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蝙蝠和雷达有什么联系?《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课文学习提示

2021-01-04 03:00:01
相关推荐

大自然是人类智慧永恒的源泉,动物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从动物身上,人们增长了许许多多的本领,增添了不少的智慧,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与动物给人们的启示是密不可分的。

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他们之间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科学故事呢?让我们走进课文,感知动物带来的启示。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蝙、蝠”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达、蚊”等14个字,会写“雷达、蚊子”等13个词语。

2、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二、识字写字。

1、读准多音字“系”,可在阅读中随文识记,联系另一个读音[xì] 进行对比识记,通过查字典,明白“系”在什么情况下读[jì]。再出示“系列、系统、关系、联系”“系鞋带、系领扣、系围裙”等词语。让学生认读,巩固识记。

2、“铛、蝇、证、障、荧、屏”是后鼻音,反复朗读,准确发音。

3、书写“驾、驶”两个字时,要注意马的不同写法。

三、学习建议。

本课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提问。学习时,可以先让学生回顾上一课学到的提问方法,然后一边阅读一边思考,记录自己的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接下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照课后的问题清单,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从内容、写法、启示等角度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提出更多问题,然后借助问题理解课文。最后,尝试迁移运用提问策略,针对课后的阅读材料从不同角度提问。

1、回顾提问方法,自读提问。

结合在上一节课提出的问题,交流学到的提问方法。在边读边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交流哪些问题是针对课文局部提的,哪些是针对全文提的。在交流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提出更多问题。可以筛选出一些有助于理解课文的问题,帮助解决。如学生可能会提出:“蝙蝠在夜里是怎样探路的呢?”可以引导学生聚焦第7自然段进行学习,,在勾画、批注的基础上,抓住“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等语句,明白超声波帮助蝙蝠在夜里判断障碍物的原理,从而揭示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2、借助批注和课后问题清单,讨论发现提问的不同角度。

可借助学习伙伴提出的问题和课后第二题的“小组问题清单”,引导学生明白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提问。先阅读清单中列举的问题和泡泡,发现可以从内容、写法、启示等不同角度进行提问。再说说学习伙伴的问题分别是从哪些角度提出的。在此基础上,梳理自己提出的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然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整理组内同学提出的问题,将相关角度的问题归并在一起,删去重复的问题。

感受怎样的问题是针对内容、写法提的,怎样的问题是从获得的启示角度提的。还可以从内容、写法、提示以外的其他角度提出问题,如,有的学生可能从作者创作动机的角度提出:“作者为什么要写《夜间飞行的秘密》这篇文章?”

整理好问题后,结合小组问题清单交流提问的不足。

3、借助问题。理解课文。

从整理好的小组问题清单中,选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然后借助这些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如,可以选出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飞行的秘密的?”可以追问是根据哪些段落提出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勾画、朗读相关语句,抓住关键词句从实验方式、实验结果的方等方面说说三次实验,再说说科学家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可以用表格帮助学生梳理,引导学生发现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飞行的秘密的。

还可以选出针对写法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要把蝙蝠比作没头苍蝇?”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到处乱转”,“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等词句,想象蝙蝠的状态。再联系生活经验,回想没头苍蝇四处乱窜的状态,从而发现蝙蝠和没头苍蝇具有相似之处,这样的表达生动形象。

对于“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聚焦文中的相关语段,找一找蝙蝠和雷达有什么相同点。通过信息的整合,学生可以发现“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嘴巴”“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发出的超声波”“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耳朵”。由此理解科学家正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才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使飞机能够在夜里安全飞行。

又如,对于:课文的题目是“蝙蝠和雷达”,为什么一开始要写飞机?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更熟悉雷达还是飞机。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雷达对大家来说是相对陌生的,而飞机却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课文一开始由飞机引入,有助于启发读者探究飞机为什么能在夜间安全航行,为下文理解雷达和蝙蝠的关系作铺垫。

4、自主阅读片段材料,巩固提问策略。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及时迁移运用,完成课后第三题。自主阅读片段提出自己的问题,注意从内容、写法、得到的启示等不同角度提问。然后选出有助于理解的问题,帮助解决。如,学生可能会提出“为什么叫变态茎”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植物的茎是怎样的,马铃薯和藕又是怎样的,发现茎已经变了模样,从而理解“为什么叫变态茎”。

再如,学生可能会提出“作者介绍变态茎的种类,为什么要举出具体的例子呢?”可让学生说说变态茎有哪几个种类,每个种类的代表是什么,为什么叫“块茎、球茎、鳞茎、根状茎”。从而体会通过举例的方法,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变态茎的各个种类。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君心小学教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亲情类 作文 初心 爱上阅读作文 19年作文 作文提纲范例大全13篇 中考的作文 激烈的足球比赛作文 冬天里的故事作文 教师节英语作文初中 写我的爸爸的作文 黄姚古镇作文 观察的作文200字 运动会作文儿 相信美好作文 我喜欢吃鱼作文 我被妈妈感动了作文 含泪的微笑作文400字 风景作文600字初中 温暖作文400字五年级 生活需要作文500字 口语交际作文100字 写一篇水果作文 550字作文大全 大自然的奇妙作文300字 四年级作文评语大全 作文某某我想对你说 运动会200米作文 珍爱时间作文 看菊展作文 勇往直前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