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作家林培源:我对世界的想象与瞭望 都与潮汕有关

2021-01-04 14:35:01
相关推荐

2018年,汕头市南澳渔业码头,岸边摞满了渔民刚刚打捞的渔获,就地形成摊位,卖给前来选购的食店店主。/图 林锐彪

故乡的生活,是一切的原点、故事的开端,是林培源身体里的一部分。他们汇集成了《小镇生活指南》。

林培源刚刚完成了一桩人生大事。

六位中文系教授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在屏幕一端,林培源在另一端——距北京两千公里开外,旧宅二楼,他的婚房。

一个小时后,耗时两年写就的博士毕业论文终告通过,他喜极而泣,走出房间,给刚好上楼的妻子一个长长的拥抱。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将林培源与清华校园、论文资料以及即将圆满结束的博士生涯隔开,将他推回家乡——汕头市澄海区盐鸿镇——一个位于潮州市区、澄海、饶平三地交界,面积约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仅5万人左右的小镇。这里简单而封闭,却也完好保留着潮汕地区最传统的生活方式与文化认同。

此间的生活,是一切的原点、故事的开端,是33岁的林培源身体里的一部分,它们汇集成了林培源的小说新作《小镇生活指南》。

他在出版社制作的推荐视频中说:“我对世界的想象与瞭望,都与潮汕有关。”

小镇异乡人

过去13年,与许多只身远游的潮汕青年一样,林培源每年回家的时间不超过1个月。而这次,他被疫情困在盐鸿足足6个月。

时间骤然放缓,只有身体回了故乡。林培源的心绪还是被外界的变所牵动,回京遥遥无期,论文仍未完成。他形容,自己突然从城市的“侨寓者”,变成了小镇的“异乡人”。

林培源自称有社交洁癖,自小招架不住潮汕繁琐的传统礼数和复杂的人情关系。居家6个月,他只是偶尔与中小学时的老朋友见面,约个宵夜,吃个肠粉,沿着乡里长长的水利渠,一圈一圈地走。他说学业和写作,老同学聊妻儿、新车和周边游。各说各的,也挺开心。

他发现,在老同学的讲述里,身在家乡的幸福,似乎是一件近在咫尺的事情——比如,只消凑一班朋友,把车子开到汕头东海岸高架桥下的大空地,烧烤、聊天、放风筝,很是惬意。

一边是复制父辈生活轨迹的安逸留守,一边是挣脱地理与精神限制的高飞远游。林培源属于后者,但他在这段滞留家乡的时光里,一定程度上理解了同龄人的选择。

在这片背倚莲花山、以水产养殖为主、小而封闭的土地上,林培源是个名人。两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作家、博士等头衔本就罕见,把这些合而为一的,唯独他一人。

母校澄海中学把林培源的照片和作品置入校史馆,历任校长在迎新会上都会提及这位出色的“本校校友”。各路书店老板会托各种关系尝试让林培源帮忙签售,市区各级文联的朋友、周边城市的笔友从不间断。林培源的婚礼当天,他六年级时的班主任搀扶着已经80多岁的、他的学前班语文老师到场——老师们都以教过他这样的学生为荣。

2016年,汕头小公园。这里是汕头老城的核心地域和文化标志。/图 林锐彪

“不知是环境变了,还是自己变了”

伴随路边不间断的摩托车喇叭声、外甥的喧闹和挖掘机的巨大异响,林培源在盐鸿依然坚持每天下午3个小时的工作。汕头市在2020年年初开展雨污分流工程,从市到村,都在凿路。林培源说,村里的工程被私人承包,施工队技术有限,时常会挖开某一户门口化粪池的下水道,两拨人便横着,在路边吵。

老家的房子挨着大马路,隔音不好,楼下车辆路过、行人讲话的声音穿墙而过,打破睡眠。除此之外,隔热也不太好,一到夏天,父母都会搬到相对阴凉的一楼睡觉。为了降温,父亲用上了“土办法”,托邻居买了几块厚厚的泡沫板,铺在林培源房间正对着的楼顶上。

回到这个熟悉又处处局限的地方,林培源除了感叹“以前不知道怎么适应过来的,不知道是环境变了还是自己变了”,只能尽量调节心态,完成博士论文的最后一章。

在此期间,他还收到了各大出版社寄来的超过两百本新书,他一一拆封、码好,为罗伯特·阿尔特的《七个疯子》和比拉·马塔斯的《卡塞尔不欢迎逻辑》两部集子写上书评。

林培源经常想念清华大学博士楼的单人间。那儿有一台代替工夫茶具的美式咖啡机,飘窗上铺着毯子,整齐码放着书。窗外是五道口地铁站。他的博士论文的主要篇章和许多写作都在这里完成,伴着每天有节奏的、列车滑过轨道的响声。

对一个游子来说,13年足够久,久到足以蜕掉一些看似坚固的特质。比如去杜克大学访学时,林培源带了潮汕人标志性的工夫茶具,但妻子不喝茶,他一个人喝也觉得无趣,转而在达勒姆和罗利(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首府)周边寻找地道的咖啡馆,学会了磨咖啡豆,并慢慢依赖上这种新的味道。

于是,盐鸿的老宅里,总有两种香气的交织:父亲照常与来访的朋友冲茶谈天,而林培源更习惯一个人喝网购回来的挂耳咖啡。

父母对林培源颇为开明,但这种开明需要代价——林培源得用足够优秀的成绩,换取人生选择的自由。这是潮汕世俗中不由分说的价值观,是一种不需要摆上台面的潜规则。林培源觉得,父母一直以来不加干涉的表面下,是一种“潜藏的紧张感”。

父亲做过木工,是远近闻名的手艺人。林培源小时候就经常去父亲的工作间拿些边角料鼓捣,小学时用木头做出了一艘带马达的船——他觉得,这种将素材化为成品的尝试很有意义,“我的想象力可能是那时候慢慢培养出来的”。

母亲是一个普通家庭妇女,经常给林培源讲一些当地的民俗风情、家长里短、奇闻轶事。这些零碎的片段,形成了林培源关于潮汕最早的记忆与素材。

母亲几乎没有完整看过林培源的作品。唯独有一次,她偶然翻开了2007年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合集,第一篇是林培源的获奖作品《打马而过的旧时光》,文章写了一些家族旧事,满满堆着母亲初为人妇时的种种难堪与心酸。彼时四下无人,读完这篇文字,她嚎啕大哭。

2013年,汕头市澄海区盐鸿镇。/图 林锐彪

记忆的缝隙与小说的原型

文字和想象力,让林培源与父母、与这片土地和文化达成了某种坚实的连结与沟通。小时候的记忆是最坚固的,它成了持续书写的根基;记忆也是流动的,它成了向外延伸的主轴。林培源从小的见闻,加上好奇心和想象力,构筑了他的小说世界的砖瓦和精魂。

林培源自小记性好,他能记住很久之前与朋友见面的准确时间,以及房间各种摆设的细节。他在初高中时就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对外界的观察与分析:“比如看到一个东西,就习惯性地在头脑里进行转换,如果我用文字去描述它,我会怎么写?”

《小镇生活指南》中备受好评的《奥黛》,便是在这些传闻的夹缝中流淌出来的。

林培源小学时,听闻乡里有个男人娶了越南老婆、生了孩子。这在当时的盐鸿镇非常罕见。此外,他的一个小学校友的父亲是越战老兵,回乡后从事养殖业,有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一提到越南便格外激动。后来,林培源特地去了一趟广西防城港,每天看戴着斗笠的越南人从边境排队过关,到中国境内打工。

这些细碎的记忆和见闻,化为一短一长两篇小说。林培源先写下《奥黛》,将这些素材进行了融合与想象:一个打过越战的本地男子阿雄想讨个老婆,经一个老人的介绍,娶了越南新娘陈文瑛,短暂地恢复了对生活的知觉与欲望。

但婚后日子不顺,吵闹不断,直到陈文瑛无故消失,阿雄刚刚觉醒的欲望无处可去,生活退回寂寥和一团乱麻的困局,只留下一件泛黄的奥黛,象征着陌生的外来观念冲击和对改变生活的拙劣努力。

《奥黛》中这对仓促结合的异国夫妻一直处于僵硬的对抗状态。文中一句“当年没搞死你们越南人,今日轮到你来搞我”,是林培源对国与国、人与人、历史与现实隐喻的总结,不同文化背景、心态、位置在小小的屋檐下僵持、爆发、复归平静。后来他意犹未尽,将这一题材写成了长篇小说《以父之名》。

作家阿乙如此评价《奥黛》:“林培源写的是现在的事,却似发生在古时或民国。他不是注意去使这个时代区别于其他时代,而是使它消融在漫长时间的湖水中。”

林培源说,讲故事时,自己的声音是被隐藏起来的,如同自己对故乡的观察那样。小说《青梅》中的第一人称叙事,像旁人一样细致而沉静地观察着,用小孩子的眼光安静地看成人世界隐秘的苦难:“我会尽最大努力去削减我作为一个作者的声音,我把对人物的情感、判断甚至道德评判去掉,让叙事人的声音跟角色重合,读者不会被太多观念干扰,整个故事和逻辑会更可信。”

2016年,汕头市南澳岛。/图 林锐彪

潮汕民俗繁多,林培源甚至在小说中虚构或者修改一些民俗,注入他充沛的想象,记录传统的同时破除传统。他在《拐脚喜》中尝试虚构了一个民间仪式——“哪户人家死了人,死者生前穿的鞋就会挂到门前”;《他杀死了鲤鱼》中,虎壁下的方槽本是养龟的,林培源改成养鲤鱼,并在“鲤鱼”这一意象中,寄寓了普通人一辈子生老病死的悲欢。

潮汕民风彪悍,这在林培源记忆里的故乡往事中也得以体现。每当盐鸿镇举办游神赛会,总会有村里的仇家趁着人多打架甚至捅人,各种血腥暴力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不断发生的景象,被林培源写进了《他杀死了鲤鱼》中。

比如上世纪90年代末,警察会到村里强行制止游神赛会,反被村民们打得无力还手,纷纷躲到小卖部或者乡间神庙,警车则被村民合力掀翻。村里小孩子骑在大人肩膀上,看村民冲着警察扔石头——一种旧式文化的顽固和难以撼动之处,都在这些飞舞的石块和集体无意识的围观里了。

父子、女性与梦境

父亲(以及父子)、女性和梦境(或曰幻觉),是林培源的潮汕故事中最常见的三个元素。这些反复出现的元素,紧紧交织成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图景。

潜意识里,林培源将父亲的意象跟潮汕的文化环境、社会结构做了同构,“某种程度上,我会把生活的整个环境和背景作为一种强大的父权的象征”,当父亲的意象、父子的互动出现在林培源的小说里,通常代表着一种被动、压抑、走投无路,想用力改变但又无力改变的现实。

而女性则刚好相反。林培源在女性角色的塑造上赋予了更多的自我突围、自我选择的可能,比如《水泥广场》中主动提出离婚的慕云,《姚美丽》中经营电子游戏厅、特立独行的姚美丽。

潮汕传统氛围下的女性,大都饱受压力、依附感强。同时,潮汕家庭的稳固与否与家中女性密切相关。林培源觉得自己的母亲、姐姐和妹妹都是相对独立、有决断力的女性,但这种独立是有限的、被潮汕文化紧紧包裹的。

姚美丽式的独立女性,无论在上世纪90年代还是当下的潮汕乡村都非常少见。她最想倾吐的关于生活的种种,最后只能说给一位虚构的哑巴司机听。

林培源说,“一个女人的秘密只能倾诉给一个哑巴”是一个很偶然的设计,但它却意外地契合潮汕女性“无处可说”的压抑与艰难。

《秋声赋》代表了《小镇生活指南》大多数故事的基本基调:以糟糕的生活为开端,历经过程荒诞的挣扎和努力,依然不见起色。结尾的“他出生的这个家,成了他最后的精神病院”“也只有睡过去时,父母才会觉得阿秋还活着,他们才觉得没有失去他”,写出了潮汕文化中不由分说、压抑沉重的一面。主人公们从绝境走入绝境,从很低走向更低,林培源平静地描绘着绝望的模样,但每个故事的最后,仍然留了一点点转圜余地。

林培源很厌恶在小说里写一个过于绝对的结局,比如让人物死亡。他认为,草率的死亡只能证明作者在偷懒。《小镇生活指南》里,只有《拐脚喜》提及了死亡——一个很潮汕乡间的死法——乡里水沟河道多,下面尽是淤泥,主人公庆喜半夜喝醉栽进去,头先入地,死于窒息。

2013年,汕头市澄海区盐鸿镇。/图 林锐彪

“故乡对他是不设防的”

回想新概念大赛初期,校园文学风靡,少年时的林培源也随了这波风潮,写校园,写青春,加入最世文化,随后的十年(2008—2018),他在签约作家、商业出版和纯文学的矛盾下写作。在不断的尝试中,他终究觉得,城市生活和浮华情感的路数不适合自己,这种被美化过的生活,与出身于十八线小城的自己是格格不入的。

最后林培源决定,他的写作还是得回归这片不完美的、熟悉的、带着温度和记忆的土地,他在《小镇生活指南》的后记中写到,希望用文字构筑一个和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马尔克斯的“马孔多”一样的“原型故乡”,写被生活抛弃的年轻男女、衰老无力的中年男性。这些才是他最熟悉也最擅长的题材。

他回忆起第一个关于潮汕的短篇,叫《春天和一个老人的死去》。文章模仿余华《活着》的叙事,讲了一个老人被儿子儿媳赶出家门,在郊外的草寮中孤独死去的故事。

文学社的老师赞扬了这一尝试,说“你大可以把目光投到你身边,写潮汕的人与事”。2014年7月,《白鸦》发表于《青年文学》杂志;2015年,《邮差》登上《花城》杂志。这是林培源用小说书写潮汕的重要转折点。他很重视纯文学刊物的认可。

2020年,林培源坐在澄海区东里镇与海山镇交界处的堤坝上。/图 林锐彪

新书的书名,颇费了一番心思。《小镇生活指南》是《拐脚喜》的原名,与台湾作家陈雨航在2012年出版的小说集同名。两者有相似之处:陈雨航写的是1960年代台湾东部小镇的生活,林培源写的是由1990年代潮汕小镇生发的悠远幻想。

林培源说,潮汕文学在中国文学史几无地位,甚至整个岭南文学也是如此。他并不讳言自己写作的野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叙述,让潮汕文学获得应有的尊重与重视——这也是这部小说集定位成“潮汕故事集”的缘由。

对于“潮汕故事集”的概念,林培源心情复杂。他觉得,一方面小说借此提升了辨识度,被迅速归类到地域文学的框架,迅速激发潮汕读者的情感认同和非潮汕读者的好奇;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危险与质疑——比如把所有潮汕元素去掉,这些故事还成不成立,能不能打动人心?

他用十篇小说里扎实的叙述、丰沛的情感和融到故事里的小说技艺,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作家辽京读完《小镇生活指南》后评价道:“作者说写小说的要义在于‘不忍’,不忍则意味着‘同情’和‘平视’,在这本书里,作者几乎是隐身的,隐在这些小镇的人物之中,不是岸上观鱼,而是潜入水中,自身也是一条鱼,故乡对他是不设防的。作者从听到的、看到的人和事中间剪取一些侧影,构成一本小镇故事集。在潮汕风俗和当地美食的后面,还有这些平凡而可叹的生活,不仅仅是‘清平镇’,更是所有小镇的微缩模型。”

《小镇生活指南》封面图(中信出版社2020年7月版)

林培源正在准备下一次离开家乡。无论去往何处,他出发的地方,始终不曾改变。

他身上的许多“潮汕性”像老家墙面那样剥落着。但他为潮汕继续书写的意愿,却变得更加强烈。

作者 | 詹腾宇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争做好少年作文 生活需要微笑作文 什么使我快乐作文 保护地球的英语作文 什么让我着迷作文 mytrip作文 成长作文500字初中 看电影作文400字 哥哥打屁股作文 学打羽毛球作文 含泪的微笑作文 埋下一颗种子作文 最熟悉的陌生人作文 课间10分钟作文 厦门植物园作文 把握当下作文 香港迪士尼作文 中秋有感作文 辞旧迎新的作文 什么温暖了我作文 成长需要挫折作文 生活需要勇气作文 我渴望成功作文 描写汤圆的作文 我眼中的色彩作文 写妈妈的作文600字 三年级写景作文300字 坚持的作文400字 快乐的春游作文 初一优秀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