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奖惩对轻度智障儿童抑制性控制功能的影响分析论文

2021-03-13 11:25:22
相关推荐

奖惩对轻度智障儿童抑制性控制功能的影响分析论文

1 奖惩与抑制性控制

抑制性控制( Inhibitory Control,IC) 是指当个体追求一个认知表征目标时,用于抑制对不相关刺激的反应的一种能力。抑制性控制是执行功能的核心成分,抑制性控制功能不但可以促进智力、注意力、记忆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等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且对情绪调节、社交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格雷的强化敏感性理论认为,抑制性控制包括行为趋近系统和行为抑制系统。行为趋近系统对奖励信号更敏感,当它被激活时,行为会增加。而行为抑制系统对惩罚信号更敏感,当它被激活时,会抑制行为。朱昭红、白学军研究发现,在奖励条件下,被试的正确抑制率显著低于惩罚条件和奖惩混合条件。可见,奖励和惩罚所引发的行为模式是不同的。智障儿童的抑制性控制水平落后于普通儿童,部分智障儿童在控制动作、情绪及思维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而奖励和惩罚又是教育中最常用的手段。因此,不同反馈类型对轻度智障儿童抑制性控制功能的影响值得关注。从奖惩频度上看,已有的部分研究表明,奖惩的频率会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奖惩频率不同,产生的结果可能不一样,智障儿童对重复刺激的反应与普通儿童也有所不同。对此,本研究将反馈类型和反馈频度作为研究变量,以了解在哪种条件下轻度智障儿童抑制性控制功能最好。

2 研究方法

2. 1 实验对象

来自西安某小学的 11 名轻度智障儿童,其比纳智力量表所测智商为 60 ~70。其中女生 6 名,男生5 名,年龄 8 ~ 15 岁,平均年龄为 10. 9 岁。

2. 2 实验设计

采用 4( 反馈类型) ×3( 反馈频度) 的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反馈类型有无反馈、奖励反馈、惩罚反馈以及奖励和惩罚混合反馈 4 个水平,反馈频度有高频( 100%) 、中频( 50%) 和低频( 20%) 3 个水平。因变量为无停止信号任务中的平均反应时( MRT) 、有停止任务中的正确率。

2. 3 实验情境

采用停止信号任务测查智障儿童的抑制性控制功能。实验采用 E - Prime1. 1 软件呈现刺激和记录被试反应( 计时精度为 1 ms) ,靶刺激为数字 1 和 2,停止信号为符号* ,奖励刺激和惩罚刺激分别为绿色的笑脸和红色的哭脸。当停止信号不出现时,见到靶刺激 1 则按 1 键; 出现靶刺激 2 则按 2 键; 当停止信号出现时,不按任何键。分别设计奖励情境、惩罚情境、奖惩混合情境、无反馈情境 4 种实验情境,其中无停止信号任务、停止信号任务分别占整个实验试项的 85%、15%。

奖励情境分为奖励 - 高频、奖励 - 中频、奖励 - 低频 3 个水平,惩罚情境分为惩罚 - 高频、惩罚 - 中频、惩罚 - 低频 3 个水平。每种情境下的实验任务各有 40 个,其中无停止信号有 34 个。在无停止信号和有停止信号中,靶刺激 1 和 2 各占一半,在奖励 - 高频条件下,每次反应后都给予奖励反馈; 在奖励 -中频条件下,随机选择 50%的"反应给予奖励反馈; 在奖励 - 低频条件下,随机选择 20%的反应给予奖励反馈。

奖惩混合条件下,实验前一半是奖励情境,后一半是惩罚情境,各有 60 个任务。其中奖励 - 高频、奖励 - 中频、奖励 - 低频、惩罚 - 高频、惩罚 - 中频、惩罚 - 低频各 20 个。靶刺激 1 和 2 各占一半,其中无停止信号各 17 个。

在无反馈条件下,要求被试完成 40 个实验任务,靶刺激 1 和 2 各占一半,不呈现反馈刺激。

2. 4 实验程序

首先在显示屏中央出现注视点“+ ”500 ms,接着呈现靶刺激 1 000 ms,在部分实验任务中,靶刺激后会出现一个停止信号持续 1 000 ms。要求被试在停止信号出现时立即按键终止。

3 研究结果

3. 1 四种反馈类型下无停止信号任务的反应时差异

在无停止信号任务的优势反应阶段,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反馈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反馈类型( 3,30)= 7. 05,p < 0. 01,被试在奖励反馈条件下反应时最短( 无反馈 428. 29 ± 303. 74,奖励反馈353. 92 ± 290. 54,惩罚反馈 519. 47 ± 233. 25,混合反馈 503. 93 ± 399. 45) ; 而反馈频度的主效应、反馈类型和反馈频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F( 6,60)= 2. 29,p > 0. 05。

3. 2 在四种反馈类型下有停止信号任务的正确抑制率比较

在停止信号的非优势反应阶段,对停止信号的正确抑制率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反馈频度间的主效应显著,F反馈频度( 2,20)= 13. 85,p < 0. 05; 而不同反馈类型间的主效应、反馈类型和反馈频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

3. 3 不同反馈频度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

采用单因素方差比较 3 种反馈频度下轻度智障儿童的反应时差异,发现反馈频度的主效应显著,F( 2,20)= 4. 35,p < 0. 05( 低频 338. 43 ± 316. 55,中频 369. 2 ± 308. 71,高频 425. 88 ± 320. 25) 。说明在不同的反馈频度下,轻度智障儿童对刺激的反应时不同。

4 讨论

在优势反应阶段,轻度智障儿童在奖励情境下反应时最短; 而在非优势反应阶段,轻度智障儿童在奖惩混合情境下,正确抑制率最高。说明奖励能加快轻度智障儿童的反应,而奖惩结合的方式则抑制轻度智障儿童的反应。

在奖励条件下研究结果支持了格雷的强化敏感性理论,即奖励使行为被激活、反应加快。而在惩罚情况下研究结果与格雷的观点不一致。本研究发现,在奖惩结合的条件下,正确抑制率最高。原因可能是频繁惩罚会加重心理压力,造成恐惧和焦虑,导致不能抑制; 而奖惩混合则不会造成过重的压力,且被试无法猜测下一次是奖励还是惩罚,反而使其注意力更集中,更易区分优势与非优势反应。这印证了前人的观点,即注意力越集中,反应抑制的过程也就越顺利,正确抑制率也越高。

无论有无停止信号,轻度智障儿童在无反馈情境下的表现与惩罚情境下的表现一样好,甚至要优于仅有惩罚情境下的表现。说明轻度智障儿童对惩罚不敏感,单纯的惩罚对控制智障儿童的行为很难见效,这和实际教学情境是相符的。在不同的反馈频度下,轻度智障儿童在低频反馈条件下反应最快,因此,在教学中如果要轻度智障儿童加快反应,可以给予其低频指令,而如果需要他们抑制行为时,则要给予中等频度以上的指令。

5 结语

奖励能加快轻度智障儿童的反应,而奖惩结合的方式则抑制轻度智障儿童的反应。这对改进轻度智障儿童的教学有一定启发,当智障儿童在宽松、鼓励的环境下学习时,他们表现得更好,会有更大的进步。因此,教育者应根据轻度智障儿童的特点,采用形式多样、有吸引力与趣味性的奖励手段来促进其学习和行为改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花的作文 小学生军训作文 关于热爱大自然的作文 成功后的喜悦作文 春节作文三百字 平凡的荣耀作文 成功的感觉真好作文 作文素材新闻 关于洪水的英语作文 女生自我介绍作文 童年趣事300字优秀作文 myhobby英语作文5句话 真人cs游戏作文 写八哥的作文 猎人海力布的故事作文300字 事物的两面性作文素材 要珍惜青春作文600字 军训一件事作文 我的家庭作文 我变成小鸟作文300字 作文我成长中的一件事 遇见你我很幸福作文 什么作文题目最好写 作文家庭趣事500字 关于梨的作文三年级 地震作文300字 过年的作文300字三年级 去北京英语作文 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 温馨的设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