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深观察|单田芳的中国“神谱”与一代人的少年时光

2021-01-04 19:25:01
相关推荐

单田芳老师 资料图

单田芳老师走了,这是一个当得起“老师”称呼的名字,他的沙哑的评书腔曾是几代人的童年记忆。

这话一点不夸张。对于许多70后、80后,尤其是男生来说,评书是陪伴他们走过童年的大众文艺。跟现在年轻人熬夜“追剧”一样,那时候,每到傍晚下班放学时,人们便会或骑车或跑步,飞也似地赶回家,目的只为能够准点收听电台播放的“每日书场”。后来,评书还从电台搬上了电视,传播面进一步扩展,像袁阔成的《三国演义》、刘兰芳的《岳飞传》,都成了那代人记忆中的经典。

相比袁阔成、刘兰芳、田连元等同时代的评书大家,单田芳无疑是最高产的一位。从《三国》、《隋唐》等历史演义,到《白眉大侠》《童林传》等武侠经典,再到《乱世枭雄》、《百年风云》这类近现代题材,以及《烈火金刚》、《铁道游击队》等红色评书,单田芳评书的类型多样、时间跨度大。按照其自传《言归正传》里的统计,单老一生总共说了有一百多套评书。最辉煌时,“全国四百多家电台,都有‘单田芳书场’,每天超过一亿听众”。可以想见,单田芳当年的人气丝毫不逊于今日之一线明星。

除了供人娱乐,评书还为那些成天因作文抓狂的学生听众,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好词佳句。一些信奉“拿来主义”的学生,直接将“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打开玉笼飞彩凤,挣断金锁走蛟龙”等评书语言化用自己到作文中,每每都能获得高分,并且受到老师的夸奖。部分学生因此爱上了写作,从此走上了文字工作的道路。

不过,评书虽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述到宋代,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评书跟相声、二人转一样,都是被人瞧不起的“下九流”行当。哪怕生于曲艺世家的单田芳,都曾不止一次被其父叮嘱“你可不能再干说书这一行了”。这种情况虽然在1949年以后得到大为改观,但评书之所以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突然爆火,甚至出现“万人空巷听评书”的场面,一方面固然与单田芳等人精湛的演播技艺有关,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其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

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仍然比较匮乏。不仅是评书,小说、电视、电影……几乎每一个文艺门类都呈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以至于《渴望》、《西游记》、《少林寺》等影视作品是出一部火一部,经常上演万人空巷的场面。

事实上,今天我们回头再听单田芳们的许多经典作品,会发觉似乎少了少年的“味道”。作为一种出自底层的大众艺术,评书始终存在情节雷同、人物脸谱化等问题,比如《隋唐演义》中的程咬金、《岳飞传》中的牛皋、《大明英烈传》中的胡大海,怎么听都觉得是同一个人投了三次胎。因此,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文化市场的日趋丰富,受众审美眼光的日渐挑剔,评书走向衰落也便不可避免。

这种情况不只发生在评书这一种文艺门类上。同样是杨洁导演,六小龄童、迟重瑞、徐少华等原班人马出演的《西游记续集》,不仅没能复制86版《西游记》的经典“神话”,相反引来众多吐槽。

我们今天怀念单田芳,不仅是在怀念他的作品——徐良、房书安、白玉堂、胡大海……也在怀念我们的逝去年少岁月,共同的文化记忆:那是躲在爷爷怀里一起听的“挑滑车”;那是啃着大西瓜,一腿蚊子包还是想象着李元霸那对擂鼓瓮金锤;那是小伙伴可以争论一天的金灯剑客夏遂良的排名。那是单田芳带给我们的中国“神谱”,那是充满玫瑰色彩的1980年代,那是我们回不去的少年时代。

致敬单老师,以及那些先后离我们而去的大师们,感谢你们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你们作品中的点点滴滴,也将化为这个民族共同的文化积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敬老爱老的作文 你是我最感激的人作文 祖国我想对你说的作文 我的姥姥作文200字 小学作文成长的烦恼 捉迷藏三百字作文 点亮心中的那盏灯作文 泰山游记作文400字 月亮200字作文 以月亮为话题的作文 关于毕业季的作文 青春的英语作文 我理想的婚姻英语作文 温暖留在心里作文600字 我的傻爸爸作文 描写天气的作文100字 介绍东西的作文 全国劳动模范作文 关于徐霞客的作文 中国成立作文 学英语的经验英语作文 我爱吃什么作文 激动的泪水作文500字 初中语文作文题目 名胜古迹的作文400字 小学生清明节作文 作文白衣天使 烧烤英文作文 国庆作文高一 我的梦想作文600字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