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三大端午节未解之谜 你最关注哪一个?

2021-01-04 17:00:01
相关推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随着童谣响起,又是一年端午节,又到一个放假时。

端午节因何而设?端午节到底是纪念谁的?屈原是否确有其人?

每年这个时候,大家都会提前买好或做好粽子,再来点艾草,就剩眼巴巴地等着端午节的到来。对于吃货来说,当然吃粽子最重要了。吃得手忙嘴黏,两手黏糊糊的也顾不上洗,还一脸幸福,乐此不疲。尤其是面对甜粽和咸粽两大派系的吸引,新品类的不断加入,一个端午感觉又要胖三斤的节奏。

说到粽子,那么正题来了。据百科讲,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有两种,一是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的“角黍”,另外一种是用竹筒装米的“筒粽”。还有人则认为时间更早,来源于拿树叶包裹食物放置火中,煨熟后剥叶而食的“包烹”。

这些资料相对笼统与模糊,真正有确切记载的是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称为“芦叶裹米也”。晋周处曾撰写《风土记》: “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他明确提到“角黍”一词,俨然这个时候,粽子已成为端午节普遍享用的美食。后来历朝都有改进,加上了板栗、绿豆、红枣、豆沙、火腿等馅料,粽叶也有原来的菰叶变成为箬竹叶,或芦苇叶。

01 端午节因何而设?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那谁知道端午节从何开始,因何而设呢?

端午的起源,汇总起来,大致有这么几个提法:

首先是图腾祭拜说。

据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一文中考证,认为划龙舟的端午节最早源自于战国之前江浙地区的吴越民族,是吴越部族的图腾祭拜的节日。一开始是出于对龙图腾的崇拜,在端午节这天划龙舟敬神,舞龙灯祭拜,所以古代端午节又被称为“龙日”。每到这天,人们抛竹筒食物,划龙舟祭龙。后文化不断交融,这种习俗就传遍大江南北。

其次是人物祭奠说。

有人说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有人说是是纪念孝女曹娥,有人说是纪念伍子胥,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纪念屈原。有人说粽子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诞生的,就连小区的6岁小孩都知道,他们告诉我说,一开始是当地的人怕大鱼过来吃屈原,就往河里投饭团,后来就包起来,变成粽子。

到底是纪念谁的,自古就莫衷一是。南北朝梁宗懔编撰的《荆楚岁时记》中曾提到:“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

另外还有其他几种提法。

还有人提出“恶日禁忌”说。汉代北方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并且引发了一系列发酵效应,如“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此俗在东汉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所以才有了端午节“避五毒”、“驱邪祟”等特色习俗。

还有人提出“物候节令”说,认为端午节源于古历法“夏至岁首”;还有“蓄兰沐浴”的提法。据西汉戴圣所编的《礼记》,指出周代已有“蓄兰沐浴”的习俗。还是《荆楚岁时记》,曾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02 端午节到底是纪念谁的?

有人说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依据是东汉时期蔡邕的琴曲《琴操》,里面曾提到介子推是五月初五被烧死的,所以就有人揣测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

有人说是纪念孝女曹娥。依据是邯郸淳于《曹娥碑》的碑文。大致是说在汉安二年五月初五,曹娥的父亲曹盱在迎“伍君”的祭祀活动中不幸落水身亡,十四岁的曹娥孝心大发,沿江寻父,无果。于是投江而死,五天后抱着父亲尸体浮出水面。里面的“伍君”是谁呢,就是伍子胥。

有人说是纪念伍子胥。同前面几位一样,他也跟五月初五有关。因为伍子胥是五月初五被赐死的。死后被夫差裹得跟粽子似的丢到江里。当地百姓怕鱼来食其尸体,所以就有了往江里丢粽子的习俗。

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纪念屈原。认为粽子投江是为了纪念屈原。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辄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世人五日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古人不但认为吃粽子是纪念屈原,划龙舟也是为了他。《隋书·地理志下》载:“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

有很多人也表达了不同观点,认为划龙舟跟屈原一毛钱关系没有啊!最早关于龙舟的史料出现在东汉,在《事物原始》中曾记载:“竞渡之事,起于勾践,今龙船是也。”汉代赵晔《吴越春秋》也认为,龙舟的起源“起于勾践,盖悯子胥之忠作”。

03 屈原是否确有其人?

这个问题讨论已久,大家各持己见,莫衷一是。清末经学大师廖平、民国学者胡适等人,现在乃至日本学者都均发出,“屈原是虚构的,历史并非真有其人”的论断。

理由在于,他们普遍认为这么一位高官,官二代,先秦不可能没有任何资料记载的。其次把他和写的作者贾谊放在一起,跨代并撰,有很多虚构的水分。再来看看贾谊的《吊屈原赋》,里面提到了:“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是说“我也只是路上听说的”,总感觉不太靠谱。再说贾谊这个人作文各种浮夸、虚构,很多学者认为他阐述古史,往往考核不精,真伪莫辨。

有人对这种说法很愤慨,就提出了那《离骚》谁写的疑问。大家都知道《离骚》最早出现在刘向整理的《楚辞》中。一开始只有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16卷,后亡佚。现在所读的版本都是根据王逸的《楚辞章句》而来,作者加上了一篇自己的作品《九思》,现在是17卷。班固《离骚》赞序称:“屈死之后,秦果灭楚,其辞为众贤所悲悼,故传于世。”这也是否从某种角度上阐明了屈原史料没有留存下来,是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所致,至于作品能留下来,大抵是因为人多有诵记,所以得以流传。

其实不管是端午节因何所设,为谁祭奠,它都真真实实流淌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我们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奔流不息。缘起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之所以众说纷纭,只能说明我们文化的广博浩渺。深厚的文化积淀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信仰,在爱国、忠孝的感召下,在楚辞的文化滋养中,行以致远。

你有什么见解,欢迎大家留言,交流讨论。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考作文素材名人名言 myweek英语作文5句话 关于植物的作文300字左右 国庆小记作文 游白帝城作文 c位现象作文 古筝考级作文 晚霞的作文300字 普通话作文 美丽花园的作文 学期计划作文 会动的植物作文 优秀作文结尾摘抄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400 寓言故事作文200 校园里的记忆作文 读西游记有感450字作文 小康社会作文 早春作文400字 欧阳修论作文翻译 我真快乐作文450字 课间趣事600字作文 爱国故事作文400字 总分总结构的写景作文 读着作文 写麻雀的作文400字 我的学校生活英语作文 重拾友谊作文600字 以排比句开头的作文 攻克难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