打造的学习氛围,他们把这个叫做多元化动态的学习环境。

进入到大学学习环境中的同学,不仅可以通过教授、学校的资源学到东西,还可以通过一批一批不同的同学(每个班都是走班制)不一样的优秀个体学到不一样的东西。教授布置的课堂任务,由于做的人不一样,每一届出来的教学成果和project都是不一样的,这是美国大学想要营造和打造的多元化池子。

反推到申请过程中,美国大学会更加注重看同学你到底比其他人不一样在哪里?到底有多不一样?假如说我跟别人不一样,别人喜欢心理学都是做研究,我喜欢心理学是做实践项目的,从你的列表上看,你做了多久?影响力是多少?这就是看你的学术活动持续性,以及你是不是真实的个人特色考量标准。

我截取了部分优秀大学铺在网上的一些话:

“那些学生的成绩都太好了,所以你只能把它们扔到一边,不以此做决定。”“我们对于国际申请人的测试成绩的看法并不是差别对待,而是因为那些国家的学生对于考试的重视远远大于美国学生。”“录取中国申请人最有挑战性。因为他们‘看起来都差不多’,很难以区分。”“来自中国的学生被认为不是单个的个体,而更像是一组平均值。”

左右都是围绕着一个关键词,就是寻找个性化的个体。

假如我们明白了美国大学对于学生的个性化的招生标准,不难理解为什么同学和家长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焦虑。

学生可能会说:我在体制内学校,虽然周围有一些要申请的同学,但是我们上的课都是一样的,学校提供的活动基本上是敬老院或者文化交流,或者是体育比赛、艺术节,大家参加的活动都一样。甚至部分比较新的国际学校提供的活动资源更少,然而学生还是挺多的。学生会觉得:我做的活动跟周围人差不多,我们都是来自同一个生源地的申请者,我们的标化成绩差不多,甚至选校也差不多,这个时候我们怎么样突出我的个性化呢?

接下来进入到最重要的部分——如何在尽可能减少时间精力的情况下,开展有效的个性化的课外活动?

三、如何有效提升软实力&开展课外活动

同学们其实生活在非常幸福的年代,尤其是国际学校,大家已经充分意识到了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学生的培养、成长教育的作用,包括体制内的学校都会为学生提供或多或少的活动资源。校外的一些教育机构,或者是你个人、家庭的资源,也会让你接触和认识到各种各样不同的活动资源。

这个时候大家不愁没有活动参加,学生常会问到的问题是:老师我这么多的活动该怎么选?我摘选了学生常问到的非常可爱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老师,我同学的公益活动是去非洲给大象洗澡,我是去敬老院的,我怎么能PK过他?

这个问题本身反映了学生意识到个性化的重要性,因为他觉得他的同学去非洲给大象洗澡比他更个性化、更与众不同,这个同学已经意识到了该做什么样的活动,但是他没有意识到怎么打造个性化的活动。

非洲给大象洗澡作为活动资源来说挺独特,但是看一下去敬老院做公益活动和去非洲给大象洗澡的公益活动都做了什么?假设同学坚持每周去一次敬老院,并且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发现老人都有“想学电子产品,想用微信、淘宝,但不会”的通病,你设计了一套课程,非常简单易懂,把所有你所在的敬老院老人都教会了,并且整个社区的敬老院老人都沿用了你的这套课程,那你的影响力和公益精神是不是比前一个去非洲给大象洗澡的人来得更深一点呢?你在你的活动中体现的热情是不是比前一位同学更好一点呢?这是学生常会陷入的思维误区。

第二个问题:老师我现在没时间做活动,我想高一把托福考出来,高二把SAT考出来,高二升高三的两个暑假我密集地补一下活动。

有这种想法的同学,首先特别好,你把软实力的提升和硬实力的提升抬高到了相同重要的位置。大家别忘了一点,相当于HR在看求职简历一样,假如我这个时候想招一个会编程的人,那你只在某一年的暑假学过短短两个月的编程,你让那些学了三年编程的人情何以堪呢?

推到申请也是,假如我特别想在申请素材中证明我是一个有公益精神的人,我只做了两个月的公益项目,每个月去一次,那你跟坚持三年的人该怎么去比呢?

这些可爱问题的背后反映出来更深层的问题就是:学生不够认识自己,不够认识身边的活动资源。

第三个问题:老师,我想申请商科,是不是一定要参加商赛?

这个问题还有很多的问法,比如老师我想申请数学,是不是一定要参加AMC;我想申请经济学,是不是一定要发论文?问这种问题的学生,深层次的焦虑就是对自己不够了解,对活动资源也不够了解。

从我们指导学生搭建活动主线思路的过程中,给到大家一些意见,无论是已经足够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还是对自己不太了解的同学,都要尝试往这两条活动思路上去思考。

第一条,我知道自己哪儿厉害;

第二条,我不太清楚哪儿厉害,或者我想把自己打造成那么厉害的人。

第一条路线就是我们刚才分享过的,尤其是哈佛大学录取第二个学生的成长路径类的主线活动思路。

我可能现在在某一方面的学术或者某一方面的英文演讲表达能力不够厉害,但是我想在申请素材中,等11升12的时候体现出我那个方面很厉害,所以我要在现在的起点和那个终点中划出无数个阶段性小任务。那每一段任务都是你接下来要参加的活动,这一串任务填到我们的CA系统活动列表上就是非常明显的你某个方面能力的进阶成长的主线活动。

第二条路线适用于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哪厉害,比如我物理很厉害或者数学很厉害,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在各种各样不同大小平台上,证明你跟其他越来越多的同龄人比你更厉害。小到可以参加学校的数学竞赛,大到参加区域和国际竞赛,或者参加竞赛模式更多元化的比如数学题目接力赛、数学论文或者数学课题比赛,证明我不仅会刷题,其他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同样强。

这是两条非常典型的或者说学生常去实践的活动主线思路。

假如再把搭建主线活动的思路剖析得更细一点,我建议无论处在什么年级的同学在搭建主线活动的时候,都按照这条流程来思考:

1、认识自己

第一步,无论你现在是11年级或者9年级、8年级,都应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学科兴趣、能力优势、日常关注的领域等等。我们都知道,孩子现在甚至到了大学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学科,这个非常正常。一般我跟学生沟通的时候,这个场景至少重复了有二十遍,比如:

我会问学生:你最喜欢的学科是哪个?学生说:商科,或者是金融,或者是管理学。我觉得挺神奇的,说:体制内的学校里面没接触过这些,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学科?学生说:因为能赚钱,因为同学觉得我擅长管人。假如我再问细一步:你是怎么擅长管人的?学生说:我完成一个小组的project,我在组里面,他们都不做事,只有我一个人做事,我最后把作业做完按时交给了老师。

请问这是管理和领导力吗?所以大家对于自我的认识都是不够准确的。这里给到自我认识一些小的建议:

首先,无论学生在任何年级,永远不要忽视探索的重要性,多去做尝试,多做不同类型的尝试。学生可能不知道自己感兴趣什么,但是他可能知道自己不感兴趣什么,这个问题反着问就好开始。

比如“学生你喜欢什么专业?我不知道。什么专业是想到大学四年都要学这个你肯定不会选的?数学。”好的,我们知道了,你探索的时候首先避开这个领域。从这样的学科兴趣的探索开始入手,浅到探索性的户外实践活动,深到二十到三十小时的学术专题课程,都能够帮助学生尽早明确自己具体的学科兴趣,才能方便后面开展活动。

第二个建议是日常关注领域。假如学生觉得自己实在没时间探索自己的学科兴趣,你不妨思考一下,你从睁开眼起床到回家,你通常会在哪些事情上目光停留更长一点?

学生可能会说娱乐八卦新闻。也可以,我们也有同学因为对网红产品或者娱乐圈感兴趣,写了一篇网红经济的影响相关课题;还有学生上网常刷潮牌球鞋,也做过00后喜欢花大价钱买不值得的潮牌球鞋背后的原因思考相关课题…从自己的关注点和兴趣着手来开展深度活动,永远是最有个性化的一条尝试方案。

2、认识自己的资源

第二点非常重要,叫做认识自己的资源。资源分三类,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校内资源,比如社团、课程、大型的活动、交流资源等等。学生可能会担心:大家都去参加我们学校的公益义演了,大家都参加义卖了,那我填这个活动,小明也填这个活动,我们之间能有什么区别?

这个时候就可以鼓励学生,首先你们俩是完全不一样的人,你们参加同样的活动,绝对不会达到同样的效果,不会做同样的事,一个活动有一千种使用的方法。

比如大家同样是做公益义演,同学A可能是做表演节目的,他的影响力达到方式可能是他在表演的时候,场下有多少个观众。

假如另外一位同学是负责给这次义演做外联和策划的,他能利用个人资源或者个人谈判能力,为公益义演cover掉很多物料或者餐饮费用,说明这个同学的表达沟通技巧非常强,他最后拉来的赞助金额就是他在公益义演中取得的影响力和成果。

各位家长不用担心资源的同质化会不会影响我们的个性化素材,反而应该鼓励学生不要去拷贝别人参加活动的方式,要努力找到你自己的优势,就是认识自己,选择自己适合使用资源的方式。

第二类资源就是校外资源。各位家长现在可能会看到铺天盖地的竞赛辅导项目,国际竞赛现在非常火。

第三类资源是个人社交资源和家庭资源。家庭资源也是学生需要在搭建主线活动中重视的一点。比如我一个学生爸爸是做传统手工艺宣传品制作的工作,学生本人也非常喜欢历史。他父亲就可以为他提供一些线下的大师采访学习资源,他可以利用这些资源组建团队,去深入地了解这方面的课题。这就是我们说的资源的个性化和独特性,恰好也符合了他的兴趣。假如学生本人或者家庭有这样的资源,也建议学生考虑在池子里面。

3、搭建主线

就像我刚才展示过的:我申请商科,是不是就要参加商赛?我申请数学,是不是就要参加AMC?

给一个建议:大家看这些比赛的时候,不要看它的表面,看这些比赛的骨架是什么?也就是这个比赛核心考量学生的能力是什么?比如同样是商赛,有商业文书制竞赛;有客观题类竞赛,考的是学生的知识广度;有现场的案例分析,考学生的临床反映以及知识的掌握熟练度。孩子最适合哪一种?孩子的优势是什么?再跟它做匹配。

或者你把孩子的优势能力拎出来,不单单放在商科领域去找,比如孩子是一个临床应变能力非常强的人,适不适合参加辩论类比赛?适不适合现场有presentation考察性质的比赛。

这是我们认识自己和认识资源中尝试联线搭建主线的最好方式,也建议各位家长看待一个国际竞赛的含金量、承办方的同时,要看看这个竞赛的骨架考学生的能力是什么?这个能力和优势是不是我孩子现在有的?

否则让一个性格非常活泼开朗的数学优势学生备战AMC刷题,对于他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也许经过几个月,他可以刷出非常优秀的成绩,但是有这段时间,他其实更适合学术十项全能,作为数学单科负责人带领团队打比赛,也许对于他来说是更容易拿奖项的方式。所以建议大家这样去认识周围的一些教育资源或者各种各样的活动资源。

4、实践落实

在我们认识自己、认识资源搭建主线的基础上,就是实践落实的这个环节,是做活动最痛苦的部分。第一个痛苦的点是如何跟别人不一样?第二个痛苦的点是怎么做下来?

学生一开始做活动的时候,给自己画下了一张大饼,想出了一个非常开脑洞的活动思路。比如一个学生要做传统手工艺的年轻化宣传,因为他发现周围的同学都是在买蒂芙尼或者关注蒂芙尼洋品牌的金饰,爸爸可能关注的老凤祥没什么人买了,他觉得要改变这样的现状。

同学,你要清醒地认识一点,你是不可能改变这个现状的。你能做的是什么?让你周围的同学能看下去一篇关于金银篆刻的手工艺的文章。你怎么能做到?是不是要拉一些会画漫画、会拍有趣小视频的人一起,从零到一把高大上的任务剖解成无数个小模块,并要学生从第一个模块开始做起,这是实践落实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我们指导学生做活动的时候双方都比较头疼的部分。

学生容易一不小心把目标抬得太较高,或者饼画得太大,或者一不小心就会被中间任意一个困难所击退。这个时候我们只能把你的任务掰碎成无数个小块,告诉你现在要做的就是让这五个同学读进去你写的东西,让他觉得这个技术有意思,再来谈后面的。

这是实践落实的部分,建议各位家长和学生也不妨这样鼓励自己的孩子。

5、成果&平台展示

最后就是成果和品牌展示部分。根据你做的活动主题挑选适合展示的平台,来进行成果展示。用量化的活动成果来要求自己的活动成就,比如我做了一个宣传片,要让多少人阅读浏览?这是要达到的影响力,不妨按照这些来对自己提要求。

最后划一下重点:

“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为自己规划最“像自己”的主线活动,使自己的申请形象更多维立体;

如何更好的“认识自己”?重视“多探索-多试错-调整认知-反思&复盘-加深自我认知”的重复过程;

如何更好认识自己的资源:哪些身边资源没有得到重视&开发?

看到各类学术项目、竞赛、活动资源的“骨架”,并从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资源;

规划主线&实践落实:“开脑洞”的同时,要注意可行性;

给各位家长和同学看两个我们学生的录取案例,同样选了一个社科、一个理工科的学生录取案例。

1、社科案例

这两个同学标化成绩一模一样,都是对心理学感兴趣,都是申的心理学专业,这个时候就要看活动了。

H同学

很活跃、外向,喜欢运动,皮肤黑黑,从活动素材包括他本人的感觉都是思维敏捷,他尝试的活动,包括创意性优秀毕业论文或者创新思维大赛这样的活动。

在参加一些团体的同龄人活动中,他发现同学都有做作业拖延的情况,所以做了中学生拖延现象的课题研究。

M同学

比较按部就班,比较常见的好好学生类型。他通过有次看电视剧发现自己对于家庭教育以及儿童早期心理学教育非常感兴趣,于是他非常专心和踏实地学下来了三四十个小时的心理学课程,做了家庭教育关系对比和儿童成长的课题研究。

其他的一些活动也同时体现出他是非常有亲和力的学生,文字表达功底很强,也有很多的艺术特长。这个学生进入到BC以后,除了学心理学之外,还辅修了戏剧专业,某种程度上也在他当时的活动素材里面有所体现。

可以明显看出来两个相同标化成绩、相同学科兴趣的学生,甚至申请专业也是相同的,我们都知道这是两个不同的个体,所以他们有不同的优势和兴趣,通过参加的活动体现出来的申请形象也是不一样的。

2、理工科案例

这两个同学都是申请数学专业的,标化成绩一样的优秀,第一位录取了康奈尔的数学专业,第二位录取的是纽大的数学专业。

H同学

是非常竞赛路线的,标红的五个全是他填到奖项列表上的竞赛,从国内到国际竞赛,从初中到高中,从刷题类的数学竞赛到数学研究论文型的比赛,再到创新科技项目的比赛,这位同学在多维度上都证明了自己的数学优势,就属于我们说的知道自己很厉害,不断在各种平台上挑战自己、证实自己很厉害的路径。

Z同学

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种学生,他非常活泼开朗,不仅数学非常有优势,还非常多才多艺,他在各种各样的公益艺演或者大型活动都是作为主持人,并且摄影和书法爱好。

这个同学他做了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公益活动,他在学校的图书馆帮忙做图书分类志愿者,做了三年。在这过程中,他发现学校的图书分类实在太原始了,靠人手工分类。带着这个问题,他正好到了杜克夏校学了编程这方面技术,包括在后续的高二过程中,他也花了三十个小时左右学完这个编程技术。

掌握了这个技术之后,他为学校编了一个语言识别的软件和程序,帮助图书馆更好进行图书分类。这是非常明显的第一条成长路径的主线活动思路——学生可能一开始数学的学术深度没有这么高,他通过参加夏校、参加科研项目,将自己的学术深度提高到了一定高度之后,反过来用自己的优势帮助自己日常校园生活中的某一个问题。这是我们大多数同学都会愿意尝试的活动思路,毕竟不是每一个同学都是非常竞赛路线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责任作文400字 我的妹妹作文400字 不会忘记作文 与成长有关的作文 什么的快乐作文 关于火锅的作文 优美作文800字 寒山寺作文 关于孝心的作文 友谊类作文 我家的家风作文 鱼香肉丝作文 下雪的作文400字 成长作文550字 雪作文450字 端午节习俗的作文 炒青菜作文 我想对自己说 作文 高中英语优秀作文 运动作文300字 关于静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800字 美丽的家乡三年级作文 五四青年的作文 关于西游记的作文 去年高考作文 特别的日子作文 人的五官作文 庖丁解牛作文 我眼中的家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