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鲁迅《这也是生活》:无穷的远方 无数的人们 都和我有关

2021-01-05 01:00:01
相关推荐

1936年,鲁迅先生的咳嗽一直断断续续。大病一场之后,似乎也没有见好转。他所有的写作都暂停了,所有慕名拜访的客人,都被爱人许广平婉言谢绝了。鲁迅先生的医生每次到来,都是一家人最揪心的时刻,他们害怕听到不好的消息……好在,溽热的夏天过去了,上海终于迎来了清凉的风,鲁迅先生病情好转,又可以写一些文字了。

在他临终前的这段时间里,写过一些杂文,都收录在《且介亭杂文末编》中,但是有一篇杂文是特殊的,因为完全不同于鲁迅平时的风格,这篇文章叫做《这也是生活》,其中写道:

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我开始觉得自己更切实了,我有动作的欲望——但不久我又坠入了睡眠。

对的,在这篇文章里,你看不到他的辛辣讽刺,看不到他的幽默风趣,而看不到他的悲天悯人,他只是用最朴实的笔法记录了一个病人的生活,你可以看出他此时此刻和普通人一样,有担忧,有困惑,有无奈……他之前只在乎写作和国家命运,在这篇文章你发现他在拼命地想生活。

鲁迅以前就是这样的吗?当然不是。所以,从这篇杂文中,我们要讨论的是,鲁迅的人生态度在这个阶段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呢?而那些一直未变的又是什么。

一、突然转变的生活观: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

或许当你看名人传记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名人的精力十分旺盛,就比如巴尔扎克几乎是整夜不睡觉,喝口咖啡就能奋笔疾书一整夜。也比如张恨水,听说他写小说都是需要两三位抄写员,他同时讲三部小说,三个人帮他记录成文……而我们看很多人写的鲁迅先生的传记呢,大致也是如此。这是写传记的习惯,就是注重精华部分,从来不在乎名人也会吃喝拉撒,这叫无意识地神圣化。就如他在《这也是生活》中谈到的那样:

给名人作传的人,也大抵一味铺张其特点,李白怎样做诗,怎样耍颠,拿破仑怎样打仗,怎样不睡觉,却不说他们怎样不耍颠,要睡觉。其实,一生中专门耍颠或不睡觉,是一定活不下去的,人之有时能耍颠和不睡觉,就因为倒是有时不耍颠和也睡觉的缘故。然而人们以为这些平凡的都是生活的渣滓,一看也不看。

这个段落的结尾,他加上了一句话“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可能读者读到这里就会恍然大悟,竖起大拇指认为这是智人之言。

可是鲁迅先生向来如此的吗?

其实不是,他这是在自我反思,对自己之前的否定。

我们看一下他在文章开头提到自己的生活习惯:

我先前往往自负,从来不知道所谓疲劳。书桌面前有一把圆椅,坐着写字或用心的看书,是工作;旁边有一把藤躺椅,靠着谈天或随意的看报,便是休息;觉得两者并无很大的不同,而且往往以此自负。现在才知道是不对的,所以并无大不同者,乃是因为并未疲劳,也就是并未出力工作的缘故。

这段话做为文章的开头,其实已经定下了基调。这篇文章是写自己反思生活的文章。他向来看不惯的就是哪些风花雪夜的文人,看不惯哪些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事情上的人。他甚至连休息的时间都要有一种自我的约束。这是在上海时期的他。

从他1927年带着许广平来到上海定居,做一名自由职业者,到1936年,已经将近了10年。这近10年里,他都是无限挤压自己的休息时间,以至于休息和工作都分不开了。而在病中好来,他写道:

(病情)有了转机之后四五天的夜里,我醒来了,喊醒了广平。“给我喝一点水。并且去开开电灯,给我看来看去的看一下。”“为什么?……”她的声音有些惊慌,大约是以为我在讲昏话。“因为我要过活。你懂得么?这也是生活呀。我要看来看去的看一下。”“哦……”她走起来,给我喝了几口茶,徘徊了一下,又轻轻的躺下了,不去开电灯。我知道她没有懂得我的话。……

对的,这段话很清晰地看出来,鲁迅先生是要生活的,可以看到熟识的书、墙壁,这些他在平时都轻视的。他以前所有的目光都在大事上,都在写作和会客上。而对于阳光洒满整个屋子,看着日出日落这些事情他都是毫不在意可以说是不屑一顾的。而现在,他喊着我要过活,要看看平时忽略的事物,哪怕随便看看,这就是生活。

或许在病中久了,任何人都会回首往事,会发现在生活中自己缺失的东西,会追求自己曾经轻而易举放弃的,哪怕开灯看看平时的家。鲁迅先生在上海10年都是战斗模式的,他大半夜鲁迅先生说出这样的话,做出了这样的改变,难怪爱人许广平并未领会。因为这和平时的他太不一样,以至于许广平认为他在说胡话了。

二、未曾改变的价值观: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鲁迅先生这篇《这也是生活》写的十分巧妙,前半部分写的是他自己改变的生活观,先是做了一番自我检讨。以前的生活太紧张,太紧凑,以至于身体垮了不自知。而到了后半部分,鲁迅先生禁不住又开始讽刺起来。

先看他写前半部分的一段:

第二天早晨在日光中一看,果然,熟识的墙壁,熟识的书堆……这些,在平时,我也时常看它们的,其实是算作一种休息。但我们一向轻视这等事,纵使也是生活中的一片,却排在喝茶搔痒之下,或者简直不算一回事。我们所注意的是特别的精华,毫不在枝叶。

在这里他还是在反思自己的生活,认为曾经轻视的事物,其实也是生活。以前总是在于精华而忽略了枝叶,是不对的。这样的生活最终得不到果实。但是话锋一转,各位读者再品品:

为了不给我开电灯,我对于广平很不满,见人即加以攻击;到得自己能走动了,就去一翻她所看的刊物,果然,在我卧病期中,全是精华的刊物已经出得不少了,有些东西,后面虽然仍旧是“美容妙法”,“古木发光”,或者“尼姑之秘密”,但第一面却总有一点激昂慷慨的文章。作文已经有了“最中心之主题”:连义和拳时代和德国统帅瓦德西睡了一些时候的赛金花,也早已封为九天护国娘娘了。尤可惊服的是先前用《御香缥缈录》,把清朝的宫廷讲得津津有味的《申报》上的《春秋》,也已经时而大有不同,有一天竟在卷端的《点滴》里,教人当吃西瓜时,也该想到我们土地的被割碎,像这西瓜一样。自然,这是无时无地无事而不爱国,无可訾议的。

这段话一看,原来的鲁迅先生似乎又回来了。因为爱人许广平没有给他开灯,没有理解他要生活的意思,就有些闹脾气。后来等到他自己能走动了,翻开了家人看的杂志,竟然看到了一些“精华“文章。注意这个“精华“是需要加引号的。他之前说的精华在指生活的重心,而这里指的是那些头版头条吸人眼球的文章,很可能在一些人心目中这就是精华吧。

因为他看到这些文章之后,开始不由自主批评了。批评的是什么呢,如上文我们引用的,当然是对一些花边新闻,和吸引眼球的文章进行讽刺。可以注意的是那句话再《点滴》里有人教吃西瓜的时候,应该想到我们土地被分割的情形。鲁迅首先说无时无刻爱国是无可非议的,但倘使我一面这样想,一面吃西瓜,我恐怕一定咽不下去,即使用劲咽下,也难免不能消化,在肚子里咕咚的响它好半天。这也未必是因为我病后神经衰弱的缘故。我想,倘若用西瓜作比,讲过国耻讲义,却立刻又会高高兴兴的把这西瓜吃下,成为血肉的营养的人,这人恐怕是有些麻木。

大家可以仔细品品,有些话只可意会,不能言传。鲁迅先生希望大家把平常的生活过的日常化一些,而不是非要有一些高大上的仪式。如果什么事情都国仇家恨相关的话,那么怎么能够享受这些日常生活呢。

转而又回到主题“精华“和”枝叶“上来:

人往往喜欢说得稀奇古怪,连一个西瓜也不肯主张平平常常的吃下去。其实,战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之部相关联,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

对于任何一个神圣化的职业,神圣化的人,我们都应该知道他们也是人。要考虑人的需求,不要过于对他们英雄化。这样会让他们的生活陷入麻木,陷入机械运转之中,这样他们就丧失了自己。就像很多医护人员说的那样,我们也是有父母兄弟儿女的人。

如果您仔细阅读可能会发现,鲁迅先生从反思自己对日常的认知到反思整个社会对名人的日常认知。其实全文可以看出,无论他的生活态度如何变化,他始终关心着社会。因为他躺在病中也想到那句话: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三 、总结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鲁迅,越来越多的人读懂了鲁迅的文章。这是值得欣慰的,在这个娱乐至死的狂欢时代,大家能够在大众传媒上认真阅读鲁迅,可见鲁迅先生的思想深刻而影响深远。之所有他能够依然成为众人心中最有脊梁的文人,是因为他的写作始终抱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的态度。虽然,吃饭、睡觉也是生活,可是始终不变的价值观与追求才是生活的精华。【星期五文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太阳作文 英语作文我的妈妈 语文会考作文 一件有趣的事的作文 二年级上册的作文 300字作文写人 作文生命 作文压题 作文冬天400字 作文友谊 作文300字六年级 成长作文记叙文 那些的日子作文 友情作文开头 作文写人300字 理想的作文素材 2017 高考作文 写心愿的作文 美丽的地方作文 英语作文300字 议论文英语作文 作文北京故宫 第一次600字作文 爱200字作文 乡情的作文 英语手抄报作文 什么说作文 冷作文 400字的优秀作文 英语邀请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