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浅谈顾城诗画:拥有黑色眼睛的诗人 他在思考什么?

2021-01-04 19:40:01
相关推荐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

透过泛黄的书页,我们轻轻地注视着顾城。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幅灵动的画、一首鲜活的诗……

《顾城诗歌精品: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是由作者的家人选编,并配以作者本人的富有个性的插图的一本图文并茂的诗集。其中主要节选作品有:星月的来由·烟囱、对宇宙大声发问、怀念、铭言、割草谣、找寻、我赞美世界、生命幻想曲、友谊、一代人·巨星、梦想等知名诗歌。

顾城与诗歌

01

回溯成长经历:在那个缺少面包的年代,诗歌早已被人们弃置脑后。年幼的顾城便是在那时,看着正在拌饲料的父亲说:“我和你对诗好吗?”

顾城于一九五六年生于北京,一九九三年十月在新西兰去世,是当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诗人。他,及其诗歌作品同为当代诗歌研究的重要对象 。

作为颇负盛名的朦胧派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无论在语言还是意向层面都具有鲜明的个人化色彩。相较于同时代的其他诗人,他并不喜欢用宏大新奇的意象来阐发自我,而是善用简单透明、带有童真味道的语句来构建自己的诗歌王国,看去简约却又让人感到难以捉摸。

钟情于诗歌并选择诗歌作为他毕生追寻的“光明”,与其家学渊源和特殊成长经历不无关系。

顾城出生于一个诗歌世家,父亲顾工便是当时著名的现代诗人。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幼年的顾城便对诗歌有着特殊的亲近,以至于八岁时的顾城会经常狂奔于父亲面前大喊:“爸爸、爸爸,我又想出一首诗……”而后喘着粗气大声背诵:是塔松和雨珠的故事/是云朵和土地的对话/是瓢虫和蚂蚁的私语。

文化大革命时期,顾城一家迁至农场生活,父亲被分配在农场喂猪,顾城经常帮父亲拌饲料、烧猪食,借着灶前的闪烁不定的火光翻看一本老旧的《唐诗选集》。有时看得累了,他便会闪动着忽灵的大眼睛向父亲询问:”我和你对诗好吗?”

几年后,顾城一家被允许回城,和猪、天空、泥土一起生活了几年的顾城,已然长成了一名俊郎少年。同顾城一起回到北京的只有几盒的标本,和两册自编自写的诗集:《无名的小花》、《白云梦》。

回到北京的顾城成为了一名工人,生活像是被拧了发条一样更加紧迫。白天他发疯似的工作,晚上便发疯似的看书。他读能够找得到的诗歌、小说、哲学、政治经济学等书籍,并在那时开始自学画画。

他屋子的灯光总是彻夜不熄。伏案桌前,抓着笔挥舞个不停是他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将各式各样描写美好梦境的诗歌写在粗糙的纸上,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作挥洒在墙上。他思考,他沉淀,他颤抖,他的激情终是喷薄而出。现实环境的逼仄窘迫,浇不灭他心底浪漫的火种。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吟出了时至今日仍脍炙人口的名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02

探寻顾城其诗:他自我地构筑了一个清澈透明、恍如童话的诗之王国。

时光缓过,生活趋于平静,顾城的诗歌开始在大量的报社杂志发表。时常会有人给他写信,或登门拜访同他讨论诗歌,他成为了一名小有名气的诗人,但他的诗歌却依然同他八岁那年一样,清澈透明、充满童真。

少年时期的顾城写着充满童真的诗,那是因为他年幼的心尚未经历生活的磨练,尚未在满是尘土的社会中穿梭。可在成年后,顾城的诗歌反而越发的纯真,这便是一种超然的智慧了。在历经生活锤炼,看尽人间沧桑之后,他依然能保持自己的赤子之心,将自己内心最无暇的感悟用诗歌表达出来,于柴米油盐的平凡日子里灼灼生辉。

叔本华曾说:”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如果他很早就洞察人事,谙于世故,如果他很快就懂得如何与人交接、周旋,胸有成竹地步入社会,那么不论从理智还是道德的角度来考虑,这都是一个不好的迹象。这预示着他的本性平庸。相反,一个年轻人对世人的行为方式感到诧异和惊讶,并且与他们交往过程中显得笨拙,乖僻,则显示出他有着好贵的品质。”

顾城便是这样一个人。直至中年,他也很难理解世事,理解这个世界到底在以什么样的规则运行。

他无法很好地处理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他在亲情的关怀面前手足无措。他从不耽于名利,在报纸或是杂志发表作品,只是对他耀眼才华的一份无关紧要的证明。因而,他选择忠于“诗”本身,认真思索到底什么是诗,自己该写什么样的诗,又该如何去创作。

他是一名诗人,他并不以社会的评判标准去理解幸福和痛苦,他在自己的世外桃源怡然自得;他是一名诗人,他将他所有的内省写于自己的诗中,沉浸在自己的诗歌王国,那里自成方圆,是只属于他的世界,只归他统帅的王国。正如他在诗中写的那样: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忘了一件事/我用诗去想。

我用诗去想

顾城诗意象的选取极为精炼简单,多是我们生活中可以见到的事物,如:树木、尘土、钢琴、海洋、水果、星月等。这些简单的意象在他的组装下,蜕变为一幅幅优美的如同童话般的画卷。

诚然,他的诗也并不是纯粹的通俗易懂。相反,在简洁的前提下,他的诗被赋予了更多的东西,赋予着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赋予着他渴望这个世界一直变好的愿望,赋予着他凝练的灵魂。他这样写道: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夜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有时候,顾城的诗仿佛和我们之间隔了一层面纱,难以真正触摸得到。我们搞不清楚他想要表达的确切含义。他像一个孩子那样思考,他以自己的身躯,张开双臂拥抱世界,却又会坐在自己的云朵上静静观察,观察树木的恣意生长,观察鸟儿衔着种子飞向远方,观察鱼儿在花朵中游泳,观察人类的冷暖悲喜。

不知不觉中,写诗成了他的本能。诗作为一种载体,承载着他的灵魂,翱翔于天际。

翱翔于天际

在《我总觉得》一诗中,他这样写:我总觉得/星星曾生长在一起/像一串绿葡萄/因为天体的转动/滚落到四方/我总觉得/人类曾聚集在一起/像一碟小菜豆/因为陆地的破裂/迸溅到各方/我总觉得/心灵曾依恋在一起/像一窝野蜜蜂/因为生活的风暴/飞散在远方。

在这首诗里,语言像天鹅绒一样柔嫩顺畅,像空气流动的风一样在我们的身体中穿过。他时而仰望天空的星星,幻想着星星都像线一样连在一起,让孩子们在上面玩耍。又害怕他们会突然散落,跌落到四方;时而希望人类可以聚集在一起,彼此畅谈,又觉得不可力抗的因素总会让大家天各一方;时而渴望大家的心灵可以温暖的依恋在一起,又怀着怜悯的心态认为,这样的美好总会被生活的困顿打败。

诗人美好的渴望与害怕失去的敏感交织在一起,像一个挂着晶莹泪珠、站在人生路口的小孩,仿徨而不知所措。

03

欣赏顾城其画:与顾城的诗一样,他的画也充满着儿童般的童真。

诗人顾城叫惯了,我们都忘记了,他也是画家顾城。

绘画同写诗一样,一直以来都是顾城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生活的本能。他的画作线条简明流畅,造型新颖有趣,每一幅画仿佛都在描述一个我们完全不曾见过的新世界。随便拿出一副顾城的画,初看之下,你可能会觉得这就是儿童嫩稚的涂鸦,但是,当你怀着艺术的审美去细细品味的话,你会发现画中自有一方诗人自己的天地。

诗人心中充满了奇幻的世界,交错的线条像是无意义的涂描,又像有一个含羞的少女藏在其中,她坐在莹莹的草坪上,笑嘻嘻的看着你。顾城善于如此,他像个孩子一样,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一切藏于表面的杂乱之下,你必须细细品味,才能掀开蒙着的灰油布,一睹油布下面的繁花。

或许是受早期生活经历的影响,植物是顾城画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在他的画中,鱼儿长着根茎般的胡须在森林中游动,眼神若有所思;鸟儿身上描绘着蔷薇的纹路,像贝壳一样讲自己包裹,只剩下长长的喙裸露在外;断掉的枝丫和细细的丝带纠缠在一起将一匹害羞的小马包裹在内;受伤的人们用残缺的犹如枯枝一般的手臂弹奏着森林深处的钢琴......植物代表着新生,代表着生命,代表着人们心中最宁静的地方。

他的画总是那样的新颖,同他的诗截然不同。在那一幅幅画作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片片充满思想的落叶,一扇扇充满幻想的天空。画作中恣意生长的枝丫,尽情开放的花朵,身穿锦衣的少女,同鸟儿、鱼儿、小马一起愉快地生活着。那是诗人心中最宁静的一片森林,他将一切都藏在那儿。不论是人性的险恶,还是包裹着彩衣的糖果。

无疑,顾城的画作也是朦胧的,有一种让人难以直接把握,忽远忽近的美感。在标注着“我们所能悔过的”画作中,大量的藤蔓蜿蜒着在画面中穿过,长长的茎杆上只开了一朵五瓣的小花,低垂的人脸埋伏在喇叭一样的叶子中看不清表情。皇冠斜垂在侧面,茧蛹还在包裹中尚未破缚而出,交错、纠结的情绪浓郁的像是要溢出画作,只消看一眼,你便会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但是当你仔细思考,想要抓住这种情绪的尾巴时,却又发现,什么都不曾存在。就像他在诗中写的那样:水在天上/天在水里/云彩悄悄隐没。

这样的画作还有很多,表达的意境却迥乎不同。写着“天意”二字的画作中有一圈圈内嵌的线条组成人脸,穿着长袍的男子在前方伸着手臂引导着后面的人们,而后面的人们却长着仿佛竹笋一般的脑袋,并头戴皇冠。一抹情绪充斥在空气中,是一抹源远流长、模糊不清的情绪,却始终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苏轼在评论王维的诗画时曾说:“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我看来,顾城亦是如此。大多数时候,顾城将画画与写诗当做一件事来做,无论是在写好的诗旁边填上一副画作,亦或者在画好的画上写一首小诗,虽体验不同,却都充盈着精神领域的幸福。

04

一九九三年十月,顾城逝世于新西兰的激流岛,那是属于他的小岛。自他迁居至那个临海的小岛,他便在那儿耕种农田,养殖家禽,写诗绘画,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关于顾城的死,在评论界至今也有很大的争议。有人将他死前的罪恶赦免,有人将他的死连同他的诗歌一起打入深不见底的深渊。

实际上,没有人是不犯错的,我们都是普通人。因为自己所犯下的错,顾城已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有很多的错,却一定不比大多数人的错更多。

诗是独立的,自从被写在纸上,他就有了自己的衍生,而不仅仅只是诗人的代表。它不应因为人的作为而得到并不公允的臧否。我们读他的诗,欣赏他的画,在那些诗歌和画作中,我们看到的是可爱的童话和一个天真的孩童。我们汲取的,是无与伦比的美的滋养。

如今,也许还会有人在某个安静的午后翻开诗集,像童年的顾城那样微笑着读出声来: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作者:杜荷语,一枚可盐可甜的少女。可背起行囊四处行,也可围炉夜话到天明。

我在这里等你~欢迎关注@杜荷语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下学期作文 自强不息作文素材 描写小兔子的作文 我渴望作文600字 英语电影影评英语作文 100字作文摘抄 六一的作文400 介绍动物的英语作文 横式结构作文 洗碗作文300字 鲁迅故居作文 家风作文300字 学生作文网 巴西龟 作文 小学三年级英语作文 写事作文700字 植物生长过程作文 对未来的憧憬作文 假期旅行英语作文 心中的美景 作文 我最欣赏的人作文 让世界充满爱 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预测 小学二年级作文怎么写 哈利波特英语作文 不一样的世界作文 关于思念的作文 狮子林作文 青春风采作文 家规家训家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