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死亡诗社》:你有没有发现 其实你早已死去

2021-01-06 06:30:01
相关推荐

作者 | 一味清欢

无论人类进化到哪个阶段,总存在关于“自我”和“生命”的疑问,影视作品中也时常探讨自我的实现和生命的意义。

《无问西东》用四代人的故事阐明了只有真实地活着,才能从心灵深处感到平和与喜悦的道理;《海上钢琴家》传达了人应摒弃世俗的桎梏,永远保持内心的纯洁与自由的人生感悟;《岁月神偷》则告诉我们只要心中还有信仰,无论遭遇多大的灾难,人都能撑下去。

这些影片就像夜空中的星,引领迷失方向的人们找到真实的自我,探寻生命的意义。而在茫茫星海中,电影《死亡诗社》无疑是最耀眼的那颗。

《死亡诗社》由彼得·威尔执导,罗宾·威廉姆斯、伊桑·霍克等人主演。

彼得·威尔是澳大利亚最具世界影响的电影导演,擅长通过挖掘人的内心活动来表达对生命的感悟,电影《楚门的世界》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罗宾·威廉姆斯是美国天才型喜剧演员,其标志性的笑脸曾带给人们无数的欢乐,在《死亡诗社》中,他饰演的基丁老师时而温文儒雅,时而幽默风趣,时而充满激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伊桑·霍克被誉为“最富感性魅力的青年男星”,曾凭借《少年时代》中的老梅森一角获得第87届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提名,在《死亡诗社》中,他用不多的语言和表情将敏感内向、但内心充满想法的学生托德演绎得栩栩如生。

《死亡诗社》围绕一名反传统教育的老师和一群朝气蓬勃的学生展开,讲述了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逐渐学会自主思考,并试图探寻生命的意义和自我的价值的故事。

片名“死亡诗社”是一个诗社的名称,有向死而生的含义,其成员都具有自由的灵魂,他们聚在一起朗读诗歌,探讨人生,随心所欲地发表自由的言论,是一群满怀激情、活得肆意张扬的人。

影片中有多处描绘了学生们违反门禁,夜奔而出,只为在山洞聚会的场景。他们轮流朗诵诗歌,读到高兴处击节而歌,那高昂的情绪能透过屏幕感染每一位观众。他们还做一些在学校不能做的事,抽烟、讲恐怖故事、大声讨论恋爱和女生,活力四射的模样与在课堂时的正襟危坐迥然不同,通过那一张张激情澎湃的脸庞,我仿佛看到了真正的青春与自由。

导演彼得·威尔显然很善于拍摄青春的面庞,在他的镜头下,每一位学生都有着丰富的形象。尼尔优秀活泼,具有较强的领导力,却一直希望摆脱强权的父亲,去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托德敏感内向,活在优秀哥哥的光环下,但有颗丰富火热的内心;诺克斯阳光开朗,时不时抖机灵,但当遇见爱情时,他就是世上最热情、最纯真的少年。

这些早已被父母和学习定制好光鲜未来的学生们,在基丁老师的引导下,渐渐发掘真实的自我,勇敢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基丁不同于传统刻板的老师,从学生时代走来的他,深刻知道传统教育对学生天性的扼杀到底有多么可怕,所以他竭尽所能地激发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他告诉学生时光易逝,要抓住时间;让他们撕掉死板的教材导言,引用名家的诗作来讲述诗歌和自我存在的意义;用行走为例,告诉他们不要管别人怎么说,用自己的步伐行走于人世间就好。

于学生而言,基丁就像一个引领者,告诉他们生而为人最重要的事,就是为自己而活,不要等到死去的那天才明白自己从未活过。

学生们也未辜负基丁的期望,他们从沉重的课本中脱离出来,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他们一起组织死亡诗社;尼尔第一次违背父亲的意愿,去演了戏剧的男主角;诺克斯不顾一切,大胆地向暗恋的女孩告白;查理在校报上发表文章,建议学校收女学生。

影片有个场景令人印象深刻,基丁布置了让每人写一首诗并当众朗读的作业,托德因为怕闹笑话,撒谎说自己没有写,基丁没有相信他的话,先是让他大喊,激发出他内心深藏的野性,然后让他闭上眼睛,不停地逼问他。在基丁的逼问下,托德作出了一首有思想有内涵的诗,震惊了所有人,托德自己也绽放出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

学生们的改变其实是一场自我的脱变,他们本是一味听从父母和学校安排的乖学生,没有独立的思想,但基丁用独特的教育方式让他们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到底想成为怎样的模样,并不要在意世俗的眼光,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这场自我的蜕变,有的人很有可能一生都不会发生,但总有些人敢于打破世俗的禁锢,去做真实自由的自己。

影片的背景是传统刻板的教育大环境,所以学生们的改变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代表传统教育的校长和家长们的阻碍,而这导致的后果就是悲剧的发生。

尼尔的父亲发现一向不敢违逆父母的尼尔,竟然偷偷去演戏剧后,大发雷霆,并决定将他转到管理更加严格的军校,让他专心学习,以后成为一位医生。尼尔听后大受打击,觉得实现梦想无望,永远不能做真实的自己,最终绝望地饮弹自杀。尼尔的死亡引起学校的严重关注,死亡诗社迫不得已解散,基丁老师也不得不离开学校。

导演彼得·威尔安排的这一悲剧结局正是自我与现实的矛盾的体现,学生们发现了自我,并去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但现实却是他们想做的与世俗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世俗希望他们成为光鲜亮丽的成功人士,而不是随心所欲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于是二者的矛盾不可避免地爆发,结果就是一方向另一方妥协:要么不顾一切地追求自己想要的,要么牺牲自我去迎合世俗。

显而易见,个人在世俗面前总是容易妥协,所以与其说尼尔是自杀,不如说杀死尼尔的罪魁祸首,是不能包容自我的世俗。

追寻自我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过无论结局如何,自我蜕变的过程仍具有深刻的影响力,就像影片结尾,当基丁老师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学校时,学生们不顾校长的极力阻止,像基丁老师曾经教过的一样,纷纷站到课桌上,神情坚毅地告诉基丁,他们会坚持自我,他的教育并非白费。影片没有给出这些学生们长大的情形,但我深信,不管他们长成怎样的模样,都会保留真实的自我。

看完影片,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个问题:生命短暂,这一生我们究竟该怎么度过?是不顾一切地与世俗为敌,勇敢地做真实的自己,还是迎合世俗主流价值观,随波逐流地虚度一生?

这一问题也曾困扰着梭罗,为了找到答案,他在瓦尔登湖畔离群索居两年多,终日思索生命的意义,并写成了著作《瓦尔登湖》。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说:“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并非每个人的生命都有意义。许多人忙忙碌碌,终其一生都没有独立的思想,像复制刻板的人生,随波逐流地上学、工作、结婚、生子、老去,没有发自内心地为自己活一次。

但其实我们可以让生命变得深刻,除了符合世俗观念的人生,我们还有独一无二的自我。我想做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当明白了这两个问题,并有勇气不顾一切去实现时,我们的生命自然变得有意义。

这样说来,上述问题的答案不言而喻:哪怕困难重重,也要勇敢地追寻自我,因为只有这样,我们这一生才不算虚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书房作文400字 厚积薄发作文素材 出发与到达作文 以回忆为话题的作文 关于端午的作文题目 你是我最敬佩的人作文 温暖的瞬间作文600字 写一篇关于风景的作文 关于写景的作文400字 关于美食的作文300字 写物的作文100字 描写春天的作文100字 以月亮为主题的作文 沿途的风景作文600字 为别人喝彩的作文 越长大越什么作文 带着微笑前行作文 元宵节英语作文带翻译 写景作文400字五年级 妈妈真好作文400字 我家的小猫作文400字 创新作文大赛范文 挠男孩脚心作文 顶鸡蛋作文 被后妈打屁股作文 她笑了作文600字 为环卫工人点赞作文 六级作文评分标准 我的愿望200字作文 我的童年往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