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通识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嵌入论文

2021-04-07 17:15:02
相关推荐

通识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嵌入论文

[论文摘要]在高职教育中植入通识课程,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路径。高职教中通识课程的设置,应从遵循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和职业教育规律切入,将通识教育与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后续教育过程中的可持续性有机结合,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融合、彼此渗透,在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不同的课程形式中体现职业发展所需的能力、人格培养的教学目标,建立高效、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通识教育通识课程

学术界普遍认为,通识教育理念的提出以及对培养对象实施通识教育均源于西方。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被认为是通识教育的最早论述。但真正将通识教育形成一个科学的教育体系并进行全面论述的是1945年哈佛大学出版《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这本“哈佛红皮书”将通识教育界定为“非专业性的、非工具性的”基础教育,它与专业教育共同构成高等教育。

一、通识课程的特征及实现过程

通识教育的内容虽然因学校类型、层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课程内容的设置须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第一,普遍性。通识教育是对全体大学生所进行的普及教育,其内容具有相对稳定且具有普遍意义的特点,可适应于任何职业,而不仅仅针对某个个别职业。

第二,永恒性。通识教育的内容一般是经过实践检验确证无误、逻辑严密的规律性知识体系、观念体系、方法体系和工具体系,这些内容具有能长期发挥作用的潜在力量。

第三,基础性。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类共同的基础性文化知识的教育,内容本身不从属于某个专业技术知识,但它是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必需的基础,可以为各种专业教育提供一个共同的学习平台,同时也为不断地进行再教育提供了认知可能。它注重学生思考、批判、学习能力的培养,它制约着劳动者所掌握的专业技术水平的高度和深度。

第四,教养性。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大学理念,其精神内核就是陶冶高尚的心灵与培养完善的理性。通识教育内容具有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健全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品格的作用,它帮助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第五,全面性。通识教育内容涵盖广泛,文理兼备,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种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涉及人类知识宝库中各个主要领域。通过保证教育内容的宽广度,来方便受教育者能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中综合性有创造力地调动运用所学知识,从而使身心素养得到提升。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植入通识课程,并通过通识课程的介入使教育对象具备良好的职业修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高职教育界的共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识教育应与专业教育双轨并进,在三年左右的高职教育周期中,专业教育以课程教学为主线,形成包含大量专业实训课程的专业教育体系;而通识教育则以“课内教育+课外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多种素质为目的拓展教育形式出现,并最终形成科学的通识教育体系。这两个体系复式运行,成为职业教育链条中的一个核心环节,成为高职人才后续发展过程中提高核心职业能力的原动力。

二、职业教育对通识课程的需求

1.市场多元化需要通识教育。有数据表明,在高等教育的类型定位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的导向下,高职毕业生的职业领域86%以上集中在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能型岗位。早在20世纪40年代,潘光旦先生就提出,“中国的工业化应培养通识型的技术人才”。我国目前所实施的新型工业化政策,是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是一条“以人为本”的`工业化道路,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而这远非简单的技能训练能够实现。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而且要通晓科学原理,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与一定的职业流动能力;不仅要注重眼前利益,发展经济,而且要关爱自然、保护环境,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不仅仅把人视为发展的工具,视为“人力资源”,而且要求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把人视为发展的终极目标。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努力摆脱工具性思维的束缚,避免过于功利化、实用化,大力加强通识教育,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融合。

而人才需求市场专业化、细分化的特征,也迫切需要高职教育通过引进通识教育的体系设计和课程培训,完成由传统的单一性职业向现代市场的复合性职业转型,从线状知识结构提升为网状知识结构。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毕业生不仅要精通自己岗位上的具体知识和技能,还要粗通相关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市场多元化对高职人才的这种职业要求,体现为“根植产业,融入行业,服务企业,强化职业,优质就业”,为将通识教育引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设计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论证。

2.岗位技能精细化需要通识教育。岗位技能的精细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岗位业务的精细化。工业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的提高,要求从业者对岗位的职责、权限、业务程序甚至业务时限等方面都要有精准的理解和掌握,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范进行,最终实现岗位操作的零差错。这种岗位业务的精细化要求,可以通过专业培训和专业课程的系统学习加以完成。二是岗位服务的精细化。相对于岗位业务精细化的刚性规定,岗位服务精细化则是一种软管理,是现代化和电子化进程对人才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亲和力管理”是通识教育在岗位服务精细化中的具体体现,这种现代管理模式要求岗位工作人员在职业行为中尽可能多的植入人性化元素,在自我修养、情感认同、职业礼仪、沟通技巧等方面实现岗位服务的精细化。通识教育的开展恰恰可以对上述的这些人性化元素进行有效整合,以课程的系统化学习完成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塑造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3.客户终端复杂化需要通识教育。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社会工作岗位的服务意识日益增强,管理、服务岗位所面对的客户群体规模也在快速膨胀,一些原来的技能型工作岗位也不断向高端服务拓展,通过新市场、新产品吸纳新客户。在“两端效应”中,客户的理性和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对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及人文关怀的关注度和敏感性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育主体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建立通识教育的绿色通道,通过通识课程优化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在动态和开放的工作环境中第一时间适应客户的个性化或高端化需求,在业务操作过程中实现对客户的准确化、快捷性和人性化的服务。

三、通识课程的目标定位与设置原则

1.通识课程的目标定位。通识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教学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与专业课程共同构成高职教育的内容,二者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虽然学习通识课程所形成的知识与素养有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但它绝不是为专业课程而存在,也绝不是专业课程的从属部分。所以,通识课程的目标定位应当直接指向学习的主体学生,它包括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健全人格三个方面的目标指向。 第一,知识结构目标。通识教育首先是对单一专业知识的补充和完善,在知识结构分布中,务求使各学科领域的基本内容能够达到平衡,其目的是向学生介绍广泛的多学科知识,包括人文、社科、自然等不同的领域,尤其注重各学科领域中的重要概念、理论思想和方法应用的讲授。

第二,能力结构目标。通识教育所要达到的能力结构目标有语言交流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思考判断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这些要求都是在快速多变的信息社会所必需的。语言交流能力包括3个方面,即写作、口语和外语。信息处理能力涵盖信息的选择、收集、查询等方面,主要是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高新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思考判断能力对于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要力求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自主发现、选择、理解、应用的主动参与者,树立创新的意识、培育创新思维。

第三,健全人格目标。这是通识课程中最为重要的目标,它是对现代专业教育工具性价值取向的一种反向补偿,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一种具体体现。主要包括对多元化社会的理解和包容、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心、高尚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判断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2.通识课程的设置原则。通识课程涵盖人类知识的各个主要领域。从人类知识的总体来看,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三类知识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三类知识代表了人类认知世界的三种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除此之外,新近形成的跨学科知识也应该纳入到课程的设计领域。在课程的具体运行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管每个领域的课程设置各不相同,但其设计思路都应把学生作为一个主体性的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机器,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相关领域课程的自由。课程内容的设置应有利于学生了解人类文明中最基本的知识和方法,对不同学科领域的内容进行有机地融会贯通,提供学生分析问题的多种视角,启发学生的心智,不仅要让学生获取广泛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发展完备理性,培养优美情感、陶冶健康人格,从而实现人的和谐而自由的发展。此外,课程应具有时代特征,尽可能地反映学科领域内的新成果、新趋势、新信息。

四、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

通识课程体系由共同必修课、指导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三部分构成,具体要求如下:

1.共同必修课是大学教育的基本要求,立足于基本技能的培养。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课、政治理论课、计算机技能课、外国语言课、法律基础课、军事和体育课、生产劳动和实践课等。

2.指导选修课划分为五个领域,并有严格的学分要求。主要包括:(1)人文科学,旨在培养学生多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文学鉴赏能力和综合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个人生活和职业素质。(2)社会科学,旨在提高学生对于自身和社会进行深入思考所需要具备的理性能力,使之能够充分理解、冷静应对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3)数学与自然科学,旨在使学生对于数学领域、物理世界和生物世界的运行问题有一个基本了解,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和自然科学的方法分析、探索世界的能力。(4)中华文明与外国文明,旨在探讨中华文明与外国文明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历程,培养学生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一领域的课程还强调把外语作为研究外国文化的重要桥梁。(5)跨学科领域,旨在通过专题聚焦的方式,调动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批判、思考问题的能力。

所有这些领域知识的学习,用意并不在于灌输各学科庞杂琐碎的知识,而在于让学生通过这些课程了解自身与自身、自身与社会环境、自身与自然界相互之间的种种关联,使学生知道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生活自处。同时,强调人类获取这些知识的方法的传授,让学生能够在日后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时知道如何入门,知道如何在本岗位工作上借助其他岗位的工作方法,甚至知道如何界定各门知识的适用范围和相对局限,这些都有利于不同专业、岗位之间的整合和贯通。

3.任意选修课指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选修课。课时、学分、选修要求都比较自由。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

以上只是对高职教育通识课程进行了静态化的简要介绍,在真正具体实施高职教育通识课程的体系时,还应该建立动态的调整机制,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通过通识教育体系局部的调整,保证通识教育的课程结构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实现良性互动,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五、通识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融合路径

寻求通识教育与高职教育在实践上的融合,通识教育计划的完成必须遵循高职教育规律,以现代企业的行业特征和岗位特性为依托。目前,许多行业人才结构呈现明显的“偏态”结构,即高端研究型、科学型人才在职业岗位中的比重偏多,而企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则集中在高技能、复合型的人才档位,人才结构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错位,致使人才市场终端对通识课程的需求趋旺,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也更加明显。基于这一背景,通识教育提高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培养。充分考虑实施通识教育时不同元素间的差别。一是地域经济发展整体状况;二是企业发展现状及当地的产业结构现状;三是地方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及关联程度;四是本地客户终端对教育产品、教育服务的个性化需求。

2.教育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把对学生的通识教育作为终身教育工程中的一个链环,跟进行业发展、职业创新的步伐,保证通识教育课程的门类设置和教学目标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为人才的后续发展留足空间和搭建平台,同时更要充分地考量现代企业对员工专业知识及岗位技能的诉求,及时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分析总结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断调整通识教育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

3.教育过程的互动性运行。一是行业与教学互动。在通识教育各要素中反映行业动态,体现行业前沿学术思想和革新成果,将行业操作规范通过教育教学转化为通识教育元素。二是社会与学院互动。在通识教育过程中,把学生作为“社会人”对待,将地方文化、历史、民俗与区域经济特色通过渗透式教学植入通识教育课程。三是成长过程互动。将通识教育延伸到高职教育的后续阶段,实施通识教育的岗位培训、技能考核等继续教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集封面 科技创新作文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 妈妈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写景的作文400字 我的一天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 我的自画像作文300字 爱是什么作文 旅游作文 小学作文 写事作文500字 我的一天作文600字 初一作文 关于劳动的作文 童年作文 我的家乡作文600字 感恩作文600字 端午节作文 四年级下册作文 我的奇思妙想作文400字四年级 我的初中生活作文600字 我的妈妈 作文 责任作文 写人作文400字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写过年的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400字 以爱为主题的作文 好书推荐作文