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曾经家家户户织布 玉林前锋染织厂从这里起航。这就是西街吴屋寨

2021-01-03 16:40:02
相关推荐

从玉林西街吴屋寨三让庄门口出来,往南走,会看到两边保留着不少旧房子。其中,有一座为拱形青砖门、装着推笼门的老宅。

吴屋寨70多岁的八叔说,老宅对面原来是吴屋寨的纺织厂,也就是玉林前锋染织厂前身,后来工厂搬到人民东路农业学校对面后,旧厂的厂房在10多年前拆除了。

记者站在老宅门口,朝前望去是一座座高楼,已然找不到纺织厂的痕迹,只是听着八叔讲述纺织厂的前世今生,还依稀听到纺织机发出来咣当咣当的响声。

前锋染织厂初址在吴屋寨

“原来的纺织厂与这座老宅仅一路之隔,站在门口就能看到厂里面的样子。” 八叔告诉记者,他原来是纺织厂工人,1964年就入厂工作了。那时他父亲还是厂里的技术员。他现在依然清晰记得,以前一走到老宅这个地方,就会听到纺织厂里传出来咣当咣当的响声。他说,即便是现在,每次路过这里,脑子里也会不自觉浮现出纺纱织布的影子来。

收藏在吴屋寨居民家里的外国老缝纫机,见证了吴屋寨纺织业曾经的繁华。

“原来的纺织厂规模很大,职工最多时有500多人。”他说,当时吴屋寨不少居民都在厂里干活。纺织也成为吴屋寨家家户户从事的职业。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来的厂址已不够用,前锋纺织厂搬到了现在玉林农业学校对面,原址就日渐萧条,直至10多年前厂址被拆除建成了商品楼。

小巷尽头的商住楼,便是前锋纺织厂的原址。

“吴屋寨的纺织业如此兴盛,除了吴屋寨占据了通州大道便利外,主要还是因为吴屋寨出了一位织布专家。”八叔介绍说,这位织布专家叫吴先智,他10多岁时就到柳州学织布,后回到玉林开创织布社。织布社后来发展成为前锋纺织厂,吴先智是创始人之一,并成为首任厂长。

前锋纺织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玉林纺织行业的一面旗帜。该厂于1989年被评为自治区经济效益先进单位和区纺织系统“双文明优秀企业”,并获得出口商品生产许可证和出口商品质量合格证。产品先后于1989年和1990年获部优、区优产品奖,产品销往香港、挪威、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上世纪80年代兴盛一时的前锋染织厂举办职工活动场景。

记者查找史料发现,玉林还是近代时期广西南部的土布业中心,手工织布业比较发达,其织染方法亦较先进,故能与厂布竞争。据1928年版《玉林年鉴》载:“民国时,玉林土布远销贵州、云南、四川、湖南、广东等地以及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据1933年调查,玉林全县织机2000台,共有大小布匹店约30家。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玉林仍为广西西南部土布工业之中心,输出土布为首位。”

据玉林市志载,1971年,在吴屋寨所在的攀龙里63号还建成了针织服装厂,厂房占地面积5200平方米,是当时玉林地区唯一能生产服装、羊毛衫、纱线和帽四大类产品的综合性企业。拥有西德产年产6万套西服的生产线和港、澳、台产的羊毛衫生产专用设备。与上海康派司衬衫厂搞技术协作,年产衬衫30万件。

上世纪70年代的纺织厂车间。

开创了吴屋寨纺纱织布先河

在吴屋寨的吴伊先老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吴先智的儿子吴祖宁家里。当说到当初的纺织厂时,吴祖宁从房间拿出父亲担任厂长时用过的一枚私章。这枚私章呈长方形,外表油光发亮,在雕刻名字的一头,还沾着红色的印泥。

记者在听老人讲吴屋寨织布的历史。

“据吴室寨的老人说,我父亲在10多岁时,就同族里的兄弟吴德龙一起用自行车拉纺纱到柳州卖,后来看到织布更有前途,于是便偷偷跟着人家学织布。”吴祖宁说,父亲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再加上头脑灵活,很快就掌握了一手过硬的织布技术。“当时人们一般只能织出黑白两种颜色的布匹,但父亲却能织出格纹布和花纹布来,是一个真正的织布专家,前锋染织厂就是他一手创办起来的。他还多次获得国家、自治区级的荣誉。”

“纺纱织布是吴屋寨的传统工业。在清朝时期,吴屋寨的祖辈就在玉林城开设了一家名为‘美经纶’的商号,专门从江浙一带购进纱布进行批发,为当时玉林城最大的纱布批发商号之一。”吴伊先说,他们最初的祖宗是从江浙一带搬迁而来。当初,他们的先辈就因为到江浙一带寻亲,看到当地织布技术先进,生产出来的布匹非常精美,从中看到了商机,便决定从当地购进纱布回玉林批发。回到玉林后,他们很快成立了“美经纶”商号。

“商号为吴屋寨集体所有,赚到的钱用来支付家族各种开支。”据吴伊先介绍,正是由于“美经纶”商号,吴屋寨才有了织布的传统。他说,从清朝时期开始,吴屋寨就家家户户织布。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吴屋寨仍有不少人在织布。”吴伊先说,那时候织布无论男女,几乎“全民皆兵”。所以,前锋染织厂在吴屋寨创办,也是因为这里有着极好的群众基础。

经商传统代代相传

除了纺纱织布,吴屋寨人在其他行业也都有发展。吴先寿是吴屋寨另一名颇有成就的商人。1981年,他到广东看到不少私人开的商店和饮食摊,还有人自己开车跑运输,便决定在商场上闯一闯。回来后他做起了成衣生意,成为改革开放后玉林最早下海经商人员之一。1983年之后,他又接连做起了卖鞋、制作麻袋的生意。2011年,他在福绵区租下了30多亩地,开起了木板厂。现在70多岁的他,仍在商场打拼。

“现在吴屋寨不少人仍以经商为业。”吴先寿说,不少人还以祖上当初开的商号来命名自己的商店。像商人吴祖彦,现在在工业品市场批发蚊帐等生活用品,他的批发店仍以祖上的商号“仁盛”来命名。

“从明永历初期起,西街就是福绵船埠进入玉林城的必经之道。而由于吴屋寨位于西街的西南处,所以它又是通州大道的必经之道。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吴屋寨不少人都以经商为业,开设米铺、盐铺和茶铺等,凭着敢闯敢拼和吃苦耐劳的品性,都过上了好日子。” 吴伊先回忆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通州大道仍然是玉林周边乡镇进城的主道,吴屋寨依然十分兴旺。他说,那时凭着交通的便利,他还做起了卖风柜的生意。

吴屋寨人用勤劳的双手,在通州大道上留下了自己的创业故事。至今,这里仍是人们对西街的浓缩印象。

(记者:王耀前 周立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滑冰作文400字 以失败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十篇中考满分作文 爸爸睡了作文 爱眼护眼的作文 校庆运动会作文 秋天的活动作文 令人难忘的一个人作文 作文序言怎么写 我的家乡400字作文 学会坚强作文400字 四年级防溺水作文 庆祝建国七十周年作文 初一开学计划作文 有关友情的作文开头 校园一角作文200 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作文 关于姥爷的作文 北京介绍作文 愿景作文 介绍照片的英语作文 四年级书信作文 作文万能结尾句 一件小事作文350字 作文350字 4年级作文观察日记 未来的教室作文 植树节的作文400字 自我类作文 成功是什么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