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如果有人问你 喜欢林黛玉还是薛宝钗?千万别理他 这是坑

2021-01-04 16:55:01
相关推荐

如果有人问,你喜欢林黛玉还是薛宝钗?

相信我,别理他!这是坑!

这就跟问一个男人,老妈和老婆(都不会游泳)同时掉河里,先救哪个一样,是道"送命题"——怎么答都会被diss!

林、薛二人作为经典小说人物,优点很明显,毛病也一大堆。你喜欢谁?

说到这儿,你是不是突然发现,经典文学作品里的主要人物形象,都像林、薛这样,不是一个十足的"好人"。

那问题就来了,既然小说和小说里的人物都是作家"人造"的,为什么不把他们写得更完美些呢?人们不都向往完美吗?

说实话,从前笔者也是这么想的。但看了张悦然《顿悟的时刻》之后发现,不完美的人物才是最受大众欢迎的。

张悦然

张悦然是著名的80后作家。获得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之后,就走上了文学之路,长篇小说《茧》《樱桃之远》,短篇小说集《十爱》《葵花走失在1890》等等,作品不断赞誉不断。

张悦然22岁获"华语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长篇小说《誓鸟》被评为2006年"中国小说排行榜"最佳长篇小说,同年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23位。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等多国文字。

作家莫言说:"张悦然的文字锋利、奇妙、简洁、时髦而且到位。敏感和梦,飞扬的灵感和驾驭语言的熟练技能,显示着她优秀作家的潜质。"

而作家林白则评价:"张悦然的前世大概是一株葵花,灿烂、美好、蓬勃。她的文字和想象力就是生出光芒来的,如此耀眼,如此不可思议。"

从2013年开始,张悦然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当讲师,开设短篇小说鉴赏全校选修课。

大多数人无法在课堂上领略这位才女作家的风采,那么,她的新书《顿悟的时刻》,则可以弥补这部分缺憾。

《顿悟的时刻》从60部小说文本入手,详解小说写作方法和技巧,深度分析五位当代著名文学巨匠。

严歌苓曾说过,在美国人眼里,作家是可以通过课程训练培养出来的。基础训练内容包括大量阅读和模仿。

张悦然的写作才华显然不是这样被训练出来的。但海量阅读却是每个作家都不可或缺的。

从《顿悟的时刻》可见一斑。从19世纪的简·奥斯丁到至今活跃文坛的村上春树,从大文豪托尔斯泰,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从智利作家波拉尼奥,到美国的珍妮弗·伊根等等,张悦然给读者展示了令人惊叹的作品涉猎。

但是,仅仅涉猎是不够的。对这些作家和作品,进行分辨剖析,给读者说出他们的特点、异同、技巧方法,以及个人的独特观点,才是一个文学讲师期待呈现的。

《爱玛》剧照

回到本文的开头,为什么文学经典人物都不完美?张悦然用两个爱玛,回答了这个问题。

简·奥斯丁的《爱玛》和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在一般人看来,后者的选择更加无法接受。但张悦然坦诚自己竟然对她施与了更多同情和理解。

因为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规范下,每个人都会产生想要反抗的冲动。生活在现实中的人,大多只能把这种反抗和冲动压抑起来,隐藏起来。而作家却可以借助自己笔下的人物,让这种冲动化为实际行动。哪怕毁灭也在所不惜。

所以,当包法利夫人走向死亡的时候,福楼拜泣不成声,打电话告诉自己的朋友:"包法利夫人就是我。"

作家在小说人物身上,寄托了自己的情感。用张悦然的话说,就是找到一个情感的支点,用来发现社会,更发现自己。

但小说也有其内在的逻辑。同样是不忠的女人,同样是死亡的结局,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尼娜,却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感受。

《包法利夫人》剧照

包法利夫人的死,是意料之中的。作者在前面给了足够的铺垫,让爱玛做了各种尝试。但她的追求是虚妄的,尝试也注定是无果的。最后她走投无路,尊严尽失,只有一死。

爱玛死后,整篇小说很快就结束了。

可安娜的死却在必然性中包含着偶然性。托尔斯泰并没有让安娜失去最后的尊严。他甚至说,安娜的死不是他的初衷,他也不知道,安娜为什么要走向铁轨。安娜的结局包含了某种不可言说的神秘力量。

安娜死后,小说又延宕了很久才结束。

从文本技巧来讲,张悦然说,《包法利夫人》因其精巧完美的结构,对后世作家影响更大,也就是说,它是可以模仿和复制的。而《安娜·卡列尼娜》,其结尾的偶然性和神秘力量构成了它的不确定性,所以,模仿不易。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大量阅读和模仿也许可以"训练"出作家,但流水线上永远"生产"不出伟大的作家。所以,作家班常有,而经典作品不常有。

《安娜·卡列尼娜》剧照

当然,流行的作家也不一定是伟大的作家。比如村上春树。很多村上迷们为自己的偶像常年陪跑诺奖而心有不甘,以至于作家本人不得不亲自出面澄清,说自己无意竞争诺奖。

作为着重分析的5位作家之一,张悦然对村上春树是抱有"私心"的。她说,"这些作家不一定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名字,但他们对我都有非凡的意义,他们的当代性也是我相当在意的。其中也包含着自私的乐趣。"

不可否认,常年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村上春树,保持了旺盛的写作精力和热情,从29岁写到现在年过70岁,仍笔耕不辍。

但同样不可否认,直到69岁出版《刺杀骑士团长》,他早年的读者正在逐渐离他而去。

为什么?因为读者已经越来越感觉不到新鲜感了。张悦然用过山车来比喻村上带给读者的感受。哪里会上哪里要下,速度多少,什么时候回到终点,早已了然于胸。

张悦然认为,村上作品的精神基础来自神话传说和弗洛伊德及荣格的心理学说,还包括美国的流行文化。这些因素让村上的小说,经常呈现一种"英雄历险"的神话模式。

比如在《刺杀骑士团长》中有个章节,主人公小时候因为意外,导致对幽闭环境产生恐惧。而他后面的历险过程,不是为了打败敌人,而是为了如何战胜自我的内心恐惧。

村上的故事都事出有因,其结果必然有明确的缘由。当发现这个源头的时候,也就是读者被治愈被抚慰的过程,内心因此得到释然。

约瑟夫·坎贝尔

村上春树坦诚自己是作家里的好学生,从他的文章中,很多读者知道了菲茨杰拉德、钱德勒、塞林格等,他极力推崇他们,并毫不讳言自己的"拿来主义"。

于是,张悦然说村上的小说有点像组装汽车,从别人那里学到各种技巧,但是,发动机呢?

村上小说的"发动机"如果不敢问村上,那就问坎贝尔吧。

至于坎贝尔是谁,在《顿悟的时刻》之前,笔者也所知了了。看张悦然介绍村上春树,就会同时了解坎贝尔和他的《千面英雄》。这真是个有趣的发现。

张悦然说过这样一段话:爱和人的关系也许就像鞭子和被抽起来的陀螺,它令它动了,它却也令它疼了。别去看它在那里疼,你们要和我一样,都闭上眼睛,只静静去听那飕飕的风声,那是鞭子和陀螺在一起唱歌。

看这本《顿悟的时刻》的感受,竟然和鞭子与陀螺差不多。你会发现原来小说可以这么读,原来作家这么"鸡贼"。但也会不时感到"痛",这么好看的小说我竟然没看过,这么多才华横溢的作家我竟然不了解!

也许这就是读一本好书的乐趣。打开书,每一页都有新发现,合上书,则想去探究更大的世界。

感谢遇到的每一本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400字写人 杭州西湖景色作文 关于醒的作文 有一种声音牵动我的心灵作文 作文家乡美景 smartphone作文 中国发展作文素材 游玩公园的作文400字 动人的一幕作文 中秋赏月二年级作文 手机的用途英语作文 桂林作文400字 高中作文素材积累 神笔的作文 国庆节去玩的作文 青春的路作文 家乡的稻田作文400字 爱的味道作文700字 诚信与责任作文 五年下册作文 我眼中的英雄300字作文 坚持话题作文600字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批语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作文 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作文 升旗仪式作文 二年级作文题目大全集 游记作文400字爬山 观察小鸡作文 去年中考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