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被遗忘在大山里的知青孩子

2021-01-05 16:15:01
相关推荐

被遗忘在大山里的孩子

在大小兴安岭交界的那片莽林中,最先开放的是达子香花,它们一簇簇的像飘浮在山林中紫色的云。三十多年前,有一群年轻的生命,打着“屯垦戍边”的旗帜,活跃在这片山林中,他们正像那盛开的达子香花,给寂寞的大山里带来了春天。后来这些紫色的云渐渐地散去了,大山又恢复了长久的寂寞。

前几年一个多雨的日子,我又回到了这片大山中,寻找遗落在山林里黑土地上的紫色花瓣。无意中我发现了一个孩子,他的妈妈十多年前已经回到了上海,也许成了另一个孩子的妈妈。他就是她的孽债。

他不知所措地坐在我的面前,我一时也想不出问他什么好。这孩子比一般山里的孩子长得高长得白净长得英俊得多,只是眉宇间挂着淡淡的忧郁。

“出去玩吧!”他的养父老李把他打发走了,结束了我们尴尬的见面。老李对我说——

这孩子的妈妈是个很老实的上海姑娘,一下乡就在我们连,和我都在养猪班干活。她不怕苦,不怕脏,平时话语不多。

那一年,她回上海探了一次家,回来话就更少了,干活不像过去那么出力了。过不久连里的老娘们儿都议论,这姑娘好像怀孕了。我这才注意到她的肚子越来越大了。关于谁是这孩子的父亲,连里有很多说法。她对我说,是她上海男朋友的。她说,她想把孩子生下来,但不想要这个孩子。大伙谁也没有为难她。养猪班的活我全包了。

连里专门开了一个会,研究这位上海姑娘的孩子怎么办。好几家争着要这孩子。领导商量,要选一家条件最好的。当时,我也想要这个孩子。我只有一个姑娘,已经十多岁了。老伴也非常同意。我家人口少,我又会杀猪的手艺,在连里老职工中,我家的生活条件就算最好的了。连里最后决定,这孩子生下来,给我家。那姑娘也非常同意,她知道,我们一家人心眼好。

我记得那一天是中秋节,那上海姑娘临产了,上午9点多钟把她接到我们家,晚上6点20分,生了个大胖小子。把我和老伴乐坏了!我当时给孩子起了个小名叫“满意”,她妈也同意。我们全家一起给她伺候月子,顿顿红糖、鸡蛋、小米粥。我买了几斤猪肉,炸成丸子,天天给她喝丸子汤。一个月,我和老伴没让她下地,她和孩子都挺胖乎。

满月以后,她要回上海探家,我给她拿了120元钱,当时我每月挣49元。还给她拿了200斤全国粮票、10斤白糖、2斤木耳和3斤白瓜子。这些东西当时都很金贵。她一走,我们只好给孩子断奶,这下子把我和老伴折腾苦了。白天她在家忙成一团,晚上我也跟着起来好几次,给孩子热奶、喂奶、换尿布。不几天,我这个胖子就变成了瘦子。这孩子从两个半月到九个月,住了6次医院,我们全家昼夜看护,连邻居都来帮忙。孩子高烧39摄氏度不退,老伴吓得直哭。后来还是上海医疗队治好了孩子的病。

医生告诉我们要给孩子多吃鱼肝油和营养品,当时我的那点儿工资已养不起孩子了。为了多挣点儿钱,大冬天,我早上三点钟起床,到河套割条子,干了一冬天,割了三车条子,卖了几十块钱。后来老伴和姑娘上山采木耳,又挣些钱。这些年就是靠搞副业挣的钱把满意养大,又让他上了学。

这孩子很懂事,从小就知道帮我干活,初中毕业就要参加工作。我不愿意他在农场吃苦,听说地方铁路招工,我通过朋友找人,又去送礼,好不容易让他当上了工人,全家非常高兴,把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可是过不久又让人家裁下来了。后来我又借了些钱,在场部办了一个饭店,一心想让满意学一个能养家糊口的手艺。现在这个小店办得不错,孩子每天都跟着我上灶。

这些年,这孩子和我们一家感情很深,最爱他的是我的老伴,他12岁时就用自行车送她到场部医院看病,要走很远的山路,那孩子一点儿也不叫苦。连里的知青都喜欢他,谁回去探家都给他带好吃的,他都留给他妈吃。前几年老伴去世了,临死前对我说一定要把满意抚养成人,我们不能对不起他上海的妈妈!

说起这孩子和老伴的感情,老李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我又问起孩子的亲生母亲——那个上海姑娘。老李说——

满意的亲妈妈在上海住了一段时间又回来了,给孩子带回许多吃的用的。每天一下工,她就到家来看孩子。开始孩子有点儿眼生,不理她,后来孩子和她一起总是一个劲儿地笑,真是骨血亲呐!那时知青开始返城了,连里的知青越来越少了。我看她每天都在叹气,我看出她想走,但又舍不得孩子!我说,你要想走,我帮你,以后你要想孩子,我给你送去!她哭着点了头。我到团里给她办好了手续,又到师部给她批下来。

她是1976年年底走的,那天正下着大雪,天阴沉沉的。她收拾好行李,又到了我们家。孩子还不懂事,对她妈笑。我和老伴忍不住哭了。我对满意他妈说:“这孩子永远都是你的,你什么时候想要,来个信儿,我给你送到上海!”她什么也说不出来,哭着走了,我一直把她送到去嫩江的汽车上。车一开,她号啕大哭……

“这么多年,她没来看过孩子吗?她没来过信?”我不禁问老李。

“没有,没来人,也没来信。”老李说。

“满意知不知道她亲妈的事?”我又问。

“上学以后,有的同学和他说过。他回家问过我和他妈。我说,你看我们不像你的亲爹妈吗?他摇了摇头,再也没问过我们这件事。这孩子心思重,也很懂事,他都快20岁了,不能不知道这件事,他是不想把这层窗户纸捅破。”老李说得很沉重。

“如果有一天,满意的母亲来认他,你让他走吗?”我又问。“那时,我听孩子的。他愿意走,我高高兴兴地送他。他不愿意走,我为他成家。现在我已经给他盖起了60平方米的房子,还给他准备了两万元钱。过几年就让他结婚,因为现在我是他父亲!”老李说得很真诚。

大山里的人心真好!像埋藏在大山中的金子一样宝贵。他们的善良不需要回报,却不该被忘记!我真想让满意的妈妈看到我的这篇文章,我还想对这位荒友说:快回来看一看自己亲爱的孩子吧!是否还应该对善良的老李一家说一声谢谢!?

我走的那一天又下了雨。山色变得朦朦胧胧。我有意让车在老李家的饭店门前经过。我看到满意正站在门前,怔怔地望着通向山外那条泥泞的路。那路很长很长,消逝在天边的云雾中。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惦念着李满意一家人,他的亲生母亲找到了吗?他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2009年夏天,我又走进了锦河衣场。过了梁晓声题写场名的古式牌楼,进了场部的中央大街,我一眼就看见了路旁的“美味香”小吃部。陪同的场里的同志说,那就是李满意家的!我急忙下了车,推门就进。只见有一位老人在餐桌上喝茶,灶房里只有夫妻二人在忙活着。

“这不是贾作家吗!”

十多年过去了,没想到老李还认识我。

“快出来,这是你们的恩人呀!

老李招呼着儿子和儿媳和我相认。李满意已经长成了壮实的汉子,他浓眉大眼的,只是眼神还有几分忧郁。他媳妇很漂亮,长得白白净净的。身上扎着围裙,精明干练的样子。

说话间,满意的媳妇丽巍给我们倒水,我问起她和满意的婚事。她笑着说:“都是我爸给包办的!”

老李乐了:“是这么回事!”前几年,老李看满意有点不安心饭店的工作,就让他到姐姐家所在的四平学修汽车的技术。这时,一个海伦县初中毕业的姑娘王丽巍到锦河的姨家串门,有时也到老李家的“美味香”打工当服务员。那几年先后有三十多个女孩子在他家当服务员,可老李就看中了丽巍,这孩子不仅长得好,还善良热情,有办事能力。这时在四平学了半年艺的满意也回来了,一看美丽勤快的丽巍也有些心动,四平也不去了,恋上了饭店也恋上了丽巍。经亲友们一说合,就成全了这段美满姻缘。

1997年老李为他们操办了婚事,婚礼办得很体面,摆了15桌招待亲戚朋友。两年后虎头虎脑的大孙子出生了,那天正是大年三十,老李放了好几挂鞭炮,他是满意,太满意了!马上请人给孙子起个有学问的大号“李谊轩”。这小子正读小学二年级,成绩很好,全班70多同学,这学期排名第6,老李特为孙子颁发奖金1000元,还为他买了自行车和旱冰鞋。

丽巍把在楼上看书的小谊轩叫下来和我们见面,这小子眉清目秀,一表人才。看客人夸孙子了,老李一高兴又对孙子预发“嘉奖令”:如果你下学期考前三名,我发奖金三千!

满意对养母朱照香的感情最深,那年满意和丽巍订了婚,他们一起回海伦探望父母,坐在车上远远看见了母亲的坟,满意就流泪了。到了岳父母家,发了三天的高烧,什也吃不下去,把老王家吓坏了。后来满意和媳妇为母亲烧了点黄纸,心情才好起来了。

他心里想的是,妈妈要能活到今天多好啊!她早就说过,我一定给你娶一个妤媳妇,妈帮你看孩子…现在每年清明节,满意一家三口,都去母亲的坟上祭奠,母亲爱吃水果,爱喝饮料,每次他们都带许多,都摆在坟前。说到这儿,我发现满意的脸上充满了伤戚。养母的早逝,永远是他心中的最痛。

我又问起满意的生母玉珍的情况。她是1976年底走的。

“这是我最大的心病了。”老李接着说,满意越来越大了,他的身世也不是什么秘密了。这些年常有知青回来,每一次满意都很在意。他不说,我心里也明白,他是多么想让亲爱的妈妈能回来看一看他,那毕竟是自己的生母呀!

回访知青与李满意(中)

他每一年都盼,每一天都盼,知青来了一帮又一帮,就是没有自己的妈妈!别看孩子每天忙忙活活,他心里很苦。特别这几年我动过三次大手术,身体越来越不好,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我有生之年让他们母子相认,要不,我死不瞑目啊!

2000年7月,老李在到江苏老家探亲时到了上海,他找到了玉珍当年留给他的家庭地址,可是老房子早就动迁了。他又找到了和玉珍一起下乡的战友朱彩玲和徐顺娣,还好在街道办事处当主任的小徐通过公安局户籍部门,查到了48个玉珍,但在上海某某路383号住的只有一个玉珍,那肯定就是满意的妈妈。

冒着酷暑,老李跟着徐顺娣和朱彩玲换了两次地铁,终于在附近的一个县城找到了玉珍住的那栋楼。来得太唐突了。老李在楼下等她们俩先去通报。别看老李像个粗人,可心细得很。他心急如焚,满脸汗水地等了一个多小时,她们俩下楼了,可不见玉珍的身影。她们不好意思地说:玉珍不想见你,更不想见孩子。她说,返城后她38岁才结婚,爱人和婆婆不知道她过去生过孩子。他们对她都很好,后来她也没有给他们生过孩子,已经很对不起他们了。如果现在跟他们说她有过孩子,他们接受不了,这个家就完了。

老李背着沉重的包袱又回到了锦河,他觉得无法面对儿子和媳妇,从他们失望的眼神里,他知道他们的期盼。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现在你妈妈身体不太好,家里又不方便,这次我没见着她,以后她肯定来看你们。老李看到满意当时眼圈就红了……

丽巍说,从这以后,满意变得更沉闷了,有时睡到半夜就哭醒了,他对妻子说,我妈肯定病得很重,我要到上海看她,要不把她接到咱们锦河,咱们给她养老!丽巍还领着满意去找过姚富忠场长,他对这两个伤心的孩子说:“你妈妈能不想你们吗?她现在不能见你们,一定有她的难处,你们好好过日子吧!总有一天她会来看你们,能不来吗?还有一个这么好的孙子!”从此,满意再不提这件事了,可一闲下来,就坐在门前,对着通向山外的公路发呆。

当晚就在李家的“美味香”,我们品尝了满意的手艺,虽然都是家常菜,做的还真是有滋有味。席间,我又激动地说,我再写一篇文章,一定让上海知青转到玉珍的手里,看了文章她就可能来看你们。老李破例喝了酒,他说,我一定要看到这一天。我建议满意两口子把“美味香小吃”改成“李满意酒店”,让知青中的名人给你写个匾(当然梁晓声最好),门前再立个牌子,写上满意与生母和养父母的故事,你这个店就火了。回来的知青一定来做客,一传十,十传百,有一天,你妈就慕名而来了。满意和丽巍喜形于色。

早上,满意两囗子,听说我们要走,又请我们到他们店里吃饺子。我说:“上车饺子,下车面,还是吃面条吧,我们会常来。”老李和孩子们赠给我一包蘑菇和木耳,他们说自己在山里采的,干净。是呀,山里人的真情是没有污染的。

同行的新华社记者周确为我和老李一家三代人摄影留念,朝阳下小店熠熠生辉,笑意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挥手告别时,我想起昨晚满意对我说的话:现在我最大的心愿,是让养父颐养天年,让生母幸福安康,与我们早日团聚。我对他们全家说:祝你们万事满意,永远满意!

车远行,心犹在。

梁晓声给李满意的信

满意你好:我是梁晓声伯伯。贾宏图伯伯嘱我为你的小饭店题匾,我已寄给他了,想必他已转给你了吧?我的毛笔字写得并不好,很少写了赠人的,尤其羞于为人题匾。但你宏图伯伯说,你希望由我为你题匾,又因你是知青的孩子,我便觉得当然要题了。于是呢,又写了一大幅条幅送你。

我抄写的是清代诗人的一首五言诗,究竟是哪一位诗人的诗,我记不清了。那是一首友情诗,我想借它表达我和宏图伯伯,以及其他关心着你和你们许许多多知青儿女的友爱。

满意,在养父老李的帮助下,也通过你自己的努力,经营起一家小饭店,而且还经营得不错,这使我和你宏图伯伯特别高兴。我们也特别钦佩你。我前边说了,我的毛笔字写得并不好,但在北京,那么大幅字,也是可以卖几千元钱的,尽管我从没卖过字,但确有人带几千元来求字的,多是些收藏爱好者。我说这些话的意思是,如果你面临缺钱的任何情况,那么不妨把这幅字卖掉,千万不要舍不得。倘卖了伯伯写的那第一幅字,居然能解你的燃眉之急,我会非常高兴的。你需要我会再给你写的。倘你遇到的困难很大,急需的钱较多,那你也可如实对你宏图伯伯说,我和他虽然都是知识分子,并非财大气粗的人,但是在你急需经济援助时,我们都是愿意尽力而为的。我们的能力达不到,那也会向更多的当年知青发出呼吁。

满意,我对你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在你有精力时,了解一下,你周围哪些知青们的儿女(不一定非是北大荒知青们的儿女)的生活还处于困难之境?那是些怎样的困难?急需的又是怎样的帮助?若了解到了,写下来,寄给你宏图伯伯。我和你宏图伯伯虽然都开始老了,却由衷地希望,能多为需要帮助的知青儿女们做些实事。

满意,最后我想说,要明白这样几点——首先,不论碰到了多大的困难,不论人生处于怎样的低谷,都不要认为自己已经成了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在我看来,虽然不幸着,但却能以坚韧之精神抗住人生压力的人,是可敬的,也是值得学习的。同时要相信,不止我和宏图伯伯关心着你们这样一些知青后代,更多的人也在关心着。当然,首先是你们的知青叔叔、伯伯和阿姨们。那么,还有什么困难是我们共同克服不了的呢?

我相信,你的生父生母都是爱你的,也爱你的妻子和孩子!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们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把你送人的。现在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思念着你们,因为你们血脉相连。他们可能还有些特殊的原因,不能马上和你们见面,我想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到你们的身边。不要特别在意他们认不认你们、什么时候认你们,因为你们不缺少爱,不要忘记我们所有知青都是你的亲人!

人怎样活着幸福感才能多一点儿?

关乎幸福的方面实在太多了,但是一方面常被忽视,那就是——虔诚地体会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真情与温暖,并且使自己像导体一样,将生活中的真情与温暖传导开去……

这是我对人生的一种经验总结,你试试看好吗?

祝你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生意兴隆!

代问你的养父好!那是一位可敬的老人,所有的老知青都感谢他!

梁晓声

2009年9月16日 于北京

知青们与老李(左6)李满意(右5)李妻(右4)在梁晓声题字的饭店前留影

李满意(右1)李妻(左1)在梁晓声题字的饭店前留影

李满意近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读书真好作文 高考优秀满分作文 微笑作文450字 赞美学校的作文 点滴真情作文 写风景的作文400字 留住什么作文 小学一年级作文大全 我的朋友作文800字 静待花开作文 初二作文题目大全 状物作文400字 舌尖上的美味作文 饺子的做法作文 九年级作文800字 包容作文800字 写景作文开头和结尾 初中作文400字左右 青春的味道作文 为什么点赞作文 爬长城的作文 最温暖的陪伴作文 四年级下册作文题目 橘子洲头作文 一年级作文30字 红色革命作文 梅花的作文300字 描写油菜花的作文 我的童年作文500 珍惜当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