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加强立体交流激起共鸣效应论文

2021-04-04 04:50:02
相关推荐

加强立体交流激起共鸣效应论文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文作恰如其分而又引人入胜的分析,确实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好语 文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鉴赏作品能力的关键。而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确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误区:误区之一是照本宣科唱独脚;误区之二是教法程式老一套。笔者认为,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不能 迅速而有效地提高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教师。试想:机械乏味的语文课,学生能“来劲”吗?长此下去或许学生仅有的一点兴趣也不复存在了。

为此,笔者想:就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纵然教无定法,然而必有得法之“法”。这个“法”应该是提 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金钥匙”。十年来,笔者边孜孜执教,边潜心探索,就“建立‘立体交流’网络、实施全息透视、加强大容量思维训练”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此冒昧赘述,还望大方之家不吝赐教。

一、更新教学方法,加强“立体交流”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也随之而变。同时,教学思想与教学观念的转变制约着教 学方法论的一系列变革,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那么,我们依据什么来衡量一位教师的教法是否得法?主要应看其能否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达此目的,我们 必须做到“三个坚持”:坚持“为‘学’而教”;坚持“为提高‘学’的能力而教”;坚持“为全体学生而教 ”。

“注入式”(也叫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之所以存在严重的弊端而要予以废除,其主要原因,就是它的信息 传递是单向的,仅仅是“教师→学生”。它不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也不能给学生以新异刺激,更无法诱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和欲望,因而“教”得不到及时调节;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是被动的,活动是静态的,因而学的 积极性是被抑制的。“问答式”(非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优于前者,它开辟了“教师=学生 ”之间的双向传递通道,但获得的反馈信息是有限的,仅来自于少数或部分学生;由于学生在课堂中处于开脑 候问、被动应答的地位,因而,“学”的积极性仍得不到充分调动。

与上述两者相比,“立体交流式”(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就显示出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它不仅有“ 教师=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而且有“学生=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它有作用于教学双方的反馈信息,它能使学生被动、静态而富于强烈的参与意识,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种“立体交流”的反馈信息网络的形成,有赖于:

1.教师的设问要有艺术性,具有诱发作用。“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这是颜渊对自己教师孔子教学方法的称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明朗领域的设问固然需要,但针对模糊领域的设问更富有诱发作用和“开发” 意义。如“假如于勒真的发财回来了,那会出现什么情景呢?”“如果把这段文字删去,你认为行吗?”…… 这类“假如”式的"虚拟设问,就将学生置于悱愤的问题情境之中,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往往是 一问下去,全班顿时七嘴八舌,出现高潮即“共鸣效应”。

2.情感的媒介作用。这是教育有别于其他科学的最显著的特点,因为教育不是“人——机”系统,更不是 “机——机”系统,而“人是——人”系统。教师亲切和蔼的语态,对学生的尊重、肯定和鼓励,会使整个课 堂处于和谐状态,减少信息流通障碍。

上述两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否则“立体交流”就要卡喉,甚至无法进行。

建立“立体交流”反馈信息网络,是为了对整课堂的教学作“全息透视”,以获得足够的来自多方全位的 反馈信息。只有这样,教学双方的活动才能得到不断地调节,整个课堂教学才具有控制效能,教学目标才能实现。

二、增加课堂容量,挖掘思维素材

在课堂里,增加教学容量,挖掘思维素材,讲究实效,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笔者也常看到这样的课例:课堂教学犹如“蜻蜓点水”,一掠而过,接二连三扩展篇目,迁移面广量多,思维不足。这种一味追求数量的课堂教学,忽略了阅读的本质。

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劣,决定了阅读能力的高低。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高学生思维的速度、深度、准确度、 灵活度,是增加课堂容量的内涵。课堂教学只有着眼于大容量的思维训练,才有可能使学生真正具备迁移能力,把教学内容融会贯通。

恩格斯说过:“人类思维着的精神开出了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而思维永远始于问题,问题可以推动人们 去进行积极地思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正是这个道理。思维素材,是思维训练的物质基础。针对教学目标,尽可能多地挖掘思维素材,是进行大容量思维训练的前提。一句话,引导学生在思维点上训练,在训练 点上思维。

笔者在教《孔雀东南飞》一课时,为使学生深刻认识刘兰芝这一艺术形象,就“新妇起严妆”一节进行了 深入挖掘。短短一节,十二句六十字,学生往往一读而过。笔者有意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认真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1.这一节突出地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特点?试作小析。

2.这一节能否突出刘兰芝的性格?表现出她的哪些性格特点?

3.这一节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可否略去?说出理由。

通过讨论(笔者适时适当点拨),学生明确:这是一段细致的铺陈,着意写兰芝的妆束,衣履佩饰,姿态 容颜,尽善尽美。学生进一步明确:这是种横向的铺陈——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贯夸张的铺陈,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突出“精妙世无双”这一点,同时,这是 一种无声的反抗,表现了兰芝的坚强。这既是对兰芝的赞美,也是对扼杀这一美好形象的封建制度的谴责。

通过讨论,学生一致认为这一节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显然不可略去。因为兰芝晨起严妆,将离焦家与下文 紧密联系:有礼有节、举止得体辞别婆婆,自谦而内含激愤之语;府君求婚,兰芝不为财势所动等。

在讨论中,有少数学生联系影视作品及现实生活中人(特别是女子)寻求短见前注重装束的表现,认定兰 芝将要殉情。一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学生请求明断,显然,少数学生的思维出现了偏向,笔者没有批评,更没有挖苦他们,而是先对他们积极的思考给予充分的肯定(维护学生的自尊),继而引导学生在 后文中捕捉兰芝已萌死念句“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死意已决句“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殉情句“揽裙脱丝履,举自赴清池。”这样,把兰芝“准备死→决定死→死”的思路一梳理,原来认为兰芝将去死 的学生确实感到自己体味不当,这时,笔者抓住“火候”,趁热打铁,联系本单元知识短文《语言和语境》,要求学生体察语境要切实注意以下三点:一、对上下文中有关语句的含义要善于理解;二、对上下文内容要形 成整体认识,不可断章取义;三、要熟悉与作品相关的背景材料,忌游离作品信息凭空理解。

三、捕捉信息切入,讲究提问艺术

众所周知,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教学艺术。好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学 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加强课堂教学中的抽象思维训练而带动其他各项语文能力的培养训练,教师就必须在问题发现和设计上大作文章。

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己读课文发现问题,无疑是一种强化思维训练和各种语文能力训练的很好的教 学形式。但我们也必须看到“问题”这个概念,也是具有多层次的内涵,“是不是?——是(或不是)!”“ 对不对?——对(或不对)!”这都是很浅层次的问题,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学生,这样的提问他们是乐于回答 的,有时也有必要。但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样的问题是无需多思甚至感到毫无意义的。课堂上若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哪些不同的思路?”学生的思维活动自然就会往深处和高处去拓展 了。

故而,提高“问”的质量,研究“问”的艺术,乃是提高思维训练质量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途径,因此,教 师的备课就要善于捕捉信息、发现问题并精心地设计问题,以便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具体说来,笔者认为可在以下方面进行问题设计。

(一)力求启发性

笔者认为,教师所提的问题,必须联系学生实际,激起学生思维上的波澜,引起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纪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讲这节课时,紧抓这两句话向学生发问:又是“我的学生”,又“不是我的学生”,这样肯定又否定,不是矛盾吗?学生各抒己见,终于弄清了鲁迅先生正是在“是”与“不是”这一相互矛盾的语句中,热情赞颂了刘和珍“ 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表示了自己对刘和珍烈士无比崇敬的心情,含义极为深刻。

这样一问,既加深了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又收到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效果。

(二)以中心为支点

笔者认为,问题的设计还应根据课文的实际,突破程式。有时,以文章中心为支点切入设问,可以删除枝 蔓,突出主干,把握要点。

教《崇高的理想》一课,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笔者单刀直入:课文在哪个段落里提出中心论点?接着,引导学生研读第七段,然后再讨论:前六段的论述和中心论点有什么关系?课文在论述方法上的特点是什么?这样问,增加了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容量,促使学生始终积极思维,保证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这样 教,全文只用了一个课时,达到了长文短教的目的。

(三)筑台阶上坡

在课堂教学中,常有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答不出,原因往往是难度大,坡度陡。遇到这种情形,教师必须 象泥瓦匠那样设法在“陡峭布满苔鲜的山坡上”筑上一些台阶,让学生经过一番努力,从台阶上一级级走上去,攀登知识的高峰。

小说《项链》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名篇。笔者在引导学生赏析时,曾这样扣问:“作者莫泊桑刻划玛 蒂尔德(路瓦栽夫人)在当时有什么现实意义?”此题一出,学生默然。这时,笔者通过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又问:“她是怎样一个人?”学生很快回答:“是一个追求享受,梦想过豪华生活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 笔者再设一问:“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是怎样的?”学生答:“当时的法国在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慕豪华、求奢侈、讲排场、爱虚荣之风日盛。”

这样,这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四)也来点“煽情”

港台一些影视作品及文学作品比较擅长“煽情”。无论是《世上只有妈妈好》,还是《汪洋中的一条船》 ,观众几乎无不为之动情、流泪,他们的情绪被剧情充分激发。

笔者想:我们可否也学点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设法通过恰当“煽情”来激发学生的情绪呢?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是师生间共同进行的活动。教师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活 跃的思维,就得学会掌握激发学生情绪的最佳点,用提问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充分运用语言的可感性,去维持这种注意力。因此从这个要求上看,“煽情”可行,但要注意“煽”得恰到好处。

去年春天,笔者聆听了一位女教师的《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颇感她导入新课与众不同,耐人寻味 ;她先不介绍诗歌,也不要学生朗读,而是讲了一则故事——十多年前,我国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在法国唱了一首歌,轰动了整个巴黎。因为他不仅唱出了我国人民的心声,而且唱出了世界人民的心声。你们知道这首歌 的歌词是什么吗?当学生知道这歌词就是今天要学的新课时,情绪立刻高涨起来。于是她进而提问:“为什么这歌词如此扣人心弦呢?”在学生陷入沉思时,教师才抓住了诗中的一个“找”字,引导学生和作者一起去寻 找,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全部集中到课文学习中来了,真是匠心独运。

(五)与生活挂钩

提问能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在于问题是不是切合学生的实际。

一位教师在教《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时,为使学生掌握生动、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 ,设问:“最近,你们纷纷要求班主任组织全班出去春游,你们怎么知道春天已经来了?”学生举出生活中的许多说明春天已来到的迹象,诸如冰雪融化、布谷鸟叫、树草吐绿、眠蛇出动等。教师又问:课文第一段是怎 样描述春天来临的?我们的说法跟课文有哪些区别?经过对比,学生体会到,课文从花、鸟、虫等各个角度具体准确地概括了春天的物候现象,而自己叙述的内容却是零零碎碎的,语言也不够准确生动,这样,学生自然 地产生了学习课文的愿望。

由于学生要求春游,听到教师一提到春游就能一呼而应,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使学生 从中懂得了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使他们增强热爱科学的感情,激发钻研科学的兴趣。

综上所述,建立“立体交流”网络,进行全息透视,从而激起课堂“共鸣效应”,明显提高教学质量,这 无疑是课堂教学的成功走向。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切实根据学生实际、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演好自身角色上(或演员或导演或策划或兼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每位学生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突出他们的主体作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什么的两三事作文 四年级作文300字 四年级写人物的作文 书信作文600字初中 写天气的作文200字 校园一事作文 窗外的蓝天作文 以我的周末为题的英语作文 民族团结一家亲作文200字 作文谁谁谁我想对你说 写滕王阁的作文 吹鸡毛比赛作文 从什么到什么作文600字 我最想发明什么作文 陶醉于作文600字 幸福的一家作文 狗的特点 作文 带有三个小标题的感动作文 时代的变迁的感悟作文 当家的滋味作文400字 粽子的作文500字 成长中的快乐500字作文 以德报怨的作文 优秀作文150字 以醒来为题的作文800字 趣在其中作文 六年级想象作文怎么写 以后悔为话题的作文 献给妈妈的礼物作文 初三开学第一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