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论文

2021-03-16 05:25:02
相关推荐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论文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最重要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安全施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进一步了解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本文将以高层建筑为分析对象,通过分析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深度了解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本文选取一栋高为135m、楼层共为30层的综合高层建筑物,作为本文分析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案例,根据案例相关信息详细分析了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基础底板施工难点、混凝土调配比例、混凝土温度控制技术、混凝土浇筑、底板降排水处理技术及混凝土养护技术,通过混凝土多方面相关技术的研究,深度了解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底板的施工难点

本文30层高层建筑物中,有两层是地下室,这意味着底板施工质量是极为重要的,为巩固高层建筑的质量及稳定性地地基工程使用的是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技术,该技术可以有效保证在整栋大楼的建筑质量,但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施工难点,具体难点.大体积混凝土及抗渗混凝土是基础底板的重要施工内容,相应的施工难点主要包括基坑底地基的强度控制、大体积混凝浇筑质量控制及抗渗混凝土的材料选取及温度控制等。

2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调配比的设计

混凝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在于提高建筑物的强度、抗压性能、抗震性能等,是现时代必不可少的建筑施工材料之一,其施工技术也是工程施工中重要施工技术,对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建筑物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而混凝土本身的强度、和易性、坍落度、水泥用量、水化热大小、初终凝时间及收缩率等是建筑物强度、抗压性及抗震性的决定因素,所以要做好混凝土调配设计。这要求设计人员必须按照以上实际性能指标及建筑物实际情况,实际具有针对性的混凝土调配比。例如本文30层135m高层建筑物,其基础底板就选用强度性能指标为C40的混凝土,该种混凝土除了强度性能好以外,相应的和易性、水化热及收缩指标都相对较高,能够有效提高高层建筑的抗压度、强度及抗震性能。该建筑物可以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将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60mm,初凝时间控制在10h。其他材料的掺加原则、具体选用及配合比确定如下:

2.1混凝土外加剂的掺加原则及材料选用

(1)粉煤灰的选用及掺加原则:粉煤灰主要用于水泥空隙的填充,其作用在于密实混凝土,降低水饺比和混凝土发热量,以此实现混凝土抗渗性、和易性及可泵性等改善,为混凝土浇筑施工打下良好的施工基础。(2)减水缓凝剂的"选用及掺加原则:减水缓凝剂的作用在于减少混凝土搅拌用水量,防止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泌水现象。

2.2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

根据135m高建筑物实际,可以将配合比浓缩到每立方米建筑物中各种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相关的配合材料主要包括酸盐水泥、水、砂、石、Ⅱ级粉煤灰及外加剂,相应的配合比指标包括混凝土初凝时间、坍落度,按照施工要求,

3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技术

一般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都是使用低温水进行搅拌,同时对相应的骨科以冷水喷雾的形式实现预冷,对相应的混凝土材材料进行遮阳装置设置,以此防止阳光直射导致混凝土强度及其它性能的下降。同时也是较低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的有效措施,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控制在标准的25℃以下。当入模温度得到有效控制后,相关施工技术人员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测温点,以便于及时了解、调节和控制入模温度,一般情况下一个测温点设置2根测温管,第1~5d的测温频率一般为2h/次,第6d以后的的测温频率一般为4h/次,一直待温度稳定后才停止温度测量。

4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

4.1混凝土浇筑方法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必须根据施工工艺要求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将底板混凝土的浇筑分为两部分进行,两部分的浇筑方法一样,只是先后顺序不一样,一般使用2台混凝土泵搅拌装置,进行阶梯斜面的分层浇筑施工,其分层厚度一般控制在400mm以内,并且浇筑施工时还要请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在现场进行施工监督和管理。

4.2混凝土振捣技术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要根据混凝土泵形成的流淌坡度,将混凝土振捣分为4个点设置,第一个点是泵管出料口、第二个点事坡面中部,第三、四个点是坡脚处,以此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在振捣时还要注意振棒距离的控制,这有利于混凝土离析及漏振的预防。

5筏板基础大体积底板降排水处理技术

5.1底板降排水措施

底板降排水措施是筏板基础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建筑物防水性能的关键技术措施,降水后的底板水面一般≤300mm,具体的降排水措施有以下几点:①集水井必须设置在深度大的电梯井和柱墩内,且位置在其位置在≥1.0m,同时挡土墙的距离≥2.0m;②待底板垫层施工完成后,必须在混凝土浇筑前用碎石封填集水井和盲沟,并建设相应的垫层、防水层,然后将底板中间的集水井作为降水井,最后待混凝土浇筑后将降水井封堵。

5.2底板降排水施工

底板降排水施工是在相应施工现场土方被挖至离标准高度300mm时,将降水系统安装在相应的土方位置。具体施工过程如下:①根据工程设计挖集水井,并在集水井开挖方向挖盲沟;②待集水井和盲沟都开挖完成后,将滤网钢筋笼放置在集水井内,同时利用碎石填满盲沟;③用铁丝网将碎石面全部覆盖,并加上2层高标准的沥青纸垫层。

6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差控制及养护技术

6.1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差控制技术

实际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底板都具有厚度大、易裂缝、温差大的特点,三个特点是相互作用的,因为厚度大,所以混凝土底板产生温差时容易造成温度裂缝,所以要对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差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具体措施如下:①根据蓄水养护法,将工程混凝土底板内外的温差控制在25℃以下;②从工程混凝土底板循环水管施工方面进行温差控制,即要求循环水管管径为20mm,且设置在底板厚度中线≤40mm的水平面,水管与底板之间的间距最好保持在800mm,同时要将水管、底板与钢筋接触,以此保证钢筋传热性能充分利用,从而实现降低和控制温差的目的.

6.2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技术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是浇筑过后进行,养护的核心是养护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蓄水性能,这要求相关施工人员在实际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将相应集水井的水位保持在200mm,以便于供水池、散热池和保温池水的循环使用,同时要在这三个池里放置测温装置,以便于及时了解水的温度,以此实现对筏板基础大面积混凝土温差的控制。

7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及建筑行业的发展,使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发展,并且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大建筑工程施工,有效提高工程建筑质量及施工质量,使工程建筑的抗压、抗震及强度等都得到有效保障,是我国工程建筑行业未来施工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所以对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殷路扬.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12).

[2]喻松.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1):127.

[3]王福红,李剑敏.大体积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4).

[4]王海虹.大体积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筑界,2012(6):74~76.

[5]卢华忠.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5):161.

作者:郑镇桂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带小标题的作文 我的家乡作文开头 写情的作文 手机的危害作文 参观博物馆的作文 关于医生的作文 关于爱好的作文 科学作文400字 风雨作文600字 10000字作文 那一瞬间作文 放屁作文 海边游玩作文 游览作文300字 一件事作文600字 春天的风景作文 作文照片里的故事 美好的事物作文 收获作文800字 劳动体验作文 立德树人作文 困难作文600字 凤凰古城作文 作文我的老师500字 跳长绳作文 高考作文万能 游记类作文 国庆游作文 作文大全450字 桥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