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改革开放四十年:鹤城社区大变迁

2021-01-05 04:05:01
相关推荐

齐齐哈尔新闻网11月1日讯(郑越)

变化一“居委会”到“社区”

——组织体系健全了工作职能完善了

居委会大妈,想必是大多数百姓曾经对社区干部最笼统的概括,那时候还会经常看到“大妈们”拎个包,走家串巷忙这忙那。但很多居民却不知道居委会的办公地点在哪,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简陋的办公环境也局限了居委会为民服务的职能。

过去的居委会工作任务主要是收取垃圾费、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开具证明、治安巡逻等基本职能,也做一些民事调解的工作,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包括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在内的城市基层社会结构面临改革和调整的任务。2000年,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我市全面推进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将全市44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34个,将1522个居民委员会整合为213个社区居委会。

各县(市)区普遍设立了社区服务工作站和服务中心,协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社会治安、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住房保障、文化体育、消费维权以及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等工作,推动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覆盖到全社区。

“我们这社区啥都有,唱歌、跳舞、健身哪样都不差,这就是我们的休闲乐园啊。”越来越多像富裕县鑫鑫社区李文学这样的居民,真切地感受到了社区的变迁,社区内处处洋溢着温馨与喜悦。

居民有充足的活动空间,要归功于完善的基础设施。我市每年投入近千万资金推动城市社区建设,社区建设工作已连续三年位列全省第一,城区城市社区全部达标,城市千米以上示范社区达到101个,社区公益用房平均面积超过900平方米。

不仅如此,我市把社区党建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重中之重来抓,着力构筑以社管委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内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在社区定期开展活动,面对面地解决群众遇到的问题,帮助居民排忧解难。

如今,走进日臻完善的高标准社区,处处体现着温馨、亮丽、人性化的理念和氛围。功能齐备的办公服务设施,以人为本的文化功能设置,让一种“家”的感觉扑面而来。

变化二“办公组织”到“服务型社区”

——服务内容拓展了服务内涵深化了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改善民生的依托在社区,维护稳定的根基在社区,以人为本、深化服务,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永恒主题。

但曾经的社区组织,貌似只有“居委会大妈”在忙上忙下,居民也只是在办一些必要手续、领取生活票据时才会想到居委会,不仅服务内容单一,居民们也没有感受到社区的“家庭氛围”。

曾经,居民对志愿服务根本没有概念,认为“社区会有免费服务”根本不可能,脑海中充斥着“作秀”、“诱导收费”等字眼。居民们唯有真正去社区体验,才能真切感受到社区“实打实”的服务。

“四点半学校”“群众之家”“爱心超市”“日间照料室”……伴随我市社区建设日臻完善,一件一件新事物、一个一个新名词也不断涌现,城市社区的面貌和居民的生活也随之悄然改变。

“自从有了四点半学校,让孩子长了不少见识。”泰来县建新社区居民黄娟说。针对社区内小朋友的课余时间,建新社区扩大了教育服务范围,安排志愿者辅导孩子们学习并利用科技手工制作、益智训练等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外文化学习生活,打造了社会、学校、家庭三力合一的教育平台,运用课后辅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开拓视野。

为全面做好社区服务,有效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我市在社区网格化服务上也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将每个社区分为若干个社区居民小组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居民小组长,建立起覆盖社区内全体居民的网格系统,把服务直接延伸到单位和家庭,实现联系群众无盲点、网格对接无缝隙,社区服务无遗漏,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服务需求,推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了热线电话、呼叫系统、网上服务等服务方式,有效打破社区管理服务的时间、空间界限,促进了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双到位。

变化三“闲来无事”到“生活充实”

——农村社区稳步推进了村民幸福指数提升了

提起农村生活,人们大多会想到这样的场景:农忙时,大伙儿在农田耕种;农闲时,串串门儿,打打麻将,消磨消磨闲暇时光。

而伴随我市“三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居民也迫切希望能像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贴心的社区服务。

“用‘飞沙走石,漫天风沙’来形容过去的大榆树绝不为过。我在这生活二十几年了,这几年环境的变化真让我欣喜。”家住在泰来县克利镇大榆树社区的老居民赵建军说道。

为一改过去垃圾遍地、泥水横流、漫天飞沙的脏乱差环境,从2015年起,大榆树社区积极加大乡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投入力度,重点从社区的硬化、绿化、亮化三方面工作入手,并建立长效机制将环境卫生工作落实到人,实现了保持卫生环境整洁有序的常态化。

大榆树社区只是我市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为让广大村民享受到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我市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全市新建农村300平方米以上达标社区65个,达标率59.4%,其中500平方米以上示范社区27个,完成任务目标的300%,全市农村示范社区总数达316个。

不仅如此,我市在完善农村社区服务,丰富社区建设深层内涵方面也下了大力气。社区建设的核心是“装瓤子”——即抓服务,我市引导教育、卫生、文化、法律、社会治安等公共服务进入农村,为政府公共服务廷伸到农村搭建平台,全市所有农村社区都探索建立了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制度,社区设立专兼职工作人员,免费为农村居民代办包含民政、住建、医疗、社保、教育、文化等几乎所有涉农部门的行政和公共服务项目,使社区居民不出村屯就能办理和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同时,我市农村社区文化也呈现出了繁荣景象。全市各地充分利用社区文化站(室)、社区课堂、社区广场以及社区单位的各类文化设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科普等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了玩的、有了培训,村民参加文体活动、学习知识的多了,打麻将赌博、传闲话的少了,邻里关系更加和睦了,更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提升了村民们的幸福指数。

近年来我市社区

所获荣誉(部分)

2006年昂昂溪区榆树屯镇化工社区荣获全国社区服务先进社区

2006年铁锋通东街道人民社区荣获全国社区服务先进社区

2009年龙沙区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2009年克山县沃华社区荣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2011年铁锋区站前街道南花园社区荣获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

2011年建华区荣获全省居家养老模范区

2011年建华区文化街道文宾社区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2012年依安县荣获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

2012年富拉尔基区荣获全省社区建设工作先进区(县、市)先进单位

2015年龙沙区荣获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2018年甘南县兴十四镇兴十四村荣获首批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劳动最光荣作文300字 假期感想作文800字 2016安徽高考作文 我的小发明作文400字 描写梅花的作文400字 迎着风作文800字 品味成长作文600字 春节小作文150字 搓丸子作文 初中写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小学生写过年的作文 美丽的春天100字作文 生活的启示作文400字 一篇写事的作文500字 什么触动了我的心灵作文 最美的什么作文500字 关于校园生活的英语作文 一件刻骨铭心的事作文 我和班主任的故事作文 关于读后感的作文400字 读书笔记作文300字 爱哭的我作文400字 美好的回忆作文450字 四季之美作文600字 与书为友作文500字 难忘的时刻作文600字 意外的收获作文600字 有关辩论会的作文 泰山游记作文600字 期待的眼神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