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妈妈一巴掌 8岁的女儿没了!父母再生气 孩子这5个部位也不能打

2021-01-03 18:05:01
相关推荐

你打过孩子吗?

有些孩子比较调皮,还特别喜欢犟嘴,屡教不改,父母们可能会特别生气,就忍不住打孩子一顿,在他们看来,打孩子几下不会造成什么大问题,毕竟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小时候大多都经历过“棍棒教育”,于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会延续这种教育方式。但是,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真的正确吗?

8岁的女儿写作业不认真,妈妈一巴掌下去,孩子的命被打“没”了

陕西有位8岁的小女孩,写作业的时候不认真,边看电视边写作业,妈妈检查作业时发现有很多做错的,非常生气,就一巴掌打在了女孩后脑勺上,可能因为在气头上,力气没有控制好,打的有些重,结果女孩头晕呕吐,昏迷不醒,送去医院以后也没有抢救过来。医生检查说,孩子是因为受到了外力作用,颅内发生挫裂伤致死的,根本原因就是妈妈打在后脑勺的这一巴掌。

因为一时的生气,妈妈一巴掌下去,8岁的女儿没了!

近几年,父母打孩子致死的事件频繁发生:

2018年1月5日,江苏一位9岁男孩因不小心把妈妈的手机弄丢,被母亲殴打致死。

2018年5月19日,11岁的佳佳因为抄作业被爸爸殴打致死。

孩子因为殴打致死的事件经常发生,为什么还有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候,仍然忍不住打骂孩子呢?这4个原因很现实。

一、父母奉行“棍棒教育”的4个原因

1.传统的教育观念

大部分父母打骂孩子,主要还是传统的教育观念导致的,中国有句谚语“棍棒底下出孝子”,大部分父母都经历过“棍棒教育”,从小被他们的父母打骂过,在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很正常的教育方式,孩子就得打骂,不打不骂不成才,于是他们会继续延续这种教育方式。

2.把孩子当成私人物品

教育学家孙燕说:“在中国父母眼中,孩子就像是他们的私人物品一样,是没有个体权利的。”

小智今年8岁,长得特别瘦小,每天都会因为各种原因被父母打骂,周围的邻居看到后都会拦一拦:“别打了,孩子这么小,别打坏了。”结果小智妈妈直接回道:“他是我儿子,我生的我养的,我打是应该的,关你什么事儿,我打死你也管不住。”后来大家报了几次警,居民会也上门协调过,可是效果都不咋样,因为在他父母眼里,孩子就是他们的私有物品,是打是骂都是自己的事,跟别人没关系,谁也管不着。

生活中,这种类型的父母有很多,他们压根不把孩子当成独立自主的个体,而是把孩子当成私有物品,随心所欲的打骂,完全没有尊重可言。

3.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还有些父母的心智不够成熟,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在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心情会非常的烦躁焦虑,然后会把这种不良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孩子稍微有点不如意的地方,就会对孩子发脾气,打骂孩子。

4.见效快的教育方法

很多父母发现,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好声好气的教育孩子不太管用,即使管用见效也特别慢,但是如果大声训斥孩子,或者打骂孩子,给孩子一定的处罚,效果却非常不错,孩子一般都会马上听话,变得特别乖巧。于是很多父母就会使用这种见效快的教育方式,每当孩子犯错都会用打骂来教育孩子。

殊不知,这种看似“见效快”的教育方式,正在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亲子的亲密关系!

二、“棍棒教育”的2大影响

父母在打骂孩子的时候,永远都打着“我是为你好”的名义,在他们看来打骂孩子就是为了孩子听话懂事,有出息,是为了孩子好,但是这种“好”真的太沉重了,孩子根本无法承受!

1.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有些父母生气的时候,随手就会朝孩子打去,有的用巴掌,有的用木棍,有的用晾衣架,还有扫把、尺子之类的,力气也不容易控制住,稍不留神就打到孩子不能打的部位,力气稍微大些,可能就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比如文章中的8岁小女孩,妈妈随手一巴掌打在了后脑勺上,就导致孩子颅内挫裂死亡。

还有些父母打孩子的时候,制不住自己的脾气,越打越火大,于是继续打,最终导致孩子被殴打致死!

要知道,孩子身上有很多部位是不能打的,即使是大家常说最抗打的屁股,也不能经常打,经常打屁股很容易导致孩子皮下血肿,神经受损,如果打的严重了还会伤及孩子的内脏,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2.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的神经系统十分脆弱,经常打骂训斥,会让孩子的精神高度紧张,引起恐惧的心理,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会引发心理障碍。

①恐惧感。

8岁的阳阳最近晚上不愿意睡觉,每天都无精打采的,还经常发脾气。医生检查发现,阳阳身体没有问题,询问后得知,原来前几天阳阳作业没做完,老师告诉了爸爸,然后阳阳被爸爸揍了一顿,还被恐吓说:“再写不完作业还得挨揍”。于是阳阳被吓到了,总担心作业做不完会继续挨揍,所以就睡不着觉。

可以说,就是爸爸的这种打骂孩子的行为,把孩子给吓坏了,让孩子出现一种恐惧感,他们小心翼翼的,就怕再犯同样的错误而被打骂,进而影响了睡眠。

②遗弃感

有些父母喜欢在孩子调皮不听话的时候,说一些话恐吓孩子,比如:“我不要你了,扔了算了”,可能只是父母的随口一说,但是孩子却当了真,在他们心理留下了很深的创伤。

小时候,爸爸在外务工,妈妈带我跟哥哥非常辛苦,每次我调皮不听话,妈妈都会凶巴巴的对我说:“你就是个多余的,当初怎么不淹死你”,听的久了感觉特别无助,有种被遗弃的感觉。长大以后提起这段经历,妈妈竟然说她没有说过。确实可能她当时心情不好,随口一说,却不知这句话一直扎在我心里,总感觉自己是个多余的,从来不敢跟主动跟父母要求什么,就怕被父母抛弃,活的战战兢兢的,特别卑微。

③暴力性

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学习父母的,如果父母经常打骂孩子,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可能也会变得特别暴力,遇到事情总会用暴力来解决,小时候打骂同学,结婚生子打骂老婆孩子,甚至是小时候打过自己的父母。

邻居大哥就是这种类型的人,小时候经常被父亲打骂,18岁就辍学打工,后来娶了老婆生了孩子,但是脾气特别暴躁,经常打骂孩子。对他来说, 打骂孩子不仅是延续上一辈的“棍棒教育”,更是用来报复打骂自己的父亲的手段。

④胆怯性

孩子如果经常被打骂,会给自己贴上“不行”的标签,总感觉自己做什么都不行,因为害怕出错挨打挨骂,就战战兢兢的,什么都不敢做,遇到事情就找父母,没有自主性,行事比较胆怯。

前阵子在奶奶小区碰到儿子的同学,一个小女孩,都是三四岁的孩子,小女孩看起来唯唯诺诺,一点也不活泼,本来以为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后来跟女孩姥姥的对话才知道,原来女孩以前也很活泼,特别调皮,但是自从跟姥姥住以后,每次调皮都会被姥姥责骂,晚上睡前还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挨打,最后被姥姥教育成现在这个特别“乖巧”的样子。

⑤逆反心理

有些孩子特别犟,父母越打越骂他们越调皮,越不听话,这也是一种逆反的心理在作祟,主要是他们不认可父母的行为,总以为自己没有错,除非能够用事实讲道理说服他们,否则再怎么打也没用。对于这种孩子,总打是没用的,都被打皮实了,父母可以适当的放软一些,反而效果更好一些。

还有些孩子,比较“怕硬”,在父母的打骂镇压下,他们因为被打怕了,于是表面上特别乖巧的认错,以后再也不敢了,但是实际上心理并没有认错,一点也不服气,只是认为“好汉不吃眼前亏”,暂行性的逃脱,但是背后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只是把表面功夫做好而已。这种孩子时间久了会喜欢说谎,不诚实。

可以说,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虽然刚开始看起来很有效,但是长远来看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完全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既然如此,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呢?

三、不打不骂教育孩子

1.尊重孩子

孩子是独立自主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与需要,父母不仅要尊重孩子,还应该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的需求,可以跟孩子、带孩子的长辈以及老师多沟通,尽可能的全面的了解孩子,只有真正的了解孩子,才能认识孩子,知道孩子各种行为的意义,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也得找到原因,去正确的引导孩子,而不是一味的打骂孩子。

注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以及孩子心理变化的影响,会出现很多问题,父母应该按照孩子的成长过程,学习适合的教育方式,以便更好的教育孩子。而不是一味的使用旧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毕竟社会在发展,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得随之进步才行!

2.控制脾气

教育孩子时,很多孩子可能会不听父母的话,如果父母脾气比较糟糕,控制不住就会打骂孩子,这点必须要注意!可以说,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的脾气要控制好,生气忍不住的时候深呼吸试试,让自己放松一下,不要绷的太紧,等能够心平气和的时候,再耐心的跟孩子沟通,查找问题的原因,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有原因的,并不是父母想象中的,孩子就是故意的,就是不听话,就是太调皮等等。之前看到一个小故事,大意是有一天妈妈生病了,躺在床上休息,休息前告诉孩子说“宝贝,妈妈不舒服睡一会儿,你乖乖自己看电视,不要吵闹”,结果不一会,妈妈就被“哐当”一声吵醒了,去厨房一看,孩子把杯子打烂了,还撒了很多的水地上,看到一地的狼藉,妈妈生气的训斥孩子“不是让你乖一些吗,你又在干什么,你真想累死我是不是!”边训还朝孩子的屁股使劲打了两下,孩子哇哇的大哭了起来“我不是故意的,我就是想倒杯水给你喝,老师说感冒多喝水就好了。”听了孩子的话,妈妈眼泪哗的流了出来,赶紧把孩子抱在了怀里。

所以说,在孩子做错一件事情以后,妈妈首先要做的不是去责备孩子,而是查找原因,很可能是一些善良的行为,只是孩子太小不小心搞砸了而已。

3.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人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来自父母的潜移默化,比如孩子爱说脏话,别着急训斥孩子,先找找自己的原因,是不是父母也喜欢说脏话,然后被孩子学到了?如果是的话,赶紧把自己的这个不良行为改正,等自己能够文明用语的时候,孩子自然也会跟着父母学习正确的说话方式。

莎莎今年4岁了,刚上幼儿园妈妈就去上班了,不过工作有些忙,为了更好的照顾莎莎,妈妈把奶奶接了过来。前几天吃饭的时候,妈妈给莎莎夹了块青椒,并且说“宝贝,吃块青椒,对身体特别好。”刚说完,莎莎就吼了句“吃个屁!我不想吃!”这是妈妈第一次听到莎莎说脏话,特别生气。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句话是奶奶的口头禅,只是奶奶知道妈妈不喜欢脏话,所以妈妈在家的时候都忍着不说,等上班了就随意说,谁知被4岁的莎莎给学会了。

所以说,父母或者长辈在带孩子的时候,也得多加注意,有些话不要乱说,尤其是一些不好的行为举止,尽量改正,否则很容易被孩子学会,养成不良的习惯。

④放低期望

很多父母喜欢把自己的期望放在孩子身上,比如想要当科学家的父母,自己没有成功于是要求孩子成为科学家,把自己的梦想放在孩子身上,特别严格的去要求孩子。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这种期望太高,给他们的只有压力,会让他们特别的辛苦,越做越糟糕,当满足不了父母的期望时,父母会特别的生气。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发展趋势,有些孩子比较调皮,有些孩子比较安静,有些孩子喜欢运动,有些孩子喜欢音乐,每个孩子的需求不同喜好不同,父母不应该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而是应该尊重孩子,认可孩子的意愿。

多看看孩子的优点,而不是天天用放大镜盯着孩子的缺点看!

四、父母再生气,孩子这5个部位也不能打

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打骂是最不可取的,不过有些父母实在忍不住,孩子特别调皮捣蛋,必须要打孩子一顿才行。对于这种情况,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这几个部分千万别打,否则很可能伤害孩子的身体健康!

1.孩子的头部、后脑勺、太阳穴

孩子的头部跟后脑勺是坚决不能打的,孩子还没有发育完全,如果打的力度不注意,稍微使劲儿的话,很可能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脑震荡或颅内挫伤,出现呕吐、头晕甚至昏迷的现象,严重的话还会危害孩子的生命安全。

太阳穴也不能打,这是颅内骨板最薄弱的部分,一旦太阳穴受到击打,会影响和孩子的听觉和感受,还会破坏孩子的平衡机能。注意,不仅仅是击打,还包括用指头戳孩子的额头和太阳穴,都很危险。

2.扇孩子的耳光

扇耳光的冲击力非常大,瞬间就会让孩子的嘴角出血,或者脖子扭伤,如果力气太大,还可能导致耳膜穿孔破损,引起长时间的耳鸣甚至是耳聋,损害孩子的听力。成年人被扇一巴掌都可能眼冒金星、出现耳鸣,又何况是正在发育中的孩子呢?

3.拧孩子的耳朵

很多父母喜欢拧孩子的耳朵,这种行为也是不安全的。经常拧孩子的耳朵,容易引起孩子外耳廓拉伤,很可能会造成耳朵暂时性充血、肿痛、软骨损伤,严重的还会影响孩子的听力。

4.拍打孩子后背

很多孩子因为背书包,或者写作业,或者其它原因,会出现弯腰驼背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父母看着很生气,在屡说不改的时候,会直接一巴掌拍在孩子的后背上。这种行为容易伤害孩子的脊椎,对内脏造成冲击,引起短时间的胸闷、恶心等等;同时突然的拍打,还会让孩子受到惊吓,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5.打孩子的屁股

很多人都认为孩子的屁股肉多,打屁股打不坏,于是每次打孩子的时候,都会打孩子的屁股。但是坐骨神经在屁股部位,如果被重打受到损伤的话,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严重时还会导致孩子瘫痪。

综上,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尽量不要再打骂孩子了,否则不仅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亲子关系!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儿,经验丰富的育儿达人,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孕育知识!欢迎大家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植物作文300字 小学生作文题目 传递作文 一日游作文 遇见 作文 花的作文 带着什么出发作文600字 我的拿手好戏作文600字 以珍惜为话题的作文 春游去哪儿玩作文 六年级下册同步作文 美就在身边作文 端午节作文500字 关于习惯的作文 关于剪纸的作文 一起向未来作文 变态作文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 超越自我作文 我们的学校作文 学雷锋作文 帮助别人的作文 春景作文 牵挂作文 防溺水作文 四年级作文大全 4年级作文 科普作文 小学四年级作文 作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