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找因数》教学设计

2021-01-20 22:50:02
相关推荐

《找因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下面给大家分享《找因数》教学设计,欢迎借鉴!

《找因数》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教学中帮助学生从已经据有的经验出发,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归纳学习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

请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在你们的小组里用你们准备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

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拼摆或涂画的方式独立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

然后,把你拼摆的过程和你的伙伴说说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画)长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问题的学生,搜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师:刚才老师在观察同学们学习时,发现了很多同学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下面,把我们的学习成果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看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总结一下能拼出几种长方形?

参与小组活动,指导学生总结学法.

师:你是怎样拼的,说说好吗?

学生代表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注意让学生指图说明。

2、思考:请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

(或者用乘法思路想:哪两个数相乘得12?然后一对一对找出来。)

全班交流

师:我发现同学们真的很聪明,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思考的过程,再次体会“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同学们用12个小正方形摆出了各种各样的长方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你一共摆了多少个吗?

学生回答,老师同时板演:

师:看得出来,同学们很用心思考,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黑板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吗?这6个算式最少能用几种算式表示出来?

(3种,算式一样的可选择其中的一种说出来。)

及时板书:1×12=12 2×6=12 3×4=12

或:12=1×12=2×6=3×4

师:由黑板上整理出的算式可见,12的因数有哪些呢?

(1、12、2、6、3、4)

引导思考: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即不重复又不遗漏呢?

(通过以上的拼、画、小组交流,学生已经有所发现。)

学生的答案:

(1)我发现积是12的乘法算式中,它们的因数都是12的因数。

(2)我发现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一对对的找12的因数。

师:谁能按顺序说出来?

(1、2、3、4、6、12)

3、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的找。这样有顺序的给一个倍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不漏找。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第8页“试一试”,注意关注学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

(9的因数:1、3、9 15的因数:1、3、5、15)

2、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现在看看谁找得快,请同学们做课本第9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2小题小竞赛:看谁找的快

3、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拼长方形找因数,现在能不能在小方格中画出长方形找因数呢?请做第9页的第3题。

(1×16=16 2×8=16 4×4=16)

(16=1×16=2×8=4×4)

(16的因数:1、2、4、16)

4、下面的数,各有几个因数

1 19 4 32 11

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利用找因数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四、总结与评价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用学到的方法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

《找因数》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养成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思考能力,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到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找一个数的因数。

难点:提高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具、学具:

投影仪、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纸板。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做过拼图游戏吗?喜欢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做拼图游戏。请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板,以小组为单位,我们来个比赛,听好老师的要求:用你们准备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看谁拼出的长方形种类多。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拼摆或涂画的方式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

二、探究

(一)活动一:拼一拼,画一画。

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小组分工合作,有动手操作的,有记录的,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在方格内画一画。(出示方格图)

师:自己试着独立画一画,看看你有几种画法,画完后与你的同桌进行交流。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板书。

汇报交流自己的画法:

12=1×12 12=2×6 12=3×4

所以可以拼成三种长方形。

(二)活动二:想一想,试一试。

你能把这些摆法用算式写出来吗?(学生独立写出算式并汇报)

依学生汇报板书:1×12=122×6=1212×1=126×2=123×4=124×3=12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哪两道算式的因数一样?

学生观察算式,找出因数一样的算式。

师:那么,这6个算式最少能用几种算式表示出来?

引导学生说出能用3种方法表示,这三种方法分别是1×12=12、2×6=12、3×4=12,并指明算式一样时选择其中一种说出来。

(板书:12=1×12=2×6=3×4)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12的因数有哪几个?

(学生说出12的因数有1,12,2,6,3,4。)

师:拼长方形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师:根据刚才的操作交流,请同学们说一说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呢?

(学生思考片刻后汇报,可以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用乘法思路想,看哪两个数相乘得12,然后一对一对地找出来。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引导学生用除法找12的因数,即用12除以某个数,看能否整除,能整除就是12的因数,否则不是。

(三)活动三:引导得出“有序思考”的方法。

师:通过拼长方形的方法,我们知道了寻找因数的方法。那么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再自由发言。)

根据学生发言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要用“有序思考”的方法,即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地找,这样有顺序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也不遗漏。

师:请同学们按顺序说出12的因数。(学生汇报)

(板书:12的所有因数有1,2,3,4,6,12。)

(四)活动四:找出18的全部因数,并与同伴交流。

师:同学们用刚才学的方法,能否找出18的因数呢?

(学生动手操作、演算、分析,得出结论。)

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指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一个一个有序地说,以免遗漏。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投影教材第37页的算式,引导学生观察,用除法来找一个数的"因数。

三、汇报

找一个数的因数,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地找,这样有顺序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老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要用“有序思考”的方法,即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地找。也可以用除法找一个数的因数。

四、总结

师: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

学生讨论。

老师小结:用“有序思考”的方法,即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可以用除法找一个数的因数,关键是看能否整除。

板书

找因数

1×12=12 2×6=12 3×4=12

12的因数有1,2,3,4,6,12

教学反思]:

这节课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丰富了学生学习的资源。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并自主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不再枯燥无味、重复再现,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具体的情境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交流汇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找因数》教学设计篇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和因数”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因数的意义,能有序写出一个自然数的全部因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用动手操作和写不同的乘法算式,认识因数;依据因数的含义和已有的乘除法知识,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在探索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体会因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材分析:

这节课教学因数的认识,学习找一个自然数的因数。教材通过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不同长方形的操作,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直观感知因数。在此基础上再依据算式具体说明因数的含义,利用已有的乘法知识,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教材在揭示因数的概念时,没有象原来的教材那样,先揭示整除的概念,再利用整除认识倍数和因数。而是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根据现实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利用乘法认识因数,体会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在找因数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同时要向学生说明:在研究因数时,范围限制为不是零的自然数。值得注意的是要引导学生掌握找因数的技巧,怎样才能找得全,没有遗漏,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本单元主要教学目标是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学情分析:

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与研究能力,能根据材料选择相关的信息进行讨论、交流,积极进行小组合作。在此基础上继续“猜想—有序尝试—发现归纳—验证”这个学习方式,学习能力会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和提高。

教具准备:12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活动一:拼一拼

动手操作,感受并认识因数

1、同学们手里都有12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你能用这12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并用乘法算式表达出你的拼法吗?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拼法。(学生独立动手操作)

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呈现算式和图形)在小组里交流摆法。

(1)罗列学生的算式:4×3=126×2=1212×1=12

(2)观察这组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师选择一个算式指出:因为4×3=12,所以我们可以说4是12的因数,3也是12的因数(同时板书:因数)

你能根据6×2=12这个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吗?(指名说一说)

12×1=12这个算式,你能说一说吗?(每个同学在下面自由地说一说。)

3、我能行:

(1)写出一个乘法算式,让同桌找一找因数吗?(学生互说,教师巡视找出典型例子)谁有特殊的例子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会出现0×6=0。在学生回答之后指出,我们研究因数,范围限制为不是零的自然数。

(2)老师也写了一个算式,从这个算式里你能找到因数吗?9×3=27

(3)根据下面的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11×4=444×2=826×3=7844×2=88

(4)辨析:有一位同学说:“4是因数”可以吗?为什么?请陈述你的理由。

活动二:找因数

1、用12个小正方形拼一拼后我们认识了因数,那12究竟有多少因数呢?我们一起看看智慧老人说的(齐读智慧老人的话)

2、谁明白智慧老人说的“1、2、3、4、6和12是12的全部因数”的意思?(我们认真倾听,一起分享闪光的想法)

3、思考问题:

(1)怎么样可以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2)有什么方法可以将全部因数找齐,一个都不漏?

4、找出9的全部因数

(1)试一试,看谁能挑战成功。(学生独立找9的因数)

(2)交流找的方法。

板书:9的因数有:1、3、9

观察9的全部因数,你有什么发现吗?(9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是9,……)

(3)怎样找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想到的方法可能是:从小到大找;一对一对找

(4)试一试:你能找出15的全部因数吗?找完后交流,说一说15最大的因数是多少,最小的呢?

5、“练一练”的1、2题

6、游戏:好朋友互报学号,分别找出对方学号数的全部因数,比比谁能有对有快!

活动三:回顾与反思

1、说一说自己了解了什么新知识和学习方法?不明白的或者还想知道什么?

2、师简要小结本课内容

3、布置作业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挑战自我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模板 纸飞机 作文 元宵英语作文 为你点赞作文 我爱什么作文 英语作文40词 作文的拼音 我的理想英语作文 家风故事作文 发现美的作文 美的瞬间 作文 状物的作文 垃圾分类的作文 冬天美景作文 关于诗歌的作文 力量作文600字 关于手机的作文 作文的格式怎么写 影评英语作文 兔子作文300字 螺蛳粉作文 大明湖作文 童年作文400字 写云的作文 平凡英雄作文 追求梦想作文 写记事的作文 路上的风景作文 高考语文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