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一张来自百年老院的抗疫答卷:危急时刻 我上

2021-01-05 05:25:01
相关推荐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张波 通讯员 段桂洪 王庆飞

大年初二,在驰援武汉的27名队员出发前,医院领导班子为其壮行。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在豫北小城卫辉,一所百年老院“红色基因”一脉相承,代代赓续——抗战时期它曾共赴国难,收治伤兵及百姓;唐山大地震时全员上阵,不分昼夜抢救伤员;抗击“非典”时挺身而出,9支医疗队在基层冲锋在前……

它是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新医一附院),在历次国家与民族经历重大考验之际,它站得出、立得起、打得赢。在突来疫情面前,这支英模辈出的团队再次迎难而上。

3月5日,河南省委高校工委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一批基层党组织通报表扬,新医一附院党委榜上有名。

筑牢防线确保全体一线人员零感染

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大考中交出满意答卷,这是医院党委书记赵国安对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殷切希望。

在得知疫情的第一时间,医院就主动吹响了“集结号”,所有人取消春节假期,全员在岗,勠力同心抗击疫情。1月25日,大年初一上午,医院提前谋划,向全院职工发出了拟成立支援湖北专业医疗队的通知。5个小时内就有212名医护人员报名。当晚接到省卫健委通知后,不足1个小时,医院就火速组建了一支27人的突击队,并为其中10名中共党员成立临时党支部。这支队伍平均年龄33岁,全部来自感染、呼吸、重症专业,既是专业精英骨干,身体素质又过硬。

如果说武汉是“火线”,那么医院疫情防控就是“一线”。

医院党委对这场硬战的总体要求是“打胜仗,零感染”。作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省、县两级定点医院,医院收治了一批疑似及确诊病例。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是医院抗疫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筛查病例、防止疫情扩散的关键所在,医务科、护理部、公共卫生科、感染管理科等科室人员深入临床一线督导,多部门联动;医院紧急动员组建的隔离病区内,来自医院30个临床科室的24名护士、12名医生组成了平均年龄仅32岁的战“疫”队伍,让人感动之余也捏了把汗……

火线和一线人员的安危,是医院党委最大的牵挂。从个人用品到隔离衣、护目镜、口罩、面屏等医用物品的筹备,再到对一线医护人员搞好安全防护培训,严防医护人员交叉感染,职工健康状况实行日报制度,建立起立体互通的联动联防机制……

横到边,竖到底,确保防控体系无死角。截至目前,医院尚未发生一例医护人员感染事件。

2月4日,新乡市首批两例新冠肺炎患者在新医一附院治愈出院。

精准诊治做好抗疫战场上的一抹绿

战“疫”集结号吹响之初,院长窦启锋就提出,全体医护人员“要成为抗疫战场上的一抹绿”,确保防疫和医疗服务两不误。

第一时间,医院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应急领导小组,先后召开院级防控工作会议40余次,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ECMO小组及应急队员的工作动态及时掌控,做到科学统筹部署。

疫情期间,新乡医学院党委书记陈建国、校长任文杰多次前来新医一附院调研,并提出具体要求——要传承百年老院“博济惠民、仁心仁术”精神,以最精湛的医疗技术、最周到的护理服务、最温暖的人文关怀和最高效的医院管理,全心全意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全心全意为社会提供各项防治服务。

启动抗疫工作以来,副院长郭明好教授是医院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多学科救治专家组组长,2月19日,新乡版“小汤山”医院——新乡太公山医院正式接诊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郭明好出任该院院长,全面负责当地患者的救治工作。

大河报记者曾数次走进医院神秘而又忙碌的RICU(呼吸重症监护室)、独栋隔离病区等地,在被外界认为是距离危险最近的地方,直击一线医护人员日常工作状况。

输血科王吉寿主任,凌晨接到医院紧急电话后,瞬间披衣起床,在科室穿防护衣、鉴定血型、抗体筛查等一连串麻利动作后,200毫升血液输入患者体内,保证了ECMO手术的进行;感染疾病科三病区主任杨道坤临危受命,担任隔离观察室主任,曾参与一线抗击非典的抗疫老将,再次披挂上阵;观察室90后男护士蔡世杰,为节省一套防护服,从下午五点一直坚持到了第二天凌晨一点。脱掉防护服后,皮肤被汗水浸得泛白发皱……

设有负压病房的医院RICU,是守护新冠肺炎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主任冯宪军每天查房、治疗、探讨病情,只要患者出现病情变化,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在病房内;于芳是进入RICU负压病房工作天数最长的护士,在负压病房里,任何护理操作都需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起雾的护目镜遮挡了穿刺的目光,只能不断寻找最佳的角度。厚厚的防护口罩让她喘不过来气,厚厚防护服里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从病房出来,面对视频里女儿的呼喊“妈妈,你什么时候才能回家?”于芳也会泪流满面。

2月4日,两名危重症病人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下痊愈,这也是新乡市首批治愈出院患者,让更多人看到了打赢疫情战的希望。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正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院长窦启锋提出的目标——“要成为抗疫战场上的一抹绿”。

坚强后盾让前线勇士们放心去战斗

抗疫期间,相关医疗物资紧缺一度成了全国性的难题。

为此,医院医学装备部、药学部等部门全面梳理盘点应急物资库存,竭尽所能采购防护物资,确保物资供应。同时,医院积极统筹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防护物资,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充足保障。

“战士”冲锋在前,组织关怀于后。在形势紧张时期,医院党委班子成员每天深入抗疫一线调研慰问,带头参与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此外,医院党委还举行升国旗仪式和“众志成城 共抗疫情”签名活动,凝心聚力,振奋精神,全力做好防控工作。

隔离病区护士长段长虹说,病区第一例病人确诊后,几名护理过该病人的护士情绪很低落。医院及时对他们进行了全面检查,确保人人无恙后,消除了大家顾虑。为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医院还协调为一线医护人员注射了丙球蛋白,为大家送上了一层特殊保障。

而医院其他几个部门的默默关心,让一线医护人员更是温暖异常——营养科提供随叫随到的点餐服务,科长许颖玲为人心细,特殊时期,除提供标准盒饭以外,每次都会加一个“硬菜”,有鸡汤、鱼块、炖羊肉等,平时鸡蛋都要额外多放一个;而院办、工会等部门,则每天都会想方设法为他们送去新鲜水果、牛奶等。医院还租用一所宾馆集中安排住宿,制订调休、补休计划,确保抗疫职工身心健康。

据不完全统计,为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医院先后投入逾千万元。党群、行政、后勤职能科室启动战时状态,全院一盘棋,始终与防控一线医护人员并肩作战,共同铸就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党旗飘扬党员关键时刻能顶得上

“如果共产党员有什么特权,我想这就是我作为共产党员的特权!”2月7日凌晨,医院手麻支部书记巩红岩在为RICU一位危重患者实施ECMO技术时,为减少感染几率,身为党员的他让病房其他医务人员全部出去,由3个人完成的操作他独自完成。

新冠肺炎的诊断及治愈出院,都需要采集咽拭子来检测病毒,这是一项高风险操作,近距离接触病人和棉签取样时,可能会引起患者剧烈咳嗽,风险极大却又不得不做。武汉前线医疗队10名党员主动担起责任,在防护服上画上红星,亮明党员身份。“有时不是自己的任务也会去采集,我们都是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队长崔俊伟说,病人称他们是“过命的亲人”。

大战当头,党员干部积极带头出列,大批非党医护人员也在第一时间踊跃应战,他们中有单身职工,有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人,让人看到了这家百年老院对“仁心仁术博济惠民”的医道传承。

“能到一线参战我光荣!”23岁的徐翠芳是医院护士,主动放弃休假,申请进入隔离区工作挑起了大梁。在武汉前线,27名队员中除10名党员同志外,其他17人全部递交入党申请书,6名队员火线入党。此外,医院领导班子带头、全院职工主动捐款共计48万余元支持抗疫,全部上缴至中央组织部。

日常是凡人,战时是英雄。新医一附院白衣战士们“逆风而行、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感人事迹受到社会各界强烈关注,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之声等媒体纷纷点赞英雄。据不完全统计,各级媒体推出事迹报道400余篇,有40余篇登上“学习强国”平台。

3月5日,河南省委高校工委在通报表扬中认为,面对疫情医院党委快速反应,认真部署,真正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刘惠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一年级 写小作文 英语初中作文 作文读书 山作文 精神作文 议论作文 作文50 信作文 作文家 美丽的作文 美丽的 作文 作文《家》 初中的作文 450作文 我们作文 作文翻译 作文美食 作文动物 推荐作文 事作文 作文优秀 作文家乡 作文优秀作文 的故事作文 自己作文 篇作文 作文800字作文 的作文怎么写 作文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