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在陶稳固老先生身边从师三年 不得已出山与大家探讨国学教学法

2021-01-06 04:40:01
相关推荐

一、学国学的几大雷区,不管你踩没踩,我想和你谈谈

1.小孩子没有难易概念吗?读书应该从最难的开始吗?

小孩子也懂得容易和困难,不用看心理学、教育学,自己用心去观察就行。小孩没有难易概念,怎么不一开始就让他学跑,我们常说一个人不会走就想跑了,就是因为走容易、跑难,所以先走后跑。几乎全世界的教育体系,都分年级,就是从容易到难,难道都错了?凡事都有从易到难,都讲究循序渐进。至少我学到的便是如此。这些都是平常之理,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然而一旦遇到读书这件事情,大家就搞不清了。所以不要被忽悠,要保持理性啊!

2.小孩子读书完全不用讲解,你觉得呢?

清朝著名教育家、文字学家王筠说过,教孩子读书不讲解,是把他当猪狗。多大的孩子都有理解力,只是理解的角度不一样,解释应该需要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角度去解释,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深浅去解释。这就是需要老师有点水平,对经典融会贯通,随便怎么讲都讲得出,变成什么角度都不失去内涵,这就叫深入浅出。水也是这样,上善之水,变成啥形状都还是它。所以强调教书不用讲解,那是老师偷懒或者没有水平。

我舅爷爷也是读私塾出身,我问他小时候读私塾老师讲不讲解,他说不讲解。幸好我比较懂套路,又问了一句为什么不讲解。他说因为班里人太多,总是找老师背书,不背完书家长有意见的啊,所以没时间讲解,但是呢,注意哦,说但是了哦,但是一有时间就会讲解。我在陶老先生那里学到的也是要讲解的,古人说的也是要讲解的。这些都是平常之理,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然而一旦遇到读书这件事情,大家就搞不清了。所以不要被忽悠,要保持理性啊!

3.小孩子理解力差,是不是就不需要培养他的理解力?

小孩子理解差,也需要培养,不培养就会永远差。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此啊!小孩子的记忆力强,也需要培养,不培养,就会慢慢变差。理解力循序渐进地培养也会慢慢变强。所以读书循序渐进地去读,从容易到难地去读,就会慢慢增强理解力。背书也是,也讲究循序渐进,背书也要有理解力才能背得好。有一个古代的教育家说,小孩子记忆力虽好,但是理解力差,背了不多久就忘记了,而大人虽记忆力差,但是理解力好,背了很久也不忘记。

所以,两个比较比较,你就知道理解力的重要性了,没有理解力啥都做不了。这些都是平常之理,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然而一旦遇到读书这件事情,大家就搞不清了。所以不要被忽悠,要保持理性啊!

4.要拆完《说文解字》才能读书,是真的吗?

陶稳固先生在国学界还有大部分人都知道啊,他读书之前是不是拆解了《说文解字》?肯定是没有,因为我在他身边经常跟他讨论这个问题。那陶老读不读得懂经典,当然读得懂啊!说这种话,真是懂得营销学。因为大家对绝对的话,都很注意,一注意就进入圈套了。学《说文解字》是可以的,但是并不是在读书之前不学,就不能读书,太绝对。不是孔孟之道,不是中庸之道。

5.要学了榆木君之学,才能读书,可信度有几分?

这个问题和上面那个差不多,换汤不换药,营销学运用得很溜啊!也是一样,陶老就没学过榆木君之学,我估计王力先生也没有学过。叶嘉莹先生也没有学过,叶嘉莹先生说,她小时候读书,家里告诉她入声在北方消失了,所以要读得和去声一样。她现在依然这么读,可见后来也没有学榆木君之学,不然怎么不改正呢?怎么还说给大家听,岂不是误人子弟吗?这一点似乎榆木君就批评过,可见叶嘉莹先生就不懂榆木君之学。

梁启超、鲁迅、胡适、季羡林,这些人给大家推荐书目时,不仅没有《说文解字》,也没有榆木君之学,难道他要害人不成?或者你说他们受了西学影响也不懂,那么钱穆呢?他推荐了七部书,也是不仅没有《说文解字》,也没有榆木君之学。钱穆的再传弟子中,人称孔阳先生的朱翔非老师,教人国学,也没有教《说文解字》和榆木君之学,他的学生也都学得很好。所以,营销啊营销,套路啊套路。这些都是平常之理,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然而一旦遇到读书这件事情,大家就搞不清了。所以不要被忽悠,要保持理性啊!

6.榆木君教人一天写一首诗,一年就是一本诗集,你笑了吗?

首先榆木君会写诗吗?如果不会,那有啥资格教?其次,教人一天一首,一年365首,就是一本诗集,这是在写诗吗?且不说有没有那么多事情写,就是有,这能写得好吗?我平常一首诗,改了好几天都还没改好,我们大家一起写诗的诗友,也是差不多。即使是著名诗人杨启东,也是经常一首诗要改好多次好多天。我师父也教过我要“诗不厌改”,才能写出好诗。写诗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容易是因为大家都不懂,写个几句有点押韵,就能忽悠人;说难是因为不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没有会写诗的老师指点,对于古人的诗也不认真的推敲琢磨。

说回榆木君教写诗,看了他教了三年的学生写的诗,就知道至少榆木君不会教写诗,再看榆木君写的评语,就知道榆木君不是在教写诗,而是在教他的榆木君之学,还是干他的老本行。干老本行是可以的,但披着其他的外衣就不太好哦。这些都是平常之理,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然而一旦遇到读书这件事情,大家就搞不清了。所以不要被忽悠,要保持理性啊!

二、花里胡哨的套路,不管你丢不丢,赶紧学点真国学

1.什么是国学?

国学,说的简单点,就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经》这些四书五经,以及李白杜牧等文人写作的诗词歌赋,也是古代优秀文化的载体,我们一般也统称“经典”。当然以儒家经典为主。我们这里讨论的“学国学”“读书”等等概念,也是指读这些书籍。

2.怎么学国学?

学国学怎么学,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如我前面所说,这些都是平常之理,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然而一旦遇到读书这件事情,大家就搞不清了。你知道怎么学习滑旱冰吗?你知道怎么学习游泳吗?你肯定知道。滑冰不就是穿上鞋子去滑嘛。只是在滑的过程中多看看别人是怎么滑的,注意注意一些注意事项,别摔得爬不起来。我就是这样学会的,我啥都不会,穿上鞋子,摸着栏杆,学了一个下午就会了,当然只会滑,拐弯还不熟练,刹车也不会。但这只是不熟练,只要继续练习就一定能学会。骑自行车也是如此啊!不骑永远学不会。

游泳也是,站在岸上学理论么?当然不是,做好安全措施,直接跳进游泳池去扑腾扑腾就行了。当然也要注意看别人怎么游。学国学也一样,拿着《论语》《孟子》等四书五经去读啊,读不懂的,查字典啊,而且古人也都写了注解的,实在不行,就对照现代人写的注解和字典去看咯。读得多了,文言字词积累得多了,自然就不需要看翻译了,当然字典还是不可少,古人的注解还是得看的,因为古人的注解不仅有字词的注解,还有义理的传承,这个很重要。

3.最好和真正的过来人讨论讨论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所以,如果有条件,则可以找专门的老师学习,但是绝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老师,而是实实在在带你一起读书的老师,比如我的老师陶稳固老先生,当然找我也行。前面也说了,古人读书就是在认识字以后,就直接读的,遇到不懂的文言字词,有老师讲解,不懂的句子,也有老师讲解,实在不行有字典可以翻阅啊,其实我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都是这样学习国学的吗?不也都可以看懂吗?

国学的美妙需要每个人自己去体会,老师只能指点,只能带你扫除文言文这层薄雾而已。当然国学是用来修身的,如果老师不懂修身,或许不会积极地往这方面去引导,但是只要遵循孔孟和古人的讲解,不乱教,学生未必不会自我反省。但是即使老师会教修身工夫,也未必所有学生都能学会否定孔子三千弟子,怎么只有七十二贤人呢?而七十二贤人中,却只有颜渊一人好学呢?但是颜渊早死,孔子整理传授的五经,都是靠其他弟子传承下来的。如果其他人理解了做不到,孔子就不教,那么现在还有五经流传于世吗?因此孔子的教学方法,是对的呀!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啊!

不过,师傅一定要领进门才行,不要带着他在外面闲逛,带着他在门外讲授国学里面有多美妙。这种师傅把国学搞得神乎其神、玄之又玄,让人摸不着头脑,最浪费人光阴,真是对不起孔孟。

3.识别假国学老师的方法

最根本的方法,当然是用孔孟的经典来印证,或者是故意违背,或者是根本不懂。当然大家或许对孔孟经典读得不多,难以运用这招。那就介绍一个更容易的,国学大多是符合人之常情的,一个成年人的理性都能思考清楚,如果你身为一个成年人,又是在保持冷静的前提下,你觉得他的说法是超乎常情或常识的,那很可能就是假国学或假国学老师。

当然一些超乎常识的知识点,那是存在的,但是学问整体和教学方法,则不可能是超乎常情和常识,却还有益于人。如量子速度法,竟然还开了培训班。你看那些科幻电影里的超人,他们开培训班了吗?

三、我不是专家,我不会套路,我只想和大家好好地读书

我不是什么国学专家,只是跟从老老实实、偷偷摸摸地跟在陶老身边,系统学习国学学了三年,学到了一套符合人之常情的、切合可用可学、循序渐进的国学学习方法,自己非常受益,再加上自己跟陶老学习之前,学到的许多受益的方法,当然后来发现跟陶老教的大同小异。

所以我讲这些,希望大家擦亮眼睛。当然我也在开设了一些网络课程,切切实实带领大家一本一本的书读、一篇一篇带领大家背诵的课程,讲的、使用的,都是我自己用过、实践过,容易上手的方法。

其实我以前一直不想写这些东西,但是最近不写不行了。因为我看到好友兼老乡李黛说,这么多年一直没找到正确的道路。然后准备去学榆木君之学,并在申请书中大赞遇到了名师,我想李同学以前遇到那些老师时也认为是名师吧!怎么还没找到道路呢?国学这么好的东西,接触了这么多年,直接拿起书来读啊,带着理解地读,怎么会找不到路呢!

孔子孟子讲的经典真是如此不堪吗?竟然让人读了还一片迷茫?可是我自从是从陶老系统读四书五经之后,便一切都通畅了。我想,《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儒学》中的那些同道,也都心里是通畅的吧!最重要的是拿起书来读。不读,永远不明白,今天听张三说,明天听李四说。都搞一些绝对的东西迷惑人,说什么不学会吟诵不能读书,不拆解完《说文解字》不能读书,不学会榆木君之学不能读书,读个书,哪有这么多障碍和限制,认识字就行了呀!不认识也没关系,只要记住这个字形对应这个意思就行了,韩国人和日本人连读汉字都读不像样,发音带有太多他们自己的方言腔调,不照样读国学读得很好。

吟诵、拆字、榆学,每个都足以迷人三年五载,人生有多少三年五载啊!因为看到李同学如此,感到很痛心很痛心,她曾经帮助过我很多很多。身为儒者,不能不建议建议;身为儒者,不能不感恩感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摘抄作文大全 感悟大自然800字作文 关于水灾的作文 游神仙居作文 雨后景色作文 描写海豹的作文 意外的收获满分作文 脸作文 我的中秋节作文300字 坚持自己的立场作文 摘杨梅作文400字 内心的呼唤作文 朋友作文300字 感谢妈妈的英语作文 温州乐园作文 真实的自我作文 跨进十二月作文 2019年全国二卷作文 我真想笑作文 在合作中成长作文 看图写作文一年级下册 我有一个梦想高中作文 以小见大优秀作文800字 三年级语文300字作文 作文我的发现450字 新疆的四季作文300字 向青春致敬作文 作文我最喜欢的一件事 快乐的暑假作文500字 作文回忆往事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