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起初的散文是不成熟的 随着不同的叙事散文出现才渐渐成熟

2021-01-06 13:00:01
相关推荐

先秦叙事散文

在我国散文史上,叙事散文是最早出现的,这主要与我国古代发达的史官文化有关系,与历史有关的事件经过史官的记录就得以保存。当然起初的散文是不成熟的,随着《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书的出现,我国的叙事散文才渐渐成熟。

清代末年在河南安阳发现的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是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记事文字,它是商王盘庚迁都后一直到殷灭亡时遗留下来的东西,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古时占卜之风盛行,殷人将与占卜有关的事情,如占卜日期、占卜人、占卜的事或占卜之后的应验情况刻在龟甲、兽骨上,所以叫做甲骨卜辞。这些卜辞虽然记事简单,没有系统性,但记载的内容相当丰富,是我国散文的源头。而商周时期刻写在铜器上的铭文反映了我国早期记事文字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程。

和甲骨卜辞、铜器铭文时间跨度接近的《尚书》是记言叙事散文之祖。作为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的《尚书》是商周时期记言资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四个部分,其中《虞书》、《夏书》等是由后代人追述或加工而成,不是当时人的记录,《商书》、《周书》基本上是商周时期的作品,当然也有后人的加工。比较可靠的殷代作品是《商书·盘庚》,它是我国记言文之祖。《尚书》主要记录了帝王执政的训令和讲话、大臣的誓词、文告等,语言古奥典雅,虽然不是一部有完整体系的著作,但都独立成篇,结构完整,直接影响了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发展。

经过孔子编定的鲁国编年史《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自成体系,以时间为顺序,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短的一个字,长的不过四十多个字,记事简略,但记事时“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有着明确的时间意识。书中以一字寓褒贬的笔法表达了作者的爱憎,如同样有“杀”的意思,用“诛”表示杀有罪,用“杀”表示杀无罪,用“弑”表示是下杀上,这种“春秋笔法”成了后代史传文学中常用的手法。

不过,从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到《尚书》、《春秋》,都还是散文发展的初级阶段,只有到了战国,散文发展才开始兴盛,这一时期出现了《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具有较高文学成就的叙事散文。

一、《左传》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叙事散文著作,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叫《左氏春秋》。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是传述《春秋》而作,作者是左丘明,班固说左丘明是鲁太史,但唐宋以后常有人怀疑他们的说法。《左传》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共255年的历史,有个别战国初年的史料,所以今天一般认为《左传》大约在战国早期成书,最后的编定者是一个充分了解春秋时代诸侯国史料的学者。

《左传》以《春秋》为纲,又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比较详细地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外交、文化、军事活动等方面的内容,反映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国的争霸、公室卑弱、卿大夫专权的历史过程。《左传》的历史观是进步的。书里对那些残暴荒淫的统治者进行了揭露,对忠良正直、爱国的人进行了肯定,特别重视人民的力量,要求以民为本。《左传》不再简单地通过个别字的褒贬来表现作者的爱憎,而是通过生动地叙述事件的全过程和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倾向,特别是用“君子曰”、“君子是以知”、“孔子曰”等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发表议论,散文的感情色彩得到了增强。

《左传》以时间为顺序写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但在叙述事情的过程中有时也使用回顾起因或交代事情相关背景等的倒叙手法,或者使用预叙手法先预见将要发生的事情和事情的结果等,虽然有神秘化和道德化的倾向,但颇有时代特点。而且《左传》多用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进行叙述,视角灵活,几乎不受限制。

《左传》特别擅长写战争,书中记录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特别是春秋时期几次大规模的战争被描写得非常出色。《左传》在写战争方面很有特点,常常从政治角度写战争,对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有深入揭示,许多大的战役几乎一开篇就已暗示出胜负的结果。书中虽然很少集中地描写人物,但在对人物的行动、对话进行描写的同时,生动传神地塑造了人物形象。《左传》的记言文字也很出色,主要记录了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等外交语言,简洁精练又含蓄生动。《晋公子重耳之亡》、《秦晋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都是《左传》中的名篇。

二、《国语》

二十一卷的《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分别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事情。因为主要是通过记录人物的言语反映当时的政治、外交、军事活动的,所以叫《国语》,又叫《春秋外传》。不过八个国家的“语”所占的比例不一,《晋语》篇幅最长,而且因为是当时各国史料的汇编,所以记言的水平不齐,风格也各有不同。相传《国语》的作者是鲁国史官左丘明,但后人也有不同的意见。

《国语》约成书于战国初年,思想倾向以儒家为主,有对暴君的批判,对人民力量的肯定,在人神关系上,也从对天命的崇拜转向了对人事的重视,特别是《周语·召公谏厉王弭谤》一篇,有着初步的民本思想。

《国语》虽然记言多于记事,但也不纯粹是语录或大段的议论文字,在记言中也有大大小小的故事。不过有时在写一个国家的事件的时候,作者用笔墨集中写一个人的言行,如《晋语四》专写晋文公、《吴语》主要写夫差、《越语》主要写勾践等,这种笔法虽只是将一组小故事组合成篇,不是完整的人物传记,但已经有一种向纪传体过渡的趋势。总的来说,《国语》的艺术成就不如《左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本领作文 思维导图作文 夕阳作文 勇敢的作文 邻居作文 生日小作文 风 作文 博物馆作文 价值作文 作文帮 科学作文 作文写事 英语作文怎么写 美景作文 大学作文 有关作文 范文作文 这样的人让我感动作文600字 给女朋友写的小作文 家国情怀的作文素材 传统文化类作文 我爱秋 季作文 作文 说明文 我的家庭英语作文50字带翻译 夜空中最亮的星作文600字初中 走过那一个拐角600字作文 彼岸并不遥远作文600字 howtokeephealthy英语作文 一件难忘的事作文300字三年级 黑板上的记忆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