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工作不专心 学习总溜号?这个关于专注力的真相 9成人不知道!

2021-01-03 16:15:01
相关推荐

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2020年的春节遇到了难得的超长假期,尽管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还不能复工,但在互联网发展越来越迅速的今天,在家办公也变为了现实。在线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群签到……这些手段的普及对职场人来说,其实一直在用,只不过就是将办公地点从办公室换到了家里而已。

著名职业社交网站脉脉曾采访过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组织创新与人才战略教学杰出教授、MBA项目中心主任周禹,他在谈到未来职业场景变化时,就提到:“将来的职业发生场景,可以是弹性的。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更灵活地在不同区域就业创业……大量知识性、专业型、技术型工作,不需要依附于工位。”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家办公在各种硬件设施的满足下,已经没什么技术上的难度,加上节省通勤时间、规避冗余的职业社交、减少不必要的会议等优点,让不少职场人在居家办公初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欣喜。

可惜,随着居家办公时间的增加,职场人们却发现,依旧有好几个问题得不到解决,比如,专注力太差,在家总是分心,特别是手机放旁边,各种工作群又不能不看,很影响效率。比如,在家工作家人难免会过来打扰,特别是家里有小朋友的,更是一会过来叫爸爸,一会又跑过去叫妈妈。

特殊时期在家办公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其实,像第二个问题这种,反而比较好解决,直接在空间上与家人隔离,关上房门,不到午休时不要出来,但第一个问题就比较难办了,因为手机现在完全已经不再属于私人领域,特别是各种工作群的建立,使得我们每天24小时随时待命,等待领导下达任务。甚至有的组织开始使用无赖式夺命连环call,如果在群里看见没有回复“收到”,则会第一时间打电话,询问是否看见消息,一旦回复看见了,不按时办理又会被问责,所以,很多职场人戏称:“手机就是一颗定时炸弹,如果想要清净,休假时没用的,一定要让手机关机。”

信息过载让手机成为了残害专注力的杀手

在电影《超体》中,导演吕克·贝松用露西的故事,向观众揭示了一个问题,即“大多数人的人脑只开发了不到10%”,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如果人类的大脑开发到100%,会是个什么样子?按照电影的剧情,露西的大脑在通过药物开发到50%的时候,就拥有了瞬间学习知识的技能,所有的未知领域都能够迅速进入到她的大脑中,形成可实际应用的知识体系,等到开发到80%的时候,甚至能够超越时间,完成时间与空间的瞬时移动,没有任何事物能够限制人的行为,到了100%的开发之后,全人类的所有知识、历史、时间等概念就变成了线性的内容,而此时露西的肉体也不复存在,变成了一块闪盘。

尽管目前人类的大脑已开发区域并不高,但我们似乎仍然无所不能,普通人也能像厨师一样,做很多高难度的饭菜,因为网上有菜谱;孩子们遇见难题,不需等到第二天到学校求助老师,因为网上有解答;工作上尚未掌握的技能,只要在网上搜索一下,立即给你几十种解决办法……这些现实的改变,让我们感觉自己无时无刻,无所不能,而且这些东西的获得还毫不费力,只要动动手指就全部都能得到答案。

网上获得信息又方便又快捷

可万物皆有裂痕,这些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让人类尝到甜头的同时,也带来了问题。例如,浅表化思考、记忆力退化、逻辑思考能力差等等,这些问题让脑力劳动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很多问题好像解决了,又源源不断的出现,很多东西,我们都似乎只能站在门外瞧一瞧,却总是无法看到事物的本质,应对简单问题越来越容易,可应对复杂问题的难度却越来越高,总觉得自己无法胜任工作。

其实,这些问题的背后,是我们大脑专注力被破坏造成的,信息和知识获取越便利,我们的大脑就越会偷懒。移动互联网的告诉发展,让我们把手机当做了工作生活中最重要的伙伴,一旦拿不到手机,我们往往会六神无主,那些因为手机不在身边,就心烦意乱的人,被称作“Nomophpbia”,翻译过来就是“无手机恐惧症”。离开手机很难过,手机一直在身边也好过不到哪里,有数据显示,现代人每隔6分钟就要看一次手机,一些特殊职业,如销售、中介等职业,更是对手机有着较强的依赖度,这就使得人们的专注力全部被手机切割,而每隔6分钟就看一次手机,更是让人难以专注。

提高专注力之前,最好了解一下“鸡尾酒效应”

德国著名的文学家、科学家歌德曾说过:“ 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会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神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可见,歌德对于人类专注力的有限性有着非常清楚的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在办公室写方案,如果旁边的同事一直聊天,很容易思路被打断;孩子在家写作业,邻居家里传来弹琴声,孩子也很容易走神儿;就连我们在开车时,如果有电话打过来,我们也会发现自己的反应变慢了……因为,当我们专心做一件事时,外界与这件事无关的信息,很容易被我们的大脑当做噪音,特别是对那些脑力劳动者来说,一个安静的环境对于思考至关重要。哲学家叔本华就对噪音极为痛恨,他说,“在所有的打扰形式中,噪音是最不礼貌的一种,它不仅打扰了思路,而且还具有破坏性。”

可实际上,这可能是对于噪音的一种误解,人的专注力尽管非常稀缺,但是却有一种神奇的特点,就是对于自己关注的事情,判断力反而会比较更高,专注力会更敏锐。我们可以想一下,当我们在一个非常嘈杂的街道,身边到处都是音响声、车辆的汽笛声,这时,有人在路上忽然喊你的名字,你会发现,这个声音其实比其他的噪声更能引起你的注意。这就是“鸡尾酒派对效应”,指的是即使同时有很多人在说话,我们还是能够理解特定的人声或者对话内容,就好像我们在闹哄哄的鸡尾酒派对上,我们还是能听见该听见的声音。

鸡尾酒派对效应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很多时候并非我们的专注力被影响,而可能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不容易让我们集中专注力,或许是这件事情并非我们的兴趣所在,或许这件事情的重要程度不高,以至于我们的大脑并不愿意分配注意力给这件工作,所以,我们不妨换一个思路,当我们的专注力不够时,应该去从我们自身寻找原因,而不是只将原因归结于噪音或者手机。

专注力不高外界噪音的影响只是一个方面

想提高专注力不能只靠拿走手机,这几种方法治标又治本

为了搞清楚人们的专注力究竟能有多高,微软公司调查了2000人,并检查了另外112人的脑电图,得出上述结论。从性别上看,33%的男性能长时间专注,女性为31%。但由于环境改变,专注时间可能还会缩短,特别是在家办公,由于没有特定的职业化环境,许多人都觉得自己走神更加频繁,效率更低。

在知乎上,有一位热心的产品经理,他曾用在家办公2个月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几个方法:

请提前与家人沟通,工作时间之外才能响应他们。请像上班一样着装,舒适的睡衣只会让你懒散。请照常组织/参加例行会议。请在电脑前工作,不要让你的伙伴在需要你时等待太久。请正常交付你的工作成果。工作环境只是从办公室变成家里,其他的并无不同。

这几点看起来简单,可如果没有足够的专注力,实践起来其实非常难,那么,想要提高专注力,我们究竟要怎么做呢?

1、合理使用“作业亢奋”效果,让自己再撑一下

台湾著名主持人小S在刚出道时,并不能得到业内人的认可,有人觉得她长得不够美,有人觉得她主持功底差,很多次,她都觉得自己快要放弃了,但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当他与蔡康永主持《康熙来了》成名之后,有人问他,究竟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你面对众多质疑,小S回答:“其实在你想放弃的那个瞬间,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也就过去了。”

德国神经科医生埃米尔·克雷培林最早发现了人类大脑能够延缓亢奋状态的依据,就是我们经常鼓励自己的那句“再撑一下”,这种机制实际上叫做“作业亢奋”,克雷培林曾让受试者在一张纸上写下相邻两个数字相加的和,开始的时候,很多受试者感到非常无聊,但做着做着,竟然觉得非常有趣,反而越做越有动力,很多人都能坚持到最后。因为,人类的大脑能够分泌多巴胺刺激大脑奖励系统中的伏隔核。

所以,当我们开始觉得某项任务无聊时,不如先坚持一下,让我们的大脑先产生暂时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就会刺激大脑的奖励系统,提升斗志与专注力。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专注力还有一种复利效果,也就是说作业亢奋最强的时候,就是专注力最高的时候,也往往是工作到后半程快要结束的这段时间,那么,对于这段时间,我们更应该充分合理地利用。

2、给不拿手的任务设置“最低门槛”

工作时间越长,我们越容易发现,有很多任务其实并非我们所擅长的,但有是不得不做的。明明负责文字处理,可领导临时安排你做统计;明明做的是财务工作,但有一个专项报告又不得不写。遇见这样的不拿手任务,很多人会选择拖延完成,因为这样就不会让困难太快出现,影响我们的工作成就感。

但久而久之,我们也意识到,越是不想做,我们就不会去做,所以有人会说:“拖延一时爽,一直拖延一直爽。”拖延带来的是逃避的快感,但我们早晚还是会面对艰难的任务,等到时开始处理难题时,我们又开始分心、走神,专注力几乎为零。

请点我们越是想做好一件事反而越做不好

面对这种困境,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给我们自己设置一个最低门槛。职场上,我们总是想将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在领导心里留下最佳印象,最好能又快又好完成工作,还要远远甩下同事一大截。但这种想法很好,却非常难以实现,特别是面对不拿手任务时,我们不妨给自己设置一个最低门槛,先完成一部分简单的任务,之后再一点点推进,免得自己又着急又焦虑。

3、专注最重要的任务避免多任务运作

传统观念中,很多人都会认为女性比男性更有耐心,专注力更强,即使面对多任务,也能高质量完成,不像男性总是急躁而鲁莽,可最新实验表明,无论男女,其实面对多任务运作时,都会觉得力不从心甚至心力交瘁。

在这项新研究中,德国研究人员比较了48名男性和48名女性在识别字母和数字方面的能力。 在一些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同时注意两个任务(称为并发多任务),而在另一些实验中,他们需要在不同任务之间转换注意力(称为顺序多任务)。他们发现,多任务处理大大影响了男性和女性完成任务的速度和准确性,而且两组之间没有差异。

因此,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我们都应该集中优势精力做最重要的事,而避免频繁切换任务,导致精力损耗,专注力降低。而每天最好的专注力时段,就是上午10点与下午2点左右,这段时间,人的大脑更加亢奋,身体的疲劳度也不高,会高质量完成工作。

我们更应该坚持一次只做一件事

下周,很多企业就会陆续复工,远程办公也将被办公室办公所取代,但我们这些提高专注力的方法,仍然有效。希望更多的职场人,能够找到专注力涣散的本质原因并且对症下药。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未来生活的作文 伟大的爱作文 普通话测试命题说话30篇作文 西瓜作文 面对缺点作文 作文什么的眼泪 我的语文作业作文 什么都去哪了作文 新学期的打算作文500字 亲情类作文片段 采摘草莓作文 枇杷树的作文 运动健将作文 什么的芳香作文 作文结构框架 初中六百字写景作文 高考作文题目模板 作文童年趣事三百字 园博园作文300字 真情作文结尾 军训作文600字初二 一句话照亮世界作文 童年趣事高中作文 庄严的升旗仪式作文 写热带鱼的作文 校园风景线作文600字 科幻作文大全 北京天坛作文 母亲的呼唤作文 游南雁荡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