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乾隆皇帝率皇宫侍卫 亲自检测百步穿杨 穿的是树干还是树叶?

2021-01-03 21:55:01
相关推荐

乾隆皇帝率皇宫侍卫,亲自检测百步穿杨,穿的是树干还是树叶?

相信大家都听过百步穿杨这个成语,这个成语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形容一个人射箭的精准,在古代的封建王朝当中,两个胯之间的距离为一步,每一步的距离大概1.5米,而百步穿杨那么就是意味着在150米开外射中目标,与此同时,相信不少的人都会产生这样的一个疑问,百步穿杨射中的是杨树的树干还是树叶?

关于这样的一个疑问,不仅让我们现代人产生好奇,就连乾隆皇帝也产生了好奇,亲身实践百步穿杨,到底穿的是树干还是树叶。不得不说,乾隆老爷子真是挺有趣。在此之前,小编先跟大家阐述一下百步穿杨这句成语的由来,他的当事人是战国时著名的将军,名叫养由基,而养由基这个人也是中国史料记载当中第一个把箭头射到石头里面的人,并且并且还用自己射出的箭,直接射穿七层皮甲,并且将射穿的皮甲献给楚王,来表达自己的能力出众。

乾隆皇帝的“考据癖”又犯了,率领侍卫做试验,看完真是哭笑不得

在乾隆十七年的时候,也就是公元1752年,乾隆皇帝在读到《战国策》时,对百步穿杨产生了好奇,于是找来一些善于射箭的侍卫们进行实地检验,一百步开外到底射中的是树叶还是树干?

穿杨说屏风

经过一番苦苦的试验以后,包括他自己以及他身边的所有侍卫,没有一个人射到了杨树的树叶,因此乾隆皇帝对试验结果,写了一篇《穿杨说》,更搞笑的是,居然将它还做成了屏风。不得不说,让人真是啼笑皆非,它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策称养由基善射,去杨叶百步而射,云百发百中。夫养由基善射者也,观其饮羽贯札,实有出众之能。”……“杨叶宽以分记,长以寸记,于众叶中指其一,必将朱墨置之,然后可。夫此众叶中之一叶,立方二十步之外,虽离娄之明不能辨也。由基无离娄之明,令其立放百步之外,尚不能辨其谁何,安能百发百中哉?

他大概意思就是说,看到了《战国策》中的养由基百步穿杨的技能,不得不说确实是一个能力超群的人,150米开外,别说射中树的树叶,就是对150米外的树叶都看不清,怎么可能百发百中呢?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对此乾隆皇帝也做了这样的结论:

尝集善射之人而较之 , 三十步命中者不能五十步,五十步命中者不能百步,百步命中者不能百五十步。”……“我国家以弓矢雄中外,支左屈右之技人尽能之。然令立百步之外而穿杨,百人中不能得一,必其技果超群者始能之。而亦难保其百发百中也。

那么乾隆老爷子说的什么意思呢?大概意思就是说,如果将每个人的射箭技术都提高的话,即使能够射中百一百五十米开外的杨树的叶子,那么一百个人也很难有一个人射中,然而就算射中了,也未必能百发百中,因此,射中树干还可信,射中树叶的话是几乎不可能。

然而从我们现在读者的角度来思考的话,除了要考虑乾隆皇帝做的实验结果以外,还要考虑当时乾隆皇帝所代表的历史射箭水平,咱们都知道,满清八旗军队入关以前,确实是骁勇善战,尤其是骑射,然而入关以后,军事大战全部依赖于火器。

而清兵的射箭技术仅仅只不过是战争的辅助而已,并不是主要的战斗力,再加上乾隆在位期间已经太平将近100年。皇宫内部的侍卫的骑射水平,跟当时八旗入关前的士兵绝对不能同日而语,而当时跟随乾隆皇帝的侍卫,别说是射中树叶,有的连靶子都射不中。

然而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冷兵器时代,射箭可以说是每个国家必须依赖的战斗力输出,军队对士兵的射箭技术也十分的重视,因此,究其两个历史时段的射箭比拼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箭术应该超于乾隆时期的射箭技术。

再加上随着时代的更迭,春秋战国时期的箭相比大清国的箭,已经发生了大大的改变,无论是飞行的,距离还是精准度,都不可同日而语。比如下图所示的养由基的青铜箭,这样的箭头对比大清的箭头,无论是,穿甲的能力还是射程都远远胜于大清朝的箭头,甚至明朝的箭头。

然而清朝惯用的箭头是梅针箭,往往只针对不穿盔甲的无甲士兵,在清朝的《皇朝礼器图式》当中,几乎没有穿甲的箭头。而箭头只有必须是扁平,酷似凿子形,长挺坚硬,才有可能射进石头里面,而清朝的箭头往往都较为轻巧,所谓的清朝梅针箭,也仅仅可以打个锁甲而已,要说打石头几乎不可能。然而长挺坚硬的箭头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各国军队的标配。

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箭头

因此乾隆皇帝的论证结果并不可靠,无论是当时历史的箭术,还是箭头技术,都跟春秋战国时期,不可同日比拟,乾隆皇帝的判断依据,是认为自己做不到,那么意味着古人也做不到,因为自明朝到清朝这段时间里,确实没有任何一位将军将箭头射到石头里以及百步穿树叶的记录。

那么百步穿杨到底是否有其可实行性?不妨我们来观看一下当今世界顶级的射箭比赛,在2017年的墨西哥城,当时的韩国射箭运动员在70米开外的时候,三支箭连中十环,而再加上韩国现有的145米射箭的运动项目来说,150米开外射中杨树的树叶是有可能性的,既然现代人可以,那么古人也一定可以。但是似乎百发百中是不太现实的。

参考资料:

清《高宗实录》

《左传·成公十六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过端午节作文200字 我心中的诚信作文600字 端午节英语作文50词 心得体会600字作文 小学生春游作文怎么写 五一放假作文350字 相约好时节作文800字 童年小伙伴600字作文 教师节写老师的作文 生活中的矛盾作文600字 在考验中成长作文600字 描写小白兔外貌的作文 介绍我自己的作文300字 致未来的自己作文600字 谁动了我的奶酪材料作文 从失败到成功作文600字 话说洋车夫作文300字 花季里的阳光作文500字 高中英语小作文范文 妈妈您辛苦了作文800字 我的家风家训作文800字 我们该记住的作文600字 父爱的天空作文800字 环保从我做起作文600字 做小实验的作文400字 那一束光作文 我的五一作文100字 新时代新青年作文 快乐五一三百字作文 其实我还没长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