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人性的枷锁》:人性有哪些枷锁呢?这几点与我们息息相关

2021-01-04 18:00:01
相关推荐

小说《人性的枷锁》,作者毛姆。原名《史蒂芬·凯利的艺术人生》,首次出版于1915年,是作者毛姆的半自传体小说。

小说讲述了主人公菲利普·凯利从孤儿到长大成长的故事。小说以菲利普的人生经历,强调了奋斗的意义,传递战胜挫折的额勇气,弘扬善良忠诚的美好品质,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一生中如何打破重重枷锁,重获新生。

菲利普天生身患残疾,年幼丧双亲,由做牧师的大伯收养照顾。因残疾导致他从小养成了自卑内敛懦弱的性格,受尽各种嘲笑和屈辱。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生活有了切身的体会,经历不同的职业选择、情感经历和生活阅历后,最终摆脱了几道枷锁的桎梏,迎来了崭新的人生。

那么,菲利普挣脱的“人性的枷锁”到底有哪些?通过小说的阐述,主要的枷锁有五个。

1.信仰枷锁

菲利普在被接到神职人员伯父那里生活后,牧师告诉他,要笃信上帝。于是,菲利普每周会跟着大伯去教堂做祷告。

“他已经意识到袭击是由上帝创造的恶,而上帝则非常青睐于让他的信徒吃点苦。”——《人性的枷锁》

伯父告诉他,只要心诚就能托上帝的庇佑。菲利普诚心诚意信仰上帝,祈求上帝治好他的跛足。尝试了一次又一次后依然没有结果,这使他对上帝感到极大的失望。

伯父希望菲利普能按照他的安排,毕业后考上牛津学习神学,毕业后当一名牧师,但他坚决拒绝了。他觉得,信仰并不能将信徒的愿望实现,也就下定决心不再信仰上帝。

没有信仰枷锁的桎梏,不再受到束缚,他渐渐接受生活中的一切,遇事自己解决,自由自在,做自己的主宰者,

有人说,人生没有信仰,既不可怜,也没有可骄傲的,只是没有这个需求罢了。

信仰到底是什么?它只是人的一种精神寄托。人需要有信仰,但不能被信仰所束缚和限制。

2.情感枷锁

菲利普前后有四段感情经历。为了初尝禁果,满足欲望,他撩拨勾引威近40岁的威尔金斯小结。

随后在巴黎学画画时期,抛弃了威尔金森,遇到了酒吧侍女米尔德里德,并深深爱上了她。米尔德里德并不爱菲利普,并抛弃了他,跟着其他男人跑了。

伤心欲绝的菲利普遇到了第三个女人诺拉,并且从那里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接着,米尔德里德遭到男人的抛弃,回来找菲利普。此时的菲利普依然深深爱着她,便毫不犹豫离开了诺拉。

无奈,自私、庸俗、虚荣的米尔德里德,爱上了菲利普的好朋友,并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菲利普,践踏菲利普对她的爱。

菲利普一度想到自杀,但经历过医院的学习和生活的磨炼后,他终于放下了对米尔德里德的爱。他对米尔德里德前后经历了“爱-狂热-迷恋-平静-同情-不爱-放下”,从感情中走了出来。

后来,他爱上了好朋友的女儿萨利,在萨莉的怀抱中他领悟到爱情的感觉,是那样的自然而然,幸福甜蜜

至此,他挣脱了爱情的枷锁,最终收获了幸福的爱情。

真正的爱情,绝不仅仅只停留在激情之爱,而是发展成心与心的默契,在相爱的岁月里彼此心有灵犀。

3.道德枷锁

菲利普摆脱了信仰枷锁,但信仰下的道德观念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久而久之成为困扰他的枷锁。

比如,人性中的善良和美丑。

菲利普在学画画期间,认识了画友普利斯。她生活贫穷,曾向她的哥哥借钱却被拒绝,最终因吃不上饭而被活活饿死。

普利斯的哥哥是一位橡胶商人,不顾妹妹的死活,把亲情丢在一边。他抱怨妹妹的死对自己是一种伤害,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推卸责任。

普利斯的哥哥骨子里是一个吝啬之人,在亲情面前,一毛不拔,请菲利普吃饭却慷慨大方。他深深体会到人性中行善者少,伪善者多。

在菲利普因为炒股赔尽存款后,他第一次尝到了贫穷的生活,无钱上学,忍饥挨饿,流露街头。他知道,改变现状只有继承伯父的遗产,他一度产生了“希望伯父早点咽气”的想法。

“他天天想,日日盼,到头来竟变得有些偏执。”——《人性的枷锁》

在医院当助理医师期间,菲利普接触了很多贫穷的病人,他对待病人友好善良,也从他们的身上一次次感受到了善良。

菲利普放弃了人生信条,在信条为基础的伦理观上生活,他发现人性是如此的悲劣,他发现,人的每一种德行中都藏着享乐的欲望,人人做事都是先自己。

道德并非外在的教条,而是内心的坚守。只不过,有些人选择了善,有些人选择了恶。

道德本身并不是枷锁,如果我们将道德凌驾于一切之上,而忽略了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它便成为枷锁。

突破道德枷锁,忠于自我,不会因外在的教条而放弃自己内心的声音,接受人心之善,宽容人性之恶,遵循自己的内心,才能找到内心真正想坚守的东西。

4.生活枷锁

毛姆说:理想与现实,到底哪个来得更加实在,更加重要?究竟是要仰着脖颈欣赏暗夜里钉着的明月,还是要低下头颅捡起道旁一枚闪着寒光的六便士银币?

六便士,是我们日日追求的物质生活,在《人性的枷锁》里,菲利普体会到了贫穷带来的痛苦。

他看到了喜欢画画的普利斯因为饥饿而饿死,米尔德里德为了生存做了妓女,亲身体会流露街头的艰难日子,体会到求职谋生的艰辛,看到了底层若是群体为生存而苟延残喘地卑微地活着。

贫穷就像一种难以启齿的疾病,让他羞愧得抬不起头来。

在他贫穷的日子里,一次次面试,一次次失望,最终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工作,避免饥饿。

他曾一度地挥霍无度,直到亲身体会生活才知道其艰辛;他继承了伯父遗产,重新回到学校完成学业,顺利成为一名医生。

在经历困难、穷苦和饥饿后,他对生活所给的痛报以微笑,最终摆脱了生活的枷锁。

生活不能处处叫人满意,但我们依然要热情地活下去。也许,生活对大多数而言,是一道无法摆脱的枷锁,但我们时刻也要带着希望和热情勇敢地生活。

5.生命枷锁

生命的意义是菲利普人生中最后一重枷锁。

菲利普的好朋友曾告诉他,生命就像一条地毯。那时的菲利普,并不懂其中的意义,为此,他一直在寻找答案。

他当过会计、学画画、学医、做商场售货员、做医师助理,看到了人生百态,体会到贫穷生活,看到一个个小生命到来,一个个又离去,目睹朋友的死亡,在卸下了信仰枷锁、情感枷锁和道德枷锁后,他终于找到了答案,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就是没有意义。

“生而受难,久难而终。生命没有意义。人活着没有目的。一个人是否降生在这世上,是否还活着或已经死去,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事。生命微不足道,死亡更无足轻重。”——《人性的枷锁》

生命就像一条地毯,我们生命中的每首插曲都使地毯中复杂的图案更加精密,当日子终了那天,我们会因这幅图案的完成而欣慰不已。

在这世上,最为珍贵是寻常。出生、工作、婚姻、生育、死亡编织出的最简单的形状才是最完美的模样,才是生命的意义。

菲利普对生命的领悟,超越了宗教的奴性,超越了哲学和对幸福的追求,超越了人生意义这个终极问题,最终到达了幸福安宁的彼岸。

他从生命的枷锁中解脱了,感受到了彻底的自由。

胡适先生说:"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

人生的意义存在于我们心中,我们所珍视、追求、编制的一切,便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6.

小说以菲利普的人生经历诠释了人性的几重枷锁,除了信仰枷锁、情感枷锁、道德枷锁、生活枷锁和生命枷锁,还有职业枷锁,选择枷锁,欲望枷锁,习惯枷锁,理想枷锁等等,而这些,是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避免无法逃脱的枷锁。

人性本就是很复杂的,菲利普勇敢打破了人性的枷锁,实现了涅槃重生。我们呢,当枷锁一点点破局,我们也就离真实的自己也将更近一些。

愿我们都能勇敢迈出第一步,在不断的成长中打破内心的枷锁,活出最好的自己。

声明:原创不易,请勿抄袭;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

人性的枷锁¥38.1京东月销24购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声音作文 作文素材大全 我和书的故事作文400字 我的好朋友200字作文 假如我是一棵树作文 歌声嘹亮作文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作文 中学生新作文 给家长的一封信作文 三年级作文我的梦想 校园生活作文600字 什么二三事作文 童话故事作文300字 剪窗花作文 爱国作文600字 人生价值作文 父亲的爱作文 英语短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 作文200字大全 蜕变作文 我爱家乡作文 大学英语作文 端午作文 人物作文素材 国宝大熊猫作文300字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文 描写动物的作文400字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 黑板上的记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