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书法家苏学渊:1962年他写字的名声就传遍“咸阳县”教育界

2021-01-04 22:20:01
相关推荐

83岁苏学渊先生在家挥毫泼墨书写精气神

(书朋画友、曾教过的中学生在苏学渊先生八十华诞赠送来十八米书画长卷和“敬业育人”牌匾)

西咸传媒网(雷小河 王小艳)对咸阳书法家苏学渊先生,我十几年前就闻其名声,只是无缘相识。在2018狗年春节前咸阳秦汉书画院为群众连续写春联5天的活动中,我有幸遇到苏学渊先生,深为现年83岁的苏学渊在文朋书友心中的份量而触动。而活动现场人多事杂,不便有更多的交流,于是才有了我们一行年后的这次拜访。

(苏学渊先生在咸阳秦汉书画院为群众写春联现场视频可见微信平台大美西部观察,这里添加不上,见谅。)

现任咸阳秦汉书画院院长王俊义先生是苏学渊先生西安50中的学生,已年过古稀,和老师一直往来,情感深笃。有他和我们同去拜访自然求之不得的高兴。

苏学渊: 乳名,恒瑞; 字,子恒; 艺名:石羊书人: 笔名:毕郢塬。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日出生于陕西咸阳渭城石羊庙东村。中共党员。毕业于陕西教育学院。先后工作于陕西省级干部文化业校、西安市五十中学、西安市郊区教育局、西北国棉一厂中学。一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和教研工作。退休后又从事书法教学和研究。任职资格为高中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职称。

现为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辞书学会会员、陕西老年书画会会员,现担任咸阳老干部书画艺术院副院长、咸阳市老年书画诗词研究会常务理事、咸阳秦汉书画院顾问等职。

自幼爱好书法,曾多次参加书法赛,其中参加“中外草书展”、“于右任杯全国大赛”、“首庙全国民间民族艺术展”、“第六届国际书画审美大展”以及省市部分书画活动,均获等级奖,最高奖项为金奖。论文《试论“书法”之法》获咸阳市首届书法理论研讨优秀论文奖。作品曾在《西安日报)、《咸阳教研)、《西北一棉报》、《陕西粮油导报》等报刊发表。先后举办楷书讲习班十期。在企业中小学举办劝学书法展七次,播下一颗种子,收获一片绿萌。

一贯主张: 书法应根植传统,服务大众,依据法度,讲究美观,写出个性,自成风格。书体擅长楷书,兼写行、草、隶、篆,近年尤喜榜书,颇有气势,深受青睐。

苏学渊先生先后被编入《人民画报》书画名家、《咸阳人手册》名家档案、《国际中国书画家大辞典》、《中华翰墨名家博览》、《中华热土》、《中华书画艺术博览全书》等大型画册。曾获文化部庆祝建国六十华诞书画大赛三等奖,第六回国际书画审美大赛金奖以及省市各类不同奖项。部分书法作品已作为访日、美、马等国馈赠礼品。在工作中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教师、双文明个人、先进教育工作者以及省纺公司读书活动积极分子......

七十年代于西安市编写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八十年代于西北一棉编写过《职工道德规范》册子,随后1985年又参与陕西师大辞书编写组编撰《大中学生古汉语常用多义字词典》,由甘肃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全国发行。九十年代初编写《真草楹联三百副》,九十年代末编写个人书法专集《劝学行楷书法集》,已正式出版发行,在部分大中小学作为教师参考资料。2002年被聘为咸阳市老年大学中华路分校书法教师。还多次为部分中学教师辅导如何写好“三笔字”。近年为一些书画组织多次编辑书画册、题写刊名,如“陕康通讯”(陕西康佳电子有限公司),“翰墨书画”(咸阳秦汉书画院).....

一、倘若存一息,定把字眷恋

我爱书法七秩,书法伴我百年

苏学渊自幼喜爱写毛笔字,迄今已有七十余年,其花甲之年,曾发自肺腑,写过两句感言,“我已成为书法狂人”和“唯有书法乃可伴我终生”。

于古稀之年又言:“一日不习字,余心实难安,倘若存一息,定把字眷恋”。足见先生爱字之心切。

再后来,苏学渊对写字的痴迷竟移情于树叶及石头上,写起了“树叶书法”和“石头书法”。

2005年秋,苏学渊在公园锻炼时,偶然发现地上落的银杏树叶,形状是自然扇面,叶薄质细,颜色浅黄,他试拣几片,洗净凉干、压平,书写手感甚好,然后再喷漆阴干之后,新颖美观,简直是袖珍书法工艺品。以后年年这样做,将做好的叶子用胶带纸把叶柄粘贴在本子上,既好翻阅又好保存,别具情趣。

多年来,他还喜欢采集各种形状的小石块,洗净晾干,根据石形,选写内容,不宜字太多,比如石块小的,可以写一个字如:“寿”、“佛”、“静”、“福”……石块大的可写一副联语或一首诗。写好后喷漆阴干,美观喜人。既可欣赏,又可馈赠。“石头书法”,已远赠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既是礼品又是书法艺术,亦有情趣。

看到这些,我们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苏学渊先生七岁时,在村学刚学会写几个字,竟用毛笔在他和父母合影的木相框背面写下自己的乳名“恒瑞”,又在两边写下“爸爸”、“妈妈”四个字。后来被父亲知道了,非但未指责,反而受到夸奖。苏学渊先生曾说,这六个毛笔字,可以看做是我儿时的墨痕。

幸亏其父没对这崭露头脚的喜好进行打压,这是幼年爱好的心迹。这一墨痕诱发了他喜爱写毛笔字的兴趣,一直持续到此后的青少年时代,在学校里更加喜欢写字,常为班上写墙报(也叫壁黑板报),在学生会担任缮写....当时人送绰号叫“写字迷”。

后来苏学渊先生竟对书法着了迷,每当在大街上或参观博物馆、古刹庙院甚至到饭店等公共场所,只要有牌匾、楹联、标语等醒目的大字,都一定要驻足凝神,眼观、心悟、手写(随身携带有纸笔) 。现存《街头楹联拾零》、《甲戌闲书》、《己卯杂写》、《丙子笔录》、《戊寅临摹》等十六本。

另外于日常在公园漫步时,爱琢磨字的结体和笔势,到了一定程度,就找块空地蹲下,用树棍反复比划,探寻最佳感觉,从而总结其规律。到了晚上刚睡下或于天明起床前,也时有在被子上和腹部用指头当笔而划来划去,揣摩字形的习惯。如此天长日久,对所写过的字形,只要闭上眼睛,似乎可以看到字形,辩认其优劣。

三、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致力于《石羊墨痕》的出版。

2011年,适逢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书法活动较多、先生过分劳累,血压升高,患上脑梗,右手偏瘫,竟不能写字,他为之痛心落泪,主要是觉得右手不能写字。

(图为:2011年6月26日在省委组织部老干局、民政厅举办“建党九十周年书画展”颁奖大会与省书协主席雷珍民等合影)

后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和锻炼,奇迹出现了。竟渐渐能写字,无比欣喜之余,先生后来还写了篇文章《学习书法,有益健康》。等先生病情好转了,他无比欣喜,将原先准备编写的《石羊墨痕》一书的稿件,重新翻阅,修改补充,争取时日,尽快付梓,编纂《石羊墨痕》是他今生最大的工程和多年的夙愿。如今这个愿望早已在2012年实现。我们了解到关于《石羊墨痕》这本书的几个问题:

苏学渊先生出版《石羊墨痕》一书就是为了让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用他的话说就是想把自己毕生所刻苦学到的文化知识,不愿随着自己生命的冥灭而被埋没,应尽早地以《石羊墨痕》一书为载体献给我伟大的中华,可爱的家乡,促进社会大发展起到一点微小的作用。还想将这本册子留给我的亲友、学生及子孙后代,作为一份念物,让他们从中受益。总之,想让《石羊墨痕》一书中所载的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和道德风尚,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全书共分为书法篇、随笔篇、附录篇及亲情篇,特别是随笔篇,主要选编苏学渊自己在书法学习和书法教学中的一些札记、评论、专题探讨、感想体会等短文,还有为书画朋友的书画集撰写的“序”和“短评”。另外还选入了苏先生自己的便利书法教学,特别是把《黄自元楷书帖》中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与杨璐编写的《欧体楷书间架九十二法字帖》结合在一起,将其古语改编为口语,明了好记,增强了教学效果,在每法下边选入欧体范字,便于对照和临摹。“随笔篇”所选短文,主要为初学书法者和书法爱好者提供一些学习书法的方法技巧和书法理论知识,以便尽早步入书法的门径,少走弯路。

图为:对《劝学行楷书法集》一书的审稿和编排,中书协副主席钟明善亲自过目提出建议和指导的当时留影

四、功夫不负有心人,天道酬勤非强求。

这些古训都说明一个道理,就是只要喜欢,并愿意付出辛勤的学习和努力,必然会有好的结果,日常一些偶然事件中就会有必然的结果。

1,1956年20岁的苏学渊中师毕业,英姿勃发,风华正茂。适逢教育事业大发展,中学师资不足,省教育厅决定从中师毕业班中选拔两名中学语文教师,先生就有幸被选拔为其中之一。当时在学校反响很大,同学们都很羡慕,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他的字写得好。先生说,当然还别的因素,不管怎样说,书法它确实伴我四十年教学生涯,为我的工作添光加彩。

2,一九六二年咸阳县(当时的习惯叫法——编者注)教育局局长王自毅( 苏学渊的小学校长)竟在一次全县校长会上讲,看了苏学渊的信,字写得工整秀美。后让校长们参观学习。其中有一位小学校长是苏学渊先生的同学,事后特意将此事告诉他。从此后他写字名声在咸阳教育界开始有所传扬。

3,一九九四年陕西师大卫俊秀教授在省纺公司一次书画展览中发现苏学渊的书法作品,遂记下他单位和名字,后来给苏先生写信并推荐将先生的书法作品和简历编入陕西师大筹办的《国际中国书画家辞典》。后来他到陕西师大见到主编曹伯庸、副主编赵世庆两位教授,他们很热情告诉苏学渊先生推荐的经过。

当谈及这段往事,我们一行不禁笑着问,那时候编进辞书要钱不?回曰:不要!问:那给钱不?回曰:不给,半年后正式出版发行,送给我四本,精装本烫金字,很精美,令人爱不释手。

我们都笑了。

五、一座书法艺术的富矿,一本重教劝学的人生大书

观苏学渊先生退休后出版的《劝学行楷书法集》和《石羊墨痕》两本书法专著,让人钦佩之余而又有所启发与思考。

书法不是光单纯的把字写好,而应在把字写好的前提下,表达出书写者的思想情感,当然这种表达如果是耐人寻味的,让欣赏者同时若有所感悟,那就有了较高层次了。

而仅仅看看苏学渊先生的部分书法论文的标题,就让人若有所思,不能等闲视之。如:《写给初学书法者》、《略谈楷书常用笔法》、《临摹笔耕是正道,哗众取宠乃荒唐》、《学习书法必须从有法到无法》、《试探书法创作中的灵感》等等。

苏学渊先生专长行楷,而楷书更是功底深厚,取法大家,书体瘦劲挺拔,绳墨规矩,给人以清秀自然、洒脱雅逸之美感。如:"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让观者在超逸俊美又不失规范的行书欣赏体验中思考这样一个严肃的人生命题。这样一幅“形”、“神”兼备,相得益彰,合谐统一的作品才够得上创作,也叫人神往,欣赏带来的精神享受甚至是难以言喻的。

苏学渊曾说,书法艺术给我的回报太多太重了。它成就了我的终生职业,给予了我莫大的精神荣誉,使我的生命活得充实而快活。我由衷地感谢书法给我带来的一切一切。而我们觉得他是一座书法艺术的富矿,一本重教劝学的人生大书,值得后辈虚心学习。

而书朋画友、曾教过的中学生在他八十华诞赠送来十八米书画长卷和“敬业育人”牌匾,这些足见苏学渊先生在教书育人和弘扬书法方面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因此也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顾及苏学渊先生的年龄和身体劳累,我们一行结束了一个多小时的拜访。祝愿先生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附】:

图为:2018年正月十七咸阳市老年书画诗词会会长李基源、咸阳秦汉书画院院长王俊义、名誉院长关锁贵、安志杰,市书协名誉主席韩虹等来苏先生家欢聚交流书画。

市书协名誉主席韩虹贺赠之作

市老年书画会会长李基源先生贺赠之作

市妇女书画会名誉会长黄秀芳贺赠之作

市老年书画会秦汉书画院名誉院长安志杰贺赠之作

图为西安五十中高七四级二班十六位同学春节来苏老师家拜年的视频截图,学生们祝苏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事事顺心!

本文来源于微信平台大美西部观察,系作者授权发布。

责编 雷小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100字 打屁股作文3000字 在我们这个年龄作文 关于爱国主义的作文 我爱我家作文400字 关于含羞草的作文 三年级作文童话故事 心里美滋滋的作文 学习雷锋精神作文 我的童年作文300字 关于民族团结的作文 四年级作文推荐一个好地方 满分作文神仙开头 帮妈妈做家务的作文 2017年高考作文 关于环保的英语作文 爱在我身边作文 我的梦想作文800字 再回首作文 关于爱的作文开头 初一英语作文范文 有为与可为作文 我的高中生活作文 散步作文600字 我最崇拜的人作文 关于蚂蚁的作文 父亲节英语作文 英语学习计划作文 环保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