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难得糊涂”与“保持清醒”(深度好文)

2021-01-04 07:45:01
相关推荐

糊涂,是人的一种状态;清醒,是人的另一种状态。这两种状态虽然不同,但都是为人处世所常有所必需的状态。

不该糊涂糊涂,是愚钝;不该清醒清醒,是痛苦。在生活中,如果能“留一份清醒,留一份醉”的话,也许更好。

真糊涂的人,有时在笨拙中显出可爱;假糊涂的人,往往在聪明中看出智慧。小糊涂,总是能解决大问题;大糊涂,总是弄巧成拙,败坏大事情。

真清醒的人,往往健康理智,不盲目冲动;假清醒的人,往往自作聪明,轻浮急躁,机巧卖弄。小清醒者,好为人师,不懂装懂,论人长短,说人是非;大清醒者,看透世事,心明如镜,孤独沉默,守口如瓶。

关于“糊涂”和“清醒”,古今中外有不少人都给予了思考和探讨。其中,最著名最精彩的论述,恐怕还是清朝七品县令郑板桥说过的“难得糊涂”四个字,以及他对这几个字做出的注解和说明了。

他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这简单的几句话,以过来人的身份,仿佛把“糊涂”和“清醒”的问题基本上说清楚了。

其一,他说“聪明”难,其实就是说人要保持“清醒”很难。人要做到聪明和清醒,的确不容易,需要下一番很大的功夫。要学习,要积累,要思考,要分析,要研究,要感悟,要提高。久而久之,人才会变得聪明起来,清楚起来,清醒起来,摆脱愚昧糊涂的状态。

其二,他说“糊涂”难,也就是说如果人“不清醒”也难。如果人总是处于糊糊涂涂、无是无非、混日头的状态,面对纷纭复杂的世事,面对智慧而又狡诈的人群,又如何妥善处理和积极应对呢?如果该担当不能担当,该决断不能决断,该尽责不能尽责,该说话不会说话,该斗争不会斗争,人的合法权益如何保障?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如何体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又表现在哪里?所以,要做个糊涂人,也难。

其三,他说“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就是说要让清醒的人“装糊涂”更不容易。明知是黑的,要说成白;明知是错的,要说成对;该做的不去做,不该做的偏要做;等等。那种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行为,还要让聪明清醒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佯装不知不懂,不去过问,这对于一个有道德有良知有正义感有个性的人来说,将严重扭曲其精神人格,必然是一件十分痛苦和难以忍受的事情。所以说,“装糊涂”更难。

接下来,郑板桥又说了人为什么有时要“装糊涂”,怎么才能做到“装糊涂”。他说,装糊涂的目的,不是为了将来图“福报”,而是为了“当下心安”,为了求得“内心安宁”。其方法是:“放一着,退一步”。放,是宽容;退,是忍让。说到底,就是要克制自己,坚强忍耐。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做到和做好“装糊涂”。

对郑板桥们来说,这也许是来自生活实践中经验教训的智慧总结,的确有其积极的处世意义。能够做到“装糊涂”的人,其实内心还是“清醒”的。他们明白,有些事情糊涂点比清楚点好,因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严则无徒”。表现太“清醒”了,可能会好心办坏事,甚至有时还会危害大局。而能够“装糊涂”的人,则大智若愚,外圆内方,为人处世往往能够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可事物也有其反面性。如果“装糊涂”带来的不是“心安”而是“心痛”,那么,这“糊涂”还有没有必要装下去,就是个问题。而且,如果世上“装糊涂”的人多了,公平正义就会受到排挤,就会被压缩空间;魑魅魍魉就会肆无忌惮,出来狂欢;人间正道也就会变得阴云密布,更加艰难。

所以,人们在理解郑氏“难得糊涂”的时候,还是要“保持清醒”。最起码,我们要做到:即使在不得不“糊涂”的时候,即使在必须“装糊涂”的时候,即使在痛苦忍耐、经受内心折磨的时候,也不能丧失做人的底线。

鲁迅先生说,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装糊涂”如果到了要“灭亡”的境地,即使如郑板桥这样的智者,恐怕也要拍案而起,拔剑而出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成长作文 反思作文 故事作文 难忘的小学生活作文600字六年级 我想对您说作文400字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作文 20年后的家乡作文 我的家乡二年级作文 荡秋千作文 桥的作文 四年级上册作文 借景抒情的作文 坚持不懈的作文 美丽的校园作文 关于老师的作文 家乡变化的作文 日出作文 我的朋友 作文 初中作文素材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500字 写人的作文800字 我的朋友作文500字 自命题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400 有关青春的作文 关于生命的作文 写狗的作文 倡议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