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论北宋汴京上元节娱乐活动及其影响论文

2021-03-07 07:15:01
相关推荐

论北宋汴京上元节娱乐活动及其影响论文

上元节,也称作元宵节或元夜、元夕,北宋时期的上元节发生了一些变化。“三元张灯,本起于方外之说,自唐以后,常于正月望夜开坊市门燃灯,宋因之……后增至十七、十八两夜”,上元节由原来的三日增至五日。其次,太平兴国六年,“燃灯五夜著为令”,正式形成了东京上元五夜灯的制度。最后,北宋上元节活动呈现出了平民化和大众化的特征。《旧唐书》载睿宗“上元日夜,上皇御安福门观灯……纵百僚观之,一夜方罢”。 而北宋时,普通百姓“会上元日张灯,士民扶老携幼,往来不绝”以至于上元节这天万人观灯游玩,出现“万街千巷,尽皆繁盛浩闹” 的热闹景象。

一、上元节的娱乐活动

在宋代,人们都积极投入到节日的气氛之中,使得上元节的娱乐活动丰富精彩。北宋上元节的节日庆祝活动,主要有赏灯,游戏和各种歌舞表演及观看奇能异术。

( 一) 赏灯

元宵赏灯是上元节最为精彩、热闹的活动,每年的元宵节都会举办大型的灯会活动,山棚是元宵节最为盛大壮观的灯景。据《东京梦华录》所载: “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面北悉以彩结山沓,上皆画神仙故事。”“彩山左右,以彩结文殊、普贤,跨狮子、白象,各于手指出水五道,其手摇动,用辘护绞水上灯山尖高处,用木柜贮之……内设两长竿,高数十丈,以缯彩结束,纸糊百戏人物,悬于竿上,风动宛若神仙。”不难发现灯展的规模十分浩大,场景气势恢宏可以想见。

除了灯山,城中的大小寺院也是人们观灯的主要场所。和尚们自腊月开始就“教化上元灯油钱”。等到了上元灯会,各寺院竞出新奇用以招揽和吸引香客游人。其中,尤以大相国寺的灯展最具特点。寺院中的诗牌灯,是用木牌所制,木牌上雕刻着文字,外面用绢纱罩着,里面放烛点灯,相次排定,供人猜测。

“诸坊巷马行诸香药铺席、茶坊、酒肆灯烛, 各出新奇” ,使得游人无不驻足观看,万街千巷,尽皆繁盛浩闹”。各地元宵灯会也独出心裁斗丽争妍,苏州“灯最盛,而菜园罗帛尤壮观”,成都府“游赏几无虚辰,使宅后圃名西园,春时纵人行乐”。

( 二) 游戏和歌舞表演

元宵节人们除了赏灯,还会参与各式各样的的游戏。玩火杨梅,“京城上元节,以熟枣捣炭丸为弹,傅之铁枝而点火,谓之火杨梅,亦以插从卒头上。”打簇戏,“以正月十五夜为打簇戏,能中者赏帛”。扑蛾戏,“荆邸鱼轩,上元日卒,彻乐,教坊伶人戏为扑灯蛾”。

猜灯谜, “旧籍相传,宋仁宗时,君明臣良,人和年峰。上元佳节,金吾夜放,文人学士相与装点风雅,歌颂开平,拈诗成谜,悬灯以招猜者。”由此可以看出,元宵节“猜灯谜”十分盛行,是一项大众的游戏,参与的群体颇为广泛。《武林旧事》就记载了一种灯谜, “又有以绢灯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浑语,戏弄行人”,这是一种藏头灯谜,谜底就在每句的开头。除此之外,上元节也有精彩的歌舞表演。比如当时最常见的就是舞队表演,《梦粱录》记载的舞队有“清音、遏云、掉刀、鲍老、胡女、刘衮、乔三教、乔迎酒、乔亲事、焦□架儿、仕女、杵歌、诸国朝、竹马儿、村田乐、神鬼、十斋郎各社,不下数十这些舞队规模庞大、花样百出。而且在宋代,上元节有专门的教坊,“无后场杂剧及女弟子舞队。每上元观灯,楼前设露台,台上奏教坊乐。”可见北宋时期上元节庆祝活动的习俗已经出现了专门化的特征,赏灯已经与各种文娱表演相结合,以供游人赏乐,上元节的庆祝活动更加异彩纷呈。

( 三) 奇术异能

上元节各种奇能异术竞相登场,这些奇术异能同样也吸引了大批游客, “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东京城内的人们都置身于元宵节的欢乐气氛之中。

“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由此可观,歌舞表演奇术异能吸引了大批游客,声势浩大,场面十分热闹。街头还有类似现代的杂技表演,“击丸蹴踘,踏索上竿,赵野人倒吃冷淘,张九哥吞铁剑。”乐器演奏, “小曹嵇琴,党千箫管,杨文秀鼓笛”。动物杂耍, “猴呈百戏,鱼跳刀门,使唤蜂蝶,追呼蝼蚁。”魔术表演,“李外宁药法傀儡,小健儿吐五色水,旋烧泥丸子”。乐棚供游人娱乐观赏,“万姓皆在露台下观看,乐人时引万姓山呼”。在每个坊巷的巷口,没有乐棚的,就另外搭建起小影戏棚子,以供本坊巷的孩童们观看。

二、上元节的娱乐活动的影响

( 一) 丰富了人们的城市生活

北宋的上元节活动,举办时间长,规模宏大,参与人数众多,影响颇为深远。赏灯、游戏、歌舞表演等是一种全民性的活动,人们通过参与其中肆意宣泄自己的情感,充分融入到节日的快乐气氛之中。上至天子、朝臣、士大夫下至平民百姓都毫无限制的参与到其中,如真宗“自毕谅阴,以启圣院太宗降诞之地,圣容在焉,不欲为燕游之所,故前期往拜,至望夕,乃幸他寺。遂为定制”。从这里我们足可以了解到,北宋时的皇帝在上元节里频频出游,历幸寺院,与臣民一起享受着节日的欢乐。官府亦于此时休假,以便官吏尽情观赏,王安石曾写诗《癸卯追感正月十五事》

正月端门夜,金舆飘渺中。

传觞三鼓罢,纵观万人同。

警跸声如在,嬉游事已空。

但令千载后,追咏太平功。

如同王安石一样追咏上元节都市一片热闹繁华景象的诗词比比皆是,这足以证明上元节给他们的生活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同时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平常百姓在上元节则可以参加大型的灯会活动,可以自由自在的去寺院猜灯谜,可以主动投身到街头的歌舞表演抑或是观看街头的魔术杂耍,可以说上元节的.娱乐活动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城市生活。

( 二) 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

上元日里,许多行业利用节日这个商机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商品,如专门出售花灯的灯市, 《武林旧事》曾经提到:“天街茶肆,渐已罗列灯球等出售,谓之灯市”,欧阳修在《生查子·上元夜》中也提到: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由此可观之,上元节里花灯交易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交易场面十分热闹。灯会的举办,使得花灯制造业不断发展进步,促进了商品交易的兴盛。

其次为饮食行业。上元节时节日食品市场丰富多彩,琳琅满目。“都下卖鹌鹑骨飿儿……荔枝诸般市合,团团密摆”而且在上元日这天,东京人喜欢吃焦饣追“最盛且久,又大者名柏头焦饣追,凡卖追必鸣鼓,谓之饣追鼓。”又如“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月霍,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皆上元节食也。”上元节参与节庆之人众多,游玩娱乐之际免不了吃喝一番,这种食品交易也间接推动了城市商业的发展。

( 三) 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上元观灯和商品交易繁荣的景象,从一个层面上体现了北宋政治环境的相对稳定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平稳。在这种政治和经济环境下,北宋文人士大夫在继承唐文化的同时,又发展了一些新的文化因子,出现了吟诵上元节的曲子词,如“金铺翠蛾至巧,是功夫不少,闹蛾儿拣了蜂儿卖场,卖雪柳宫梅好。”不少文人墨客也在上元节这天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北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一词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些佳作及丰富了上元节的内涵,又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繁荣。就上元节本身来说,北宋的上元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和朝野同庆的传统延至明清,宋代,上元节民间流行的新奇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就是我们今日所吃的汤圆,可见对传统习俗文化繁荣的影响之大。

此外,由于官府加强了对节日的重视,上元节活动基本上覆盖了全国各地,扩大了上元节的影响范围。农村,城市都积极融入到这一节日中去, “以上元、清明言之,方少年壮盛,昼夜出游。”许多州县也会在上元节举办灯会,益州人有聚会,“上元张灯,州人夜聚游嬉”。上元节打破了传统的在大型都市狂欢的现象,将其庆祝活动渗透到乡村,扩大了上元节的文化影响范围,进一步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繁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下学期作文 自强不息作文素材 描写小兔子的作文 我渴望作文600字 英语电影影评英语作文 100字作文摘抄 六一的作文400 介绍动物的英语作文 横式结构作文 洗碗作文300字 鲁迅故居作文 家风作文300字 学生作文网 巴西龟 作文 小学三年级英语作文 写事作文700字 植物生长过程作文 对未来的憧憬作文 假期旅行英语作文 心中的美景 作文 我最欣赏的人作文 让世界充满爱 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预测 小学二年级作文怎么写 哈利波特英语作文 不一样的世界作文 关于思念的作文 狮子林作文 青春风采作文 家规家训家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