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猜题试卷

2021-01-03 19:50:01
相关推荐

本节内容为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猜题试卷,本套试题主要目的是帮助大家查缺补漏,巩固小学教师资格证考点,如果各位同学觉得本套试题质量还不错的话,可以给个小关注哈,答案将在下期公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 分)

1.一般认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A.卢梭的《爱弥儿》

B.斯宾塞的《教育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教师不再讲授,只为学生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A.分组教学

B.特朗普制

C.道尔顿制

D.导生制

3.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卢梭

D.杜威

4.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5.在教育部印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要求教师“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 等。 这些知识属于()

A.学科知识

B.教育教学知识

C.通识性知识

D.小学生发展知识

6.《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7.学生上体育课时很容易不小心骨折,下列对骨折病人的现场急救措施有误的一项是()

A.若受伤肢体肿胀严重或活动受限时,应剪开衣服,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B.骨折后发生的肢体弯曲、扭转等畸形要及时复原

C.切忌用不干净的物品填充伤口

D.应尽快就地取材,如用薄木板、竹板、硬纸板、木棍等制作夹板,固定患部

8.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的阶段是()

A.学前期

B.青年期

C.学龄期

D.成年早期

9.丽丽在进行信息加工时,善于比较深入地分析某一具体观点或情境,但必须把尽可能多的信息提供给她,否则很容易使她产生偏见。 这说明其认知方式是()

A.具体型

B.抽象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10.豹子头林冲沉着老练,身负深仇大恨,尚能忍耐持久,几经挫折,万般无奈,终于被逼上梁山。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1.“鱼和熊掌,两者不可兼得。”这种矛盾心态是动机冲突形式中的()冲突。

A.双避

B.趋避

C.双趋

D.单趋

12.儿童多动症的高发年龄为()

A.4~5 岁

B.5~6 岁

C.6~8 岁

D.8~10 岁

13.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通过儿童的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被称为()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校本课程

D.活动课程

14.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

B.理解教材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15.中小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双基”教学

B.发展智力、体力,培养能力

C.培养良好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D.发展学生个性

16.()是目前学校教学中最常用、最基本的传统教学方法。

A.讲授法

B.讨论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17.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实施“一纲多本”的教材使用原则,这里的“纲”指的是()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学计划

D.教学原则

18.涂尔干说过:“教育是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青一代所实施的影响。 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这种论断指出了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个体的()

A.社会化

B.全面发展

C.个性化

D.可持续发展

19.“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又追求教育的自由化”,这体现的教育特点是()

A.教育全民化

B.教育终身化

C.教育多元化

D.教育民主化

20.我国教育的根本特点是()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重视智育

C.贯彻安全至上要求

D.坚持智育与体育并重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21.简述预防小学生学习疲劳的方法。

22.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23.简述小学生审美心理发展的特点。

三、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分,共 40 分)

24.某教师在教文言文《强项令》时,提了一个问题:“课文题目中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课文的注释,马上回答是“硬脖子”的意思。 为了让学生对比古今词义的区别,教师又追问:“‘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问懵了,课上出现了“冷场”的局面,教师接连问了几个学生都没有答出来。 课后,教师进行了认真反思。 第二天给另一个班上课时,该教师及时改变了提问策略。 在学生找出“强项”在课文中的意思之后,教师请学生们思考:“请问你们都有什么强项?”一个学生答道:“我的强项是打乒乓球。”教师接着问:“那么,你所用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呢?”学生想了想说:“是‘长处’的意思。”于是,教师再次请大家思考:“‘强项’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有什么差别?”学生们纷纷举手并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问题:请运用有关教学理论对此材料进行分析评价。

25.下面是一个妙趣横生的作文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各家去过端午节,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请我?

生:(面露喜色,大声喊)老师到我家! 我愿意请您!

师:大家都愿意请我,我很高兴。 但这样争也不是办法。 我看这样吧,谁会做菜,而且做的菜色香味俱全,我就到谁家去做客。

生:(面露难色,不知如何回答)

师:这个条件可能让大家为难了。 不过,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呢,如果同学们肯学,一定能学好,能请到我的。

生:(兴高采烈)好,一言为定!

(两天后的作文课上)

师:同学们学会做菜了吗?

生:(大声、齐)学会了!

师:呀,这么快? 跟谁学的?

学生:我跟爸爸学的。

……

师:感谢你们的一片诚心。 那你们都学会做什么菜了呢? 一定很好吧?

生:(不等老师叫,就纷纷起立,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说起来。 老师请了几位上讲台说给大家听。)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讲得不错。 听他们一讲,我就知道菜一定做得不错,老师连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但全班这么多同学,不可能每个人都上来说,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知道每个同学学会了做什么菜,做菜的过程怎样呢?

生:老师,让我们把做菜的过程和做的什么菜写出来,您不就知道了吗?

师:这个主意真好。 这样,老师不但要知道你们做的什么菜,而且还能比较一下,看谁的菜做得最好,我就到谁家去做客,好吗?

生:好!

师:好就快写吧。

问题:结合材料从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视角进行分析论述。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 2 小题,任选 1 小题作答。 全部作答只按前

1 小题计分,40 分)

26.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照要求作答。

我的老师

春天又到了。

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 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人仰望天穹,我的心也随着飞上了云端。

每逢这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教我们历史课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刘老师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头发更衬出他的忠厚。 他有一条健壮的右腿,而左腿,膝以下却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已经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 这条腿何时、为什么被截去了,我们不知道。 只是有一次,他在讲课的时候,讲到女娲氏补天造人的传说,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 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 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 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圆木拐杖,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学生们讲课。 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拐杖撑地,右脚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 而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 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头。 在没有大风而晴朗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校园的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屁帘儿”,也有长达三米的蜈蚣,最妙的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风筝。 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快乐。 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 他喊声:“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穿云霄。 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子在风中翱翔盘旋。 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他脸上那漾出的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有一次,他故意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

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 我想:那时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这情景也使我深深感动。 一个年过 50 的残疾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淳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 (15 分)

(2)设计你的教学环节。 (25 分)

27.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解答问题。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猜题试题

立定跳远是发展下肢爆发力与弹跳力的运动项目。 它要求下肢与髋部肌肉协调快速用力,并与上肢的摆动相配合,所以它也需要一定的灵巧性。

立定跳远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有平地就能进行练习。

跳时两腿稍分,膝微屈,身体前倾,然后两臂自然前后预摆两次,两腿随着屈伸,当两臂从后向前上方做有力摆动时,两脚用前脚掌迅速蹬地,膝关节充分蹬直同时展髋向前跳起,身体尽量前送,身体在空间成一斜线,过最高点后屈膝、收腹、小腿前伸,两臂自上向下向后摆,落地时脚跟先着地,落地后屈膝缓冲,上体前倾。

要提高立定跳远成绩,力量是基础,特别要提高膝、踝、髋三个关节的协调用力及爆发用力的能力。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如何指导学生练习立定跳远,试拟定教学目标。 (10 分)

(2)简要说明“立定跳远”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0 分)

(3)对授课环节进行教学设计。 (20 分)

28.请阅读下文,按要求作答。

王鹏每周计划跑 5.6 千米,他每天要跑多少千米?

5.6÷7=(千米)

王鹏的爷爷每天坚持慢跑 1.8 千米,需要 12 分钟。

爷爷慢跑的速度是多少?

1.8÷12=(千米)

做一做:

(1)7.83÷94.08÷80.54÷6=

(2)6.3÷1472÷1514.21÷7=

(1)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1 5 分)

(2)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25 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先抑后扬的作文400字 运动的好处作文 万圣节作文 武汉科技馆一日游作文 我的心愿作文诗歌 ...依然作文 爸爸是大厨作文 关于进步的作文 描写校园操场的作文 读书的苦与乐作文 《遇见》作文600字 学校秋天作文 我的农民父亲作文 上学的目的作文 与好书交谈作文800字 迪士尼英语作文 保护环境50字作文 往事依依作文 作文纸表格 生活中的发现作文 西瓜作文100字 小动物童话作文 我的理想考上高中作文 我的不足作文 作文写一首诗 情感类作文 我的小伙伴作文500字 关于中国科技发展的作文 疫情作文评语 六年级三单元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