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陈小鲁与父亲陈毅

2021-01-04 22:40:01
相关推荐

2018年2月28日,陈毅元帅之子陈小鲁因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在海南三亚301医院抢救无效去世,享年71岁。

公开简历显示,陈小鲁,1946年7月生于山东,曾为北京第八中学1966届高中毕业生。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解放军第39军244团政治处主任。

1976年,陈小鲁调入总参二部,后任驻英武官助理、副武官。1985年任北京国际战略问题研究学会副秘书长。1986年参加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次年10月任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社会改革局局长。1992年以上校军衔转业,此后任(海南)亚龙湾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标准国际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

作为陈毅元帅的三子,陈小鲁曾写过一篇《父亲的故事》,追忆与父亲陈毅的点滴往事,特此摘录部分片段,以滋纪念。

父亲的故事

我排行老三,上面有昊苏、丹淮二位哥哥,下面有珊珊妹妹。有了昊苏、丹淮,父母当然希望有个女孩,不料来的是我。那是一九四六年在山东,母亲一看到又生了个男孩,不禁生气,让护士把我放到房外去,说是有人要就抱走吧。正巧有一位母亲的战友来了,立刻把我抱回来,狠狠数落了母亲一通。

也许是物极必反,也许是当老小时间长,我很受父母的宠爱,也最任性。四岁时,家里送我进上海最好的幼儿园,我硬是绝食三天,滴水不进,逼着幼儿园把我“开除”。平时我很懒,经常睡到中午还不起床。

我的任性超过了父亲的容忍限度,他发作了。一天中午,父亲刚下班回来,听说我还没起床,顿时暴怒。他吼着:“养这样的儿子有什么用!”几步冲上楼,一把将我从床上抓起来,要从楼梯口扔下去。幸亏被警卫员叔叔拼命拉住了。这位叔叔后来说:“从来没见过陈总发这么大的脾气,可真把我吓坏了。”这一下子就把我任性胡为的毛病治住了,我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父亲发起火来很可怕,平时却很有耐心,倒是我母亲的性子很急,常为我学习不用功而发火,是父亲经常从旁劝解。

有一年寒假,我跟着父母去广东潮汕地区。母亲让我写一篇谈参观感想的作文,可我却犯了牛劲儿,死活不肯写。母亲忍不住发起脾气来。父亲劝她说:“慢慢讲,不要着急,他还是个孩子嘛。”母亲的气一下转到父亲身上:“都是你,平时宠他,现在一句话也不听了!”听了这话,父亲也不高兴了:“好了,好了,我不管了!真是莫名其妙!”两人为我吵了起来,父母的口角因我而起,也使我猛醒,他们是恨铁不成钢啊!这一夜,我通宵未眠,把作文赶写了出来。也许是发愤之作,总有些可观之处,父母看了相视而笑,昨日的芥蒂在笑声中溶化。

平时父母对我要求很严,父亲曾对我说:“比起同学来,你的生活条件好得多,学习要求上进,生活上要自足。”从小我就很少向父母提什么分外的要求。记得我只求父亲为我办过一件事:我在北京四中上初中二年级时,老师要我请父亲为校运动会题词。我想了多时,真不敢向父亲开口,在他的门口几次欲进又退。最后还是父亲看见了,叫我进门问清缘由。他像是看穿了我踌躇的心理,格外和蔼地说:“儿子的要求一定要办到。”第二天,他亲自把题词交给我,还说:“不满意的话,还可以重写!”当时我高兴得真想跳起来啊!

父亲工作很忙,以一九六四年为例,他出国访问一百天,陪外宾到外地九十五天。就是在北京,呆在家中的时间也不多。但是父亲总是挤时间问问我的学习和思想,这一星半点的交流构成了我对他的全部回忆。

父亲有空会让我读读诗词,他认为这样一方面可以学习语文,一方面能启发思想,而且轻松活泼。十岁那年,他让我读毛主席的咏雪词《沁园春》,我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弄不太懂,他解释说读诗词要有想像力,这是用比喻的方法写景,“舞”和“驰”把景写活了,莽莽雪原之上,山脉蜿蜒起伏,恰似飞舞的银龙和奔驰的白象。他还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贯穿着一条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就是毛主席说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才是真正的风流人物,你要牢记这一点哟!长大了要老老实实地为人民服务。”他还用唐诗“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来说明革命成功之不易,告诫我不要躺在父辈的功劳和地位上,要永远同群众打成一片。“不要忘本,要靠自己”,这是父亲对我刻骨铭心的嘱托,也是我终生受用不尽的遗产。

父亲酷爱做诗。每有佳作,也常告诉我们。有一次,他吟出一句“宇宙无限大,万国共一球”,颇为得意,说“等有了时间,要把下面的句子续出来”。后来,他用这句作开头,写了《示儿女》诗,要求我们“勿学纨袴儿,变成百痴聋”。还有一次,报纸发表了他的组诗《冬夜杂咏》,他把我叫去共读,当读到“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一首时,他说:“做人要扎实,不要飘浮,要有学问,不要空谈,老实的人、有本事的人总会得到别人的拥护。”

一九六三年八月,父亲利用难得的四天假期,在北戴河给昊苏、我和珊珊讲他的革命经历,他特别强调:“要脚踏实地,在实际斗争中取得经验,还要善于分析形势,判断形势,才不至于在紧急关头迷失方向。要能在形势逆转时沉得住气,顾大局,不要只顾自己。”父亲边讲边细致地观察我们,当晚他在日记写道:“昊苏很感兴趣,小羊(我的小名,因为我是吃羊奶长大的)面无表情,珊珊则不耐烦,大约是年龄尚小的缘故。”直至三年后文革来临,我真正才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可以告慰父亲的是,不论环境顺逆,我都牢记父亲的教诲,做到行止无亏。

父亲爱读书,视书如命。他曾说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被敌人追着屁股跑,什么东西都扔了,就是舍不得丢书。国民党军队搜山拣了包袱,打开一看是几本书,不由惊讶地说:“共产党苦成这个样子,还念书呐!”他们不可能理解父亲在赣南游击词中所表达的共产党员的情怀:“勤学习,落伍实堪悲,此日准备好身手,他年战场获锦归,前进心不灰。”解放以后,父亲的藏书日见增加。一九五五年从上海往北京搬家,母亲嫌书太多,想处理一些,父亲断然反对说:“别的坛坛罐罐可以不要,书一本也少不得,全部弄到北京来。”

刚到北京时,一有闲暇,他就与刘帅、郭老、吴晗、王昆仑等友人到璃琉厂逛书市,他说即使不买,翻翻书也别有情趣。在父亲的熏陶下,我对古典文学也产生了兴趣。上高中以后,家里开始给些零花钱,每月两三块,我全用来买书,父亲发现了我的小书库,常来翻翻。逢有他中意的书,拿走前还要打个招呼:“这本不错,我先看看。”父亲爱看我买的书,是我十分引以为荣的。

围棋是父亲最喜欢的运动,他是一九二一年在法国闹学运、坐监牢时学会下围棋的,从此围棋伴随他革命的一生。父亲常说:“下棋既是娱乐,也是工作。”

他以振兴围棋为己任,希望古老的围棋有个新面貌,配得上新中国。一次他谈到围棋事业前景时说:“围棋产生于中国。后来传到日本,日本有所创造,取消了座子,超过了中国。现在我们围棋发展迅速,我看再有十年就可以赶上日本,就像长江后浪推前浪那样,一浪更比一浪高。”他还特别关心青少年棋手的成长,与国手陈祖德、聂卫平都下过棋,父亲常说:“那些小孩子,很有希望。”他的眼光没错,陈祖德、聂卫平都为中国围棋事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我下棋也是父亲手把手教会的。下围棋是我们父子相处最快乐的时刻。在棋盘旁一坐,父亲收起了长辈的尊严,儿子也感到十分轻松。两人平起平坐,杀得难解难分。父亲爱悔棋。当然,有其父必有其子,我悔起棋来也是当仁不让。结果是他悔两步,我悔三步,经常互相拉锯。

一次,母亲看我们下棋,见父亲悔棋,很不以为然地撇撇嘴说:“和儿子下棋还要赖皮!”父亲装着没听见母亲的揶揄,还是照悔不误。母亲看不下去了,伸手搅乱了棋局。棋下不成了,父亲开怀大笑:“老了,不行了,下不过儿子了!”一九六五年,我代表八中参加西城区中学生围棋比赛得了第六名,父亲看着我得的奖状,高兴地说:“这类比赛花钱不多,又不耽误学生学习,有利于普及围棋,发现新秀。”

一九六八年,我到东北一个部队的农场里去劳动锻炼。一九七二年一月四日,当我再回到北京时,父亲已经难以开口了。母亲俯在他的耳边呼唤着:“小羊回来了,来看你了!”连呼几遍,父亲才有了反应。他的头微微地转动,用眼睛找寻着。终于,我们父子四目交汇了。刹那间,他的眼里闪过一丝奇异的光彩,他的嘴动了动,但没有说出话来。

一月六日,父亲去世了。一月十一日深夜,悲极痛极的时刻,我情不能已,写下了一首小诗:

五年忍听千夫啐,一死难得万人泪,且喜碧血润中华,磊落生平应无愧。

一九八六年一月六日,在父亲逝世十四周年的忌日,我受中国围棋队的委托,亲手把中日围棋擂台赛聂卫平战胜日本超一流棋手的棋谱,放在父亲的骨灰盒前。“死后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父亲的遗愿正在迅速地变成现实。当夜幕降临,父亲神游大地之际,他一定会畅怀大笑。

愿爱他的人们分享他的快乐吧!

源自环球人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30年后的我作文 安昌古镇作文 作文我的好朋友500字 北京作文培训 抓周作文 龟兔赛跑英语作文 介绍自己的作文400字 收拾房间作文 我的同学作文800字 关于背后的作文 我的父亲作文800字 迈出这一步作文 写人作文550字 机智的我作文 写景的作文150字 关于油菜花的作文 以暖为题的作文 描写家乡风景的作文 滑冰作文600字 篆刻作文 作文成功之路 环境与健康作文 美在路上作文 语文考试万能作文 写景的作文五百字 假期游记作文 作文小白兔100字 班级大扫除作文 默默无闻的人作文 爱我国防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