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赵孟:有人骂他叛徒 有人赞他国士。一生荣辱任风雪

2021-01-04 10:35:02
相关推荐

赵孟顺(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吴兴人。生于南宝祐二年,卒于元代美宗二年。

赵孟是宋太祖赵匡之子秦王赵德芳之世孙。其五世祖乃安王子偶。南宋高宗无立子之子赵,是为宋孝宗,孟四世祖的圭即孝宗之兄,被赐第于湖州,孟即生于潮州(今浙江省湖州)吴兴,所以后人又称他为赵吴兴赵孟额12岁时其父去世,他的生母丘夫人流泪告诫他:“汝幼孤,不能自强于学问,终无以成人,吾世则亦已矣。”

由是孟刻厉、昼夜不休。14岁,因父荫补官,尔后仍以读书、练字、作文为主。不满20岁,“试中国子监,注真州(今江苏六合、仪征一带)司户参军”。参军只是一个下级小官。其时南宋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本来就十分腐朽的政权,经奸相贾似道欺误,已浊乱不堪。同时的蒙古军又益加强大,分兵击宋,宋势在必亡。

孟23岁时,元人攻进南宋都城临安,恭帝投降。元军复渡钱塘江追杀南宋的残余势力。国乱如麻,赵孟却闲居里中,研究学问,以谋“异于常人”。孟26岁时,宋王朝的残余势力完全被元军消灭光。所谓“皇元混一”。他的母亲又一次告诫他:“圣朝必收江南才能之士而用之汝非多读书,何以异于常人。”

赵孟益自力于学,时从寓居于湖州的老儒敖继公质问疑义,经明行修。且经常写字、作画、吟诗,他和钱选等八人被称为“吴兴八俊”,声闻溢涌,达于朝廷。当时任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司事的夹谷之奇就特别欣赏他。后来,夹谷之奇任主管官吏的吏部尚书,就推举他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赵孟却推辞了。赵还曾有《赠别夹谷公》诗云:“青青蕙兰花,含英在中林。春风不披拂,胡能见幽心。”

据《宋史翼·赵若恢传》所记,赵孟后来避地新昌山,与其族叔赵若恢邻居,相得甚。闻知元主求赵氏之贤者,子昂又转入天台依杨氏,为元所获。程文海第一次去江南时,绑架赵孟的人强行把他交给程文海,孟称疾力辞,并说,尧舜在上都准许巢、由隐居,我愿做隐士。程文海感其义而释放了他③

赵孟的一生人臣之位已极,他身享无穷荣华,然而却心受无穷折磨。他的一生可用“矛盾、痛苦、悔恨、委屈”八字来概括,一生富贵,却“中肠惨戚泪常淹”(见《松雪斋文集》,以下所引赵诗,不注明者,皆见此集),痛苦极了。

赵孟对他的大宋王朝当然是有感情的,直至晚年,也没有停止他的故国之思。但南宋之腐朽又使他失望。破坏是不行的,因为他是宋朝

臣民,又是宋太祖的后人,维护又没有力量,况且大厦将塌,一木难支。他的心情矛盾,又是爱又是恨。他后来在杭州写的《岳鄂王墓》诗,便可见其思想之一斑: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原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

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在宋朝灭亡之前,他绝没有叛宋降元。但他当时还年轻,不甘心终老于户牖之下,他希望干一番事业。他说:“士少学之于家,盖欲出而用之于国,使圣贤之泽沛然及于天下。此学者之初心。”(《松雪斋文集》)他的生母很早就教育他要“自强于学问”。元初,又告诫他“多读书”“以待圣朝之用”、“以异于常人”。所以,尽管他处于风雨飘摇的时代,仍然是“昼夜不休”地读书,以奇性货待贾。

他很明白,当时参加任何政治、军事上的斗争都是无益的,事实上,他没有那样做。他非常希望出仕,干一番大的事业。但他又是宋朝宗室,不能降志辱身以事胡元。他也清楚,那样做会遭到世人和后人的非议。(他的很多诗皆可证明)所以,当元朝贵族夹谷之奇第一次举他做翰林时,他拒绝了。元统治者几次去江南搜访江南遗逸,大部分人皆拒绝出仕,谢枋不但拒不出仕,并谓江南人才仕元可耻。在赵出仕前后,还有很多人劝他不必如此。戴表元有《招子昂歌》(见《剡源文集》卷二十八),牟山献有《简赵子昂》和《别赵子昂》诗(见《陵阳集》卷一、卷四),吴兴刘承干跋《陵阳集》时还特别指出:“…如《简赵子昂》云:余事到翰墨,藉甚声价喧。

居然难自藏,珠玉走中原。’曰‘藉甚’曰‘居然’,皆隐寓不足之辞也。又《别赵子昂》诗云:‘荆州利得习凿齿,江左今称庾子山’,亦以子昂之仕元而哀之也。”子昂是王孙的身份,和别人不同,他是仕元还是隐居,乃是生与死的问题。谢枋拒绝仕元,后来被元杀害便是一例。当第二次被有司“强起”出仕时,他仍然抗议,谓之“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今孟孟贯已为微、箕,愿容某为巢由也。”然而到第三次,他不得不出仕。这一次,可能还是有点绑架性质。他自己的诗“捉来官府竟何补,还望故乡心惘然”便是证明。但孟毕竟是出仕了,未能以一死而殉赵宋,正是他矛盾心理的归结。他从小愿学而用之于国的思想是不能不起一点作用的。

后世文人常因赵孟以宋“宗室之亲,辱于夷狄之变(仕元)”责难他的人品,乃至影响对他的艺术之评价。

若以新道德观之,仕宋、仕元并无二致,何况赵孟烦并没有出卖宋室,也没有在宋朝灭亡前降元求仕,而只在宋朝这只破船沉没之后,被人硬拉到别船上的。

若以旧道德论,赵孟当然应该像伯夷、叔齐那样耻食周(元)粟而饿死,能隐则隐,不能隐则一死而殉宋室。赵孟本人则既希望发挥自己的才干,又不希望出仕元朝,最后半推半就地做了元朝的官。他到底缺乏猛士的精神,缺乏刚强的性格,缺乏磅礴的气魄。他为官后又后悔,一心向往隐逸。

因为他的影响,入仕是身不由己,但他也并不能拍案而起,卷席而去,或者像田横那样不辱身命。隐逸也只是他一生的向往,留在他的思想中。他缺乏一往无前的积极精神和果断决策。他虽遭人讥笑和非议,却不仅不计较,反能自责,宽容以待人,他性情温顺和平,不违抗皇帝的旨意,小心谨慎,为官期间,不鞭答一人。“士大夫莫不颂公之德”。(见《赵公行状》)但伺机一举杀死残暴的桑哥,上下游说,左右捭阖,又显示他十分精明。这些皆在他的艺术中有所表现。他的艺术是温润整暇的,而不是刚猛峻拔的;是柔顺轻雅的,不是气势磅礴的;是清和、平淡的,不是奇险怪倔的;是内含的,不是外露的;风格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不是单一简纯的等等,皆其人格之体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书迷作文 成长作文开头结尾 难忘的作文400字 春季的作文 奶奶作文600字 童年的作文怎么写 阳光作文800 观察日记的作文 快乐童年的作文 优秀的作文题目 编童话作文 作文第二次 人物的故事作文 作文400字写人 开心作文400字 中考作文主题 猫的作文300 观后感作文500字 纪念日作文 500字作文写人 写作文100字 全国作文大赛 小鸭子的作文 我的闺蜜作文 我明白了作文 雨 作文600字 作文照片的故事 300字想象作文 作文开头好句 感谢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