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世界史册:高尔基文学 资产者精神的退化 新文学创作原则和方法

2021-01-04 04:50:02
相关推荐

百家原创作者:文滨观历史

今天小编继续和大家聊聊关于高尔基的文学作品。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创作了一组写流浪汉的小说,如《叶美良·皮里雅依》、《阿尔西普爷爷和廖恩卡》、《切尔卡什》、《科诺瓦诺夫》、《马尔华》等。20世纪他的作品中出现了“大写的人”,即历史的创造者、现实的改造者和真理的传播者。与他们对立的是自私、贪婪、因循守旧的小市民,如剧本《小市民》塑造了火车司机尼尔和与之对立的两代小市民形象。剧本《敌人》第一次把俄国工人群体搬上舞台,他们为自身尊严和生存同厂主较量,提高了认识。

长篇小说《母亲》有划时代意义。它描写青年工人巴维尔和他母亲探索真理的艰难历程,表现劳动群众为自身解放的英勇斗争,在俄罗斯文学中第一次艺术地阐释了劳动者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和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真理。小说写了工人居住区的贫困艰难。巴维尔14岁丧父后当了工人,结识了秘密活动的革命者,开始读书,参加工人集会,逐渐觉醒。中心人物母亲刻苦、耐劳、善良。艰难的生活和丈夫的打骂使她胆小怕事,沉默寡言。起初她为儿子的活动担忧,后来她明白了儿子和他的同伴是穷苦人做事,在他们的感召下她终于走进儿子的队伍,了解到工人的苦难是老板剥削压榨的结果。

儿子被捕后在法庭上揭露现行制度的虚伪和反人道,使她决心把儿子讲的真理告诉更多人。小说的结尾,母亲在火车站被暗探发现,她把印有儿子演说的传单撒向群众,人们结成围墙保护她。她不顾暗探殴打,高呼“真理是用血海也扑不灭的”,表现了普通妇女的精神飞跃。小说在俄国遭禁,在美国问世后,被译为德、法、意等文字流传。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及长篇小说《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等扩展了哲理主题,深化了对俄国社会的历史认识和对市侩习气、奴性心理的剖析。

作品对人物心灵的透视别具一格,讽刺的光彩闪烁。自传体小说在他的创作中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三部曲通过他童年和青少年的经历描绘了俄国外省生活实景。小说力求表现来自底层的主人公如何与逆境搏斗,战胜生活中的丑恶,求得精神成长;如何不懈地用高尚、美好的思想情感充实自己,探索有价值的人生。《童年》以蒙太奇的结构展现刺伤主人公阿廖沙纯真心灵的桩桩丑事:母亲遭继父毒打;一个舅舅经常喝得醉醺醺,毁坏家里的东西,打死了自己妻子;另一个舅舅把烧红的顶针递给半瞎的老匠人;外祖父对外祖母连踢带打,以致她的两根发针扎进头皮里;漂亮的小帮工不幸惨死,等等。

这个充满仇恨的生活圈子在阿廖沙心里引起强烈反感,他最爱心地善良的外祖母,在她讲的故事里获取对光明和美好的向往,她那无私的爱使阿廖沙变得坚强。母亲病故后,外祖父便把他推入“人间”,让他孤零零地走上坎坷的人生道路。《在人间》描述十岁的阿廖沙离家在外自谋生计:在鞋店当学徒,干各种伺候人的杂活,烫伤双手;在绘图师家当学徒,因受不了女主人虐待逃到轮船上给厨师打下手,学会读书,开阔了视野,决心上学。《我的大学》写阿廖沙怀着大学梦来到喀山。

大学对穷孩子是空中楼阁,他住贫民窟,到处打工。在广阔的社会大学他结识了各种人遇到各种问题。他苦苦思索人活着为什么,没找到答案。他学习劳动,立志要有作为,却不为人所需。苦闷、迷惘、失望使他朝自己开枪。在工人兄弟的关怀下,他振作起来,继续走探索真理的道路。1923年他还创作了《柯罗连科时代》和《初恋》这是他构思而未完成的第四部自传体小说的片段,其中短篇小说《初恋》被罗曼·罗兰和茨威格誉为“真实到无与伦比的程度”,好得“惊人”。早在19世纪末,高尔基已开始写资产者精神的退化。

《福马·高尔杰耶夫》中出现了原始积累型的资产者。福马的父亲绰号“狂人”,他拼命工作,积攒每一个戈比,贪婪地享受,连儿子福马也诅咒他。当福马因善良终于对社会叛逆时,他被宣布患了精神病,失去财产,沦落街头。剧本《瓦萨·日列兹诺娃》的主人公是轮船公司女老板,心狠手辣,伪造遗嘱,谋害亲人,把自己家变成仇人窝。在1936年的改写本中,作者加了个女革命家,她是女老板的儿媳。为让孙子成为公司的唯一继承人,婆婆指使心腹告发儿媳,但自己却犯心脏病去世。长篇小说《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通过一家几代人的经历,概括了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半个世纪资产阶级的兴衰。第一代人伊里亚当过公爵的家奴,后来开办纺织厂,让儿子与市长女儿结亲,又把市长的寡妻弄到手当情妇兼谋士。

他的工人劳动繁重,衣食不保,许多人因肺病丧生。他死后,儿子继承家业,更疯狂地追逐金钱,但“家业”压得他精神恍惚,对一切失去兴趣,整天与女人厮混、酗酒放荡。到第三代,家业每况愈下,不肖后代除了安逸与享受别无他求。一个儿子觉得自己多余,和情妇出走,被人从火车上扔出摔死。另一个具有爷爷的意志和力量,努力寻求新路。史诗性作品《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文学创作、思想探索的结晶。作者一直探索“人为什么活着”,塑造了一系列艺术形象,揭示燃烧和腐烂这两种生活的本质。

那些同祖国和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的人有无限生命力,定会铸造辉煌人生;而脱离人民、自我中心的人只能落个悲惨结局。小说以主人公经历为主线,描绘十月革命前40年俄国社会的历史画卷,展示俄国知识分子思想历程。萨姆金的一生是“空虚灵魂”的毁灭史。他自幼被娇惯,傲慢、自私、装腔作势,从不吐真言,貌似革命派,背后却颓废、虚无。大学毕业当律师后,他穿梭于各派政治力量间,装出不偏不倚,捞取虚名。莫斯科工人武装起义时,他被迫卷入,但却一心盼望革命风暴早日过去,自己谋上个肥缺,过舒适的日子。

他标榜超越党派,却推崇颓废派作家,为自由派文集喝彩。他沉湎女色,与沙皇暗探往来。他吹嘘自己有独立人格,实际已沦为旧世界的奴才。在小说结尾,他“像一袋骨头,被人们抛向路旁”,结束了可鄙的一生。萨姆金是时代产物,他一步步丧失人格,卑鄙和自私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与他截然不同的是大学同学库图佐夫。他是有理想、勇于献身的革命者,也是充满生活情趣的普通人是新型知识分子的形象。高尔基一生留下许多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论著。

《保尔·魏尔仑和颓废派》指出文艺应当肩负改造现实的社会使命,反对文学的自然主义和颓废派倾向。苏联时期他先后写下《我怎样学习写作》、《论文学》、《论语言》,阐述文学原则、创作方法与技巧,强调文学要鲜明地反映现实生活,要从未来的高度观察描写现实,主张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新文学创作原则和方法。《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则提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应作为苏联文学的创作方法。他的理论和作品对苏联文学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大家最喜欢他的哪些作品呢?

以上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标题大全 专业作文 专升本作文 作文 等待 特别的作文 我发现 作文 值得的作文 抄作文 作文小白兔 花园的作文 情感的作文 假期作文英语 介绍家乡作文 打开 作文 鸭子作文 家乡英语作文 太阳的作文 优秀初中作文 美食英语作文 玩耍作文 高中作文600 作文长大了 蜗牛作文 作文等待 旅游景点作文 门作文 青少年作文 享受 作文 作文母校 狗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