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余治莹:不跨过这些阅读坎儿 会错过一生的成长

2021-01-04 01:55:01
相关推荐

文 | 余治莹 编辑 | 金雀儿

来源 | 布谷学习

布谷老师:

昨天,在后台收到一条宝妈的留言:

这位宝妈的困扰其实也是很多家长的困扰,随着孩子不断长大:

孩子的阅读方式是否需要调整?家长应该如何去引导?在哪个年龄段以看图为主?在哪个年龄段以看字为主?我们知道,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过渡,孩子的阅读同样如此,它是有一定进程的,当孩子到了6-10岁的时候,会碰到一个“阅读之壁”。

什么是阅读之壁呢?

就是说在孩子的阅读路上,突然出现了一块大石头挡住了他的去路,孩子难以跨越过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阅读之壁”。

就像很多从小只看绘本长大的孩子,家长如果没有帮孩子好好引导,帮孩子击破这个“阅读之壁”,那么当他长大之后看到满篇的文字就会想逃。

那么如何击破呢?这时候,他需要有个过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桥梁书”。

儿童文学作家余治莹老师在这一期的分享中会为我们着重讲解一下:阅读桥梁书的那些门道。

桥梁书是介于图画书和纯文字书之间的一种图书类型。它和绘本不同,它的插图是充满无限想象的,而且故事结构也比较清楚简单。

桥梁书的作用是帮助孩子从喜欢阅读开始,到渐渐适应字数增多、篇幅加长的文字书,最后由"亲子共读"转入"独立阅读"。

余治莹:

台湾儿童文学作家,图画书翻译,童书评论者,图画书读写教学研究者,儿童图书及故事评审,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第六届理事长,余治莹读写工作室创始人。

著有二十余本图画书,包括《冬瓜奶奶有法宝》《最棒的毕业礼物》等。译有近二百本图画书,包括《我爸爸》《大卫不可以》《天鹅》《分享》《做个爱书人》等。著有《绘本赏析与创意教学》《成语最精彩》《魔法作文》(新加坡出版)等。

目前在两岸三地推广早期阅读、图画书与少年小说的阅读策略、图画书读写教学、亲子共读等。

一、怎样科学地为孩子选择桥梁书?

孩子的阅读是有进程的,以文学类来说,它的阅读进程是:绘本——桥梁书——儿童小说。

绘本阅读的文图比例是图、图、文。图占三分之二,文占三分之一,有时候文字更少,就像上期我带大家读的《我们家是世界上最好的家》(余治莹:没有方法的阅读,都是在浪费生命)。

桥梁书的文图比例是图、文、文。图只占三分之一,文字就占三分之二了。

至于儿童小说,除了封面之外,内文偶尔有一些有插图,绝大多数都是纯文字,而且还分很多章节。

孩子之前所接受的基本都是绘本、图像阅读,当他的阅读进入到下一阶段的时候,图像变少了,文字变得又长又多了。

可是孩子的阅读习惯还是以看图为主,所以这时候,很多内容孩子是读不懂的。

如果孩子直接从绘本阅读跳到纯文字的儿童小说,而且动辄就是那种十万、十几万字的,那孩子怎么能读得下去呢?

所以这个中间就需要有一个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桥梁书。

那么到底什么是桥梁书呢?我在这边给大家介绍一下。

桥梁书是介于图画书和纯文字书之间的一种图书类型。它是以文字为主,以图画为辅的童书。和绘本不同,它的插图是充满无限想象的,而且故事结构也比较清楚简单。

桥梁书为了吸引孩子主动、开心地阅读,它大多从日常生活、大自然和孩子的想象世界取材,以趣味的情节,趣味的插图,引导孩子进入文学阅读的领域。

桥梁书的文字浅白,配合孩子的语言习惯,以孩子常用的2000个单字为基础,逐步丰富孩子的词汇。

另外就是很重要的一点是,桥梁书的内容非常贴近孩子的内心,它通常是以孩子的内心世界为主导,让孩子感觉他跟那个桥梁书的主角很接近。

孩子在看桥梁书的时候,内心是有想法的:

这个桥梁书里面写的那些人物跟我好像;我和主人公的想法是一样的,我还可以向里面的人物学习。桥梁书帮助孩子从喜欢阅读开始,到渐渐适应字数增多、篇幅加长的文字书,最后由"亲子共读"转入"独立阅读"。

桥梁书也有难易之分,最开始,家长可以先选一些简单的桥梁书给孩子读,通常这样的书的结构就是:

一本书就是一个短篇故事;一本书是一个长篇故事,这个长篇故事分几个章节;一个系列,同一个主人公发生不同主题、不同场景的故事所以家长为孩子选择桥梁书的时候,也要注意从简单到复杂,这样循序渐进地读下去就好了。

二、怎样引导孩子阅读桥梁书?

我们怎样引导孩子阅读桥梁书呢?

1文字

桥梁书跟绘本不太一样,它比较注重文字描述,并且它的文字都是比较铺叙的,它会尽可能详细地交代情节、深刻刻画人物的细节,比如,它主人公的长相、表情、动作,甚至场景也会仔细描述。

它需要让孩子通过这个详细的描述,慢慢地了解这些文字想要表达的意思。

万一读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再看看图,之后孩子越读越懂,直到不再需要图画,那就是进入了儿童小说的阶段了。

2图画

桥梁书的图画主要是辅助文字的表达,解说文本中的重要场景、主体气氛;还有一些角色的外貌、形态、神情、感受。

同时,图像还可以深化文字的理解。

3题材

桥梁书的题材都是孩子比较感兴趣的部分,它大多从日常生活、大自然和孩子的想象世界取材,以趣味的情节,趣味的插图,引导孩子进入文学阅读的领域。

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孩子来阅读:

你知道这是讲的什么故事吗?是和友情有关的?还是和克服自己,让自己更勇敢的故事?当孩子阅读完后,能知道这个题材到底帮助他学习了什么,让他自己去感受。以后孩子碰到类似题材的时候,他还可以创作呢。

4文字、图画线索

有的桥梁书文图搭配得很紧密,它会引导孩子去思考,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促进孩子主动阅读。

所以我们带领孩子阅读桥梁书的时候,别忘记文字的详细叙述,图画的补充部分,以及题材的搭配,将这几部分结合起来阅读,效果会更好。

三、手把手教你如何带孩子读桥梁书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桥梁书的阅读,我现在给大家举个例子,与大家一起共读《送你一本书》这部作品,这样方便大家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桥梁书到底该怎么阅读。

我们现在看封面,封面的书名是《送你一本书》,有作者、画者以及译者。

图画就是一只熊,它正在读一本书,然后还看着你,看着你就是告诉这个读者:有没有兴趣来认识我啊?知道我在做什么吗?赶紧把书打开!这就是在吸引孩子来阅读。

我们再看这本书的封底,封底是告诉我们:它里面除了熊之外,还有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在里面都发生什么事情呢?

我们再看两边书眉的部分,有作者、画者、译者的介绍:它告诉你这本书不止一本呢,还有另外一本给特别的你,这本书也很好看哦。

我们透过封面、封底、书名的部分,让孩子先了解这本书。

如果这本书有几个章节,甚至还有目录,我们还可以带领孩子来读读目录,看它都要写些什么。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这个故事到底在说什么。

《送你一枚贝壳》是熊太最喜欢的一本图画书

打开内文,我们会发现到它的文字也不是很长,为什么呢?

因为这是比较初级的桥梁书,类似这样的,句子很短。

孩子会发现这页很快就能读完,这会使他感到特别有趣、特别有自信。他会想:既然我很快就能读完这一页,那么很快也可以读完一整本书。

这一页的内容告诉我们:《送你一枚贝壳》是熊太最喜欢的一本图画书了。那我们就知道这个图画书是爸爸送给他的,而且这个书名就是《送你一枚贝壳》。

这个短短的句子就把熊太这个角色说出来了。

所以不必担心孩子看不了桥梁书,初级的桥梁书都是很简单的,句子很短,内容简单、有意思,孩子会越看越喜欢。

熊太每天都要看一遍。

有时候是从学校一回到家就马上看,有时候是晚上睡觉前看。

因为已经看过好多好多遍,所以里面的句子他全都会背。

接下来我们看这一页。你会发现,这个句子非常仔细地描述了熊太怎么看这本书。

我们再看看插图部分,插图里有两张小图,第一张图书包还扔在边上,表示他是一放学回来,还来不及把书包给整理好,放到该放的地方,他就迫不及待地看书了。

第二张小图是他睡觉前也在看书,看着看着睡着了。

我们会发现,这跟以前孩子读的绘本的文字简洁是不一样的,它开始反复地去叙述这整件事情了。

不过,熊太还是喜欢打开书本,然后一句一句地大声念出来。

因为这样会让他觉得,自己好像真的和故事里的小狐狸、小松鼠在一起。

作者在这里也是告诉孩子,当你看书的时候,如果你已经会读一些语词和句子了,你可以大声地念出来。

你念着念着,就觉得好像跟书里面的一些角色认识了,像朋友一样了,好像每天和这个“新朋友”一起玩很多游戏,做很多事情。

这在无形中就教会了小朋友怎么去阅读一个故事书。

在《送你一枚贝壳》里,有一只小狐狸和一只小松鼠。

有一天,小狐狸从海边捡了五枚贝壳回来。

他把贝壳拿给好朋友小松鼠看,并问她:“你喜欢哪一枚?”

小狐狸认为,小松鼠一定会说:“我喜欢粉红色的那枚。”

熊太读的这本《送你一枚贝壳》里到底在说什么呢?

原来有一只小狐狸,还有一只小松鼠,他们是好朋友。有一次,小狐狸从海边捡了5枚贝壳回来,有条纹的,有粉红色的……

他想送给小松鼠一枚,他心想:小松鼠一定会选粉红色那枚。因为她喜欢穿粉红色衣服,拿粉红色包包,理所当然她会选粉红色的贝壳。当她选粉红色贝壳的时候,小狐狸就会大方地把它送给小松鼠,她一定很开心。

可是没想到小松鼠说她想要条纹的那个贝壳。小狐狸就愣住了,因为他也很喜欢这个有条纹的贝壳,那怎么办呢?

小狐狸当场没有说话,也没说给不给小松鼠,因为他舍不得,所以他就回家了。

回家了他也睡不着,心想:小松鼠这么喜欢这枚有条纹的贝壳,为什么不送给她呢?她是我的好朋友呀。

他想了一夜,第二天他告诉小松鼠:“最美的、有条纹的贝壳送给你。”

小松鼠很惊讶,她知道小狐狸也喜欢有条纹的贝壳,可是竟然还舍得送给她。小狐狸说:“好东西当然是送给好朋友啊!”小松鼠很感动哦,后来两个人之间的情感越来越好了。

熊太看完之后好感动,他想如果换成是他,他绝对不会像小狐狸那样把心爱的东西送给别人。

熊太每读一遍《送你一枚贝壳》,就更喜欢这个故事一点儿。

熊太悄悄地跟书里的小狐狸说:“小狐狸,你真了不起!如果是我,一定不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送给别人。就算他是再要好的朋友。”

熊太一边说,一遍摸摸小狐狸的头。

可是,故事绝不会这样结束啊,作者一定会考验熊太的。没错,过了几天,隔壁村因为大风的关系,很多东西都淹了,大人们送了很多物资过去。

小朋友说:“我们要帮助隔壁村的那些小朋友。”他们准备送文具、送书。熊太跟几个小朋友决定要送书,每个人都挑了一个最喜欢的书送过去了,熊太要送哪一本呢?

熊太看看自己的书架,书架上是有些书,可是都破破烂烂的。因为他特别喜欢《送你一枚贝壳》,所以他每次看都小心翼翼的,所有书中只有《送你一枚贝壳》是比较完整干净的,其他的都有破损。

可是他又不愿意把这本最喜欢的书送人,但又不能把破损的书送人,那怎么办呢?所以熊太就陷入两难了。

我相信小朋友读到这儿的时候,一定能体会到熊太的心情:

要把最最喜欢的东西送给别人吗?难道不送就代表自私吗,小气吗?可是送又舍不得,怎么办呢?来看看熊太最后是怎么做的。

熊太想了又想,真的是想了又想,最后他决定把《送你一枚贝壳》捐出去,送给隔壁村的那些小朋友。他送出去之后感到很痛苦,每天面对着少了《送你一枚贝壳》这本书的书架,他觉得很难过。

而且他好像没什么事可做了,因为以前放学回来或者睡觉前都会读这本书,一遍又一遍地读都没关系,可是现在少了这本书,他觉得心里空空的。

十多天后,熊太收到了一封信。

然而十多天后,熊太收到了一封信。他觉得很好奇,谁会写信给他呢?

他打开信一看,哦,原来他是隔壁村的小朋友兔美写给他的,还送给了他一份礼物,就是熊太这本《送你一枚贝壳》。

原来这个叫兔美的小朋友原本那几天生日了,以为会收到好多礼物,可是没想到碰到这种灾害,也没有办法收到礼物。

这时候刚好熊太他们村送了些书,她刚好收到这个礼物,她很开心。在她读完这本书之后也很喜欢这个故事,所以她特别写信来感谢熊太。

可是她怎么知道熊太的地址呢?

原来,熊太在收到这本书的时候,就已经把他自己的名字以及家的地址都写在书后面,他想:这本书是属于我的,所以就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和家的地址,万一丢了还会送回给他,可没想到,却变成兔美写信给熊太的依据。

熊太读完信之后,之前沮丧的心情全都没有了。他觉得隔壁村有一个小朋友,因为读了他送的书很开心,他自己也很开心。

他觉得自己也像小狐狸一样,把最喜欢的东西送给别人,别人也是开心的,他觉得他跟小狐狸一样棒。

小朋友看完这样的故事,是不是也觉得故事很棒呢?

四、阅读桥梁书的五大方法

好,读完了上面这个故事,我来给大家总结一下,当带领孩子读桥梁书时,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孩子去读呢?

1理解角色

我们大人可以跟孩子讨论一下里面有哪些角色,他们都有什么个性,比如说可以说说熊太、小狐狸他们都有什么个性。

2理解事件

整本书发生了什么事情?比如之前小狐狸终于决定把心爱的贝壳送给了小松鼠,最后熊太向小狐狸学习,把心爱的书送给了隔壁村的小朋友。

3分析结果

我们可以问小朋友: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把书送出去的熊太反而是开心的?

4推测情节

阅读过程中,也可以让小朋友来想象故事之后会有什么发展。可以在读的过程中预测,也可以在读完之后预测,比如,他们将来会不会相遇,变成好朋友呢?

5归纳主题

小朋友读完了这个故事后,能不能体会作者、画者在这个故事中想告诉小朋友什么。

家长知道怎样引导孩子阅读桥梁书了吗?

布谷老师说:

最后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归纳主题的时候,比如你可以问问孩子:你心爱的东西会不会舍得送给需要的人,送给喜欢的人?

这个讨论没有对跟错,孩子如果说:“我觉得不要,我可以送给他们别的东西。”

孩子是可以有他这样的坚持的,家长不要说:“你不这样做就会怎样怎样。”

我们主要目的是想通过这样的一本书让孩子学习,去了解作者、画者通过故事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同时也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往年中考作文 一棵树作文300字 初二我来了作文 英语短篇作文 有关于小动物的作文 悲伤的作文500字 我为班级献计策作文 善良的作文400字 对手是自己作文 500字游记作文 为你而歌作文600字 自我感受作文 二年级风景作文 游泰山的作文 我的恩师作文600字 法律作文400字左右 高中精益求精作文800字 关于刺猬的作文 窗外的花作文 介绍重庆的英语作文 学会宽容作文400字左右 冬天的200字作文 我钦佩的人作文 楠溪江作文 窗外的校园作文 游科技馆作文500字 初二生活作文800字 未曾远去作文 去图书馆看书作文 什么刚刚开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