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从故事的角度出发 深度解析电影《花椒之味》

2021-01-03 21:35:01
相关推荐

引言:

电影《花椒之味》改编自张小娴的小说《我的爱如此麻辣》。

故事讲述了在父亲(钟镇涛饰)的葬礼上,如树(郑秀文饰)初次见到了同父异母的两个妹妹如枝和如果。

如树迫于压力不得不接手父亲生前留下的一间火锅店,而如枝和如果此时也正遭受人生中的挫折时刻。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性格的三姐妹相聚在这间火锅店内。

上一代人的爱恨纠缠令三姐妹在破碎家庭成长,导致三人均留下成长创口,随着共同经营火锅店共同相处,这些伤口逐渐被修复。

而如树最终解开心结,将对于父亲的恨与不解转为爱和思念。

《花椒之味》拥有郑秀文、刘德华、任贤齐这样天王天后级的演员阵容。

如果将电影的类型定位《瘦身男女》式的喜剧或者是《深夜食堂》类的美食温情电影,拍摄起来可能都较之现在容易不少。

但这部电影将类型定位为剧情片。不同于动作片的精彩打斗,爱情片的缠绵,喜剧片的搞笑。剧情片最考验的是如何说好并且拍好一个故事。

《花椒之味》获得金像奖11项提名,包括最佳影片、导演、编剧等等。

本篇影评中我将从——

什么是电影完整的叙事结构、如何用策略来讲述电影、如何在窥视视角下塑造角色这三个方面来解析《花椒之味》作为剧情电影的合格水准与独到之处。

一、由三幕式到4+1叙事设计结构

克里斯汀·汤普森在《新好莱坞如何讲故事》一书中提到,电影传统设计的三幕式结构正朝着更加细化的4+1设计结构展开。

所谓的4+1即是电影结构主要是由建置、曲折、发展和高潮这4个部分加上一个结尾组成。这4个部分在电影中通常被要求为4等分,合理的设计构建是讲好电影故事的关键。

1、建置部分

在影片开头的前20—30分钟内,必须讲清楚主角人物所在的世界,明确主角有什么目标,并出现一个转折点结束这一部分。

以《花椒之味》为例,在开始点明如树是一个备受压力的公司职员,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得知父亲去世,在父亲葬礼上初次见到两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如枝和如果。

三人吃了一顿火锅,三人对于彼此的看法中更多的是“一份陌生”。

之后三人分别,如树打算卖了父亲的火锅店,但是在买家来的当天,如树临时改变主意决定继续经营火锅店,以这个转折为第一部分建置部分的结束。

2、复杂情节(Complicating Action)

建置部分强调或者改动了电影的核心目标,复杂情节就将主角置身在一个全新且复杂的处境中,并用一个重大事件结束。

以《花椒之味》为例,如树决定经营火锅店,她所要面对的是性格暴躁的后厨、年岁已高的洗碗工、问题青年服务生,再加上找回父亲的火锅底料秘方,这环环相扣的难关。

同时也引出了如树至今未婚的一个心结——

她曾有过一个相处很久的前男友,可如树纠结于前男友是因为“责任”而并非“爱”想和她结婚,导致二人分手。

此时又出现了一个离婚的麻醉师,如树并不清楚对于麻醉师究竟是好感或只是朋友关系。本质上,如树在这个年纪对于爱情是彷徨的。

而如树的两个妹妹也是麻烦重重,最小的妹妹如果是一个网红服装店代购,与80多岁的奶奶在重庆生活,如果心中一直芥蒂着母亲把她抛下而在加拿大组建新家庭的事。

如枝是一个打了十几年台球的选手,但选手的收入并不能养活如枝,如枝母亲对其事业的冷嘲热讽,令如枝对于是否继续还是放弃梦想感到迷惘。

电影将如此多复杂的情节和纠缠的人物关系在“复杂情节”的20-30分钟之内讲完,最后用一场关键比赛中如枝的失利和崩溃爆发结束这一部分。

3、发展部分(Development)

至此电影所有人设背景、前提和目标、障碍都已经介绍完毕。现在主人公需要为追求目标而进行奋斗、挣扎。

通常发展部分是由许多主动创造或者是犹豫未决的事件组成。然而电影结构中的发展部分对于剧情片是很不利的。

因为剧情片不同于奇幻、爱情、动作电影,剧情片主打生活,很少有什么大起大落的核心目标,主角对于核心目标的追求并没有什么实际进展。换而来说,电影过半,到此处通常会令观众感觉到沉闷。

所以电影会用蒙太奇段落、喜剧性穿插和其他绕道手法来对这“平淡”和“沉闷”进行填充。

以《花椒之味》为例,用蒙太奇手法,穿插了父亲这一角色在过去所做的事,这些事是在当年如树所不理解的。

同时三姐妹相处时遇到了一只“蟑螂”,她们认为这只蟑螂是父亲的魂魄幻化而来,笑点十足。

电影还用“火锅底料神秘配方究竟是什么”设下悬疑伏笔。

通过蒙太奇、喜剧桥段加上悬疑设置填充了剧情片在发展部分的不足。

4、高潮部分(Climax)

通常是紧接着“最黑暗的时刻”出现,即有某种危机迫使主角不得不展开行动,并围绕着如何实现,能否实现展开。

以《花椒之味》为例,经过铺垫,主人公如树有两个“纠结”,一是父亲的火锅底料配方是什么,二是与前男友的心结无法解开。

在高潮部分,通过如枝母亲的意外闯入,矛盾爆发,和解,并从一杯酒中发现火锅底料配方的秘密。完成第一个纠结。

在麻醉师离开之后,如树与前男友一次无意的交谈,令她明白两个人能在一起,不用纠结是何种原因,不用纠结究竟是喜欢、愧疚亦或是责任,能在“一起”是最重要的。化解了第二个情感上的纠结。

在最后中秋节的舞狮大会上,如树终于大声哭出了对于父亲的思念。

5、尾声部分(Epilogue)

在建置、复杂情节、发展、高潮之后,需要跟一个尾声部分,用来证实现状的稳定性,同时解决次要情节,并且深化主题。

尾声可以非常的短小精悍。

以《花椒之味》为例,尾声出现在最后几分钟,如树释然了所有事,并且回归生活正轨。

租约到期,如树关闭了父亲留下的火锅店,她坐上车,车开在小巷中,前方是明亮之路。

生活还需要继续,至此也表述了原小说《我的爱如此麻辣》的主题和金句——

人与人的相识相遇,都是因缘聚合。缘份是永不流逝的飨宴,我们适逢其会。有些人,我们下一次还会再见;另一些人,不会再见了。有些人带给我们欢笑,另一些人,我们为他掉眼泪,把上辈子的债还了。杯酒尽欢,是没有不散的筵席,也是有不散的筵席。

至此影片结束。

从电影的叙事设计上来说,《花椒之味》是一部完整且合格的电影。

在接下来,将说明当满足4+1的叙述模式后,还需要用什么策略来讲好这个故事。

二、电影中的叙事策略

1、采用双线情节与时间元素

大部分的成功电影至始至终都有两条情节线,其中至少一条涉及异性恋爱情。

爱情线可以是主导,也可以是从属。每条情节线中的目标和障碍,都可以用各种方式互相协调。

好的电影需要绷紧情节,让观众有悬念感,确保每一场戏都会留下一些未解问题,同时加入时间元素,用约定(appointment)和最后限期(deadline)来组织电影整体的时间方案。

以《花椒之味》为例,主情节线是经营火锅店,第二情节线是如树与前男友和麻醉师的两段情。

时间元素的“约定”是履行承诺去经营火锅店,“最后限期”是一年之后火锅店究竟是否会关闭。

2、妙用反复出现的事物

与做铺垫和伏笔一样,某个东西在影片中的反复出现,也是聚拢情节的策略,如果观众始料未及的话,就能成功产生一种愉悦快感。

以《花椒之味》为例,不断给食物加辣椒酱的父亲与如树,反复出现的花椒。令观众在开始不知其意。

而之后的一句话点明,“辣,是一种痛觉,吃辣就是用一种痛,来掩盖另一种痛。”

放大来说,对于逝去的人,思念是一种痛觉。

而反复出现的“花椒”至此开始令观众心生共鸣,“花椒”继续升华,成为全电影的饱和度意像。

3、饱和度意像

意像是指人在欣赏某件作品时,脑海中出现的形象,简单来说,就是寓意之像。饱和度意像就是形成度很深的意像,是电影的核心和灵魂。

在电影《花椒之味》中,“花椒”就作为了最为重要的饱和度意像。

花椒属落叶小乔木,树高可达7米;茎干上的刺,枝有短刺,枝结出果。

我们可以看出三姐妹名字中的含义“如树”“如枝”“如果”,同时三姐妹所生活的不同地域,重庆,香港,台湾。

借助一间火锅店牵引着姐妹三人从陌生走向相知。

从小了说,对于普通百姓,家好月圆,一家人能团圆和睦,一块吃一顿火锅是幸福且重要的事。

从大了说,无论是香港、台湾还是大陆也好,无论有着如何的地域差异,无论开始如何陌生,但改变不了同是中国人这个血浓于水的事实,一家人有着“责任”与“爱”,永远都是一家人。

《花椒之味》以小家之情铸大国之爱,这些将电影的核心主题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至此故事中所有的叙事设计和叙事策略都是完整的。

但是实施这一切还需要一个最关键——实施的人,也就是人物角色。

如何让观众产生代入感?如何快速进入各个角色所处于的内心世界?电影中角色呈现给观众的视角极为关键。

在接下来说明电影是如何通过“窥视之眼”让我们了解人物的。

三、从窥视之眼看缺点人物

韦氏词典中对于“窥视者”的解释为好奇的观察者。窥视者的喜悦,就是观看崭新和美妙事物所产生的喜悦。

在任何一部电影中,观众的视角都是窥视者的视角,透过镜头给出的光线、空间和声音去走进电影人物的世界。

以《花椒之味》为例:

给如树的第一个镜头是在办公室,她在帮忙订票,她默默接受客人的特殊要求,“这张机票是我和情人去的,请不要告诉我老婆”。跟着她接了几个保险房产的销售电话,冷漠地同那些销售员聊天,这些让我们快速认识了主角如树是一个备受生活压力的香港职场女性。

给如枝的镜头是一场台球比赛,从她面部的笑容让我们知道她对于自己实力的自信,而最后错失黑8,如枝坐在椅子上,听着对手将球击落袋的声音,我们仿佛能感觉到她当时的失望。

给如果的镜头是一个手机视角,她正在直播间试穿衣服带货,网友提问“为什么你在葬礼上穿得这么夸张?”,如果回答“见亲人的最后一面就是应该穿最好看的衣服”,让我们了解这个女孩的单纯、乐观和善良。

前男友出现的镜头始终在一辆车里,通过表情我们可以看出前男友对于感情是不愿意过多用语言表述的,更多的是一份默默守护的“责任”。

给离婚麻醉师的镜头是雨中桥下,他和如树父亲抽烟时的对话,给我们的感觉这个角色内心对于现实的不满。就像是这场雨把他困在了桥下,他渴望能尝试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给如果奶奶的镜头是在街头的“相亲角”,一个八十几岁的老人挤在人群中就是希望能为如果找一个好归宿。奶奶是怕倘若有天自己不在了,希望有人能帮她照顾如果。

另一幕是奶奶与如果坐在出租车中,她一面用难听的话伤害如果,一面转过头黯自难过。通过这窥探视角,让观众充分了解到奶奶对于如果的爱。

这些镜头让我们快速进入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而电影中至关重要的回忆父亲的戏,采用蒙太奇手法穿插——我们是站在如树的视角去跟随她回忆父亲的。

我们所看到的关于父亲的镜头是有层次的,是递进不同的,从开头的冷漠到后面的温暖,这代表着如树的内心是在渐渐同父亲和解,她慢慢理解了父亲的爱,所以镜头变得温暖。同时也让我们逐渐了解了这个有缺点的父亲。

电影中每一个角色都是有缺点的缺点人物,而为何《花椒之味》都在详述一个个缺点人物?

有缺点必然有弱点,弱点会随着故事的递进而产生新的矛盾与问题点、戏剧性的冲突,这些都支撑电影。

而最终“人物必须治愈心灵创伤”,获得新的力量,“我们都是有缺点的人,但我们都要勇敢面对人生”,也正是电影所积极和正面传达给观众主题。

结语:

《花椒之味》电影严格遵循4+1的叙事结构设计守则去讲这个故事。并添加蒙太奇手法和喜剧的策略方式推进剧情。

用“花椒”作为意像贯穿全片,爱简单到一顿火锅、一杯酒。思念就如一口花椒,是麻,是辣,是另一种说不出的痛。

电影独到之处在于塑造各个性格鲜明的角色人物,妙用光线、空间、声音,令观众由窥视之眼进入每个人物的内心。令观众能够充分清楚理解每个人物的决定。

影片中也存在遗憾,导演试图表述的过多,反将最关键的亲情部分弱化。

但总而来说,《花椒之味》是一部合格的、值得观赏的好电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运动会作文500字 描写水果的作文 我爱我家的作文 感谢父母的作文 节约用水的作文 亲情的作文600字 描写事的作文 责任作文600字 关于桥的作文 我的收藏作文 传统美德作文 小学同步作文 最美逆行者作文 初二作文大全 知己作文 打羽毛球作文 500字作文大全 中考作文题 机遇作文 秋的作文 昆虫作文 作文我的理想 亲人作文 高中作文范文 中考语文作文 学生作文 我家的春节作文500字 新学期新计划作文 成长类作文800字 赏花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