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从挂科到剑桥 只因我做到了这2点

2021-01-04 11:55:02
相关推荐

写在前面的话:从四川一个小县城到世界顶级学府所在地剑桥,从学渣到学霸,从被老师管理到向上管理老师,从沉浸在舒适区到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他到底经历了什么?话不多说,一起来看看他的改变之路

作者:何坤灵

个人情况:00后留学生,连续创业者,古琴文化推广者,2019剑桥大学本科录取。

各位家长朋友们和同学们,大家晚上好。现在是奥克兰时间零点十分,很高兴能有机会为大家分享我的成长历程。

如果现在有人告诉你:“你能考上剑桥”,你会怎么反应?你可能会表面上谦虚一下说“不敢当不敢当”;当然,你也可能会觉得那个人疯了。

今年年初我学校得知我的录取结果后,就连我的Dean也对我说:“James,我们完完全全,没想到会是你。”这倒不是学校不信任我,如果三年前有人告诉我:“你能去剑桥”,我估计也会建议他去精神科检查一下。

确实,不管是成绩、课外活动还是特长,我都远远排不进年级前五。四年前刚刚来奥克兰时,我的英语可以说是惨不忍睹,10年级的年终考试,我只拿了三十多分。

就算是去年年底高中毕业时,我的成绩也远远不算最好的。我虽然全部都拿到了A,但分数都是91,92,只是刚刚过线而已。我有一个同学名叫Caleb,他去年拿到了三个世界第一,两个新西兰全国第一,还斩获了好几个奖学金。跟他比起来,我的成绩真的不算好。

想想,论家庭,我父母都只是高中勉强毕业;论学术,我没有那些学霸们七八科的满分,也没有任何竞赛的奖项;论课外,我不是学生会主席,不是辩论队队长,也没有参加什么社团。不管是从哪一个角度来看,我手里拿着的都不算是最好的牌。那么,我到底是怎么被剑桥大学录取的呢?

跟大家分享一个在剑桥面试的时候发生的事。在和我讨论教育话题的时候,面试官突然问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尼日利亚的教育部长,你会不会在基础教育阶段使用英语教学呢?”

这个问题相当专业,完全不是高中教程里的内容。但对我来说呢,因为已经自己做了好几年的教育行业与政策分析,这个问题就完全不难了。

我回答说:“尼日利亚是一个高生育率的低收入国家,如果将基础教育全部用英语进行,就很有可能会在受过教育和没受过教育的人之间产生社会分层;不过,英语教育是尼日利亚培养尖端人才、与国际接轨的最佳方式。”

“所以取折中的策略,将小学阶段的教育用本国语言进行,从而提升社会整体的教育程度,同时在中学阶段过渡到英语教学,从而给学生更多出国深造的机会。”

听了我的回答,招生官点了点头,继续回到了我们之前的话题上。

招生官为什么要问这种刁钻的问题呢?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剑桥大学最近接受了中国的高考成绩,只要你高考考到全省的前1%,你就有资格申请剑桥。

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就在我的家乡四川一个省里,每年就至少有5000人有资格申请剑桥。想想咱们全中国能有多少人可以申请剑桥,想想全世界又有多少人。

可是,剑桥每年只录取四千多人。也就是说,申请剑桥的学霸的人数,远大于被剑桥大学录取的人数。想被剑桥录取,真的不能只靠成绩。

剑桥想要的人,可以被总结成这句话:首先成绩不坏,然后无可替代。

在剑桥面试之前的那天晚上,我和一群剑桥的学长们在餐桌上聊天。他们在聊的话题是东欧语言与西欧语言之间的异同。想想,如果没有相当的基础知识积累,我连跟他们搭话都搭不上。

这些基础知识,就是我们中小学阶段在学校里积累的,简单说就是我们的成绩。但是,成绩不坏,只能让你与其他全球学霸们在剑桥同场竞技,要想在他们中胜出,我们就需要让自己无可替代。

这其实不是我原创的,孙子兵法里的“以正合,以奇胜”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学校里的成绩就是我们的正兵,正兵是战场上两兵相合的前提。没有好成绩作为正兵,我们根本没法跟其他学霸同场竞技。

但是要想取胜,正兵就不够了。我们需要自己的奇兵,我们需要那个让我们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东西。

所以,我今晚和大家分享就会分成这样两个部分。首先,我们会聊聊怎样才能有一个正兵、让自己的成绩不坏;然后,我们会聊聊培养奇兵、让自己变得无可替代的秘诀。

上半场

要怎样才能让自己成绩不坏呢?我的方法是,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获者稍微大胆一点,就是要对自己的老师进行向上管理。

你可能会说,不应该是老师管理学生吗,学生怎么可能反过来管理老师呢?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新西兰学数学的方法。

尽管新西兰的高年级数学涉及很多国内要到大学才会学到的内容,但我的数学成绩四年来都保持在了A*。而且,这个过程中我并没有上过补习班,也没有拼命刷过题,我甚至不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还几乎从来不听讲。

胆子这么大,这是要造反了是吧?我们要是直接提这些要求,老师肯定是不会待见的:“竟敢不听讲不做作业,简直是对我的科目的不尊重,简直是对我本人专业能力的不尊重,如此大逆不道,简直不同戴天。”

所以,咱们向上管理老师,其实是有方法论的,下面我就分享一下管理数学老师的三个步骤。

首先,你可以在假期里的时候就拿到教材,提前自学一章。这一步的目的是积蓄实力,这样我们才有对老师向上管理的底气。这个时候啊,你得把那些特别难的题给单独抄下来,写出自己尝试解题的步骤。

到了开学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向上管理的第二步了。你下课去找到数学老师:“老师老师,我假期的时候尝试提前学了一点内容,其他题都挺简单,但就这道题我真的百思不得其解,我把所有的步骤都写出来了,您能帮我看看哪步做错了吗?”

这个时候你表面是在虚心请教,其实呢是在暗中催眠。我们来还原一下老师这个时候的心理活动:“诶哟这孩子,假期竟然没事找事自己找题来做,肯定脑子抽了特别爱学习!你看,他一有自学能力,二能自律做题,三,还来请教我、特别尊重我。”

同学们看啊,这样一来,老师的自尊心和被需求感都得到了最大的满足,我们是时候补上最后一刀了。

老师跟你讲解完这道题、你感谢老师后,你最后补上一句:“老师啊,我这学期,能不能跳过那些简单的题,自己多找点这些难题来做呢?我保证绝对不会在简单的题上犯错。”

这个时候,老师还沉浸在多巴胺的喜悦中,说不定真有可能会同意你的请求。你接下来几周再慢慢得寸进尺,老师甚至会同意你上课自己自学,不需要听讲。至此,向上管理宣告成功。

全都是套路啊,这就是我对理科老师向上管理的三个步骤。首先提前自学,积蓄实力;然后虚心请教,暗中催眠;最后当老师心情挺好的时候,我们向上管理,重获自由。

当然这个套路也是有前提条件的。首先,这个过程中你必须对老师保持绝对的尊重,只有这样,老师才会自愿成为你学习的加速器。然后,你必须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自己去管理自己的学习。

最重要的前提是,你必须对这个科目特别擅长。我自己刚来新西兰的那一年,数学几乎从来没低于过满分,所以能够有底气自主学习。到后来,我在数学物理两科上都用了这个套路,完全不需要花任何课外的时间来学习这两个科目,为我自己的创业留出了时间。

所谓向上管理,本质其实是主动去提升自己学习的效率。如果你也有自己比较擅长的一个理科科目的话,也不妨试试这个套路,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说完理科,我也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学文科的方法。我自己从小就不是很擅长文科,到新西兰后要用英语来学文科,我就更是两眼一抹黑。

第一次地理考试的时候,我只拿了40多分,完全不及格。但后来的一年里,我从不及格一路打怪升级,最后竟然拿取了新西兰的全国第一。这路上的方法,就可以被总结成这八个字:课内话痨,课外超纲。

课内为什么要话痨呢?因为文科的学习要点不在于死记硬背,而是在于能够活用知识、产生自己的思考。上课多发言、多参与课堂讨论,就是最好的方法。

那么为什么课外还要超纲呢?因为文科需要相当广的知识面,我们必须主动拓展自己的眼界,才能在真实世界中给自己的思维磨刀。

除了上面分享的学习理科和文科的不同方法,我还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在辅导同学的时候经常说的一句话:

“To get 80%, you need to be smart. To get 100%, you need to be dumb.”

要拿80分,你需要变聪明;但要拿满分,你就必须得变笨。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能总是依靠自己的聪明,要想轻松高效的学习,我们就需要在学习中有系统思维。

比如我在辅导数学的时候,就会用CKWR(计算、知识、读题和过程)这四个标签来标注所有的错题。一道题丢分了,绝大多数的情况不是知识的原因,而是在工作习惯上有系统性的缺陷。

前几周期中考试之前,我就用这个方法帮两个同学复习数学,考试成绩出来后,平时只考30多分的Melinda,这次得了51分;平时考70多分的Lance,这次则考了96分。这就是系统思维的力量。

我在辅导写作的时候呢,就更加粗暴了。我在辅导Stanley文学赏析的时候,会教给他几个常用的句型,然后就开始让他每天选择一个主题来写一句话。不多,就一句,但我会挑战Stanley去坚持一百天。

一百天,每天一句话,就是一个系统性的长期训练。这样练习下来的效果,是临时抱佛脚去上几个补习班不能相提并论的。

系统思维其实也可以用在我们对未来的规划上,引用刘润老师的一句话,我们心中要始终有不变的目标,脑中则要一直根据情况调整计划,而手中从不能停止行动。

我在帮一个朋友Xiao做学业规划时,就在帮他确定目标后,每周跟他见面跟进、根据当时的情况来调整计划。我只是助理,他才是主力。

刚刚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在说我们如何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拥有更高的学习效率。我们可以对老师进行向上管理、自己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我们还可以用系统思维,来保证学习里没有无用功。

当然,是学霸,也不一定能考上剑桥大学这样的世界名校。我们要做到首先成绩不坏,然后无可替代,才能在与全球精英的竞争与合作中拔得头筹。现在我们就进入下半场:怎样才能让自己无可替代。

下半场

大家其实已经可以在PPT上看到答案了。要想变得无可替代,我们就得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如果走不出来,就永远都不能变得无可替代。我就用自己的故事来给大家举个例子。

2015年的时候,我刚刚一个人到完全陌生的新西兰来求学。那时的我什么都没有,没有父母的陪伴,没有朋友的照应,也没有个人的能力。这时我想变得无可替代,真的是难上加难。

当时我就开始思考了:14岁的我,有什么东西是其他人无可替代的呢?答案是:我会弹古琴,而新西兰却几乎没有人在做古琴的推广。

我学琴时,师父除了技法,还教给了我许多古琴背后的历史文化,这就让我后来的推广有了内容的基础。2016年起,我便开始在新西兰的学校里介绍古琴。后来,我开始与奥克兰大学孔子学院合作,还在2017年接受了当地华人媒体的采访。

这时我发现,14岁时在迷茫中闷着一股劲走出舒适区,已经让我成为了留学生当中最无可替代的那一个。

说实话,现在想起14岁的时候,自己背着琴到陌生人家里去教琴,我真不知道那个时候哪里来的这么大胆子。但正是在舒适圈外,这样充满挑战,甚至是充满危险的环境中,我才得到了后来前所未有的成长。

突破了自己的舒适区,这时的我就开始突破更大的舒适区了。古琴的音乐一般都是古曲。很少有人弹奏现代曲目,更别说西方的音乐。这时候的我就壮着胆子,和奥克兰一个大提琴的小妹妹一起创作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冰与火之歌·古琴大提琴二重奏》。

现在,再次突破了舒适区的我,就成为了在弹古琴当中也无可替代的一个。这时,我对自己的舒适区来了第三次突破。

2017年3月1号的时候,我在朋友圈发了第一篇《每日精进》。其实我小时候完全不擅长写作,最开始公开写东西的时候,纯粹是为了试试在微信里推广古琴。但这个小小的每日精进,我却不知不觉地写了100天,200天,300天,今天是我写每日精进的第823天,加上这两年写的演讲稿和文章,我一共写了超过25万字。(本文发布当天是第841天)

不过,大家别看我在校外的生活有多么耀眼。我自己最走不出去的舒适区,其实是英语社交。就算是在新西兰待了一年半,我还是一个外国朋友都没有交到。

我记得那是我高二开学的那天早上,学校图书馆格外冷清。平时最早到校的我,此时却发现图书馆里已经有一个小同学在刷题了,而且目测初三的他,面前却摆着高一的期末考试题。

如果是往常的话,我估计感叹一声后生可畏,然后继续自顾自地埋头看书。我跟他的生活完全不可能有交集。但那天早上我脑子却不太对劲,我放下了手上的书,主动上前跟他聊了起开。我们那天聊了些什么呢?

我那天,其实没听懂他说了什么。我估计,他也没听懂我说了什么。但是这并没有妨碍我们成为朋友,他的名字叫Stanley,至今仍然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

那天之后,奇迹发生了:通过Stanley,我交到了第二个朋友、第三个朋友,一周内就完全融入了一个说英语的朋友圈。在这个朋友圈里,我的英语突飞猛进,最终在那年年底考取英国文学A*的成绩,成为了学校第一个考取文学年级第一的中国留学生。

这就是走出舒适区的力量。如果那天早上我没有主动和Stanley聊天,我不可能融入他的朋友圈,我的英语将很难得到如此快速的提升。

但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我走出舒适区的这一步,走的非常尴尬,非常踉跄。其实,走出舒适区的第一步往往都是这样的,没有想象中的昂首阔步。

这一步,不,只能算是小半步。这小半步我们会走的很踉跄,很尴尬,甚至会跌倒。但我们想走出舒适区,其实真的只要小半步。可别小看这半步,它虽然不能直接帮你提升能力,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首先,它能帮我们把被动思维转变成主动思维。我刚到新西兰留学时最大的一个发现,就是这里的课堂上,同学们都会争相发言,从来不需要老师去点名;而且,就算是到了快考试的时候,老师也不会给同学们布置刷题的作业,反倒是同学们会主动去找老师要题。

这就是被动思维和主动思维的区别,国内国外上学其实都是应试教育,唯一的不同就在于你是被动听讲,还是主动出击。

走出舒适区的这小半步还有另外一个力量,那就是把我们的世界观从一个静态世界,转换成一个动态世界。

静态世界是什么呢?静态世界就是一条直线:我现在的能力考不上剑桥,未来也永远考不上剑桥。

而动态世界则是一条上升的曲线:我现在的能力考不上剑桥,但经过我的努力的坚持,有一天,我说不定能考到剑桥。

我自己也是一样,在2017年年底的时候,我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里发布了一篇文章,标题是《我凭什么不能考哈佛》。从那时起,我才彻底走出舒适区,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能逼自己成长的高目标。最终我虽然没能考上哈佛,但也远远超过了自己和身边人的预期,考上了剑桥大学。

所以,要想让自己变的无可替代,我们必须敢于迈出踉跄的小半步,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这意味着从老师爸妈推着我们学习,变成我们推着老师和爸妈来帮我们学习。这甚至意味着跳出学校的束缚,不再把所有的时间花在成绩上,而是走进真实世界去提升我们的综合能力。

爸妈们估计会说,走出舒适区不是一件易事,路上一定要有毅力。毕竟舒适区外的路充满了艰险,我们要怎样才能坚持下来呢?

这个问题,我自己在做古琴教学的时候也纠结过。古琴是一个很难学的乐器,光是学基本功就得花大半年的时间,所以学员很难坚持。我作为古琴老师,就一直在想办法让坚持变得容易些。结果,我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获得了答案。

当我正苦思冥想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坐在身边的Stanley在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Piano tiles,其实就是别踩白块的音乐版。

Stanley玩这个游戏的手速实在惊人,快到我都根本看不清他的手指了。我想,Stanley能玩到这么熟练,想必是经过了大量的练习吧?是但以我对他的了解,Stanley是绝对不会花时间去坚持练习的。他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么熟练的呢?

答案是,这个游戏尽管超级简单,却提供了上瘾所必须的两个条件:首先要有即时的反馈,然后这个反馈还得随机。

我发现,Stanley每点击一次按键,游戏都会即时发出声音来反馈。而且每个按键的节奏还不一样,这就创造了随机的反馈。即时和随机一结合,Stanley就上瘾了,可以毫不费力的完成看似几乎不可能的练习。

而学习之所以无聊,其实也就是因为没有即时和随机这两个特性。我们做了那么多道数学题,还是看不到自己明显的提升,而且这些题往往都是千篇一律,实在是太无聊了嘛。

于是呢,很多老师和爸妈就会跟我们说:孩子啊,你要把打游戏的心思用在学习上啊!不过我们换个角度来想想,我们既然已经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那为什么不把学习变得轻松一点呢?我们说不定能真的对学习上瘾哦。

天哪,这世界上怎么可能有对上瘾的人呢?诶,还真有,我身边就有一个。

他的名字叫Oscar,是我的一个华裔朋友。他今年15岁,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自己的摄影作品,现在有上千粉丝,已经被一家摄影公司兼职雇佣了。

我最早认识他的时候就很吃惊,一个小孩,怎么可以有如此专业的能力呢?要知道,他在学校里的成绩可不是最好的,却能在校外有如此强的自学能力,甚至已经超过了许多本科毕业生。

而且除了摄影,Oscar从12岁就开始自己拆手机。不过跟咱们绝大多数人不一样的是,他在拆了之后,还能完好无缺的装回去。现在他的同学们甚至会找他来帮忙换电池、换屏幕等等。

他开挂其实还没完,最近他告诉我,因为每天要对很多图片和视频做后期处理,他之前的电脑已经太慢了。于是呢,本着工程师的精神,他给自己造了一台新电脑……

Oscar其实并不是天才,他学习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看YouTube,相当于逛B站。别人在YouTube上看吃鸡视频的时候,Oscar在看摄影技巧的讲解、看手机结构的拆解、有时甚至是消费电子行业的商业分析。

你可能会说,他这样不累吗?当然不累,因为这些都是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当Oscar跳出学校,在真实世界里主动探索自己的兴趣时,他每多学习一分钟都会获得即时的奖励。而他每发布自己的一张作品,都会得到粉丝们随机的奖励。即时加随机,Oscar就这样对学习上瘾了。

其实我们自己,也可以像Oscar这样获得真实世界的动力。只要我们愿意走出舒适区,去把自己的兴趣当专业来追求,勇敢地去实践,我们也能获得真实世界的奖赏。

我自己写作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记得读初中时,语文老师每次布置作文作业,我们全班都会一阵哀嚎。但当我开始公开写作后,我的每一篇文章都会得到真实世界即时的反馈,甚至还有朋友会现金打赏。就是这样,我对写作上瘾了。

有趣的是,小学时作文特别差的我,有一次在微信上发布的文章却被一所学校选取当作了考试阅读题。我想,就算报10个作文补习班,也没有在真实世界里写作这么大的功效吧。

为了接触真实世界,每年一月份的时候,我都会去赌城拉斯维加斯一趟。当然不是去赌博,我是去和王煜全老师一起参加CES国际消费电子展的。

不过,一般参加这个展会的都是企业家和投资人,很多人就会问我:“一个学生,为什么会来参加CES呢?”

每次去CES,我都会看到全世界的创新者们在夜以继日地改变世界。每到此时,我都会感到一种要学习一切的冲动:明天如此精彩,我作为一个00后,怎么可以掉队呢?

2018年的CES上,王煜全老师给团里的十个小组发起了挑战,要靠组内的协作现场创造出一个商业点子,并在全团一百多位企业家与投资人们面前进行商业路演。当其他小组都派出经验丰富的商业老将上台时,我的小组却选择了当时只有16岁的我。

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商业路演,而我们因为很晚才得知挑战的具体内容,我只有15分钟的时间来准备演讲。在同组师兄师姐们的帮助下,我的第一次路演竟然获得了王煜全老师本人两万元的打赏,总打赏金额在小组中排名第一。

王老师在点评时说的一句话,让我现在也记忆犹新。他说在真实世界里,想法不值钱,只有用时间去行动才能说真话。

王老师的这句话让我突然意识到:当我们只顾着在学校里面死磕知识点的时候,真实世界里最好的学习方式,其实是花时间去实践。

我想,这就是看世界的力量:走进真实世界可能并不能提高考试成绩,也不能直接用来申请大学,但它却能带来世界观的突破,让我们迈出舒适区外的第一步,开启属于自己的非凡之路。

所以我会说:学习不是为了成绩,而是成长。但成长的经验,写不进教辅资料里,也没有补习班能够传授。它只能在真实世界里积累,在实践中习得。

每年暑假,王煜全老师都会组织家长和孩子们去参加夏令营,就是要带孩子们去看看世界上最前沿的科技,在真实世界中用实践探索兴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前年,王老师带孩子们去的是日本名古屋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去年则去NASA亲子夏令营感受了大航天的震撼。

今年八月下旬,我协助著名科技投资人王煜全老师,带8到17岁的孩子们走进美国东部的一所,有150年历史的著名私立学校,体验国际前沿的STEAM教育。

我们会带孩子们走进康州最先进的刑侦实验室,学习FBI探案时的刑侦生物学;除了拜访哈佛大学的博物馆、耶鲁大学的生物实验室,我们还请到了麻省理工博物馆的研究人员,给孩子们讲解机器人的历史和最新的人工智能。我们会走进真实世界,用实践探索兴趣,用行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实呢,我们小时候之所以会喜欢打游戏,就是因为游戏是对真实世界的模拟。我们热爱的其实不是游戏,而是那个无比精彩,但我们因为身边的压力而无法触碰的真实世界。

Oscar走进了真实世界,他从中获得的乐趣远远大于游戏,他从中也得到了书本上无法获得的成长。我们也可以像Oscar这样,让真实世界,成为我们的动力源泉。

尾声

在今晚分享接近尾声的时候,我必须感谢一下我的父母。他们来自西南地区的小县城,都只是勉强高中毕业。他们没有给我人脉,没有给我资源,但他们在我小时候给我的三个礼物,让我至今也受益匪浅。

第一个礼物是榜样。在我所有的记忆里,妈妈的手里永远都拿着一本书。有时就算她早上睡懒觉的时候,手上也还捏着昨晚放不下的书,手指夹在正在做笔记的那一页。

她让我看到,阅读和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学校和老师的事。而且,不管我们过去的底子多么的差,我们都不应该放弃学习。我后来能够自主学习,她就是我的榜样。

第二个礼物是自由。这倒不是说我父母就放任我了,并不是我想要的一切他们都会满足——那不叫自由,那叫放纵。

我爸妈给我的自由是,当我自己有一个想法,比如想买一本书、想去一个地方旅游、甚至是想买股票的时候,我都会自愿跟他们分享我的想法。我知道跟他们说话是自由的,是安全的,他们不会嘲笑我、不会因为我的想法天方夜谭而对我冷嘲热讽。

他们给我的自由,是思考的自由。正是因为这个自由,我才能在自己留学的四年里连续创业八九次,每次跌倒都自己爬起来,开始琢磨下一个点子。

第三个礼物就是老师。我读小学的时候,我爸妈就给我找到了一文一武的两位师父。文的师父教我古琴和国学,武的师父教我太极和木工。

但说来惭愧,我自己在这些方面都没有下足够的功夫,没能完整的习得师父的传授。不过他们对我成长,其实起到了远超于兴趣爱好的作用。

古琴师父张杰君老师让我看到,原来一个博学的人,可以这么有能量,这么有魅力;太极师父覃刚老师则让我看到,原来在真实世界里的学习,可以这么有趣,这么精彩。两位师父让我看到,原来爱学习的人,可以活的如此潇洒,如此豁达。

榜样,自由,老师,我爸妈给我的这三个礼物,没有让我的物质生活有什么直接的提升,但给我的思维备好了肥沃的土壤。

还有一群人也是我需要感谢的,那就是我的朋友们。这一路上,他们激励了我,他们启发了我,有的还和我一起做过项目、一起爬过高山载过跟头。没有他们,我走不到这么远。

我们终将独自面对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一个人可能会走的很快,但只有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一群人,我们才能成为漫漫长夜里的一束光,照亮远方的路。

老话说“学海无涯苦作舟”,但当我们找到了兴趣的力量、用自己的践行得到了真实世界的奖赏、还有一群朋友与自己一起长期行动的时候,学习真的还是苦的吗?

不,我们要自信地告诉自己,告诉世界:

学海的确无涯,但我们,有方法。

所以,与其让自己的时间表被补习班塞满,不如用向上管理的技巧、系统思维的心法,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不如走出舒适区,主动探索自己的兴趣,让自己变得无可替代;不如大胆走进真实世界,用行动呐喊,获得来自真实世界的动力。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最喜欢的一句Shakespeare Quote:“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凡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不管是好是坏,都只是我们人生这本大书的序章,是大幕拉开之前的那段铺垫。

我们人生的正文还没有被书写呢,不管接下来的情节是急转直下还是高歌猛进,全部由我们当下的行动来决定。

我们的人生,由我们的行动来书写。

谢谢大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暑假趣事作文400字左右 什么告诉我作文600字 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作文 追星作文800字议论文 奶奶我想对你说 作文 为自己点赞600字作文 最好的什么作文600字 他传作文600字初中 最美的时光作文450字 成长回眸600字作文高中 最敬佩的人作文400字 五一旅游作文400字 温暖的旅程700字作文 我毕竟走过作文500字 感恩父母作文800字高中 感谢你 给了我更多作文 端午节的作文500 作文开头万能句子 闺蜜生日小作文 初一二三事作文 感谢你给了我更多 作文 英语邀请信作文 番茄炒蛋作文300字 藏文作文软件下载 黄鹤楼 作文 暖作文500字 生日祝福小作文 饺子作文300字 语文作文素材高中 我的妹妹作文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