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见证了整个中国互联网烧钱史 这家神奇的公司就要上市了

2021-01-04 23:40:01
相关推荐

美团今天向港交所提交上市材料,距离这家独角兽互联网公司挂牌上市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据腾讯《一线》周四援引不同信源表示,此次负责美团赴港IPO的保荐人全为外资行,分别是高盛、美林和摩根斯坦利。

在此之前,The Information报道称美团最新估值为600亿美元,上一轮融资后估值是300亿美元。

天风证券物流分析师姜明在报告中称,“新美大是一家神奇的公司,它几乎见证了整个中国互联网的烧钱历史,并且一次又一次地超出预期,于落后之际赶超。在商业上,尽管盈利未知,但我们看到的是这家公司极其强烈的企图心,这使得在本地生活的各类服务上,美团的地位和作用已经难以取代,未来以交易为基础的外卖业务将会是公司的现金牛支撑,物流能力的实施至关重要。”

以下内容摘编自天风证券物流行业姜明团队研究报告:

始于团购 兴于外卖 折腾于出行

美团是一个边界感虚无的公司,每一个案例都是一个新战场。经历过千团大战时期的血腥肉搏,终于接近垄断,而后目睹团购行业触及顶点;当发现外卖趋势出现,立刻调转枪口,大举搅局,并且在外卖这个烧钱行业里继续称王;而现如今,即使外卖行业的格局还未完全稳定,又一次大刀阔斧地进入一线城市打车市场,同时砸钱买下了摩拜,成为城市出行行业里避不开的巨头。

美团体现出的是一条明晰的、围绕本地高频需求的商业路径。美团团购、大众点评、美团外卖、美团打车与摩拜单车,很难有哪个都市人能够完完全全地号称,以上任意一个APP 都不存在于他的手机里,美团的存在价值无法被否定。但即将面临着从一级市场向二级市场的进阶,美团的模式、营运、财务各类数据都将迎来拷问。

从大多数平台都昙花一现的团购时代走来,美团的布局看似没有边界,但其主业始终围绕 着本地生活这一条中轴线——尤其是食与行。美团点评集团已经形成了由美团团购、美团 外卖、大众点评、美团打车甚至摩拜的一体化生活服务平台,版图扩张的过程中既有内生 发育(外卖与打车),也有外部并购(点评与摩拜)。

大多数 80、90 后或许都记得千团大战的年代,2010 年左右,研报里还不太提消费升级,苹果还未下乡,绝大部分的互联网流量还停留在 PC 端上,团购风从 Groupon 吹回国内,各类餐厅开始在团购网站上提供低至 3-4 折的商品,而后,团购商品类型从餐饮到酒店、旅 游、各类折扣门票,团购网站如雨后春笋,互联网初见烧钱补贴。在这个过程中,美团是 参与者,也是最后的胜出者。 千团大战持续到 2014 年左右,格局就已经基本确立。

根据易观国际数据,美团已经基本完成了对团购市场的收割,2015 年拿下大众点评之后,美团在团购市场市占率达到 80%, 团购行业霸主地位几乎不可动摇。但摆在美团面前的现实问题是,2015 年后尽管美+大的 垄断格局基本形成,但团购行业增速开始放缓,而如果从互联网行业最关注的活跃用户数这一指标进行观察,2016 年,团购覆盖的人数已经走入下行通道。

美团收购大众点评的时机非常巧妙,正是团购业务用户数量处于顶峰,外卖行业竞争行至中途,饿了么百度与美团三国交战局势不明之时。大众点评对美团的第一个意义,在于它为美团本地生活服务开辟了流量入口,并导入了更多优质的商家资源。

我们总结美团的历史,会发现这是一家在进行融资与投资、把握行业风口上都异常精明的 公司,融资的金额异常巨大——我们以美团、大众点评和摩拜单车作为主体,统计所得的 融资总金额在 142 亿美金,对应人民币在 891 亿元(其中由于部分数据不可得的因素或与 实际存在一定出入),这个数字不仅缔造了当下的美团帝国,它的背后更是中国互联网在最近十年里资本与巨头大举介入、改变行业格局、甚至改造线下生活的历史缩影。

美团外卖盈利能力

外卖业务是美团点评体系当前最令人熟知、最高频因此也有可能成为现金牛业务的一块, 这是我们选择从更微观处入手的原因,这一部分的视角将聚焦在一个哲学问题上:美团外 卖的收入,从哪来,到哪去,美团外卖的盈利是否有可能?

姜明分析称,对比已经超过 15%的网络零售渗透率,当期 5.2%的外卖行业渗透率意味着几年内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依然是一个拥有强劲增速的行业。假设 2020 年后外卖行业的渗透率达到10%,叠加餐饮行业每年大约 10%左右的自然增长,则 2020 年的行业规模必将超过 5000亿;若渗透率能在 5 年后达到 15%,则这就会是一个万亿交易规模的市场。面对竞争对手对于用户的争夺,美团的用户流量将主要来自美团APP、大众点评APP和腾讯系社交APP。

美团外卖生态圈的格局正式确立:美团外卖 APP 自身流量+美团 APP 流量+大众点评 流量+腾讯社交 APP 流量,其中以美团与大众点评为入口的活跃用户数甚至是美团外卖本身的 2 倍。整体而言,多个渠道互相补充,是美团外卖大生态圈的活跃用户数位列外卖行业第一的决定因素。

美团外卖的流量来源非常复杂,因此单纯地比较美团外卖 APP 与饿了么 APP 的 MAU 其实 意义不大,真正合理的口径应该是美团外卖+美团+大众点评+微信+QQ:饿了么+百度 外卖+支付宝+淘宝之间的流量比较,流量入口的复杂性使得行业格局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第三方咨询机构给出的数据也存在出入。因此要判断行业格局,最好的指标是日均订单量。

收入来源一:商家

美团外卖的盈利模式,应该是,“C 端收割份额,B 端收割收入”,份额是利润的基石:

收入来源二:物流

C 端用户所支付的每单物流费用,平台在成立之初的地推 阶段曾经有过免运费的贴补行为,但随着消费习惯的养成已经恢复了对物流服务收费, 这个费用能够覆盖一部分的实际物流成本。

外卖的烧钱之路,看到终点了吗?

外卖行业烧钱,美团这家公司更是擅长烧钱,或许这里的烧钱二字,是褒义的。但烧钱之路漫漫,投资人上下求索,最终还是要利字当头。迄今为止各类 O2O 行业似乎都未孵化 出盈利上的巨头,那么美团外卖呢?我们在前文拆分了美团的收入与成本模式,得到一个感性的想法是:从商业模式上,美团外卖在收入上接近于淘宝,成本形式上类似于京东,意味着收入弹性基本依赖扣点,成本弹性基本依赖技术和减少补贴。

整体来说,美团外卖从用户获取到收入变现的这一过程,是存在正反馈的:

1)吸引流量, 在 C 端提升市场份额→2)更强大的引流能力和市场份额吸引更多的商户入驻,强化对 C 端客户的吸引力→3)份额越大,外卖平台在商户扣点上的议价能力越高→4)变现能力越 强→5)适当反馈部分利益给 C 端客户与商户,继续强化市场份额。

如果上述的逻辑链能够成立,那么这个正反馈过程中,核心中的核心便是市场份额,变现能力的提升是基于行业的垄断地位和龙头壁垒,这也是为何所有的外卖应用在前期疯狂烧钱培育市场的因素。

但美团的外卖盈利模型实际上非常脆弱。

因为模型当中没有考虑到的因子是: 1) 互联网外卖企业,大概率需要支付高额的销售费用(地推与不间断的广告,最重要的是对客户的补贴),根据现状,单个客户的补贴额度通常以红包的形式出现; 2) 模型中未考虑管理费用(源源不断的研发投入和人工费用),但一般管理费用的增长可 能慢于单量和收入的增长,具备规模效应。 行业格局左右了扣点水平和补贴水平。理论角度,当行业格局达到稳态,扣点稳定、大规 模补贴战不再发生时,外卖平台的盈利是存在可能的。但这个存在于可能性中的盈利实际 上非常脆弱,非垄断市场里,一旦某一个竞争方开始通过提升扣点的方式打算收割市场, 另一方只要相应地降低扣点并提升补贴,商家和用户都会被大规模分流,因此博弈面决定了短期难以常态化且规模化地大幅提升毛利率,但微利存在可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团队合作的英语作文 2021高考满分作文 我的乐园作文 小学四年级想象作文 初二英语作文70词左右 我的行囊作文800字 关于课外活动的英语作文 两操比赛作文 作文星空 英语四级的作文 我的一周作文 输与赢作文 秋天到了作文50字 繁忙的周末作文 关于爷爷的作文 和好朋友的一件事作文 自然的呼唤作文 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作文600字 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目 描写事的作文600字 日常作文300字 古代人物作文素材 仪容仪表作文 二年级作文香蕉 游戏危害作文 作文感谢父母 去上海迪士尼游玩作文 老鹰捉小鸡四百字作文 聆听什么作文 外面的世界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