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旷世全才苏东坡 颠沛流离故事多

2021-01-06 03:05:01
相关推荐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在才俊辈出的北宋年间,他的诗、文、词、书、画均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他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

浓妆淡抹总相宜“浓妆淡抹总相宜”,这一句我不把它比做西子,我来说说苏轼的家庭。苏轼的家庭无疑是属于豪华型的家庭,在位也好、罢官也好,重用也好、流放也好,都没有落到尘埃里,不失整个家族绽放的光芒。起起伏伏又算得了什么呢?在政治舞台上,或者说在文化舞台上,这个家庭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浓墨重彩,熠熠生辉。“唐宋八大家”里,他家就占了三位,苏轼自己,以及父亲苏洵、弟弟苏辙。我小时候常常在母亲的威逼下,摇头晃脑地读《三字经》,“二十七,始发奋,苏老泉,读书籍”,多年后我才知道这里所说的苏老泉,就是苏轼的父亲苏洵。撇开他父亲苏洵文学成就不说,近阶段让我了解了苏洵的另一面,就是苏洵作为巡视监察官时提出的见解,那时他就说巡视监察领导与管理机关,要采取三种办法激励履职尽责,一是重用,二是奖励,三是问责。他揭示了忠诚与能力是做好巡视工作重要途径的道理,遵循规律的工作方法至今都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再说说他的弟弟苏辙。这里也不说他的文学成就,我着墨在他们的兄弟之情上。“兄友弟恭”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这一点表现在苏轼兄弟俩身上可圈可点。几十年来,苏氏兄弟在艰难的时局中相互支持与勉励,历来让人们津津乐道。苏辙比苏轼小两岁,18岁那年,他与哥哥苏轼同科高中进士,那一年被称为“天下第一榜”。从此,兄弟俩一生宦海沉浮,悲喜交加,诗词唱和,并驾齐驱。纵观二苏的仕宦生涯,的确是进退出处,无不相同。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濒临杀头境地,苏辙上书乞以现任官职赎兄之罪,被贬为筠州酒官。在苏轼被贬辗转一生岁月里,苏辙一直牵挂、照应着他及家人。期间有几次相遇。熙宁10年(1077),苏氏兄弟分别7年之后在徐州得聚百日,苏辙作诗应和,“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这首诗是和一年前苏轼的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绍圣4年(1097年),苏轼被贬海南,苏辙由高安贬雷州,这对难兄难弟在五月里相遇于藤州,相聚一月而别,昔日翩翩年少出西蜀的他们,转眼白发苍颜,而这一别竟成了永诀,他们死后先后葬在河南郏县茨笆乡东南隅。据考证,公元1094年苏辙领兄游观汝州郏城县名胜,兄弟二人登临钧天台,北望莲花山,见莲花山余脉下延,“状若列眉”,酷似家乡的峨眉山,就商定以此作为归宿地,苏轼、苏辙兄弟葬此后改称苏坟村。《宋史》中称苏氏兄弟“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再说说苏轼身边的妻妾红颜吧。稍了解苏轼的没有不知他《江城子》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这是他悼念他的结发之妻王弗的。想当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给了十九岁的苏东坡,少年夫妻情深意重,在王弗去世的十年里,苏轼宦海沉浮,与爱妻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茫然无知,而活着的人对逝者不也同样吗?恩爱夫妻,一朝永诀,转瞬十年,年年月月,朝朝暮暮,怎能忘却?或许正是出于对爱妻王弗的深切思念吧,苏轼续娶了颇有其堂姐风韵的王弗的堂妹王润之。我看过一篇文章是这样说的,“六如亭外,烟雨茫茫”有一种爱情叫做“王朝云和苏东坡”。王朝云是苏东坡的红颜知己和侍妾,浙江钱塘人,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为西湖名伎,但她聪颖灵慧,能歌善舞。公元1094年,王朝云随苏东坡谪居惠州,第三年亡故并葬于惠州西湖孤山。王朝云与苏轼相知之深,可谓一举手、一投足都可知道对方的用意,苏轼所写的诗词,哪怕是轻描淡写地涉及往事,也会引起朝云的感伤。最典型的莫过于《蝶恋花》词,“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还有一事也不得不说。《东坡笔记》记载这样一段话: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东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机械。”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曰:“学士一肚皮不合入时宜。”坡捧腹大笑。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王朝云跟随他颠沛流离受尽艰辛,毫无怨言。

一蓑烟雨任平生先看看这首《定风波》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他的一生何尝不是这样支撑和经营的呢?在黄州,不得不提到一个与苏轼有重要关联的重要人物,当时的黄州太守徐君猷。苏轼谪居黄州生活举步维艰,故人马正卿心中不忍,便出面向黄州太守徐君猷申请土地,以便苏轼能躬耕其间,自食其力,巧的是这个太守徐君猷一直敬佩苏轼,就将黄州城内一块废弃的五十多亩军营地无偿交给他使用。这块废弃军营地因其东低西高,黄州人将其称之为东坡,苏轼带领家人开垦坡地以四季收成贴补家用,为了记住这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苏轼就为自己取了一个别号,这就是“苏东坡”或“东坡居士”的由来。在黄州这段时间里他是老农,也是厨师,更有杰作问世,《赤壁怀古》《赤壁赋》《江城子》等。翻开苏东坡的历史,应该说是颠沛流离的历史、有喜有悲的历史、精彩纷呈的历史。沿着他的人生轨迹,我大致查了一下地图,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常州、颍州、扬州、定州、惠州……我的手指不停地在地图上跳跃,试想一下,在那个天高水长的年代,没有现代的交通和通讯设备,他一路是怎么熬过来的?

苏轼的一生确实是极不平凡的一生。从他21岁首次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因《刑赏忠厚之至论》一出手就惊艳大宋,到最后65岁北归途中卒于常州,且不说他的文学书画成就,再看看他的其它方面。在穷困潦倒时发明的“东坡肉”,至今还是我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食。“世界遗产”西湖的“苏堤春晓”,成为“西湖十景”之首,“苏堤”就是苏轼在杭州任职时的政绩。他是海南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在他被贬到这块荒凉之地时,他办学堂、升学风,在宋代100多年里没有一人进士及第,而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为此苏轼云:“沧海何曾断地脉,琼崖从此破天荒。”他胸有万卷、睿智风趣,他豪情奔放、恬静内敛,有人说,他能用最好的砚台,也能用最坏的书房,北宋王朝险恶的政治环境几乎窒息了他的政治热情,但他不觉得世界亏欠他什么,而是以歌报之,在云里写诗,在泥里生活,在岁月里洒脱。天涯何处无芳草有人说“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也有人说“嫁人就嫁苏东坡”,又有人说“嫁人不嫁苏东坡”,千百年来,苏东坡就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有专家学者组成的苏轼的研究会研究他、有政治家关注他、有文学书画爱好者学习他,普通百姓也或多或少地与他有关联。我的家中有多位书法家给我写的苏轼的诗词,我也多次练习苏轼的前后《赤壁赋》书法作品,我的书法老师多次让我学习苏轼的《寒食帖》。我们常吟的一首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这一时期,苏轼因与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各地。他曾要求调任到离弟弟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间可以常见叙话,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中秋,皓月当空,与弟弟苏辙分别转眼已7年而没有相见,此刻他面对一轮明月,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看看苏轼的一生,纵使他一生都颠沛流离,辗转多地,入狱一次,被贬多次,而且一次比一次偏远。但即便如此时乖运蹇,在政坛和文坛被泼了一身脏水的他,却赤子之心不改,乐观豁达,哪儿都是他喜欢的安生地。在杭州有“故乡无此好河山”,在密州有“乐其风俗之纯”,在黄州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在海南有“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等佳作。历史上现实中,因为有你,让专家学者有了研究的话题;因为有你,使我们无论身在何处遭遇了什么,始终坚信哪里没有芳草呢?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坚韧,什么叫乐观,什么叫豁达,什么叫内敛,我们看到了诗词歌赋里丰富多彩的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定会源远流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如何写好作文 我的春节作文 写秋天的作文 熊猫的作文 作文我的梦想 军训作文 材料作文 关于幸福的作文 关于亲情的作文5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宽容的作文 运动会作文600字 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冬天的作文 清洁工作文 状物作文 优秀作文开头 春的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300字 三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作文200字 六年级第一单元作文 榜样的力量作文 关于雨的作文 写猫的作文 植树作文 作文书 关于爱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