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7年前高考 他684分从河南考进清华 如今他的梦想已开花 真优秀!

2021-01-05 06:15:01
相关推荐

孙寒泊,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13级本科生,2017级博士研究生。曾于深鉴科技实习,2019年在“忆阻器计算系统设计”专利科研成果转化中收益比例达14%。

褪去光环,从电设大赛开始的物语

7年前的盛夏,被称为“地狱模式”的河南省高考成绩公布,孙寒泊以684分的高分位居前列。在媒体争相报道的时光里,孙寒泊来到清华大学参加了优秀新生夏令营。或许是命运使然,来到电子工程系参观时的他,已经有了决定:“这就是我想做的”。怀着小时候对《十万个为什么》的痴迷,他来到了电子系。

进入清华,他和夏令营时期认识的朋友孟令航一起来到了电子系,一同学习、相互促进,孙寒泊便很快适应了大学生活。在学习之余,“闲下来的时间”里,他将自己一直以来的兴趣——编程,付诸于实践。一边是繁重的课业压力,一边是编程课上生动的知识,交融在他的兴趣中,“越学越感兴趣”的孙寒泊一直想要将自己的编程技巧运用到实际当中。

第十四届电子设计大赛的参赛小车

机缘巧合,加入了学生科协的孙寒泊了解到了一年一度的电子设计大赛。这项“挑战杯”系列的大赛,需要选手搭建小车,具备行走特定路线的能力,且对定位、方位、速度都有较好的控制。相较于平时面对着电脑屏幕的“码代码”,真正嵌入式编程、设计算法到创造属于自己的赛车的“实际应用”,在孙寒泊眼中,这是个能够施展拳脚的舞台。为了小车的对抗和程序的运行,他沉浸在调整BUG的“使命感”中,一连好几个通宵。然而最后的结果,则是以小车摔出跑道而告终,虽然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但孙寒泊依然有些失落,没能让小车完成所有的比赛。

除了参加设计大赛,孙寒泊也参与组织科协开展的其他赛事项目、开阔眼界,在学长的推荐下,他进入了汪玉教授课题组,开始了“神经网络加速器”雏形的设计。当这个陌生的名词出现在孙寒泊面前的时候,他没有犹豫,毕竟他这么说道:“这就是我的兴趣。”

与深鉴科技交织的成长之路:为科研而生

2018年7月,全球最大的 FPGA 厂商赛灵思宣布收购中国 AI 芯片领域的明星创业公司深鉴科技。这条收购消息引发的广泛关注,不仅是在AI时代中国创业公司的突围奇迹,更是深鉴科技的背后,其核心团队正是孙寒泊的导师汪玉教授和孙寒泊的几位“大牛”师兄。

进入课题组时孙寒泊的第一个课题“神经网络加速器”,其实正是深鉴科技核心技术的前身,在2015年AlphaGo尚未横空出世的前AI时代,他已经开始钻研这一全新的领域了。大三暑假,他进入深鉴科技算法组实习,从实证性的角度验证技术的可行性。他的导师兼深鉴科技联合创始人汪玉教授常常和这位年轻的“准科研工作者”交流,指点其科研的方向;而孙寒泊也和实验室的其他同学一起研讨各类问题,他说:“针对不同研究方向的沟通,其实更能启发自己的思考。”

深鉴科技LOGO

暑假结束,引来升学的“人生岔道口”。从科协、电设大赛一路走来,他觉得这个“连贯的过程”中有一个支撑自己走下去的内驱力。在和导师汪玉教授交流的过程中,他意识到无论选择怎样的道路,唯有攻读博士学位,专注于科研,才能够“长时间和自己所在领域最顶尖的那批人保持交流,让自己能够跟得上领域中最先进的步伐”。孙寒泊一直希冀的,就是能够在自己身处的领域迈出“一小步”,而这些思考、交流与创新的可能性,都将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旅途中,找到答案。他说:“我就像是为科研而生,想在自己喜欢的领域继续深化下去。”

而在深鉴科技实习的时光,让孙寒泊找到了自己本科毕设的选题,运用于目标跟踪的智能安防系统。这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本着好奇与探索的初心尝试,研究工作却很快陷入了停滞。“挫败感在一次次寻找选题落脚点的时候扑面而来,我不知道该做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做。”这是孙寒泊和汪玉教授讨论开题报告时的肺腑之言。

毫无头绪的毕业设计,让孙寒泊陷入迷茫。汪玉教授要求每周都和他单独交流确认进展, “你一定要明白如何研究问题,文献阅读的积累才能发现基于现有基础的突破点。”仿佛是为为孙寒泊点亮向前方航行的方向似的,汪玉教授还指出开题报告中的诸多问题,从“需要严谨而精确的逻辑”到“相信实证的力量”,字字珠玑,让他逐渐找回了那条通往远方的路。

从“注视者”到“开创者”

如果说本科阶段是全面的探索,那么博士阶段的科学研究则是真刀真枪地在一个点上进行突破。汪玉教授在一次交流中和孙寒泊说道:“博士阶段的目标,我希望别人一提到某个领域就能想到你。”

在汪玉教授的指导下,孙寒泊逐渐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文献阅读到前沿探索,形成了一整套研究问题的方法,他有了自己的文章发表;而通过参加一些国内外学术会议,开阔眼界、收获新思路的同时,也提升了交流与沟通的能力,课题组、实验室中轻松活跃的工作状态亦让他受益匪浅。

孙寒泊(右一)在ASP-DAC2020会议上作报告

而神经网络加速器和目标跟踪则是孙寒泊一直以来努力研究的课题,也是博士阶段重点研究的方向。他形容自己就像个“注视者”一样:“从零开始走到现在,一步步看着项目‘长大’,一步步被他人认可,自己也很有成就感。”而对于博士期间的科研,他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将算法下沉到硬件系统,软硬件协同优化。“没有人一上来就是很厉害的”,他这么说道。经过两年博士旅程的探索,他也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心得。

2019年,汪玉教授团队完成开发的“忆阻器计算系统设计”相关专利授权给珠海一家科技公司,是继深鉴科技之后科研成果转化的又一次成功探索。在奖励名单中,以14%的高比例收益的孙寒泊赫然在列。那个曾经在电设大赛上没能阻止小车摔下的少年,一直在自己喜爱的科研领域中开创着、突破着,也期待着属于自己的梦想之花,终有一天会在高岭上绽放。

来源:清华大学 清华招生 采写丨刘明辉 编辑丨刘明辉 供图丨孙寒泊、清华新闻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谁发明了作文 我的母校作文500字 原来这就是幸福作文 初一军训有感作文 读后感作文200字 意林作文素材电子版 写我的爸爸作文400字 介绍钱学森的英语作文 走铁索桥作文 议论文作文怎么写 关于亲戚的作文 初中生满分作文800字 我的愿望300字作文 描写鱼池的作文 爬泰山作文600字 游浯溪公园作文 三年级作文三十字 游日本环球影城作文 说明文作文600字写物 校园正能量作文 蒜苗的生长过程作文 我的小伙伴作文300字 梦想700字作文 周记作文500字 被打的作文 英语作文英语作文 手机的自述作文 优势与劣势作文 人间真情作文600字 myhobbies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