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稳就业保民生 肇庆“五大工程”齐发力

2021-01-03 18:50:01
相关推荐

就业是民生之本。随着疫情形势好转,企业加快复产达产,服务业加快复业复市,肇庆就业形势正在释放一系列积极信号。

就业作为“六稳”“六保”之首,是缓解疫情冲击必须做好的答卷。面对各种就业挑战,技能提升大培训是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最关键因素。当前肇庆市正在全力打造“广东技工·肇庆工匠”“粤菜师傅·肇庆名厨”“南粤家政·肇庆管家”“农村电商”“乡村工匠”五大特色培训工程,建制度、搭平台、提技能、树品牌,在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助推劳动者就业创业,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

“越是在这种普遍性冲击下,越是要用好这种普遍性冲击带来的倒逼作用,积极做好保民生促就业工作,大力开发职业培训工种。”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周燕介绍,接下来肇庆将深入开展五大特色培训工程,以打造“放心好用、诚信自重”的“肇庆家嫂”为切入口,建设一批诚信示范县、示范镇、示范村,力争到2021年底培训“肇庆家嫂”2万人,提高本地人口就业竞争力。

●南方日报记者 李志颖 施亮

肇庆管家打造放心好用的“肇庆家嫂”品牌

“我是德庆县委书记陈元,我为德庆家嫂代言。”近日,肇庆市召开“南粤家政·肇庆管家”工程现场会暨万名“肇庆家嫂”培训启动仪式。会前,肇庆市德庆县委书记陈元通过一则短视频,为“肇庆家嫂”代言。

“家政服务业既是容纳就业的‘蓄水池’,也是育儿养老的‘保温舱’,既是大民生、大就业,也是大产业。”肇庆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肇庆将以“肇庆家嫂”为切入点,大力实施培育培训、就业创业、诚信品牌创建、品牌宣传推广“四大行动计划”,打造独具肇庆特色的“高尚、高端、高薪、高兴”家政服务品牌。

此外,肇庆家政产业基础扎实,拥有家政服务企业160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国家级“千户百强”家庭服务单位1家、省级家政服务业培训示范基地2个。近3年来,全市开展家政类职业技能培训2.7万多人次,累计获证1.8万多人,为珠三角地区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家政服务。

“未来肇庆将成为培养高端家政服务人才的‘黄埔军校’,为全国提供优质的家政服务。”上海爱君家庭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夏君表示,自己有信心通过3—5年的发展,形成“肇庆培养、肇庆接单、肇庆输送”的家政行业城市品牌。

据介绍,肇庆拟构建以诚信为核心的新型家政服务业管理体系,将家政服务诚信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严格执行守信主体“红名单”、失信主体“黑名单”制度。肇庆还将为每位合格的“肇庆家嫂”免费发放“居家上门服务证”,并免费提供1至2年商业意外险,力争2021年实现家政从业人员全员持证上岗,推动“肇庆家嫂”服务规范化。

肇庆名厨谱写乡村振兴“风味之路”

“通过粤菜师傅培训,不但能培养厨艺好、素质高的星级酒店大厨,也可以培训出接地气的各地风味食品制作能手。”肇庆市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黄仲波介绍,“粤菜师傅”带动促进了一批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

据统计,2019年以来,全市开展“粤菜师傅”技能培训4484人,100%实现就业。尤其是将“粤菜师傅”工程导入省际技能扶贫协作,采用“接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开展“粤菜师傅”工程省际扶贫技能培训班8期,培训广西昭平县、龙胜县、富川县、资源县贫困人员365人,派出专业教师到广西贺州职业学院开展“粤菜师傅”的示范性教学工作,培训“粤菜师傅”300多人,创新走出扶贫协作“风味之路”。

肇庆坚持把实施“粤菜师傅”工程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全方位多层次大力度统筹推进“粤菜师傅·肇庆名厨”工程,大力开展烹饪技能“送师送教送技下乡”活动,实现精准脱贫和助力乡村振兴,谱写了稳就业、促发展、助脱贫、惠民生的生动篇章。

与此同时,肇庆市围绕“粤菜师傅·肇庆名厨+旅游+特色文化”,充分发挥肇庆厚重历史文化底蕴和千里旅游走廊资源禀赋,深入挖掘旅游沿线特色美食,大力推广乡土特色菜、特色宴,打造一批养眼、养胃、养生、养心的旅游精品线路,带旺当地旅游休闲观光产业。目前,“粤菜师傅+旅游+特色文化”成为乡村振兴和旅游振兴助推器,全市实有登记成立的餐饮行业个体工商户多达2.1万多户。

肇庆工匠打造大湾区技能人才摇篮

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肇庆实现追赶型高质量发展的撒手锏。

处于转型升级期的肇庆清晰地认识到,现代产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肇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企业自主评价、企业职工适岗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培训、技工院校订单培养等多方式、全方位帮助劳动者提升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培育一支具有时代特征、技能型、创新型的“肇庆工匠”。

近年来,肇庆市抢抓国家技能提升大培训的利好政策,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构建了以肇庆市技师学院为龙头,职业技工院校为依托,民办培训学校、职业技能鉴定所、技能实(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为辅的多位一体职业技能培训平台体系,全力推动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培训。

据统计,近三年组织开展全民技能提升储备培训22.65万人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鉴定7.44万人、获证4.54万人。目前,全市技能人才43.95万人,已获取证书的高技能人才4.3万人,全市共有20所职业院校、4所技工院校、42所民办培训机构、19所职业技能鉴定机构、1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1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个省级技师工作站、5个广东省工艺美术示范大师工作室。

农村电商让农民插上增收致富的翅膀

在广东省德庆县双华食品厂,梁碧华正做着网络直播推销“德庆醡”。“德庆醡”是当地的传统小食,为推销“德庆醡”和德庆地方特产,梁碧华在抖音和快手等短视频社交软件上开通了账号。

2016年7月,梁碧华创办的双华食品厂很快投入生产,并成功注册了“润加倍”品牌,主打健康无添加的腌制食品。很快,以前只能自家食用或零散销售的“德庆醡”仅双华食品厂的年产能就达到了腌制菜900万斤,豆角、芥菜等蔬菜年需求量2300万斤。

当前,食品厂聘请了20多名返乡创业就业大学生,打造了一体化农村电商区块链条和智慧农业数据平台,并设立精准扶贫试点基地,年营收入超亿元,带动3000余人创业就业、300多户农民从事豇豆等蔬菜种植,帮助15户贫困户脱贫。

肇庆市坚持把发展农村电商作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开展农村电商“一村一品”带头人培训,积极扶持建设农村电商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目前,全市拥有培训机构17家;山区县德庆、广宁、怀集、封开注册的电商企业660家;建成县级电商产业园3个,拥有省级电子商务培训实训基地1个;成功打造出“市供销菜篮子服务快线”“广宁智慧商城”“粤色特产”等一批农产品电商平台。2020年,德庆县、广宁县两个电商企业获评全省“E网兴农”农村电商示范站。

此外,肇庆市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登台”,以建设培训、就业、创业孵化平台为重点,探索“企业+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以农村电商产业为载体,促进大学生、农民、贫困户互惠共赢,实现增收脱贫致富。为助推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2019年全市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4笔共3668.5万元,扶持创业204人。

乡村工匠乡村振兴焕发内生动力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以培育乡村特色技能人才为主,助力乡村振兴焕发内生发展动力。

2019年,肇庆市首家乡村振兴学院在鼎湖区双创园揭牌。首期乡村振兴大讲堂便吸引了200多名来自基层的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参加。

肇庆市鼎湖区沙浦镇农民陈满洪:“这次收获很大,改变了我们原有的旧观念。原来农民选择创业方向不仅仅局限于第一第二产业,这样我们的天地会更广阔。”

与传统学院不一样,乡村振兴学院以产教融合模式打造现代农业智慧学习工场,开展理论研究、提供实践指导、进行项目对接,培育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工匠队伍。

当前,肇庆制定印发《肇庆市实施人才“上山下乡”工程三年(2018—2020年)行动方案》,大力实施“人才强乡、智力强村”工程,着力打造农村实用、新乡贤、智力支援三支人才队伍,积极引导各类人才智力资源“上山下乡”,激发乡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为进一步做好乡村技能人才培育工作,2020年4月,市人社局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印发《肇庆市“乡村工匠”工程实施方案》,发展特色乡村优势产业和传统技艺项目,梳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新增开发拓展乡村振兴培训工种28个,占全市首批新增报备工种的40%。

到2022年,全市开展乡村工匠培训培养5000人,直接带动1.5万人实现就业创业,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推动实现乡村振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励志英语作文 大象的作文 高铁作文 节气作文 英语作文通知 人生作文600字 议论文800字作文 作文素材600字 写快乐的作文 作文四百字左右 故事里的故事作文 作文踏青 魔方作文 影评作文 作文二年级上册 难忘的一次作文 温暖作文600 作文大全600 滑板作文 四百字左右作文 高考作文英语 芒果作文 作文400字以上 石榴作文 写篇作文 德语作文 生气了作文 作文争吵 作文美丽的风景 时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