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道德经为人处世:遵循规律 求真才有更好的结果

2021-01-05 07:15:02
相关推荐

我小的时候很少听说过癌症,可当今的癌症病人却越来越多。癌是怎么来的?从“癌”字本身就可以看出来,三个口,一座山,那就是乱吃多了造成的。这就是违背“道”的后果。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不可违之

老子在《道德经》二十一章开篇指出:“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直译的意思是,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换句话来说,人所表现出来的德行与聪明才智,是对“道”这一自然规律遵从的结果。

依我的理解,老子所说的“道”有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事物的本源。比如,我们吃的大米,其本源是水稻,则水稻就是“道”;雪是怎么来的?它是水在冷空气的作用下凝结而成的,所以,水是其本源,水就是“道”。二是指自然规律,也称自然法则。太阳从东边升起在西边落下,一年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等等,这就是“道”。

“道法自然”。 道是自然而然的规律,只能顺应,不可违背。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也是一样的:规律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具有普遍性的形式;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但不能违背规律。

“惟道是从”,就要求真务实

所谓“求真”,即“求是”,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去探寻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务实”,就是在规律的指导下去行动。

(一)求真,就要认清“道”的本原

任何事物的产生、运动、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也就是“道”,故此,要真正地认识事物,把握其本质,就必须从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出发。

1.保持客观的态度

在职场中,我们很多人往往只是从表面上去判断一个人,说这个人行,那个人不行。比如,某个人对你很热情,事事处处都很客气,于是你觉得他是个好人,而实际上,他内心所想的、背地里所干的,我们不深入了解是不知道的,所谓口蜜腹剑,或许就是指这种人;有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冷漠,而实际上他却是个“保温瓶”,外面冷,里面热。

因此,要掌握事物的本来,绝不能凭主观臆断,必须要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也必须是全面的而非片面的认识。我们既不能“瞎子摸象”,也不能“坐井观天”,而应从事物本身的外在表现、内在结构和功能,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上去判别。

一是不能人云亦云,而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自己亲自去探个究竟。

二是看问题、想事情要有全局思维、系统思维和发展思维。这就跟下棋一样,你不会全盘考虑,下一子是一子,你怎么也赢不了。

2.掌握求真的技术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来的?”“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要让我们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就必须走好“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你要知道李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

首先,深入调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掌握事物的本原即“道”,你不下足调查的功夫是做不到的。

一是从外部特征上去了解。我们认识一个人,起初更多的就是他的外部特征,如脸型、身高、胖瘦、声音等。要从多个侧面去观察,尽可详细地掌握事物的表征。

二是从内部功能上去了解。这是进一步探寻事物本原的步骤,如你要买一部新手机,除了看他的外观以外,对它的内在性能肯定要了解,只有否令你满意之后你才会买。对人的了解更是这样,他内在的就是品德、价值观、个性脾气、兴趣爱好等。

三是从变化过程上去了解。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人更是这样,这是真理。一个人变好或变坏都有一个过程,你不去了解他的变化过程,就很难掌握他的全部。比如一个电灯,用着、用着就不亮了。其实它的不亮不是突然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老化过程才出现的。

四是从相互联系上去了解。唯物辩证论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如前所说的气候变暖问题就是如此。所以,了解一个人或一件事,要从他(它)的内部联系与外联系去观察。为什么现在会强调家风?因为不同的家风所培养出来的人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联系。

其次,认真研究

“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毛泽东《实践论》)。毛主席的这段话,充分阐明了研究的方法。

一是定性分析法

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矛盾分析法。也就是运用“统一性与斗争性”、“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内因与外因”、“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来分析事物,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

同时,我们也可以用“6W2H”法来分析,如了解一个人(如下图):

还可采用关系图、矩阵图、鱼骨图等来分析。

二是定量分析法

这是采用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来进行分析的方法。一般我们可以采取比率分析法、对比法、数学模型法、权重法(各指标的比重)等来分析人与事。

三是定性与定量结合法

显而易见,就是将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结合起来用(此略)。

(二)务实,就要按照“道”来行事

务虚者或许有一时的锦秀,但终究是会昙花一现的。纵观古今,只会吹牛的人几乎没有大成,这毕竟是背“道”而弛的行径。

1.不能好大喜功

在企业经营中,这种现象也存在。如当年的史玉柱,就是因为好大喜功,不顾自己的资金链断裂的危险,硬把巨人大厦从12层增加到70多层,结果让巨人公司陷于了死地。

一是要依“道”而行,尊重客观事实,既不能等靠要,也不能不顾现实而“拔苗助长”;

二是要调整好心态,千万不要以为急功近利不会有什么,其危害之大是有目共睹的。

2.不能恣意妄为

在现实中,恣意妄为的现象还是不少的。比如一些年轻人不按时作息,长时间熬夜,结果年纪轻轻身体就不怎么好,不是这个病就是那个病的。

小结:做人做事应当遵行规律,不能虚而不实,只有求务实才能让人信,真正做成事。违背规律而行,迟早都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道德经:外其身而身存,顾及他人利益,你会获得更多《道德经》:知常守常,谨慎而为,将少犯或不犯错误道德经人际交往:别死要面子,宠辱不惊,可做更好的自己

自然规律自然规律JustPlay陈蓉郑菲;自然规律道德经修身智慧,学习处世之道樱桃妈妈有话说购买专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过年真好作文600字 让心灵开出一朵花作文 六一出去玩的作文 原来我没懂作文600字 除夕之夜作文300字 大声说不作文600字 学做一道菜作文300字 写事的作文300字三年级 描写绿萝的作文300字 四级作文跑题能过吗 责任与担当作文600字 微笑的力量作文600字 幸福的味道作文500字 在挫折中成长作文800字 办年货作文500字 给老师的一封信作文300字 有妈妈真好作文600字 快开学了作文300字 mypenpal的英语作文 读一本好书作文400字 我的植物朋友作文200字 美好的回忆作文300字 我也可以作文600字 我的拿手好戏作文450字 难忘的一件事200字作文 南京游记作文600字 我懂得了什么作文400字 关于节日的作文600字 美丽的冬天作文600字 一件难忘的事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